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平肝的中药有哪些 代赭石

平肝的中药有哪些 代赭石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肝,心经。

功效主治:平肝强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呕吐,呃逆等症,本品重镇降逆,可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由于肝阳上亢而导致的头痛,眩晕,可用本品配菊花,蒺藜,钩藤,黄芩,天麻等同用;因肝火上冲或肝气郁滞,郁久化热而出现急躁易怒,头胀胸闷,不眠,甚或吵闹,骂人等症,可重用本品易重镇,平肝,清热,长配伍黄芩,黄连,天竺黄,胆南星,生香附,生牡蛎,生铁落等同用。


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潜阳

赭石归肝、胃经,有平肝潜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而致的头晕头痛、目眩脑胀、心悸、耳鸣、癫狂失心、惊厥等病症。


甘松凌霄花怎么治癫痫的

用甘松、凌霄花、制附子、石菖蒲各 10克,代赭石30克,藜芦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涤痰开窍,熄风定痛。主治 癫痫。方中藜芦一味药有毒,逐痰作用 强烈,常有胃肠道反应,不可用量过大或久 用,故本方宜冷服,治疗过程切忌房事、 饮酒。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

1.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合左金丸(《丹溪心法》)加减;药物:柴胡、枳壳、(炒)白芍、牡丹皮、(焦)栀子、香附、旋覆花、赭石、黄连、吴茱萸、甘草。

2.胆热犯胃证

【治法】清化胆热,降气和胃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合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药物:龙胆草、柴胡、(焦)栀子、黄芩、当归、旋覆花、赭石、半夏、竹茹、枳壳、陈皮、甘草。

3.中虚气逆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四逆散(《伤寒论》)合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减;药物:柴胡、(炒)白芍、枳壳、党参、(炒)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生姜、大枣、甘草。

4.气郁痰阻证

【治法】开郁化痰,降气和胃

【方药】旋覆代赭汤(《伤寒论》)合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药物:旋覆花、赭石、半夏、厚朴、茯苓、紫苏叶、枳壳、香附、太子参、生姜、大枣、甘草。

5.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桔梗、延胡索、柴胡、枳壳、半夏、陈皮。

抑肝与疏肝

“木曰曲直”。肝属木,乃曲直之脏。无刚不直,无柔不曲,肝为刚脏,亦是柔脏。曲直和调,刚柔相济,肝气调达,疏泄正常。直多曲少,柔不克刚,则肝气过旺,疏泄太过。肝之疏泄太过之病,多由暴怒伤肝,或肝郁气滞发展而来。其证多见急躁易怒,头昏目胀,胸胁胀痛,心烦不眠,夜梦纷扰等。曲多直少,刚不制柔,则肝气郁结,疏泄不及。肝经疏泄不及之病,多由情志不和,郁怒伤肝所致。其证多见精神抑郁,情绪消沉,忧愁善感,胸胁隐痛等。抑肝能使直者变曲,疏肝能使曲者 变直,所以,抑肝是为肝气过旺而设;疏肝是为肝气不畅而立,两者虽都是治疗肝失疏泄之法,但却有本质的区别。

肝之疏泄太过,证如前述,横逆犯胃,又可致胃痛呕吐,应平肝降逆,和胃止呕。宜用旋覆代赭石汤治之;肝气化火而乘胃者,其证呕吐泛酸,心烦口苦等。宜清肝和胃,当用左金丸治之;肝气犯脾,可致腹痛腹泻。应抑木扶土,痛泻要方、芍药甘草汤均可选用;肝火侮肺,则咳逆胸痛,痰少面黄,苔黄等。当清泻肝火以保肺金。可用泻青各半汤(黄芩、栀子、桑皮、地骨皮、甘草)加减治之;肝火上逆,迫血上行,可致上窍出血。当直折火势。宜用龙胆泻肝汤或当归芦荟丸治之;肝气过亢,化火生风,则易发生惊厥。应平肝熄风。宜用镇肝熄风汤治之。以上说明,抑肝方中所用之主、辅药,多为苦寒(如左金丸中之黄连,泻青各半汤、当归芦荟丸、龙胆泻肝汤中之栀子、黄芩)、酸敛(如痛泻要方、芍药甘草汤中之白芍)、重镇(如旋覆代赭石汤中之代赭石,镇肝熄风汤中之代赭石、龙骨、牡蛎)之品。所以然者,以苦能泄气,酸能敛气,重镇平气也。

