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款食疗方帮你轻松治心力衰竭
2款食疗方帮你轻松治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食疗方
五泽强心汤
组成:黄芪10~15克,党参10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10克,炙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主治心力衰竭。方用黄芪、党参补气;附子温阳;益母草、泽兰、五加皮活血利水。且泽兰入脾行水,入肝活血;而五加皮用量宜小到大,视症情相应而递增。半夏燥湿化痰。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方剂有强心作用。吐甚加竹茹、生姜;咳嗽叹息不得卧,加苏子、白果、炙麻黄等;水肿明显,伴咳吐稀白泡沫痰,加白术、茯苓、车前子、苏子、白芥子等;阳虚明显加菟丝子、补骨脂等;阴虚明显去附子,加麦冬、五味子。
治心力衰竭方
组成:桑白皮12克,金银花15克,前胡、浙贝母各12克,葶苈子15克,车前子、茯苓各30克,鱼腥草20克,黄精15克,麦冬、黄芩、虎杖各12克。
用法:随症选用,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解毒泻肺,强心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症见心悸气促、咳嗽喘憋痰多黄白、身热不退、肢体浮肿、不能平卧,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数或滑数。
老年人心衰吃什么药
1、桂枝赤芍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主治心力衰竭。证见咳嗽,粘痰,咯之不利,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苔薄舌边有齿痕,脉数而时一止。
【处方组成】桂枝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桃杏仁12克,丹参12克,葶苈子、万年青根、麦冬各15克,鱼腥草、开金锁、益母草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1组患者52例,用药1~2月后,疗效显著者23例,有效者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
2、人参附子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人参9克,制附子9克,五味子9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麦冬30克,泽泻30克,猪苓30克,北五加皮6克,川芎10克,葶苈子15克。
【用法用量】熬成药膏(每毫升含生药1克),50毫升/日,分3次口服,2周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0例,服药1个疗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3、黄芪茯苓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温通血脉,利水渗湿。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黄芪、茯苓各50克,丹参、防己、葶苈子、车前子各30克,附子、桂枝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病例验证】治疗30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三、老年心衰的主要症状
心衰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有稍微活动就呼吸吃力或困难,夜间阵发性的呼吸困难,以及肺水肿、咳嗽、乏力、疲倦、头晕、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如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及体力活动后的呼吸困难,下肢有水肿,一压会有凹陷,颈部的静脉充盈怒张。
产妇心力衰竭有什么危害
产妇心力衰竭是一种危险的疾病,病情复杂多变,严重时可导致心源性猝死。
