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打嗝推拿什么部位 揉天突15次

打嗝推拿什么部位 揉天突15次

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中指指腹在小儿胸骨上窝正中的天突穴处按揉15次。


打嗝推拿什么部位 捏拿耳垂

推拿者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小儿左右耳垂,同时用力向下拉,力度要使耳垂根部受到刺激为宜,动作宜缓慢,以免拉伤小儿,重复多次,直至打嗝消失为止。


小儿咳嗽推拿图 小儿肺虚阴伤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口燥咽干,喉痒声嘶,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则:补益肺阴,化痰止咳。

推拿处方:补肺经,补肾经,运内八卦,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按揉肺俞,分推肩胛骨。

推拿方解:补肺经,补肾经能补肺养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揉乳旁,揉乳根以宽胸理气化痰;按揉肺俞,分推肩胛骨以宣肺止咳。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发热轻,恶寒重,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解表散寒;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髁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浊涕,恶寒轻,发热重,咳痰黄稠,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指纹鲜红。

治则:解表清热, 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以解表清热;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以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咳嗽推拿图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发热轻,恶寒重,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解表散寒;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髁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咳嗽推拿图解 治疗内伤咳嗽的推拿方法

内伤咳嗽症状表现:久咳,身体消瘦,微热,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无力。

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

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

3.推拿者用中指按揉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

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

5.推拿者用中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外侧的乳旁穴20-50次。

6.推拿者用食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下方的乳根穴20-50次。

7.推拿者用食指,中指按揉(或用手掌擦揉)位于小儿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侧的脾俞穴。

8.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桡侧(即拇指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脾经),由指根推向指尖200-600次。

9.推拿者用拇指推位于小儿小指指纹面,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肾经),用指根推向指尖200-500次。

10.推拿者用掌根按揉位于小儿肚脐上方的穴位(中脘)100-300次。

11.推拿者用拇指按揉位于小儿膝盖外斜下方的穴位(足三里)50-100次。

12.推拿者用食指和中指按揉位于小儿第2腰椎下两侧的穴位(胃俞)50-100次。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浊涕,恶寒轻,发热重,咳痰黄稠,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指纹鲜红。

治则:解表清热, 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以解表清热;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以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推拿对鼻炎有用吗 揉按天庭

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感觉有个凹下去的地方即是。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天庭2-3分钟,每天1-2次。

功效:宁神醒脑,降逆平喘。长期推拿可缓解小儿急性鼻炎,鼻塞,流清涕,咳喘,打嗝,口眼㖞斜,泪腺炎等症状。


小儿天突的位置在哪里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正坐仰头取穴。

小儿推拿天突有按揉天突,点天突,捏挤天突之分。

一手扶患儿头侧部,另一手以中指指端按或揉该穴10-30次,称按天突或揉天突。

以食指或中指指端微屈,向下用力点3-5次, 称点天突。

用两手拇指,食指捏挤天突,至皮下淤血成红紫色为止,称捏挤天突。

小儿推拿天突具有降逆止呕,理气平喘之功,主治小儿打嗝,咳嗽,呕吐,咽喉炎,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胸闷等症。

小儿经常咳嗽怎么推拿治疗

一般将咳嗽分为两类,外感咳嗽极内伤咳嗽,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多见。小儿咳嗽时,若精神尚佳,且不发烧,则可用推拿法治疗;若精神尚差,伴随发热,则最好就医治疗后用推拿法辅助治疗。

治疗外感咳嗽的推拿方法

外感咳嗽症状表现: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头痛怕冷。外感风寒者,痰,涕清稀色白,风热者痰,涕黄稠。

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

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

3.推拿者用中指揉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

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

5.推拿者用中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外侧的穴位(乳旁),20-50次。

6.推拿者用食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下方的穴位(乳根)20-50次。

7.推拿者用食指,中指两指按揉(或掌根揉)位于小儿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侧的穴位(脾俞)50-100次。

8.推拿者用拇指从下往上直推位于小儿两眉的中间到发际的线状穴位(攒竹)30-50次。

9.推拿者用双手拇指分推自小儿眉头起沿眉向眉梢的线状穴位(坎宫),30-50次。

10.推拿者用双手中指推位于小儿眉后凹陷的穴位(太阳),30-50次。

11.推拿者以一手扶定小儿前额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置颈项两侧的穴位(风池),轻柔1-2分钟。

12.推拿者用拇指直推小儿胳膊掌内侧缘(小指侧)从肘关节至手腕的线状穴位(六腑)。从肘关节推向手腕,100-300次。

13.推拿者以手拇指指端置合谷穴处捏掐2-3分钟。

治疗内伤咳嗽的推拿方法

内伤咳嗽症状表现:久咳,身体消瘦,微热,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无力。

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

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

3.推拿者用中指按揉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

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

5.推拿者用中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外侧的乳旁穴20-50次。

6.推拿者用食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下方的乳根穴20-50次。

7.推拿者用食指,中指按揉(或用手掌擦揉)位于小儿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侧的脾俞穴。