肝气疏泄不及,郁汤不达,证如上述。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用柴胡疏肝散治之,甚为切贴。木不疏胃,则更见脘胀不适,纳少无味。宜加具有疏肝,又能和胃之药,如佛手等。肝郁致脾气不运者,其证尚见腹胀便溏等。宜疏肝健脾。宜于上方中加白术、茯苓,即可对证;肝郁夹痰者,其证尚有咽中若有异物,吞之不下,咳之不出,或咽中痰滞,偶尔咳出泡状痰液等。应疏肝祛痰,用柴胡疏肝散加半夏、厚朴治之,必收良效;肝郁而致血滞者,其证多见肝经部位疼痛,按之加剧。应活血为主,辅以行气。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皆可随证选用。上述说明,疏肝方中之主、辅药,都属辛香之品。所以然者,以辛散行气,能使曲者变直也。

总之,肝气太过,其治多用苦、酸及重镇之药,且宜随证选用,灵活组方;肝气不及,多用辛香走窜之品,并据兼证而加味治之。病证不同,用药大异。若两相反用,必助纣为虐。

用平地木、代赭石怎么治疗慢性胃炎

采用平地木、代赭石、八月札各10 克,白芍、香附、白术、旋覆花各9克,苏 梗、黄芩各5克,炙甘草3克。煎服,日1剂。 治慢性胃炎、胃脘疼痛、脘腹胀满、口苦咽干、暖气。

水朝阳的营养价值 降气止呕

水朝阳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有降气止呕的作用。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胃脘痞鞕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汤。


中药怎么治疗食道癌

处方:黄芪40g,急性子20g,威灵仙30g,清半夏30g,旋覆花20g,代赭石30g,干漆炭10g,白矾9g, 八月札30g,壁虎10g,全虫20g,芦根30g。

方效:化毒散结,理气降气。

食道癌中草药方证型:肝气上犯,食道壅毒。

处方:木香15g,香附15g,生南星2og,生半夏30g,白芥子20g,壁虎10g,木馒头15g,石见穿20g,香菇i5g,薏苡仁30g,藤梨根30g,急性子20g,硵砂6g,炙马钱子9g。

方效: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可以治疗食管癌的中草药有哪些?在食道癌中草药方每型的方药中均加急性子,蛇舌草及虫类药,可以使患者始终保持豁痰,大便通畅,方能有效拉制病情发展。促使病愈,达到一劳永逸的治疗效果。

护肝中药有哪些

猪苓 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水飞蓟 水飞蓟素有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膜作用。

垂盆草 垂盆草甙具有明显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作用迅速而持久。

灵芝 能减轻乙硫氨酸引起的脂肪肝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加强肝细胞的解毒功能。

三七 长期小剂量给药,可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组织修复、再生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珍珠草 有良好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作用,还具有较强的抑制乙肝病毒和阻止肝纤维化的作用。

白芍 其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对抗作用,修复肝细胞。

桃仁 其提取物有增强肝脏血流量、促进纤维肝内胶原分解、降低肝组织胶原含量、抗肝纤维化作用。

防己 汉防己甲素能抑制肝细胞内DNA 及胶原合成,防止肝损伤后肝细胞变性坏死,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

姜黄 姜黄素能有效地抑制肝细胞微粒体细胞色素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又能抑制胶原合成和肝星状细胞活性而抗肝纤维化。

紫草 可有效地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血清SALT 活力加强和减少血清胆红素含量,具有抗肝细胞损伤、保肝、恢复肝功能的作用。

甘草 可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降低血清转氨酶活力,提高肝细胞内的糖元和DNA含量,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黄芪 有抗氧化及稳定肝细胞膜作用,能促进胆红素代谢,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临床用黄芪治疗黄疸型肝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牡蛎做法指导

1. 收敛固涩宜煅用,余均生用。

2. 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头晕胀痛,目眩耳鸣,烦热面赤,或渐觉肢体不利者,可与代赭石、生龟甲、白芍、怀牛膝等配伍,以平肝滋阴。

3. 阴虚火旺者,可与玄参、麦冬、黄连等同用。

4. 肝肾阴亏,肝火灼津为痰,痰火凝聚而成瘰疬瘿瘤者,可与玄参、贝母相合。

5. 自汗、盗汗者,可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配伍。

经期吐衄是怎么回事

月经前1~2天,或行经时,发生周期性的吐血,或鼻窍出血,甚至月经不潮,称为经行吐衄,又叫做倒经或逆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代偿性月经”。