怀孕期间需要积极防治心力衰竭,发生夜间呼吸困难,无法平卧时,及时干预。以免产妇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产妇心力衰竭可能会导致猝死。本已有心脏病以及妊娠期出现高血压的产妇,可由于心力衰竭引起猝死。孕妇经历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女性的心脏负担都会明显增加,存在发生危险的可能,甚至威胁生命。产妇不可失去警觉,在分娩期和产褥期也需密切监护,一旦发生心力衰竭,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时,应当及时对症处理,正确应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的药物,并针对原发病采取措施,以降低猝死风险。产妇对洋地黄的耐受力差,容易发生中毒,应当谨慎使用,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产褥期女性需适当卧床休息,心脏病严重时需取半卧位。注意补充清淡、营养的食物,保持卫生,防止感染。心功能过差的产妇心力衰竭患者,不宜母乳喂养。注意预防产后栓塞、出血等并发症,持续住院至心功能改善后才可出院。出院后仍应保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注意避免再次怀孕。
为降低产妇心力衰竭导致猝死的风险,针对有心脏病的女性,要在充分评估风险的基础下决定是否可以怀孕,怀孕期间全程监护,定期检查超声心动图。如果孕妇心功能受损严重,考虑终止妊娠。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要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多多休息,保持情绪平稳,遵医嘱应用药物,防止子痫的出现。 由此可知,产妇心力衰竭可能会引发猝死,造成严重后果。具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女性怀孕,在心功能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才可怀孕,怀孕过程中注意监护,及时处理各种合并症。产妇发生心力衰竭,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手段,对症纠治心衰,并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保证孩子和母亲的平安。
心力衰竭12药膳帮你提精神
心力衰竭简介
心力衰竭,亦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脏功能受损,以致在有适量的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足,静脉系统瘀血,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哮喘、水肿和发绀、心悸等。临床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3种。多发于老年人,且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多数老年人由于冠心病在感染、过劳、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作用下引发该病。中医学中属“心悸”、“怔忡”、“痰饮”、“水肿”、“喘证”等范畴。
患有心衰的朋友,平时建议使用以下药膳食疗。
人参粥
人参5克用清水浸泡,粳米100克淘净,加适量水,和生姜5片共煮成烂粥,饮食。功能益气强心。主治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症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
万年青饮
新鲜万年青50克,红枣7个,同加适量水煎,代茶饮。功能强心。主治心力衰竭。
万年青粥
万年青15~3O克加水150毫升煎取滤液50毫升;再加水120毫升煎取滤液50毫升。合并2次滤液,与红糖20克、粳米50克煮成稀粥。分3次/日食完。不可过量。7日/疗程。功能清热解毒,强心利尿。主治各种心衰,以感染性心衰最宜。
万年青醋露
万年青根状茎40克切碎,加醋100毫升浸泡2日,去渣取汁(含原生药40克)。第1日按70毫克原生药/(千克·日),分2次服;第2日服首日量的2/3;第3日起服首日量的1/2,共服5日。功能清热解毒,强心利尿。主治心衰伴感染者。
五味子麦冬炖猎心
猪心1个冲净瘀血,切小块,加适量水与五味子5克、麦冬20克同炖至烂熟,去五味子和麦冬后,调味饮汤食肉。功能补心阴,益心气。主治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自汗。
玉竹兔肉
玉竹30克切成寸长节段,兔肉100克切成片,一起入锅,加水煮,沸后加酱油炒匀,再文火焖至肉烂熟,撒上姜粒、葱花。午、晚佐餐食用。功能养阴补血。主治心阴血不足型充血性心力衰竭。
玉竹速溶饮
玉竹250克用冷水泡发后,加适量水煎,取药汁1次/20分钟,加水再煎共3次,合并药汁。再用小火煎浓缩至黏稠将要干锅时,停火待温,入白糖300克把煎液吸净,混匀、晒干、压碎、装瓶。10克/次,沸水冲服,3次/日。功能强心。主治心力衰竭。
玉参味蜜饮
西洋参6克、玉竹25克、北五味子15克加水200毫升煎至l00毫升,去玉竹、五味子,调入蜂蜜30毫升。1~3剂/日,频饮,连西洋参渣一齐嚼服。功能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主治心阳虚脱型心力衰竭;症见心悸,喘促,额上冷汗淋漓,唇甲青紫,面色晦暗或苍白,精神委靡,舌淡苦自,脉微欲绝。
玉参焖鸭
