中医秘传五个刮痧养肾方
中医秘传五个刮痧养肾方
肾虚的刮痧疗法一
选穴:太溪、复溜。
方法:刮痧时,用刮痧板从复溜穴刮到太溪穴,手法要灵活,用力要均匀,由轻渐重,边刮边蘸油水。刮到皮肤潮红,稍有充血即可,每个部位刮痧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功效:补肾益阴,温阳利水,疏通肾经。
肾虚的刮痧疗法二
选穴:脊柱两侧,下腹部,腹股沟处,膝弯区,小腿内侧区。
方法:刮痧时,先刮脊柱两侧,刮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下腹部,腹股沟处,膝弯区,小腿内侧区。
功效:补肾益精,适用于肾虚气弱精衰所致的腰膝无力,头晕耳鸣或早泄,阳痿等症。
肾虚的刮痧疗法三
选穴:肾俞、膀胱俞、气海、中极、阴陵泉、委阳、然骨、足三里。
方法:刮痧时,先刮背部肾俞至膀胱俞,再刮腹部气海至中极,然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然骨,最后刮下肢外侧委阳,足三里,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功效:强腰补肾,适用于肾虚不足所致的腰痛水肿,阳痿遗精等症。
肾虚的刮痧疗法四
选穴:足底。
方法:先用温水泡脚15分钟左右,擦干脚,在脚底抹上刮痧油,以涌泉穴为中心,先左脚后右脚进行刮痧,以感到酸、麻、胀、痛的感觉为度,每次刮拭10-20分钟。
功效:养肾强肾。
肾虚的刮痧疗法五
选穴: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极、气海、关元、足三里、阴陵泉、太冲。
方法:刮痧时,先刮背部肾俞、三焦俞、膀胱俞、再刮腹部的中极、气海、关元,然后刮小腿部的足三里,阴陵泉、太冲,刮至出现痧痕为度。
功效:强腰补肾,适用于肾虚不足所致的腰痛水肿,阳痿遗精等症。
虽然刮痧内病外治,操作容易,工具简单,过去常用于治疗急症、实症,现代可以用于家庭保健。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刮痧,要注意患心脏病、身体瘦弱、血友病和有出血倾向的人以及老年人,这些人群不宜刮痧,小孩子刮痧也要非常小心。
宫寒女人常刮这里子宫不再寒冷
刮痧对调理宫寒的作用
传统的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的俞穴都分布在背部,通过刮痧可以使脏腑内致病“浊气”通过皮肤散发,从而起到驱邪治病的功效。
所以,刮痧又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和行气活血的作用,常常被用于调理身体,治疗妇科病、儿科、内外科等方面。并且还用于美容保健和亚健康保健。
人体表面分布着大量的穴位、经络、反射区等,刮痧刮不同的部位,所起到的治病疗效也不同。
宫寒女人刮哪里?
1.八髎穴
八髎穴既是八个穴位,也是一个身体区域。八髎穴在身体的腰骶部位,在尾椎骨上方,呈对称分布。
因为八髎穴这个区域临近胞宫(子宫),故而可以同调理妇科和下肢疾病,中医常常通过按摩、艾灸、刮痧八髎穴来调理腰痛、月经不调、盆腔炎、小腹痛等。
2.命门穴
人体与肚脐相对的后背学处穴位便是命门穴,因为命门穴在腰部,而腰为肾之府,女性宫寒多因肾阳不足引起。刮痧命门穴这一区域可以改善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痛经、畏寒等情况。
3.肾俞穴
肾俞穴与命门穴处于同一水平,命门穴向两侧1.5寸便是肾俞穴。在中医里肾俞穴主治肾气不足引起的腰痛、耳鸣、月经不调和泌尿系统等疾病。并且中医认为这个穴位有寒则泻之,热则补之的作用。
4.关元穴
关元穴不在背部,而在肚脐下三寸的位置,中医认为这个穴位有补气的功效。故而常常用于补肾虚、改善宫寒不孕、痛经等。而关元穴的保健方法除了刮痧之外,按摩、艾灸同样有效。
刮痧的原理
著名中医干祖望先生有一篇文章《扣在中医头上的九盆脏水》,里面说有九种治疗方法是不明真相或别有用心的人强加给中医的。其中之一就是刮痧:“第二 盆脏水:提痧、刮痧。'提痧’和'刮痧’,在权威的《中国医学大辞典》上没有它的一席之地,证明中医学中没有这个治疗方法。或许你认为这是解放前的著作, 而且还是私人作品,但再翻一下解放后由政府主持编篡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读遍了一百八十多万字,翻通了七百九十四页,关于中医的'有法必 录,无方不备’,独不见'提痧’和'刮痧’。这不是中医的东西,又是一盆污泥浊水向中医头上泼来。”
我们坚决不能同意干老的意见,怎么能仅仅以《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为标准来判断一种疗法是不是中医的呢?中医的博大精深岂是这两本书所能囊括得了的!
