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伤心的牙周病
容易伤心的牙周病
小陈在厂里是个很能干的青年,工作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小组长。年底前厂里很忙,小陈又正赶上身体不舒服,时断时续地发烧已经有一周时间了。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在食堂吃饭时,小陈觉得一点儿胃口也没有,同事一摸他的额头,滚烫!大家急忙把他送到厂医务室。
医生为他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他心脏有杂音,脾脏肿大,小陈告诉医生,他的牙齿已经疼了很长时间了。医生还发现其齿槽有脓肿,口腔粘膜、眼睑结合膜有瘀点,最后被确诊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医生嘱咐他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小陈平时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不注意口腔卫生。小时侯,小陈是被乡下的奶奶带大的,而奶奶一辈子也没刷过牙,回到父母身边后,父母要求他每天都要刷牙,可小陈觉得奶奶一辈子没刷牙身体不也还是那么健康,所以他每次刷牙都像是在应付差事。有时,他的牙龈会发生红肿,但他从不往心里去,实在痛得难受时,就吃几片止痛片了事。事后,医生告诉小陈,他的病正是由于他的牙周病引起的,小陈搞不明白,小小的牙痛怎么会连累到心脏?
一般来说,正常人血流中偶有来自口腔、鼻咽部位或其他部位侵入的少量细菌,随时都会被消灭。但在机体防御能力低下时,各种细菌可从发炎的咽峡部或口腔感染部位侵入血液,“定居”于损害或异常的心瓣膜上,引起心内膜发炎,这种心内膜炎被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通常所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病毒等直接感染心内膜所引起。本病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而以亚急性型为多见。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病情较重,突然高热、寒战并有贫血、肌肉关节疼痛、乏力、多汗等全身毒血症表现,短期内会出现高音调的心脏收缩期杂音,并有气急、不能平卧等症状。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则起病缓慢,不规则发热持续在一周以上,体温多在37~39℃之间,全身不适、疲倦、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进行性贫血、盗汗、气急、脾肿大等。原有心脏杂音的性质和响度改变或出现新的心脏杂音,皮肤粘膜瘀点多见于眼睑结合膜、口腔粘膜、手足背皮肤或下肢皮肤等。这是由于感染毒素作用于毛细血管,使其脆性增加、破裂出血或由于栓塞所致。
一旦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控制感染,合理选用杀菌抗生素,一般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如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万古霉素静脉滴注。
2、注意口腔护理,经常保持口腔清洁,可用3%硼酸水漱口。
3、注意保暖,并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
4、对有牙龈炎或齿槽脓肿者,应对局部清洁处理或切开引流,并加强抗生素应用。
在饮食上,对于体质瘦弱有明显贫血的病人,需重视增加营养,多吃蛋白质及富含铁质、各种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油豆腐、香菇、瘦肉、鸡、鸭等。多食清热生津止渴的新鲜水果,如桔、藕、菱、苦瓜、杏子、桃、梨、菠萝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胡椒等。
牙结石会导致牙齿松动缩短牙齿寿命吗
1、会引发牙龈炎,牙周病
牙结石会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可使牙龈内侧发生溃疡,不易愈合,致使牙龈出血、口臭和牙周感染加重,然后引发牙周炎。因此,牙结石是牙周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2、病情加重可能拔牙
牙周病主要由口腔内细菌及其产物是引起,由于牙结石会滋生大量牙菌同时更容易吸附更多的细菌毒素。久而久之长了牙结石的牙齿就会患上牙周病,当牙周病情况加重时,我们只好拔除这颗牙齿了。
牙龈出血极可能是患上牙周病
在我国,牙周病的发病率很高,但是却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专家指出,对于牙周病患者,一旦掉以轻心,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牙周病,提前做好预防尤为重要。尤其是牙龈经常出血的人要特别警惕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各种疾病,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牙周病不仅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首要原因,更会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引发各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
