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记忆力的9个趣闻
有关记忆力的9个趣闻
见证了犯罪现场的人往往会回忆起完全不同的场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加里 威尔斯博士解释说:目击者的描述可能被恐惧感所歪曲了。恐惧会引发一种生存反应,进而让情绪影响到了记忆力的编码。
很多人认为有些事件的细节会像照片一样留存在他们的脑海中。美国贝勒大学心理学和神 经科学系的主任查尔斯 韦弗博士解释:人们的记忆就像一篇不断编辑的记叙文。纽约大学的研究者对经历“9 11事件”的3000多名美国人进行调查后发现:大约有60%的人在一年之后仍记得很多细节,但3年后,这一比例降至50%,这说明“闪光灯式记忆”并不 比其他类型的记忆更准确。
韦弗博士解释:这是一种基于熟悉感的反应。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气味或感觉引发了相关的、处于休眠状态的记忆,让人对周围的环境或人物产生了一种熟悉感。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连续4天接受高剂量应激激素皮质醇(与压力有关的激素)的参与者,在回忆测试中的表现较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20年里总是报告压力大的女性,其大脑内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右侧的体积会有所缩小。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话到嘴边又忘了说什么。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大脑健康专家认为:30岁过后,大脑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始自然下降。储存信息的大脑细胞并没有死亡,只是被激活的速度放慢了,因此这并不意味着记忆力的下降。
与观看视频相比,45分钟午睡后,大脑回忆信息的能力会增强5倍。
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在针对一群年龄在30~95岁之间的参与者进行的调查显示:男人 的年龄越大,他们的记忆力下降得就越快,这种效应在40岁过后更为明显;相比之下,女性在衰老过程中的海马体体积相对较大。挪威学者在2013年对4.8多万名男女参与者进行的调查发现:女性在回忆名字、日期和计划等内容时更有优势。
研究表明:“晶态智力”是人们后天习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晶态智力”在人的成长阶段都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直到六七十岁时才达到峰值。尽管年轻人的大脑处理速度更快,但老年人可以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走捷径。
有氧锻炼有助于心脏更有效地输出血液,也就有更多的血液输送到大脑部位,促进了新的毛细血管和大脑细胞的生长。2011年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周进行3次,每次40分钟快步走的老年人在一年后的海马体体积增长了2%。
提高和改善记忆力的方法都有哪些
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被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兴趣浓厚
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就会自觉和主动学习,对提高记忆力大有帮助,所以一定要培养学习兴趣。
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是不容易记住知识的。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反复学习
即对学习内容在记忆的基础上,多读几遍,达到熟记和牢记的程度。
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于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和巩固是强化记忆的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经常回忆
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尝试回忆,这可使记忆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因此使学习内容记的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学习过的内容,也能避免遗忘。
视听结合
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觉、听觉器官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多种手段
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联想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趣味记忆、缩短记忆以及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比单一默读效果好的多。
最佳时间
一般说来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的时间,记忆些难记忆的知识点,效果显著。(不过时间因人而异)
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劳累,保持积极的乐观的情绪,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八招有效提高孩子记忆力
1、幼年进行诊断,改善记忆力
医疗条件可以解决导致孩子记忆力丧失的遗传性疾病或损伤。短期记忆丧失、头部受伤、抽搐、大脑感染、甚至是中风,这些都是导致孩子记忆丧失的一些医学问题。这样的医学问题如果在早期得到诊断的话,能够更好地帮助改善孩子的记忆。
2、音乐辅助,增强记忆力
音乐不仅可以增强识记内容的趣味性,还能减轻孩子大脑的负担,让孩子记得牢固。在音乐中反复听或诵读,有意识地进行一番强化练习,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对于一些难记的内容,可以辅助音乐反复播放。在强烈的音乐节奏感中,孩子的语言模仿潜能可以得到激发。孩子的语言和记忆力就会有质的飞跃。这方法尤其适合一些枯燥难记的知识,像二十四节气歌,乘法口诀、珠算口诀等。
3、规律睡眠,提升记忆力