据中医史学家考证,“刮痧”疗法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老祖先们生病还没有专业中医的护佑(不是“忽悠”),出于本能或者偶然,发现用石片按 摩、捶击、刮掠身体表面的某部位,会意外觉得舒适甚至缓解病痛。这就是所谓“砭石疗法”,有考古实物为证的。自然,“砭石疗法”不仅是“刮痧”的雏形,也 是针灸的的源头,大家历史都悠久的很。一万到两百万年后,公元1337年,元代医家危亦林终于把这个雏形变成了文字记在《世医得效方》中,一种治疗“沙 症”(即“痧症”)的方法:“又法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复衣被,吃少粥汤或葱鼓汤, 或清油个葱茶,得汗即愈。此皆使皮肤腠理开发松利,诚不药之良法也。”苎麻就是原始刮痧板,水就是原始刮痧油,“戛掠”就是刮掠的意思。
清医家郭志邃于1675年所撰《痧胀玉衡》是关于痧症和刮痧的专著。郭志邃把痧症详细分为五六十种之多,这种分法的繁细其实与疾病本质无关,其中大 部分的痧症都是传染病,当时的人类对其病因还没有摸到门。痧症治法有三:痧在肌肤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放血);痧之深而重者,非药莫能回 生。不明病因和病理,所有这些讲究都是想当然而已。如“痧有为真心痛,亦朝发夕死,夕发旦死,寄于真心痛之例。此二症者,虽属不治,若知其原于痧者而疗 之,亦可挽回。”用刮痧可以挽救心肌梗死?其他如“大头瘟”实为鼠疫,“急喉风”可能是白喉,至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妇产科病、寄生虫病、急腹症等等,郭志 邃都认为是“痧之为病,种种不一”“痧症百出,传变多端”,吹牛“余之治此等症,随处救人,确有奇验。窃恐前人无论,难启后贤,因着为集,仍不敢秘,以公 诸世。庶几其有以行我心之不忍,而幸不为斯世无所用之人欤。”得了吧,妄想臆断,流毒无穷,害人无算是真的!
总之,刮痧是中医疗法没错,赖不掉的。除了干祖望外,似乎也没有哪个中医想赖掉。那么,刮痧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刮痧“原理”与其病因病机学说一脉相承,完全是基于想象的。所谓“痧”,原本为“沙”,是皮肤上细如沙粒的出血点,大的叫瘀斑,出血点和瘀斑都 是“痧”。有非常多的疾病可以出现这种皮下出血,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肝肾疾病晚期、某些中毒等等,是一大群病因完全不同、机制完 全不同的疾病。中医笼而统之,以“痧症”名之,不仅毫无意义,于事无补,更可能导致严重危害。作者曾接诊的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被中医刮痧,导致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差点不明不白丢掉性命。中医认为痧是“痧毒”侵入皮肤形成的,刮痧,就是要通过调整阴阳、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等等原理达到排除痧毒的目的。小时 候,奶奶没少给我们刮过痧,她老人家泉下有知,她那一刮居然可以调整阴阳、活血祛瘀,一定会哑然失笑吧。
刮痧哪有这么神秘,其唯一本质就是皮下出血(拔火罐也一样)。皮下出血有两种,一是自发出血或受伤后出血不止,这个是病态,叫做出血性疾病,种类多 多,是由于血管或血小板或凝血机制出了问题,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等。一种是受伤后引起的出血,刮痧拔火罐都是这一类。在刮痧板的物理作用下,皮下毛细 血管被迫破裂,血液漏出血管,破的小成点,破的大成片,这就是“痧”,哪有什么毒呢?有人问,为什么有的地方刮的出有些地方刮不出,有时候刮得出有时候刮 不出呢?其实很好理解,刮得出的地方多是皮肤菲薄或血管分布密度高的地方,如肘弯处。其他地方并不是刮不出,只要你用足够的力度,就没有什么地方刮不出痧 来。纳粹的皮鞭下,身体到处都是“痧”;地震中灾民的挤压综合征,其皮肤上的表现也是“痧”。中暑或发热的时候更容易刮出,是因为这个时候浅层血管处于充 分开张的状态,更容易受到物理损伤的缘故,这很好理解。刮痧的原理不过如此,没有任何神秘的东西在里面。既不是刮出了什么毒什么瘀,也不是改善了什么微循 环,这都是扯淡。它就是人造出血。
面部美容的刮痧疗法
1、刮痧美容法是传统和现代结合,具一定中医理论依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平衡,全身刮痧出痧瘢是排出阴毒,这是有形的,面部是阳经聚合地方,疏刮痧气是阳毒,这是无形的。现代医学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面部有全息反射区。经络之间是息息相联的,这种联结是内到五脏六腑 ,外到四肢百骸。当在面部进行刮拭刺激通过全息元传递经络穴位反射区至内脏双向调节,以外达内,以内养外,调节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以求体魄的健康,肌肤的亮艳润泽。
2、面部刮痧对于面部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暗疮、色斑、皱纹、黑眼圈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性的面部“刮痧”刺激,改善了面部血管的微循环,增加血液和淋巴液、体液的流量,使皮肤毛孔细胞得到充分增殖,维护纤维的弹性状态,激发 肌体 “潜能”,使信息反馈而重新分配能量,增加“固卫”作用。获得吐氧纳氧排毒养颜,舒缓皱纹,行气消斑,保健美肤的功效。
面部刮痧刮走你的苹果脸
1、面部刮痧美容法是传统和现代结合,具一定中医理论依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平衡,全身刮痧出痧瘢是排出阴毒,这是有形的,面部是阳经聚合地方,疏刮痧气是阳毒,这是无形的。现代医学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面部有全息反射区。经络之间是息息相联的,这种联结是内到五脏六腑?,外到四肢百骸。当在面部进行刮拭刺激通过全息元传递经络穴位反射区至内脏双向调节,以外达内,以内养外,调节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以求体魄的健康,肌肤的亮艳润泽。
2、面部刮痧美容对于面部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暗疮、色斑、皱纹、黑眼圈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性的面部“刮痧”刺激,改善了面部血管的微循环,增加血液和淋巴液、体液的流量,使皮肤毛孔细胞得到充分增殖,维护纤维的弹性状态,激发?肌体“潜能”,使信息反馈而重新分配能量,增加“固卫”作用。获得吐氧纳氧排毒养颜,舒缓皱纹,行气消斑,保健美肤的功效。
刮痧减肥不仅是能帮助你减肥瘦身,还能帮助你养颜美容!这样的一个方法却有这样的效果,这样的效果更是美眉们所期待的,所以刮痧减肥真的是很好的一种减肥方法
中医养生的秘密武器-经络养生
一、东方民间传统疗法有科学基础吗?
