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按摩手法 按揉太冲穴
偏头痛按摩手法 按揉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位于双脚脚背,第一、二脚趾根部结合处后方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大拇指点按太冲穴约半分钟,再顺时针按揉约1分钟,然后改为逆时针按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偏头痛、头晕、头脑胀痛等不适。
肝火旺按摩哪些穴位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症状,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女性如何调理痛经不妨试试穴位按摩
1、太冲穴
揉太冲穴: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2、三阴交穴
按揉三阴交穴: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3、子宫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4、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自我按摩对痛经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治痛经的按摩手法源于中医,有些人可能对穴位掌握不太精准,有可能会影响按摩效果,因此建议希望通过按摩治疗痛经的朋友可以找到专业的中医师咨询按摩手法。
推揉太冲穴可以防治便秘吗,怎么操作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 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 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好。如果把手放 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 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 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人体三大去火穴位
季节转换气温时高时降,人们易上火,易引起肺热、胃热等症状。
专家指出,人体自带三大去火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起到去火除燥的作用。太冲穴:去肝火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
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内庭穴:去胃火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合谷穴:去肺火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
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治疗嘴角起泡的三大去火穴位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头痛的穴位按摩的方法
太冲穴按摩法
位置: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足背第一、二趾缝上2寸凹陷中。
指按法:坐姿,右脚搭在椅子上,右手中指垂直按住穴位处,呼气并数“1、2”,渐渐用力,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身体放松。
指擦法:坐姿,用右手拇指在右脚太冲穴上、下3厘米左右,从脚前部向脚根部,呼气并慢慢擦揉。
按摩量: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左右脚穴位各做3~6回。
尺泽穴
头顶痛按摩膀胱经,从三焦至心俞 ,重点在肝俞到心俞,以压痛为准,直至头不痛为止。
太阳穴痛按摩尺泽穴,按摩尺泽穴及附近压痛,以按压尺泽穴及附近不痛为准,直至头不痛为止。
尤黑色区域肌肉疼痛引起,按摩黑色区域,以按压黑色及附近不痛为准,直至头不痛为止。
对于头痛按摩哪些穴位本文就先介绍到此,其实可以缓解头痛的穴位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介绍了,在治疗头痛的时候建议患者首先要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的紧张,尤其是不要用脑过度,平时比较紧张的生活节凑可以放慢一点,这样的话再治疗头痛的时候效果会更好一些。
口臭按摩穴位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揉100次即可。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症状,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按摩穴位可治病哪些手法靠谱
1头冷痛
网传:头部怕冷,可灸百会穴、上星穴。
解答:对。气血亏虚人群可按摩百会穴,缓解局部疼痛。而对产后引起的头痛,需要灸百会穴、上星穴两个穴位,最好配合针灸和艾灸治疗。
2头目昏沉
网传:精神不振,点揉后溪穴3分钟,可使人精神振作。
解答:错。后溪穴对缓解压力有一定好处,但不适合亚健康人群(头晕、眼胀、全身乏力。
3偏头痛
网传: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
解答:对。偏头痛取少阳经穴位,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最好要调整生活方式。
4视物不清
网传: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对老年人尤其有效。
解答:错。中老年人视物不清,是肝肾亏虚引起的生理病症。按摩太冲穴意义不大,不如直接按摩睛明穴、太阳穴、承泣穴,再配合按太冲穴、小腿外侧光明穴,效果较好。
5声音嘶哑
网传: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应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
解答:错。切不可强刺激,也不要在家按摩。可在商阳穴处放血(5~6滴);若感冒后出现咽炎,应在天突穴刮痧。
如何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头痛
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可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热水浸手&冰袋冷敷
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按摩头部
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