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局部埋术治疗了她的淋巴结核
颈部局部埋术治疗了她的淋巴结核
患者:李小姐
病史:李小姐,今年17岁,是江西省宜春市人,2011年10月发现自己的右侧脖子上长了一个核桃大包块,当时在医院检查是淋巴结核,医生就给李小姐打消炎针。初用后有些效果一周后就没有明显变化了,停后又过了一周时间,右边包块突然肿的鸡蛋大小,李小姐就转院到江西人民医院做了个穿刺病理活检,还是没有检查出结果。
后又转到江西省的一家医院在此确诊为淋巴结核,确诊后医生让李小姐转到一家专科医院进行治疗,疾控中心医生给李小姐开了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四种,吃了一个月,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继续增大,增多,大的包块肿的比鸡蛋还大,皮肤变红,明显化脓,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李小姐又转到另外一家专科医院,到医院住院后,每天就输液,吃,拿针管抽脓打进去,结果是越来越重,包块破溃流脓,然后再朋友的介绍下李小姐转入了一家三甲级医院。
看诊过程:李小姐入住医院后,通过各项辅助检查,结合病情给予口服医院瘰疬内消胶囊和抗痨丸
治疗技术:右侧颈部局部埋术
治疗过程:于第二日18时进行右侧颈部局部埋术,术程顺利术中取出约20余枚病变的淋巴结和约50毫升脓液,术中出血不多,冲洗伤口埋入瘰疬散0号,术后给予静滴菌必治、能量合剂等抗炎对症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结果:通过临床检查诊断为右侧颈部淋巴结结核。经过完善常规检查,并对病变局部彩超检查定位,即对右侧颈部行局部埋疗法和口服医院的中成药:瘰疬内消胶囊和抗痨丸,经过36天治疗于3月18日,康复出院。
淋巴结核化脓怎么办
颈淋巴结核是人类结核病中较为常见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俗称“老鼠疮”,多发于颈胸锁乳突肌内外侧或颈肌肉层深下,其次颌下、腋下、腹沟股等处均可发病。自1998——2000年间共收治液化坏死之82例颈淋巴结核病人,采取手术治疗,均取得一次性治愈之效果,就其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2例病人,男52例,女30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出生后3个月,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15天,平均患病年限1年3个月,单纯干酪坏死者49例,干酪坏死伴脓肿形成者47例,形成瘘道经久不愈或构成局部结核脓肿6例。
1.2治疗效果:本组82例病人,采取一次性手术方法。将过去局部切开引流,让其慢慢愈合,改为彻底清创切口对口缝合,术后抗炎抗痨等药物综合治疗,82例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不愈或局部脓肿复发,平均7—9天拆线。
2 讨论
对淋巴结化脓形成囊性包裹者,不应切开引流,让其慢慢愈合。而应遵守无菌原则,常规消毒术区,局麻下,以临床需要切开皮肤各层,沿其脓肿包膜逐层解剖剥离,尽量使包膜完整,小心不使脓肿壁破裂,以免脓液污染正常组织。对干酪样坏死者行常规局部淋巴结清扫。对干酪样坏死伴结核液化者,可沿所换淋巴结之包膜解剖剥离,加周围淋巴结清扫。对结核性瘘道应首先刨开瘘管,清除已液化坏死之组织,然后沿瘘道壁逐一剥离。不论何种类型之病灶,只要严格无菌操作,手术清疮合理,切口均可达到一期愈合之效果。
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
也正是因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危害很大,所以只有治疗才能减轻患者的症状,临床上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方法有很多,不仅有西医疗法,中医疗法,其实民间也有很多关于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好方法。
西医疗法
西医疗法可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对青霉素、链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西医治疗周期较短,见效快,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中医疗法
淋巴结肿大应及时治疗,必须外贴中医:益中堂膏,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作用,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并且在治疗期间注意休息,禁忌辛辣食物。
民间疗法
