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症状
风热感冒症状
(1)喉咙痛
在感冒之前喉咙就会发痛,而且伴有痰黄。
(2)流浓涕
通常黄色。
(3)舌苔带点黄色
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4)便秘
(5)身热
口渴和心烦等先前症状。
(6)脉像
通常为数脉或洪脉
就是脉搏比正常为快。
(7)发热
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
(8)鼻塞
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9)微汗
口干微汗,通常伴有身体发虚症状。
风热感冒是怎么引起的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
其次受夏季暑热湿气、饮食、起居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双重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正气受损,从而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而导致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会转成风热感冒吗 西医解释回答
风寒或风热都是感冒症状,会互相转换。
西医来说,所谓的风寒风热感冒都是归属于感冒的,而感冒的症状是一个阶段性的,一般来说感冒的第一个阶段,像着凉的症状,类似于风寒感冒,但到第3—5天,会忽然进展成风热感冒症状,浓黄痰、咽喉疼痛的病症存在。
另外风寒感冒多为普通无合并症的感冒,若一旦患有合并病毒细菌感染,则会转换为有鼻、咽、喉或气管、支气管细菌感染的风热感冒。
小儿风热感冒症状
小儿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黏稠黄痰,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干或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度不定,也易患病。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证候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度不定,也易患病。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证候。
主症:①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②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次症:微汗,口干渴,咯痰黄稠。
舌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凡具备主症①及次症,或主症②及次症,并见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风热感冒。
有了这些特征,我们在今后再患上感冒的时候就可以依据这些来判断自己得的是不是风热感冒了,如果是,就按照风热感冒的治法去治,这也给我们的日常保健上了一课。
热感冒和冷感冒的区别
热感冒和冷感冒的区别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病发时间区别
一般情况下,风热感冒易多发于晚春和早秋;风寒感冒则多发在早春和晚秋季节。但是由于现在人们夏天吹空调、冬季吹暖风,使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季节性不是十分明显。患者要根据自身症状判断感冒类型,正确服用感冒药,盲目服药不但适得其反,还会加重病情。
秋冬和春冬交替季节,易发风寒感冒。但夏季如果吹空调过度,体内热、外着风,也易引起风寒感冒,多为“寒包火”型。冬季室内暖气温度过高时,风寒感冒极易转为风热感冒。“即感冒初期为风寒感冒症状,但很快就转为嗓子疼、大便干等风热感冒症状。”这时候,患者就要改服治疗风热感冒的药。
简单区分方法
1、有无出汗。有汗的属于风热感冒;无汗的属于风寒感冒。
2、痰较。稠浊的是风热感冒;较清稀的是风寒感冒。
3、鼻涕。较黄浊的是风热感冒;较清稀的是风寒感冒。
4、成因不同。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所致;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
5、发生时间不太相同。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风寒感冒秋冬发生较多。
风热感冒症状
一年四季,在任何季节当中,经常听到有人感冒了的信息。在不同的季节里,导致感冒的病毒并非完全一样。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所致。所以风热感冒多发生于夏秋季。
风热感冒是因风热交替、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鼻塞、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记载:“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意思是:治宜辛凉解表,发散风热。方用银翘散、桑菊饮、桔梗汤、上清散、菊花散等。若久而不愈,其人必虚,不得专用疏散。阳虚宜加参、术,阴虚宜加地黄、五味,倍麦冬、白芍。在下面就为大家列一些简单判断是否患上风热感冒症状的表现,让大家有个了解。
1、主症
(1)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
(2)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2、次症
微汗,口干渴,咳痰黄稠。
3、舌脉象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区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区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感冒病人都怕冷。风寒感冒患者表现为怕冷,自我感觉体温不高,即中医所说的恶寒重,发热轻;伴有出汗少,肌肉关节酸痛,舌苔薄白。风热感冒症状正相反,恶寒轻,发热重,相对风寒感冒来说,出汗较多,并伴有口渴、咽喉痛,舌苔薄黄等症状。
冯淬灵说,秋冬和春冬交替季节,易发风寒感冒。但夏季如果吹空调过度,体内热、外着风,也易引起风寒感冒,多为“寒包火”型。冬季室内暖气温度过高时,风寒感冒极易转为风热感冒。“即感冒初期为风寒感冒症状,但很快就转为嗓子疼、大便干等风热感冒症状。”冯淬灵说,这个时候,患者就要改服治疗风热感冒的药。
家中应常备的感冒药
患风寒感冒,应服用偏温性药物,即辛温解表类药物,如感冒清热冲剂、重感灵、感冒软胶囊等;风热感冒应服用偏凉性药、即辛凉解表药物,如银翘解毒液、柴银口服液、金花清热颗粒、莲花清瘟颗粒、双黄莲口服液等。
很多患者易把感冒清热冲剂误当成治疗风热感冒的药,冯淬灵强调,虽然药名有“清热”字样,但总体药性偏温,适宜于治疗风寒感冒。此外,当风寒感冒化为风热感冒时,患者要及时调整服用药物。
咳嗽药不能随意乱用
由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患者通常表现为嗓子痒、痰白、痰稀或偏黏一点,对症治疗药物有通宣理肺丸、蛇胆陈皮口服液等。
由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患者通常表现为咽痒、咽干、咽痛。“急支糖浆”等是治疗这类咳嗽的典型药物。但风热咳嗽很快就会转为痰热咳嗽,症状表现为痰多痰黄、大便干、舌红、舌苔黄。到了这个阶段,就要服用清肺化痰止咳药,如羚羊清肺口服液、牛黄蛇胆川贝液、复方鲜竹沥等。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的症状
宝宝感冒症状,比较直观的对比如下:
1、汗。无汗:风寒。症状表现为:发热(高烧)、头痛、骨节酸痛、浑身疼痛。有汗:风热。症状表现为:发热(温度不会很高)、汗出、恶风、恶寒。
2、痰:清稀的痰为风寒感冒,稠浊的痰则是风热感冒。
3、鼻涕:如果鼻涕比较清,则为风寒感冒;鼻涕比较黄浊则为风热感冒。
4、起因。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5、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即脉搏跳动较快)。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凉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口服液)等。
风寒感冒会转成风热感冒吗 如何预防风寒感冒转成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在治疗方法上是不一样的,如果是风寒感冒,却用治风热的方法,那就只会越来越糟。所以为了避免风寒感冒转成风热感冒,一定要根据现有的症状先确定自己是得了什么类型的感冒,然后再对症治疗。
很多人一有感冒就喜欢拖着不治疗,但这其实是不对的,风寒感冒不治疗的话,很容易引发细菌合并感染,造成咽喉炎等风热感冒症状,因此有感冒症状的人群,最好是及时治疗比较好。
风寒感冒要避免吃高热量、燥热性的食物,若吃多了,会导致体内热气旺盛,从而转换为有风热感冒的症状,像是:火锅、香锅、牛肉、狗肉等食物尽量少吃。
很多人认为风寒感冒只要捂出一身汗就好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对于风寒感冒,如果出汗过多,反而会让病人发热,最后转成风热感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