老鸭1只宰后去毛和内脏,把玉竹50克、沙参30克、黄芪30克、桃仁10克填入鸭腹,放入沙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撇沫,改文火焖至鸭肉烂熟,去药渣,加姜、葱适量及酱油、醋少许。1~2剂/周,连食4周以上,吃鸭肉喝汤。功能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治气阴两虚兼瘀血型心力衰竭;症见心悸气短,倦怠无力,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两颧暗红,舌质红或淡紫,苔薄白,脉细弱数或结代。
玉枣粥
玉竹30克、大枣5颗、粳米50克同煮成粥。早、晚各1次,连玉竹、大枣同食。功能养阴益气。主治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以及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肉桂炖猪心
肉桂5克入1个猪心中,加适量水炖熟,去肉桂,饮场食肉。功能养心强心。主治心力衰竭;症见心悸,怕冷。
肉桂益母红糖汤
党参20克、益母草30克、肉桂10克(后下)水煎2次,去渣取汁,加红糖15克熬化。1剂/日,分3次饮服,连用1周以上。功能温补心肾,活血利水。主治心肾阳虚兼瘀血型心力衰竭;症见心悸,喘息不能平卧,颜面及肢体浮肿,或伴胸水、腹水,脘痞腹胀,形寒肢冷,舌质淡、体胖大,苔白润,脉沉弱或结代。
专家提醒:药膳不能代替药物,心衰情况严重的朋友,应及时服药就医,不要贻误病情。
6个秘方帮你轻松控油
1、食盐控油
用细盐抹在T区,轻轻推拿休息3分钟。在鼻翼甜桦毛孔张开的部分用中指指腹由下向上做挤压式推拿。用过之后肌肤会有点干,要补充水分。
2、清酒控油
洗脸的时候在水里加逐一些日本清酒,可以达到控油效果。类似含酒精的收敛水,可以往除脸上分泌的油脂。
3、diy黄瓜面膜
将黄瓜洗净,外皮削掉,用水果刀斜着切黄瓜,切成薄薄的小片,大约1mm左右,切片完毕,对着镜子将黄瓜片一片片贴在脸上,15分钟后取下即可。效果很好,可以往除脸部油脂。
4、精油法
选用葡萄柚精油和鼠尾草精油,有着快速的控油效果,不仅可以智能美白,还可以收紧T区肌肤。
5、白醋控油
将白醋和纯净水按1:3比例混合,用化妆棉沾混合液轻轻擦拭,3到5遍后,用温水洗净。这个方法效果很好,坚持不到两周,T区的“油量”就削减了。
6、保湿喷雾
先用吸油面纸吸往多余的皮脂和污垢,再使用少量喷雾。然后用手指像弹钢琴般在肌肤上进行“弹指推拿”。再喷一次喷雾于脸部,用手轻拍促进肌肤将喷雾完全吸收。用面巾纸将多余水分按干。立即涂抹些许保湿保养品,这样柔润的效果会特别明显。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及用药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怎样做好积极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给我们详细介绍的。
一、心力衰竭的治疗:
(一)减轻心脏负荷。1.休息。2.控制钠盐摄入:减少钠盐的摄入,可减少体内水潴留,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3.利尿剂的应用。常用利尿剂:(1)噻嗪类:双氢克尿塞、氯噻酮等。(2)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钠,丁苯氧酸。(3)保钾利尿剂:安替舒通,氨苯喋啶。(4)碳酸酐酶抑制剂:醋氮酰胺。4.血管扩张剂的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轻前或(和)后负荷来改善心脏功能。可为分;①静脉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和硝酸盐类等;②小动脉扩张剂,如肼苯哒嗪、敏乐啶等;③小动脉和静脉扩张剂,如硝普钠、酚妥拉明、哌唑嗪、巯甲丙脯酸等。静脉扩张剂可减轻后负荷。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血管内科方正
(二)加强心肌收缩力。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常用制剂:如毒毛旋花子甙k、g、西地兰、地高辛、洋地黄叶、洋地黄毒甙等。
(三)其他治疗。1、有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2、并发症及其治疗:心力衰竭时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治疗如下:(1)呼吸道感染:较常见。(2)血栓形成和栓塞。(3)电解质紊乱。
二、积极防治病因及诱因。
用药原则:
1.出现早期心力衰竭,便要主动到医院就诊,咨询有关心力衰竭的知识及预防心力衰竭的诱因,及早在医师指导下用“a”项药,使早期心力衰竭转为代偿期。
2.已进入晚期心力衰竭,要坚持系统的正规治疗包括“b”和“c”项药,尽力使心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辅助检查一般情况下只作检查框限的“a”便可。如诊断不明确可加检查框限“b”。
疗效评价:
1.治愈:心功能纠正到ⅰ级。