不规则的睡眠习惯会阻碍孩子们的记忆力。给孩子们灌输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做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每个父母都要给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个睡眠时间表,并且让孩子们遵守这个表。规律的睡眠能够加强大脑的功能,也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4、巧用最佳记忆时间,提升记忆力
人的记忆时间有四个最高峰:早晨起床后、上午8点到10点、下午18点到20点、晚上睡觉前。这四个时间段,脑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灵敏,记忆效率高。家长是和孩子最为亲近、最了解孩子的人,要细心观察孩子,找出孩子的最佳记忆时间,让孩子在最佳状态中记忆知识,以达到理想的记忆效果。家长可以将孩子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然后分析孩子的状态在哪个阶段最好,最适合在哪个时间段记忆,从而找到最佳记忆时间,让孩子在这个时间里去识记、背诵、理解知识点,不断重复直至记牢。
5、丰富生活环境,增强记忆力
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由于“见多识广”孩子能记住和讲出很多见闻须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要想树立起这种信心,就要给孩子。在耳闻目染中,孩子们对形象鲜明的、感兴趣的或引起他们高兴或惊奇的事物,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较长时间保持在记忆中,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会引起联想,更容易记住新的东西。
6、减少看电视,提高记忆力
研究表明,经常看电视的孩子记忆力较差。过度看电视会妨碍大脑的运行,从而导致孩子在学习或者是其他课余活动时表现不佳。孩子应该多去外面,而不是一直待在家里看电视。虽然一些节目和程序能够帮助开发孩子的大脑,但卡通并不在这其中。因此,适当减少你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7、均衡饮食,提高记忆力
均衡的饮食对记忆力有很大影响。你吃的是什么就证明你的大脑是怎样运作的。如果孩子习惯吃垃圾食品的话,他们的大脑里也会都是垃圾。不良的饮食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转,也会阻碍大脑的发育,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孩子的记忆力。因此,孩子们需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8、参与记忆游戏,改善记忆力
鼓励你的孩子参加一些记忆游戏或者是记忆训练,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孩子们需要更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的大脑运转,同时也需要正确的方法来提高记忆力。过度看电视或者是睡觉都会减弱大脑的功能,但是让大脑运作起来就能够提高大脑的性能,从而提高记忆力。
当心!训练孩子的记忆力的误区
误区一:博闻强记=死记硬背大量书本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孩子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显然要让他掌握生活必需的知识经验。对形象思维的孩子而言,获得知识经验的主要途径是他的生活、游戏;在摆弄、操作大量的物体和材料中,在与亲人、师友的交往中,孩子以直接感知的方式而“博闻”,也是在生活中,在反复练习中而“强记”。所以,要孩子博闻强记,首先要让他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能“闻”能“记”;要避免让他死记硬背他不能理解的书本知识。
误区二:严格要求孩子学习=不能有笑脸
愉快的情绪和自信心可以使孩子积极学习、主动记忆,强化记忆效果。对孩子给予及时、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如一个微笑、一个亲吻、一场“大战”、一块糖果等等,使他在获取知识经验的同时感受美好的心情,从而增强自信心,智力活动更积极。孩子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不能苛责孩子学习由爸爸妈妈指定的书本,更不能因他不理解而责怪孩子“记不住”。高压和急功近利,可能导致厌学、记忆水平降低,一定要避免。
误区三:反复的、长时间的练习=牢记
识记时的兴趣是注意力能否集中的关键因素,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宝宝反复背诵的时间再长也不会有任何效果。因此,爸爸妈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识记兴趣,具体做法包括:识记内容应为孩子感兴趣、能理解的知识经验;识记方法以游戏为主,丰富多样,避免单一的死记硬背;识记过程中多一点鼓励和支持。
最后提醒,孩子的机械记忆虽然比较突出,但家长应重视意义识记的培养,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如果养成死记硬背的不良记忆方法,孩子入小学,特别是到四、五年级后,记忆的方法不仅影响记忆力的发展,还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一定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记忆品质,才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提高孩子记忆力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死记硬背书本大量知识
孩子的记忆特点属于短时记忆,记得快也忘得快。如果一味地让孩子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当下他也许记住了,但是由于缺乏对书本字面意思的理解,只是片面记住了文字符号,记忆的印象不够深刻而转身就容易忘记。因此父母要知道,与其让他坐在房间里死记知识,不如带着孩子走出户外,让他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与人的互动、游戏的操作等增长见闻。只有将“闻”和“记”相互结合,才能让孩子更加容易理解书本的知识,记忆起来也就更加轻松,效果更好。
误区二:给孩子高强度的记忆训练
有些父母为了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于严厉,经常是给孩子创造高强度的记忆练习。以至于时间一长,孩子渐渐就产生厌学的情绪,记忆的水平也会降低。因此父母要知道,提高孩子的记忆力,需从他的兴趣出发。孩子只有在愉快的情绪和自信中,才会积极学习、主动记忆、强化记忆的效果。当孩子表现好,父母不妨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或者给予一点小奖励,让他在获取知识经验的同时感受到美好的心情,从而增强自信心,也更加乐于学习。