目前可以确定,压力等精神因素是罹患牙周病的原因之一。某院此前一项调查发现发现本地人群中牙周病的患病率高达90%!调查覆盖了多种职业人群,包括白领、工人以及部分农民工。
健康的牙龈在刷牙、进食时是不出血的。有些人早晚刷牙,有时牙龈会出血,但感觉不到疼痛,故对此毫不在意。其实,牙龈出血极有可能是患上了牙周病。牙周病的早期是无痛性进展但不能自愈,由于牙齿周围的组织病变,牙龈内大量新生血管充血扩张,牙龈变为暗红色,质地变得柔软、水肿,一旦刷牙不当常会引起牙龈出血。
早期牙龈炎症不及时治疗,牙周韧带受到侵袭,支持牙齿的牙槽骨被破坏和吸收,还会出现口臭、牙龈溢脓,等到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多属于晚期,治疗不彻底会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
牙齿松动多数由牙周病引起
牙齿犹如一棵牢牢长在泥土(相当于牙槽骨)里面的树木,树干立在地面上,树根深深埋在泥土里。只是牙根和牙槽骨之间是由千万根弹性纤维牵拉着的。这些把牙根悬挂在牙槽骨中间的纤维,医学上称它为牙周膜。
患牙周病时,牙周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使牙周膜纤维逐渐变性破坏。当这些支持牙齿的牙周组织逐渐破坏后,牙齿就会出现松动现象,并且牙齿松动绝大多数是由牙周病引起的。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破坏,主要涉及的组织有牙龈、牙周膜、牙槽骨,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称作“沉默”的疾病,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现,常常已经比较严重了。而且牙周病不容易彻底治愈,应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以局部的口腔专科治疗为主,定期做全面的牙周洁治(洗牙),比较严重的患部,尤其是牙周袋较深之处,需做牙周刮治,牙周翻瓣术,方能彻底将结石及病变组织清除。牙周手术是一种局部而安全的手术,在牙科门诊即可施行。牙周病得到良好控制后,由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牙菌斑形成,所以还要注意自我的口腔清洁,定期复诊检查。
老年人牙齿松动咋办呢
牙齿松动绝大多数是由牙周病引起的,特别是下前牙容易最先出现松动,牙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主要涉及的组织有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周病不容易彻底治愈,应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牙周病的发病原因较复杂。 多数具有口腔局部的明显致病因素,如牙结石、牙菌斑,牙周病的表现除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外,还可能有牙龈出血、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间隙增大、食物嵌塞等, 治疗应已局部的口腔专科治疗为主,定期作全口牙周洁治(洗牙),日常坚持早晚正确刷牙。
牙周病与缺钙无关,另外你自己感觉牙齿松动,是不是真的松动最好作一次专科检查,明确诊断后有针对性治疗。 牙齿暴露于口腔的部分叫做牙冠,位于牙槽骨内的部分叫做牙根。牙齿能稳固靠的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支持。牙齿周围组织包括:连接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组织——牙周膜,围绕牙根的牙槽骨及其表面的牙龈。
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
糖尿病+血糖不稳——>牙周病
牙周病就像糖尿病的其它并发症一样,和血糖控制密切相关。糖尿病人如果血糖不稳定,则更容易患上牙周病,而且会比血糖稳定的糖尿病人失去更多的牙齿。患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儿童也有患上牙周病的风险。
稳定的血糖是抵御牙周病的最好方法。研究表明,控制血糖会降低某些糖尿病并发症(例如眼睛和心脏疾病,还有神经损伤)的发生几率。有学者表示,许多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牙周病),都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来抵御其发生。
糖尿病——>血管病变——>牙周病
血管壁变厚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它也会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血管运输氧气和营养给身体各类组织(包括口腔),同时运走身体组织产生的废物。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壁变厚,从而使运送营养和废物的速度减慢,这样一来,牙龈和牙槽骨抵御感染的能力就相应减弱了。
