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怎么传染的
乙肝是怎么传染的
一、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值一提的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的阻止乙肝母婴或父婴的传播,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二、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
三、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也就是说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
四、性传播: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
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能生孩子吗
因为许多乙肝病毒的女性生小孩后小孩也成为了乙肝病毒携带者或发病,所以很多人认为乙肝是遗传病,会遗传给小孩。其实这是概念上的错误,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或位于其上的基因、线粒体dna等发生畸变或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乙肝并不是因为基因、线粒体dna等发生了畸变或突变了,而是因为感染了病毒所引起。因此乙肝是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只要预防措施得当,母体的乙肝病毒向小孩传播是可以阻断的。目前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孩子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应在出生后6小时(30分钟内最好,7天后无效)肌肉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9(hbig),出生后30分钟内予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进行乙肝基因疫苗接种。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对hbsag阳性和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较单纯使用乙肝疫苗阻断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阻断率可在90%甚至95%以上。当然如果母亲是处在慢性肝炎活动期,应该等病情稳定后再怀孕,以免怀孕期间导致肝功能异常波动而影响母子健康。此外父亲是hbsag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者,对孩子的影响比阴性者要大,可以按照hbsag阳性和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处理。
当然,如果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肝功能不正常,则暂时不适宜怀孕,因为妊娠后肝炎可能会加重。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怎么分析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阳性就是有病毒;
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是否有保护性抗体,阳性就是有保护性抗体;
3、乙肝е抗原(HBeAg) 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阳性就是传染性大;
4、乙肝е抗体(抗-HBe) 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阳性就是传染性小;
5、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阳性就是感染过。
乙肝大三阳如何治疗
1乙肝患者大三阳应该是病毒还在进行复制,是具有传染性的,可以传染给他人的,所以不管肝功是否异常,都是要积极抗病毒治疗的。
2如果肝功不正常,还是要护肝治疗的。
3乙肝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所以是可能会传染给他人的,所以家人最好即使检查。
4建议转氨酶正常后结束治疗,戒烟戒酒,注意生活要规律。
乙肝以后会受歧视吗
为何乙肝病毒携带者受歧视?
乙肝是消化内科疾病,同时也是传染病。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者已患有乙肝,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肝区疼痛、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仅忍受着疾病的痛苦,而且饱受着亲人、朋友的歧视。自得病后,身边的人会有异样的眼光看待乙肝病毒携带者,害怕一不小心就被传染。有的人甚至把乙肝病毒携带者当作瘟疫,不与其恋爱,不与其交朋友。其实,凡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人们都害怕染病,因为这样不仅迫害自己,也迫害身边人。但人们也应清晰的了解到乙肝不易被传染,只有通过血液传播或母婴传播,疾病才会传染。
取消“两对半”检测,乙肝歧视消除
以往,高中入学体检将乙肝病毒血清检查作为其中一项检查。凡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被限制学习部分专业。近年来,就业、入学时乙肝‘两对半’检测已经取消,社会对乙肝病病毒携带者的歧视也减少。渐渐,人们了解到乙肝传播的途径包括三种,一种是母婴传播,即母亲患有乙肝,小孩也感染乙肝病毒,一种是体液传播,即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体液,由此被传染,一种是血液传播,即接触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或输送了其血液。其他日常的生活接触并不是疾病传播的途径。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身边的人不应刻意回避他们。
乙肝会遗传给孩子吗
有的母亲或父亲患有乙型肝炎,而他们的孩子也为乙型肝炎的病毒携带者或者是乙型肝炎病人。这种亲代和子代均患病的现象看起来好像是遗传病,其实不是。 遗传病指的是从DNA水平上直接导致遗传缺陷相关的疾病。乙肝这种家庭聚集现象不属于遗传病,它是属于家族性的乙肝,主要是由于垂直传播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引起的。配偶间的性接触、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接触和垂直传播均可以引起乙肝病毒在家庭内的传播。 家族性乙肝家庭中父母双方都可以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子女,主要的方式以母婴传播为主,具体有:在子宫内经过胎盘传播;分娩时通过软产道接触母血或羊水传播;产后接触母亲的唾液或者是母乳喂养传播。但是只要做好足够的安全措施就能够避免母婴的垂直传播。 因此,乙肝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对于那些患有乙肝的父亲或母亲,是完全有可能生出健康宝宝的。因此父母双方更要注意婚前体检,及时采取阻断措施。
家中有乙肝如何预防
乙肝是属于乙类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可以从两大途径入手,第一个控制传染源,第二个切断传播途径,传染源方面主要是乙肝病人,不要跟有乙肝的病人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输他的血制品。对于有乙肝的母亲来说,她容易把乙肝传染给小孩,因此对于小孩来说出生的时候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普通人也可以打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防止感染乙肝。
黄疸型肝炎会传染吗
乙型黄疸型肝炎也会传染,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长期生活密切接触也有传染的可能.乙肝是否有传染性要看乙肝病毒是否复制,就要检查乙肝两对半和乙肝DNA病毒检测,如果担心被传染,就应该到医院做一下两对半检查,如果乙肝病毒抗体阴性,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即可对乙肝有免疫力,就不会患乙肝了.乙型黄疸型肝炎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不会很快痊愈,费用要根据当地的医疗水平.
乙肝会传染吗
夫妻一方有乙肝是有传染的可能的,但是研究发现,很少有夫妻间的乙肝病毒传染,这可能是因为成年人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免疫体系,当乙肝病毒进入体内,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动员起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导致乙肝病毒无法存活。
还有研究证明,乙肝患者配偶很少得乙肝的,但是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率较高,也就是说,他们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体内产生了抗体。
乙肝是不会遗传的,因为乙肝是一种传染病而非遗传病,所以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得了乙肝,这个孩子都不一定有乙肝。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只能说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生孩子后,这个孩子被传染的几率很高,但是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给婴儿打疫苗的话,就可以大大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到底能不能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结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可是头等大事,到了一定的年龄,结婚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而找到一个相伴一生的另一半,共同组建温馨和睦的家庭,是大家都很期待的事情,不过就是这样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对于一些疾病患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小编最近就接到不少患者的咨询电话,问到底能不能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结婚。
我们都知道,乙肝是病毒性疾病,也是传染性疾病,所以很多人都是谈乙肝色变,但其实,乙肝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可怕,乙肝虽然有传染性,但一般的拥抱、握手等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还有一些血液暴露的接触也可能传播乙肝病毒,因为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较多。
国家并没有法律规定乙肝患者不能结婚,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效是有结婚的自由的,但由于乙肝的传染性,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先检查下病毒dna,若为阴性,则可以考虑结婚,但若病毒为阳性,建议先抗病毒,等病毒转阴后再考虑结婚生育,因为乙肝的传染性来源于乙肝病毒,与乙肝病毒的数量成正比,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的病毒数量较多,那么,其传染性也相对较强,对其亲人的威胁也较大,若是病毒转阴后,病毒的数量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对患者亲人的威胁也会降低很多。
另外,与乙肝患者长期接触的人群也应做好预防措施,注射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建议早日接种乙肝疫苗,并检查抗体滴度值,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与乙肝患者有血液暴露的接触,好不要共用餐具,同时注意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