8.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桡侧(即拇指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脾经),由指根推向指尖200-600次。

9.推拿者用拇指推位于小儿小指指纹面,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肾经),用指根推向指尖200-500次。

10.推拿者用掌根按揉位于小儿肚脐上方的穴位(中脘)100-300次。

11.推拿者用拇指按揉位于小儿膝盖外斜下方的穴位(足三里)50-100次。

12.推拿者用食指和中指按揉位于小儿第2腰椎下两侧的穴位(胃俞)50-100次。

相关推荐

宝宝夜啼怎么推拿

夜啼多见于初生儿,是指经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啼哭补眠,而白天又如常者。小儿夜啼通过推拿治疗可安神定惊,温中清热。具体推拿手法如下:脾寒型夜啼推拿病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虚有寒,或腹部受凉,脾为寒侵,夜间阴寒,寒邪凝滞,气机受阻,发为腹痛,因痛而啼。主证:啼哭声低,睡喜俯卧,腹喜按摩,四肢欠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面色清白,唇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淡。治则:温中健脾,养心

女人腰痛怎么按摩

最常用的护腰方法就是,将双手搓至发热,放到腰部,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要经常拉双杠和倒走。1、按摩腰部掌压腰骶部:俯卧位,双掌重叠压在腰部痛处,一呼一吸为一次,做10~15次;摩腰背:晨起或睡前或工间,以双手掌上下按摩擦腰背肌肉50~100次,同时扭动腰部;散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压2~3分钟。上述方法每天可多次进行,均有舒筋活络、促进局部血

小儿推拿天突图片 小儿推拿天突作用

天突,可以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常用于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致之痰喘,呕吐等症。若中指指端微屈向下,向里按,动作要快,可催吐。常与膻中,中脘,运内八卦合用。若由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头晕等症,捏挤天突,再配合其他穴位,亦有良效。

小儿推拿风热感冒图解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手法

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自指尖方向向指根方向推100-300次。清天河水:将食指,中指两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100-300次。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推25-50次。 捏挤天突:用中指指端天突10-15次。运太阳:用中指指端或拇指指端太阳30-50次,以皮肤潮红为度,即运太阳,也可称太阳。风池:用拇指与食指合作,将两侧风池同时捏起而提之,5-10次。

小儿多动症的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等手段进行治疗。无需特殊设备,在家即可施实。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儿多动症的推拿疗法。一、治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取小指末节、食指末节罗纹面分别由指根向指尖直推小指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直推食指罗纹面。二、心气阴两虚,取拇指及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拇指桡侧向掌根直推,顺时方向旋推无名指罗纹面100-500次。三、痰浊内

小儿咽喉肿痛推拿 肺肾阴伤型咽喉肿痛推拿

主证:咽部不爽或疼痛,晨起时症状尤其严重,声音嘶哑或声音低,或呕吐不断,咽部淡红或黯红,或咽后部有淋巴滤泡,口干,干咳或痰中带血,舌红,脉细数,指纹细。治则:滋养肺肾,利咽散结。推拿处方:推肾水穴,二人上马,捏脊,清板门,小天心,天突,拿喉结,天河引水。推拿方义:肺金在上,宜清肃;肾水在下,宜上滋,金水相生,肺肾互济,如肾阴不足,必虚火上犯,灼伤肺金,而肺津不足,肾阴亦不足,故主穴肾水,二

成人感冒推拿手法有哪些

感冒推拿头部手法1.患者仰卧位,推拿者坐于其头顶前方,双手拇指螺纹面用抹法,从印堂,鱼腰至丝竹空穴,从额中,阳白,到太阳穴,从神庭,头维到角孙穴,三线各操作3-5遍,抹前可先局部涂少许葱姜汁,以免破皮。2.患者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扶住患者枕部,另一手以一指禅推拿法或按法沿印堂,神庭,头维,太阳穴一线及印堂,阳白,鱼腰,太阳穴一线,双侧各操作3-5遍,在穴位处停留时间稍长。感冒推拿肩颈部手法1.患者

腰椎痹痛丸之外的治疗

腰椎病的自我疗法之推拿法是中医治疗腰椎病的方法。推拿治疗腰椎病,患者不需要做手术或是吃药。医生可使用双手和简单的器械,针对身体的患病部位及相关穴位,以身体经络及气血运行的方向为路线,采取相应的手法进行推拿。1、点。取坐位,用两手中指的指尖分别点按两腿委中穴(膝关节窝正中)1~2分钟,被按部位应出现酸、麻、胀的感觉。2、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两侧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小儿惊风怎么推拿

叩掐人中定位:位于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推拿手法:用拇指指尖以每秒1次的频率有节奏的叩掐人中6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点压中冲定位:位于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点压中冲6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按涌泉定位:位于足底部,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涌泉6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点打风池定位:位于项

天突的按摩方法

1、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天突30-50次,力度轻柔,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恰当按,可以缓解小儿打嗝,咳嗽,呕吐,食欲不振等病症。2、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端天突穴200-3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