误区三:让孩子进行反复、长时间的记忆练习
要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记忆知识的关键在于他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及时他反复背诵很长时间也不会有任何效果。因此父母要知道,要让孩子记得更快更好,就要懂得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记忆的效果也会更好。要提高孩子对记忆的兴趣,父母需做到如下几点:选择的记忆内容应为孩子感兴趣、能理解的知识;记忆方法以游戏为主,丰富多样,避免单一的死记硬背;记忆的过程中给孩子多一点鼓励和支持。
迅速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有什么
首先日常要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习惯,有研究称人在聚精会神,认真的做一件事的时候,其吸收的能力也是最强的,此时就能更好的记住想要记住的这些内容。
当然了如果是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保持聚精会神的态度非常容易,而若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的话,就要培养自己的兴趣了,正常情况下人越感兴趣就越容易记下,在强烈的愿望刺激下,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记忆力。
其次,采用更科学的记忆方法进行记忆,理解,对一件事,你只有理解了,你才能更好的记住,理解的记忆相对于于死记硬背可以说要有效得多了,学会利用事物的特征记忆,了解记忆对象是否有什么特点,在进行针对性的记忆,理解之后在进行适当的强化,及时的复习,就可以把所需要记忆的东西记牢了。
经常回忆也是增强个人记忆力的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日常可以应用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进行共同的回忆,可以采用读,想,听,看等方法进行综合的结合记忆,或者也可以运用一些其它的手段进行增强记忆,如把需要记忆的东西编成儿歌,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事,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要想拥有良好的记忆力,还要牢记最好的记忆时间,专家称一天人有三个最好的记忆时间分别是早早的9点到11点之间,第二个黄金时间则地下午的15点到16点之间,其次就是晚上的19点,到临睡前这些时间都可以说是一天最好的记忆时间,如果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记忆一些重要的东西的话,那么效果可以说是最好的。
有道是压力越大,效果就越差,其实人的记忆力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一直让你的大脑处于记忆的时间的话,那么并不一定可以保证能记住最多的东西,相反的,如果日常可以适当的休息,防止疲劳过主,保持轻松的状态,恰恰是提高人体记忆力的最好的方法,因此日常也要积级的休息,专家称,年轻的心态可使脑细胞变得更年轻,对预防老年痴呆症也有很大的帮助。
日常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对提高人的记忆力也有很大的帮助,研究称赫、亨德尔作品中的慢板乐章,就对提高人的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慢板乐章可以有效的消除大脑的紧张,使人更快的进入一个冥想状态,因此日常可以多听听音乐。
此外多吃吃对增强记忆力有好处的食物,如核桃,鸡蛋,海带,瘦肉等食物对增强一个人的记忆力也都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总之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都是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的,而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最适合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人的记忆力,当一个“过目不忘”的人。
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
其实,只要方法用得对,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的。而提高记忆力的关键是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都会有效提高大脑工作效率的。
而大脑的最佳利用时间是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好好利用这些时间。
兴趣是做所有事情的动力,如果没有兴趣就算结合天时地利,也是得不到想要的效果的。所以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对方习的兴趣,可以将游戏方式带到学习里,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帮助孩子找出一套自己的记忆方法。
盘点有关记忆力的9个趣闻
点有关记忆力的9个趣闻1.情绪会扰乱记忆力。见证了犯罪现场的人往往会回忆起完全不同的场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加里威尔斯博士解释说:目击者的描述可能被恐惧感所歪曲了。恐惧会引发一种生存反应,进而让情绪影响到了记忆力的编码。
2.并不存在被定格的记忆。很多人认为有些事件的细节会像照片一样留存在他们的脑海中。美国贝勒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系的主任查尔斯韦弗博士解释:人们的记忆就像一篇不断编辑的记叙文。纽约大学的研究者对经历“9 11事件”的3000多名美国人进行调查后发现:大约有60%的人在一年之后仍记得很多细节,但3年后,这一比例降至50%,这说明“闪光灯式记忆”并不比其他类型的记忆更准确。
3.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真的。韦弗博士解释:这是一种基于熟悉感的反应。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气味或感觉引发了相关的、处于休眠状态的记忆,让人对周围的环境或人物产生了一种熟悉感。
.压力会挤占记忆空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连续4天接受高剂量应激激素皮质醇(与压力有关的激素)的参与者,在回忆测试中的表现较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20年里总是报告压力大的女性,其大脑内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右侧的体积会有所缩小。