中国古代的刮痧、拔罐、碥石、足疗及中医针灸、推拿按摩和气功的基础都和针灸密切相关 。其中的奥秘,就是人体存在着显微镜下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行之有效的神秘的经络。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人类的一种奇特的生命结构。经络形式如网状遍布全身,经气濡养着人体五脏六腑, 经络在人体有若干个穴位,从这些穴位通过经络便可作用于全身。
针灸、按摩、气功、推拿、刮痧、拔罐、足疗就是按经络原理进行的治疗。其中有疗效的奥 秘在于:
第一,经络是联系人体的桥梁。由于经络循行于人体的全身,在体表又分布了不少穴位,所 以在这些部位进行针灸、拔罐、刮痧、按摩、推拿、足疗等都可以通过经络作用于体内。
第二,经络的循行奇异。经络的循行有起源于足而上行至头,也有发源于头而下行至足的, 所以足疗可以治头病,如针灸百会,腰病可以取腘(膝窝),耳病可以治下,其原理就在于 此。
第三,经络穴位分布有特区。由于经穴在人体分布有特区,这些特区和人体的中枢通过经络 有联系,所以一些经穴可作急救振奋中枢用,如人中(在鼻唇中部)、百会(在头顶)、涌 泉(在足心)、劳宫(在手心)、神阙(在肚脐眼)……都有急救的作用。
第四,经络中有经气在运行。所以通过导引,气功可以促进经气的运行从而起到促进血行、 强肾、强脏气的作用,这就是经络养生的奥秘。
第五,经络存在感传现象。经络运行于全身和五脏六腑相联系,又沟通体表和内脏,所以人 体有病可发在经络表现出来,就是说通过经络的色泽、温度、痛感反映出来,这就是经络感 传现象,通过经络的感传现象可以预测疾病。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其中记载的导引图与“十一脉”的文字相连系,也证实了导 引与经气的关系。这就启示了传统的导引、推拿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有经络这一背景在内。
第六,经络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而是与自然界及人体之气密切相关,所以通过经络养生是 符合五脏养生的,由此也说明经络养生是中国独特的保健方法,是科学的产物。
二、经络预测疾病之谜
愈小的东西愈灵敏,经络是人体最细小的网络,所以能最早提供人体疾病的信息。
刮痧拔罐治疗便秘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病症。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病症过程中。中医认为,刮痧拔罐有利于治疗便秘。 刮痧治疗便秘 实证便秘
1、症状:以大便秘结,暖气频作,腹中胀痛,纳食减少为主要症状。
2、选穴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小肠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天枢:在腹部,肚中旁开2寸。
刮痧治疗便秘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3、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背部肾俞至大肠俞、小肠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刮拭腹部正中线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足部内庭穴,30次,可不出痧。
面部色斑的刮痧疗法
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黄褐斑较常见的可分为三型,肝气郁结型、脾土亏虚型、肾水不足型。
面部刮痧美容法是传统和现代结合,具一定中医理论依据;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平衡,全身刮痧出痧瘢是排出阴毒,这是有形的,面部是阳经聚合地方,疏刮痧气是阳毒,这是无形的。现代医学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面部有全息反射区。经络之间是息息相联的,这种联结是内到五脏六腑,外到四肢百骸。当在面部进行刮拭刺激通过全息元传递经络穴位反射区至内脏双向调节,以外达内,以内养外,调节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以求体魄的健康,肌肤的亮艳润泽。
刮痧治疗使用水牛角板,沾取红花油进行。
刮痧部位:
肝郁型选择肝俞、太冲、血海、足三里;
脾虚型选择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
肾虚型选择肾俞、照海、足三里、血海。
刮痧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