1.鲜菊花叶适量,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换。
2.藤黄50克研末,置瓶中,再加75%酒精300毫升,盖紧,摇荡之,用棉球蘸液涂患处3~4次,用于未化脓时。
食物疗法
方1:马齿苋菊花绿豆粥
绿豆浸泡半天,马齿苋洗净切碎,菊花焙干研末。绿豆半熟后入马齿苋、粳米,文火煮成粥,加入菊花末稍煮即成,每日2次服食。该方法有清热解毒利湿之药效,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管炎,下肢伤口处出现一条或数条丝状红线,硬而有压痛者。
方2:荸荠粥
荸荠去皮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人锅,加水文火煮粥,每日2次服食,功效在于能够清热生津。 主治急性淋巴管炎。附注: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方3:雪羹汤
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煎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低血压之效,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淋巴结核和原发性高血压等症。
很多人以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不需要治疗自己就会好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全身的病变,因此如果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的话最好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颈部淋巴结核的症状
颈部淋巴结核,是指发生于颈部,并可延及颌下、锁骨上窝、腋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逐渐增大窜生,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质,此愈彼溃,形成窦道。本病属于中医“瘰疬”范畴,多由情志不畅,肝郁气结,脾伤失运,痰热内生结于颈部;或肺肾阴伤,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成,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郁痰结、肝郁化火、肺肾阴亏及气血两亏四个证型。
颈部淋巴结结核症状
淋巴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其多发于颈部、腋下、颌下、腹股沟等处局部结肿硬如核,累累成串也可有单个的,严重时可溃破流脓。结核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中医所称“瘰疬”和民间俗称“老鼠疮”,均指淋巴结核。淋巴结核复发率高,西医多用治疗肺结核的药品治疗淋巴结核,效果都不理想,同时对肝、肾功能影响也较大。手术治疗易复发,故手术治疗及西医西药治疗都不予采用。可用用中医疗法治疗可完全治愈,且愈后不复发。淋巴结核((难治、耐药、复发型)), 淋巴结核早中晚期全部都能彻底治愈。
颈部淋巴结结核有哪些临床表现?这是许多患者都想咨询的问题。这里,金冠医院的夏院长给我们这样解释:
1、颈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病缓慢,常偶然发现黄豆大、鸽蛋大或鸡蛋大,开始无痛,质地较硬,具有散在性、活动性,无粘连,有轻度压痛的肿块。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活动度逐渐减少,可排列成串珠状。
2、有明显的淋巴结周围炎,明显的疼痛及压痛,活动受限,中心部开始变软,如以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可使病变趋向增生、钙化、结疤。
3、如病情未得到控制,肿块由坚硬逐渐趋向软化,而软化是由于干酪样变或液化而形成,局部无热,不红或皮肤发红。触之疼痛,有波动感。一旦破溃,可流出牛奶样或豆腐渣样脓液。
4、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可形成瘘道或溃疡,常流清稀脓水,破溃口多呈潜行性空腔,创面肉色灰白,四周皮色紫暗,缠绵难愈。
鼻咽癌的详细治疗
治疗
本病以放射治疗为主,应用60CO或电子加速器做外照射。放疗前后可辅以中医辨证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以提高疗效,改善全身情况和减轻放射反应。35%以上的患者至少存活5年以上。
1.鼻咽局部和颈部采用放射治疗,放射量70~80Gy。鼻咽部残余病变可加用腔内照射。
2.放疗后复发病例可采用再次放疗。对鼻咽部局部复发灶可采用经硬腭、颞下窝入路的局部病灶切除。颈部淋巴结复发灶也可选用颈淋巴结切除或改良式颈淋巴结廓清术。