5.突然“卡壳”不是记忆力下降。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话到嘴边又忘了说什么。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大脑健康专家认为:30岁过后,大脑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始自然下降。储存信息的大脑细胞并没有死亡,只是被激活的速度放慢了,因此这并不意味着记忆力的下降。
6.大脑爱打盹。与观看视频相比,45分钟午睡后,大脑回忆信息的能力会增强5倍。
7.女性更善于回忆事情。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在针对一群年龄在30~95岁之间的参与者进行的调查显示:男人的年龄越大,他们的记忆力下降得就越快,这种效应在40岁过后更为明显;相比之下,女性在衰老过程中的海马体体积相对较大。挪威学者在2013年对4.8多万名男女参与者进行的调查发现:女性在回忆名字、日期和计划等内容时更有优势。
8.在某些方面,大脑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研究表明:“晶态智力”是人们后天习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晶态智力”在人的成长阶段都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直到六七十岁时才达到峰值。尽管年轻人的大脑处理速度更快,但老年人可以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走捷径。
9.有氧锻炼可提高记忆力。有氧锻炼有助于心脏更有效地输出血液,也就有更多的血液输送到大脑部位,促进了新的毛细血管和大脑细胞的生长。2011年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周进行3次,每次40分钟快步走的老年人在一年后的海马体体积增长了2%。
快速提高记忆力的9个方法
1、喝点可可饮料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可可中检测到有一种抗氧化剂黄烷醇的存在,它能增加血管的血流量,让大脑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改善老人的脑功能,对老年性痴呆和脑卒中患者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2、多与人交往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社交能够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让思维会更加敏捷。如果闲聊10分钟,人脑的反应速度就能迅速提升。
3、学一门外语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显示,掌握两门语言的老人患老年性痴呆的时间要比其他人推迟4年。学外语可以增加大脑海马体区域的灰质密度,增强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4、跑跑步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跑步能促进脑细胞的再生,延缓记忆力的下降速度。运动专家建议跑步采取“间隔训练”方式,即先快跑30秒,再慢跑90秒,并重复6个周期。每周坚持做2次。
5、早餐吃鸡蛋
不吃早餐的人,血糖水平迅速下降,缺乏“养料”的大脑因此变迟钝。专家建议早餐吃一些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煎蛋、全麦面包、粥。
6、葡萄干当零食
美国农业部科研人员发现,每天摄入3.2毫克硼(25克葡萄干的含量),记忆力和注意力均提高10%。硼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研究证实它能提高手与眼睛的协调性,延长注意力时间。
7、随身带个笔记本
好记性抵不上烂笔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神经科学专家表示,随身备个笔记本,每天上床前写好明天要做的事情,并按重要程度分为“必要”“重要”和“不重要”三个等级。按照优先权每做完一项就画掉一项,这样会大大提高处理工作的能力。
8、每天少吃1/3
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入能增强记忆力。少摄入一些热量会减少体内各种炎症和自由基的产生,使得脑细胞在更健康的状态下发挥功能,从而有助记忆。
9、照顾孩子
美国里士满大学的克雷格·金斯利教授称刚做母亲的女性会分泌大量雌激素,以提升自身敏感性和注意力。对老人来说,每天照顾孩子也会锻炼大脑的灵活性。
关于记忆力的几个趣闻
1、情绪会扰乱记忆力
见证了犯罪现场的人往往会回忆起完全不同的场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加里威尔斯博士解释说:目击者的描述可能被恐惧感所歪曲了。恐惧会引发一种生存反应,进而让情绪影响到了记忆力的编码。
2、并不存在被定格的记忆
很多人认为有些事件细节会像照片一样留存在他们的脑海中。美国贝勒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系的主任查尔斯韦弗博士解释:人们的记忆就像一篇不断编辑的记叙文。纽约大学的研究者对经历“9 11事件”的3000多名美国人进行调查后发现:大约有60%的人在一年之后仍记得很多细节,但3年后,这一比例降至50%,这说明“闪光灯式记忆”并不比其他类型的记忆更准确。
3、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真的
我们经常会在陌生环境产生一种对周围或人物的熟悉感。有专家解释道:这是一种基于熟悉感的反应,很有可能是一种特定的气味或感觉触动了大脑深处一些相关的、处于休眠状态的记忆。
4、压力会挤占记忆空间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连续4天接受高剂量应激激素皮质醇(与压力有关的激素)的参与者,在回忆测试中表现较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20年里总是报告压力大的女性,其大脑内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右侧的体积会有所缩小。
5、突然“卡壳”不是记忆力下降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话到嘴边又忘了说什么。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大脑健康专家认为:30岁过后,大脑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始自然下降。储存信息的大脑细胞并没有死亡,只是被激活的速度放慢了,因此这并不意味着记忆力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