1.清肝降冲汤

【组成】 代赭石12克(布包煎) 钩藤12克 山栀子炭12克 生香附5克 郁金

10克 当归10克 白茅根15克 小蓟炭15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开郁,降逆止血。

【主治】 肝属木,性喜条达,为藏血之脏,冲脉隶属于肝,若情志不畅,木失条达之性,气机久郁化火,行经时则冲气较盛,肝火随冲气上冲,迫血上溢,则发生吐血,鼻窍出血,色深红稠黏,月经量少,心烦易怒,胸胁或乳房胀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义】 代赭石苦寒,质重下坠,能镇逆气,降肝火,凉血止血;钩藤平肝泻火;山栀炭清肝止血;生香附理气开郁而不温燥;郁金解肝郁,泻血热;当归和血调经;白茅根、小蓟炭凉血止血;甘草清火,缓和诸药。

【加减】 (1)肝火旺盛,脉弦数有力,加秦皮10克,苦寒泻火。

(2)出血量多,加三七4.5克(研末,分3次,用药汁冲服)、红鸡冠花

15克,止血化瘀。

(3)胁肋痛,加川楝子10克,泻肝止痛。

(4)小腹剧痛,加青木香6克、五灵脂10克,理气活血。

川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苦泄下降

川牛膝能引血下行,导热下泄,可治上部血热妄行的症候,常配合侧柏叶、白茅根、小蓟等药,以治吐血、衄血;又可配养阴清热药如生地、石膏等,用治牙龈肿痛属于阴虚火旺的症候;治肝阳上亢,气血并走于上,头痛眩晕之症,常与平肝药如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同用。


胃气上逆吃什么中药 代赭石重镇降逆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经。

药性特点:代赭石为矿物类药物,苦寒质重,入肝,心二经,寒能泄热,重镇主降,长于镇潜肝阳;其苦寒,又清肝火,故对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气逆不降的呕吐,嗳气,呃逆,喘咳气急,血分有热的吐血,衄血等,皆有较好疗效。

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应用:1.肝阳上亢而致的头晕,头痛,目眩,耳鸣,配怀牛膝,龙骨,牡蛎等;2.心肝火旺,癫狂,脉滑实者,配大黄,朴硝,清半夏等;3.宿食或寒痰阻滞中焦,心下痞硬,噫气或吐,配旋覆花,人参,生姜等药同用。

用法:煎服。15-30g,打碎先煎,包煎或煎后过滤,研末吞服,每次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多数煅用,止血醋淬用。

注意:虚寒者及孕妇慎用,代赭石对肺及肝脏有损害作用,不可久服。


牡蛎的烹饪技巧

1、收敛固涩宜煅用,余均生用。

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头晕胀痛,目眩耳鸣,烦热面赤,或渐觉肢体不利者,可与代赭石、生龟甲、白芍、怀牛膝等配伍,以平肝滋阴。

3、阴虚火旺者,可与玄参、麦冬、黄连等同用。

4、肝肾阴亏,肝火灼津为痰,痰火凝聚而成瘰疬瘿瘤者,可与玄参、贝母相合。

5、自汗、盗汗者,可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配伍。

中医治胃食管反流的方式

1.醋柴胡、炒白芍、陈皮、当归、香附、苏叶各 15克,姜半夏,厚朴、枳壳、延胡索、木香各10 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分3次服,每曰l 剂。

2.苏梗、柴胡、香附、陈皮、大腹皮、佛手、莱菔子、神曲、代赭石各15 克,槟榔、连翘、姜半夏、茯苓各10克,生姜3片,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3.柴胡、枳壳、白芍、当归、陈皮、茯苓、生姜各 15克,延胡索、金铃子、木香、香附、佛手、青皮、玫瑰花、旋复花、代赭石、柿蒂、公丁香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相关推荐

旋覆花的副作用

1.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该品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治寒痰咳喘,常配苏子、半夏;若属痰热者,则须配桑白皮、瓜蒌以清热化痰;若顽痰胶结,胸中满闷者,则配海浮石、海蛤壳等以化痰软坚。2.噫气,呕吐。旋覆花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胃脘痞鞕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此外,该品配香附等,还可治气血不和之胸胁痛,如香附旋