2.好转: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而未达ⅰ级心功能者。
3.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专家提示:
患慢性心力衰竭后,要定期到正规医院诊治,心功能不全ii级以上,宜长期服药,低盐饮食,注意休息,保温不受凉,经常注意避免各种不良诱因。及时治疗病因,如属风湿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尽快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心力衰竭食疗方
1、莱菔子粥
莱菔子15克,粳米100克。粳米洗净,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粳米,汤汁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作早、晚餐食用,利水消肿明显。
2、白茯苓粥
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早、晚餐食用。利尿效果较好。
3、莱菔子山楂红枣汤
莱菔子10克,山楂50克,红枣100克。将莱菔子用小纱布袋装好,红枣,山楂去核、洗净一同放入锅内煮熟即可食用。每日两次,早、晚餐服用。具有利尿、补血、消食作用。
急性心力衰竭的饮食疗方
1、莱菔子粥:
[原料]莱菔子10~15 g,粳米50~100 g。
[制法]将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将洗净的粳米加入汤汁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待温服食。
[功效]利水消肿。适宜心阳虚证。
[服法]1~2剂/d,作早、晚餐食用,连服5~7日。
2、莱菔子山楂红枣汤:
[原料]莱菔子5~10 g,山楂25~50 g,大枣50~100 g。
[制法]将莱菔子用小纱布袋装好;大枣、山楂去核,洗净,与药包一同放入锅内煮熟,去渣取汁即可,待温食用。
[功效]利尿,补血,消食。适宜气阴两虚证。
[服法]1~2剂/d,作早、晚餐食用,连服5~7日。
3、洋参益心膏:
[原料]西洋参15~30 g,麦冬100~150 g,炒酸枣仁80~120 g,龙眼肉180~250 g,炼蜜适量。
[制法]将前4味用水煎3遍,合并滤液,浓缩,对入适量炼蜜收膏。
[功效]益气养心。适宜心气不足证。
[服法]早、晚各服5~10 g/d,连服5~7日。
[服法]代茶饮,随意服食。
4、龙眼枣仁芡实汤:
[原料]龙眼肉15~20 g,炒酸枣仁10~15 g,芡实12~15 g。
[制法]将上3味加适量清水一同煎汤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益气养阴。适宜心力衰竭有气虚、阴虚、血虚表现,心悸有气虚、阴虚表现,经常气短者。
[服法]睡前饮,随意服食。
急性心力衰竭的饮食疗方
急性心力衰竭可食用龙眼百合粥来减缓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具体做法是,龙眼肉15~30 g,百合15~30 g,大枣3~6枚,糯米50~100 g,白糖适量。之后将前4味一起加适量清水共煮为粥,。待粥熟时加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温服食。可达到益气补阴的效果,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食,连服5~7日。以下是关于急性心力衰竭食疗方。
1、莱菔子粥:
[原料]莱菔子10~15 g,粳米50~100 g。
[制法]将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将洗净的粳米加入汤汁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待温服食。
[功效]利水消肿。适宜心阳虚证。
[服法]1~2剂/d,作早、晚餐食用,连服5~7日。
2、莱菔子山楂红枣汤:
[原料]莱菔子5~10 g,山楂25~50 g,大枣50~100 g。
[制法]将莱菔子用小纱布袋装好;大枣、山楂去核,洗净,与药包一同放入锅内煮熟,去渣取汁即可,待温食用。
[功效]利尿,补血,消食。适宜气阴两虚证。
[服法]1~2剂/d,作早、晚餐食用,连服5~7日。
3、洋参益心膏:
[原料]西洋参15~30 g,麦冬100~150 g,炒酸枣仁80~120 g,龙眼肉180~250 g,炼蜜适量。
[制法]将前4味用水煎3遍,合并滤液,浓缩,对入适量炼蜜收膏。
[功效]益气养心。适宜心气不足证。
[服法]早、晚各服5~10 g/d,连服5~7日。
[服法]代茶饮,随意服食。
4、龙眼枣仁芡实汤:
[原料]龙眼肉15~20 g,炒酸枣仁10~15 g,芡实12~15 g。
[制法]将上3味加适量清水一同煎汤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益气养阴。适宜心力衰竭有气虚、阴虚、血虚表现,心悸有气虚、阴虚表现,经常气短者。
[服法]睡前饮,随意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