3.作为放疗或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性化疗及有远隔转移灶的患者可选用全身联合化疗方案。
(1)COMF方案:CTX 500mg,静注,第l,8日;VCR 1mg,静注,第1,8日;氟尿嘧啶750mg,静注,第1日;
MTX(甲氨蝶呤)50mg,静注,第8日。
每4周重复一次,不良反应小,疗效较好。
(2)PO方案:PDD(顺铂)每日20mg,静注,第1-5日;VCR(长春赫碱)lmg/d,静注,第6-7日;每隔1周重复1次,2次为1个疗程;此法有效率为59%。
(3)AVCC方案:ADM(阿霉素)25mg/m2,静注;CTX(环磷酰胺)500mg/m2,静注;CCNU(环己亚硝脲,又名罗氮芥)50mg/m2,口服。每4周一次。
有下述几种情况的鼻咽癌可行手术切除:
1.手术适合于放疗后残留的孤立性鼻咽病灶或颈部转移淋巴结。
2.对放疗不敏感的肿瘤,如腺癌。
3.放疗无效的颈部局限性肿块。
4.若肿瘤较大或持续存在则需手术治疗。
颈部淋巴结核会疼吗
颈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但只有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才能引起发病,病期常为1~3月或更长。呈多颗淋巴结肿大、散在性,可推动。随疾病发展可融合成团块、固定,不能推动,最后干酪样坏死,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胸部X光片可能显示结核病灶。
多在颈部一侧或双侧长出疙瘩,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入滑动,无明显压痛,如身体低抗力低,则逐渐增大,皮肤发变紫,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物,而中医称之谓“老鼠疮”反复溃烂,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颈部淋巴结核会变吗
1.会变,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所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化脓性细菌。当人体受到意外伤害或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时,化脓性细菌沿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结,即可引起急性炎症性病变。主要病理变化为淋巴结充血、水肿渗出,有凝固的淋巴液和细菌。
2.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本病乃多由火毒之邪窜于经络,气血凝滞而成。大多先患有痈疽疔疮等阴毒之证,毒气走窜,流注经络;或因皮肤破伤,感染邪热毒气;或因情志抑郁,心火内盛,血气逆行而生。证虽在表,而源本于里。病轻者,只在经络;病重者,则可影响脏腑,故也有发生走黄之证。简言之,病因由乎火毒,病机为气血凝滞,病位在经络之间。
3.外贴可拔毒、活血、散瘀并清热利湿、消肿排脓的同时,由于具有载药量大、效专力宏等特点,其所含中药成分局部渗透力强,药性经皮肤吸收而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灶,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组织,从而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局部生理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淋巴结炎之目的。
4.1)宜多吃具有抗恶性淋巴瘤作用的食物,如蟾蜍、田鸡、芋艿等。
(2)淋巴结肿大宜吃荸荠、芋艿、核桃、荔枝、黄颡鱼、田螺、羊肚、牡蛎。
(3)发热宜吃豆腐渣、无花果、大麦、绿豆、苦瓜、节瓜、菱、水蛇。
(4)盗汗宜吃猪心、羊肚、燕麦、高粱、豆腐皮。
5.去皮大蒜头90克,鸭蛋2粒,加水适量同煮,鸭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饮汤吃蛋,每日2-4次 治初期颈淋巴结核。 鲜刀豆壳30克,鸡蛋1个,酒,水煎服,治颈淋巴结核初起。 紫菜猪肉汤--猪瘦肉100克,紫菜25克共煮汤,加适量食盐,味精调味食用。有清热、化痰,软坚作用。适用于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结核,脚气病等症。夏枯草煮猪肉--夏枯草30克与猪瘦肉50-100克,共煮汤,煮熟后加食盐调味,喝汤。有清热,散结,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头痛眩晕,颈淋巴结肿,肺结核,乳房结核,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症。海藻,生牡蛎各30克,玄参15克,夏枯草10克(或海藻.夏枯草.香附.浙贝母各10克),水煎服,治淋巴结核肿。