治疗脱发的药哪些

1、榧子3枚,胡桃2个,侧柏叶30克:将药共捣浸雪水梳头,其发水不脱落,而且光润。 本方尤适用于肾虚型脱发。2、侧柏叶若干:将柏叶阴干研细,以春油浸之。每戟蘸刷头,头发长出后,用猪胆汁人汤洗头。 本方尤适用于妇女脱发。3、车前草200克,米酷适量:将车前草全草焙成炭,浸入米醋,一周后用该药醋外涂患处,每日2--3次。4、黑牛胆1个:槐豆适量。将槐豆装入胆汁的牛胆内装满,浸透槐豆即可,内服。每次9

紫贝齿功效与食用方法

1、紫贝齿治小儿痘疹入眼:紫贝一个(生用)为末,用羊子批开,掺药末一钱,线缠,米泔煮熟,入小瓶内盛,乘热熏,候冷取出,星月下露一宿,来早空心服。(《婴童百问》紫贝散)2、紫贝齿治更年期综合征:夜交藤30克,小草9克,石菖蒲6克,炒枣仁15克,茯苓15克,合欢皮10克,紫贝齿9克,生龙齿12克,柴胡6克,陈皮9克,生地10克。3、紫贝齿治青年扁疣:灵磁石31g,代赭石31g,紫贝齿31g,生石决

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病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脂水升高的一类疾病。主要危害是血脂在动脉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的直接原因,还容易引起糖尿病、肾功能损害、脂肪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等。现代人因为饮食营养过剩,嗜好烟酒,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血脂高的问题非常普遍。中医虽然没血脂的概念,但就临床表

中医治疗青光眼

1.经实热治法:清热泻火,熄风。方药:绿风羚羊饮(《医宗金鉴》)加减。羚羊角粉0.5~1g(冲服),玄参15g,黄芩9g,知母9g,车前子15g,茯苓15g,大黄10g,桔梗10g,细辛3g,防风3g。若热盛者,加龙胆草、钩藤,以增强清熄风之力;呕吐甚者,加竹茄、法半夏、天竺黄,以降逆止呕。2.郁气滞治法:疏清热,降逆和胃。方药:丹桅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柴胡9g,当归15g,白芍15g

牛膝的作用

1、用于瘀滞经闭,产后瘀痛,跌扑伤痛等症。2、牛膝善于活血祛瘀,对妇科、伤科各种瘀血凝滞的病症,常和活花、桃仁、当归、延胡索等药同用,既可活血调经,又能祛瘀疗伤。3、用于腰膝酸痛,足膝萎软无力。4、牛膝性善下行,入肾二经,能补肾、强筋骨,又能通血脉、利关节,为治腰膝下肢病症常用药。对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与苍朮、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膝关节疼痛,常与苍朮、黄柏等同用;如风湿

胃癌晚期能治好吗 中药治疗胃癌的验方

中药治疗胃癌的3验方方一中药: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3枚。服法:水煎取汁,分2次服。功效:治疗胃癌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浮肿等现象。方二中药:旋复花9克(包煎)、代赭石9~15克、人参9克、半夏6克、灸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服法: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每日服1剂。功效:治疗胃肠蠕动不安、轻微腹痛、呕吐等症状。方三中药:生蒲黄10克,生苡仁、肿节风、白花

头皮发痒并伴红点,该怎么办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怀疑患脱发,建议中医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指导意见: 指导建议,建议用.生代赭石4两,研磨,每次服用3克,日2次,早饭前1小时,晚饭后1小时用温开水冲服.试试看,祝你健康

胃肿瘤中药治疗的方法哪些呢

1.化湿利湿药薏米、白茅根、厚扑等。2.理气降逆药八月扎、旋覆花、代赭石等。3.化痰散结药天南星、生半夏、皂角刺、括蒌、山慈菇、穿山甲、牡蛎、鳖甲等。4.清热解毒药半枝连、龙葵、山豆根、蜀羊泉、猫人参、石见穿、蚤休、菝葜、白花蛇舌草、核桃枝、藤梨根、土茯苓、黄药子、蛇果等。5.活血化瘀药丹参、五灵脂、三棱、莪术、木馒头、当归尾、急性子等。6.虫类药物地鳖虫、蜈蚣、水蛭、蟾蜍、蜂房、蛇蜕等。尽管上述

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是什么

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是什么?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如下:1、处方:当归、火麻仁各12克,生地15克,桃仁、枳壳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若面白,眩晕甚,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若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者,可加知母、胡黄连等清虚热。功效主治:养血润燥、熄风止痉。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中医辨证属阴虚血燥型,这是一种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2、处方:天麻、玄参、生地、桑寄生、茯神各12克,石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