常见的牙病有哪些
牙齿暴露7个健康问题
健康出问题,牙齿也会报警。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美国华盛顿特区牙周病专家萨利·克拉姆博士等多位专家总结出的“牙齿想告诉你的7件事”。
突然牙痛———当心龋齿
克拉姆博士表示,吃东西的时候如果一颗或多颗牙齿突然疼痛,可能是已经出现龋齿。口腔中有一种特殊的细菌可将食物中的糖转化成酸,导致龋齿。牙齿上的小洞越深,牙齿就越敏感,最终导致龋齿。如果牙痛偶尔发生而且不局限于某个点,通常无需担心。
牙痛超过1周———睡觉磨牙
美国加州美容整形牙科专家雪莉·沃思博士表示,如果牙痛超过1周,可能是磨牙症(睡觉时习惯性磨牙或醒着时无意识磨牙)所致。佩戴防磨牙护齿套可有效防止夜间磨牙。沃思博士表示,持续牙痛伴有牙龈或腮腺肿胀,则可能是牙龈脓肿所致,应看牙医。
牙齿发黄———喝茶不漱口
牙齿发黄通常并非是严重牙病的症状。沃思博士表示,咖啡、茶或其他深色饮料都可能会导致牙齿发黄。喝完此类饮料最好立即漱口。另外,使用美白牙膏及洗牙都有助于改善牙齿发黄问题。
牙齿松动———刷牙不正确
克拉姆博士表示,牙齿松动是牙周病典型的后遗症,因为牙周病容易导致牙齿和下巴骨质流失。清洁牙齿正确方法包括:每天刷牙两次、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年洗牙两次等。如果无法做到这些,就容易形成牙菌斑,进而形成牙结石,伤及牙龈及牙齿,导致牙齿松动。
牙龈出血红肿———当心牙周炎
美国纽约整形牙科专家皮尔·里布博士表示,牙龈出血红肿症状持续一两天,不用过于担忧,常刷牙及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即可缓解症状。然而,激素变化或细菌感染导致的牙周炎等,也会导致牙龈出血红肿,最好看牙医。
牙龈疼———牙刷毛太硬
克拉姆博士表示,如果吸入冷气、喝热饮或冷饮时牙龈疼痛,则可能是龋齿、牙龈萎缩。细菌感染、磨牙症及用硬毛牙刷用力刷牙等都容易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根暴露。若疼痛处出现红点或白点,持续1周以上,务必去医院检查。
牙龈溃疡———少吃酸、辣、烫食物
沃思博士表示,酸、辣、烫食物吃得太多容易导致口腔出现溃疡。如果溃疡疼痛感两三天就消失的话,则没太大问题。如果溃疡持续时间长,则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的信号,建议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菠菜、胡萝卜等食物。
警惕小小牙周炎要了你的命
牙周炎让很多病翻倍
研究发现,35岁之前开始掉牙是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因素之一,如果牙齿不好,那么他患上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增加。此外,牙齿的状况也能反映骨骼情况,通常颚骨损伤会导致牙齿脱落或牙疼等,且一般情况下,颚骨损伤意味着其他骨骼也有损伤,因此,我们可以说,牙齿过早脱落是骨质疏松的征兆之一。牙齿的磨损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饮食问题,有饮食障碍问题的人,牙齿磨损腐蚀也会比较严重;厌食症则可能导致牙齿敏感。
而牙周炎作为局部组织感染性疾病,其病变会影响到全身健康,甚至加重其他疾病。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牙周病的致病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会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因此患牙周炎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为牙周正常者的1.5倍,发生中风的几率则是牙周正常者的2.1 倍。
牙周病已经被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高血糖环境可刺激大量炎症介质分泌,促发过度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牙周组织损坏。研究显示,轻度牙周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比重度牙周炎糖尿病病人好6倍左右。相比轻度牙周炎,重度牙周炎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大小血管病变的发生几率明显升高。
此外,患严重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几率是牙周健康孕妇的7.5倍;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3倍;因龋病或牙周病造成牙齿缺失后,由于咀嚼功能下降,也会直接引起消化不良。
“一老一小”尤应注意预防
,“一老一小”应成为防治牙病的重点人群,儿童重在防龋齿,老人要小心牙龈出血。数据显示,中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0%,平均每个孩子就有5 颗以上的坏牙。这一问题的改善有赖于孩子养成早晚刷牙的正确习惯,如从1岁开始护牙,每次刷牙不低于2分钟,使用含氟牙膏等。老人若存在牙龈出血症状,应主动到医院就诊,并换用软毛牙刷,尽早确认是否是由其他疾病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