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因
发病原因
结核菌感染
淋巴结结核是结核肝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食物在口腔及鼻咽部,尤其是扁桃体腺引起的原发灶上,感染后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深层淋巴结各部位,多为单侧性淋巴结受累,咽部重发病以上吸收后,受累淋巴结核仍继续发展,形成冷脓肿或溃疡,其次是原发结核感染后血中结核杆菌随血行进入内侧颈淋巴结引起颈淋巴结核,还可以从腰,腹部淋巴感染,然后汲及深部淋巴结群,继发感染在颈淋巴结结核发病中较为常见,患了颈部淋巴结核。
肺结核继发因素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
西医疗法
西医疗法可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对青霉素、链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西医治疗周期较短,见效快,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中医疗法
淋巴结肿大应及时治疗,必须外贴中医:益中堂膏,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作用,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并且在治疗期间注意休息,禁忌辛辣食物。
民间疗法
1.鲜菊花叶适量,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换。
2.藤黄50克研末,置瓶中,再加75%酒精300毫升,盖紧,摇荡之,用棉球蘸液涂患处3~4次,用于未化脓时。
食物疗法
方1:马齿苋菊花绿豆粥
绿豆浸泡半天,马齿苋洗净切碎,菊花焙干研末。绿豆半熟后入马齿苋、粳米,文火煮成粥,加入菊花末稍煮即成,每日2次服食。该方法有清热解毒利湿之药效,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管炎,下肢伤口处出现一条或数条丝状红线,硬而有压痛者。
方2:荸荠粥
荸荠去皮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人锅,加水文火煮粥,每日2次服食,功效在于能够清热生津。 主治急性淋巴管炎。附注: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方3:雪羹汤
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煎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低血压之效,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淋巴结核和原发性高血压等症。
很多人以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不需要治疗自己就会好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全身的病变,因此如果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的话最好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饮食
宜食物品
芋艿、慈姑、荸荠、马铃薯、海带、海蜇、紫菜、牡蛎肉、哈蜊肉、鳗鲡、鳜鱼、龟肉、鳖肉、蛇肉、蝗虫、山药、百合、绿豆、蚕蛹、菊花脑、马兰头、丝瓜、槐花、大蒜头、桑椹、金银花、荔枝、发菜、猫肉。
除以上食品外,淋巴结核患者还宜吃些豆浆、豆腐、黄精、蚌肉、黑鱼、黄鳝、赤小豆、莲子、芡实、藕、蜂蜜、牛奶、鸡蛋、青菜、胡萝卜、萝卜、西红柿、芹菜、茼蒿、荠菜、苦瓜、瓠子、黄瓜、菜瓜、西瓜、梨子、苹果、香蕉、柿子、草莓、猪瘦肉、牛肉等。
忌食物品
鸭蛋、鹅肉、雉肉、獐肉、螃蟹、虾子、带鱼、青鱼鲊、黄鱼、鲈鱼、鲚鱼、白鱼、鲥鱼、鲤鱼、鲳鱼、黄颡鱼、杏子、芥菜、香椿头。
此外,淋巴结核病人还忌吃公鸡、鸡头、鸡翅、鸡爪、肥猪肉、猪头肉、乌贼鱼、章鱼、春笋、羊肉、狗肉、洋葱、辣椒、韭菜、南瓜、菠菜、茄子、芫荽、莴苣、桂圆、肉桂、丁香、八角、白酒、香烟等。
淋巴结核的局部治疗
1.少数局限的,较大的,能推动的淋巴结,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时注意勿损伤副神经.
2.已形成寒性脓肿而尚未穿破者,可行潜行性穿刺抽脓。从脓肿周围的正常皮肤处进针。尽量抽尽脓液,然后向脓腔内注入5%异烟瞬溶液或10%链霉素溶液作冲洗。并留适量于脓腔内,每周2次。
3.寒性脓肿破溃形成溃疡或窦道者,如继发感染不明显,可行括除术。细心地将结校病变组织全部括除。伤口不加缝合,用链霉素溶液换药。
4.寒性脓肿继发化脓性感染者。需先行切开引流,待感染控制后,必要时再行刮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