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些治疗夜尿频多的小偏方
介绍一些治疗夜尿频多的小偏方
许多老人冬季夜晚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不仅容易着凉生病,还影响睡眠,给老人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现介绍一些治疗夜尿频多的小偏方,您不妨一试。1.核桃仁若干,小火微炒,每晚睡前吃30克,连食1个月。2.香菇20克、红枣3枚、粳米50克,熬成粥,每天早、晚各吃1次。3.取鸡肠一副洗净,益智仁20克,以慢火炖熟,晚餐食用。3天吃1次,连食1个月。4.羊骨100克,补骨脂、吴茱萸各5克,加适量水,小火炖至肉酥软,吃羊骨肉,喝汤。每周2次,连食1月。(庞亚红)辛辣食物包括:辣椒、花椒、大蒜、芥末、胡椒、生姜及含酒精的饮料等。辛辣食物少量食用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适量食用可以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因此健康人可适量进食辛辣食物。但是,过食辛辣食物会剧烈刺激胃肠黏膜,使其充血、水肿,甚至溃疡,胃黏膜会分泌过多的胃液,易引起胃痛.:腹泻、肛门灼痛,从而诱发多种疾病。辛辣食物刺激胃黏膜,还会加重原有胃炎、胃溃疡患者的病情,引起烧心、胃痛等。另外,还会使大肠吸收水分的作用增强,以致粪便过于干硬,引起便秘、痔疮等疾病。因此,日常饮食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偏重辛辣,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少食辛辣食物。
治疗尿频的偏方
偏方一:
组成:韭菜籽6 克,水、酒各半。
用法:韭菜籽研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主治:尿频。
偏方二:
组成:鸡肠1~2 条,黄酒或米酒适量。
用法:鸡肠洗净切段,油炒将熟,加入黄酒1 汤匙及少许盐食用。
主治:尿频,夜尿多。
1.小便频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在白矾水中渍过,焙干,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再方(阳痿)。用嫩鹿茸一两(去毛切片),加山药末一两,装布袋内,放入酒坛七天,然后开始饮服,每服一杯。一天服三次。同时将酒中的鹿茸焙干,作丸服。此方名“鹿茸酒”。
3.再方(消渴饮水)。用野鸡一只,加五味煮汤喝,肉亦可食。
4.尿频。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
偏方三:
丁桂暖脐贴,贴在神阙穴(脐部),其效果不亚于任何敷脐药,药店有售。
治疗尿床首先需要知道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遗尿症?如果是原发性遗尿,还必须知道是什么类型。
根据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点把该病分为四型,对选择治疗方案时具有参考价值。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2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
觉醒障碍型:尿湿后仍沉睡,难唤醒,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
夜间多尿型:夜间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
混合型:a.昼夜尿频+觉醒障碍,b.昼夜尿频+夜间多尿,c.觉醒障碍+夜间多尿。
原先认为遗尿症的治疗是世界难题,近二年来在snm骶神经调节疗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中医帮您止住寒冬尿频
1、可以先调匀呼吸,然后缓缓进行收缩肛门的动作,吸气时缩紧,呼气时放鬆,收缩肛门可增强膀胱制约能力,有助于预防频尿、尿失禁等症。
2、採取坐位,然后两手放到背后不断上下推搓按摩三十至五十次左右,只要腰背部稍微发热即可。中医认为,按摩之后对腰肾强壮有益处,对于通调水道也将有所助益。
3、民众可以取仰卧位,然后调匀呼吸,再把手掌搓热后放在下腹部,双手先推摩下腹部两侧,推摩后再推下腹部中央,记得动作、力道要和缓均匀且不可太重。这些动作具有益气、促进膀胱功能等好处,有助于预防排尿困难。
治疗尿频四偏方:
偏方一:玉米须(或者白茅根)取玉米须(或者白茅根)适量煮汤喝。
此草药可以用于小便频多,并且出现尿黄、口干口苦的人。
偏方二:肉桂、桂枝、芡实、附子日常煲汤时可以添加一到两种适量食用,附子使用时应控制用量,一般6g为宜。
此药可以用于尿频特别是夜尿多,小便较清的人。
偏方三:菟丝子12克,覆盆子6克,韭菜子、金樱子各6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老年人尿频。
偏方四:蒲公英60克,水煎代茶饮。此方适用于小便频数而腰痛。
需注意,有些人为了防止尿频,有了尿意而强行忍住,这样对身体无益。
治疗夜尿频多的偏方
偏方组成
菟丝子12克,覆盆子、韭菜子、金樱子各6克。加适量清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有补肾固精的功效。
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水、司二便”等作用,调节着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而老年人肾之阳气、精元逐渐亏虚,肾气不固,导致对尿液固涩作用减弱,出现尿频、夜间尿多的症状。因此,需要应用中药补肾固精的药材来治疗。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平补肾阳,是补益肾精很好的药材。韭菜子可温补肝肾、温阳固精,两味药对肾阳虚引起的尿频、可起到固精缩尿的作用。而覆盆子味甘酸,性微温,是收涩药中的代表药材,《本草备药》记载覆盆子“益肾脏固精,缩小便”。金樱子味酸涩,可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可见,该偏方菟丝子、韭菜子偏于温补肾阳、固精缩尿,覆盆子、金樱子偏于收涩固精,四药配合可温补肾阳、固精缩尿,对老年人肾阳亏虚型所致尿频适合使用。
男性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男性夜尿频多又呈上升趋势,据2003年最新临床统计数据表明,男性中患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道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占人群比例上升到49%之多,由此揭示了现代男性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车前草泡水的最佳搭配 车前草泡水喝治尿频吗
有一定作用。
尿频多是尿路感染,常因细菌感染引起,根据药理研究,车前草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且中医认为,车前草具有清热、利水、通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淋沥涩疼、水肿胀满等症状,因此,车前草对治疗尿频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若情况较为严重,应该及时就医检查。
尿道炎治疗偏方
偏方1
用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治疗尿道炎三则小偏方推荐
偏方2
取赤小豆50克,玉米须50克。煮汤饮之,每日1次,连服20天。
治疗尿道炎三则小偏方推荐
偏方3
取通草30克,鱼腥草30克。代茶饮,不拘次数。
保守治疗方式是水煎“三草消炎汤”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
急性期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对尿道有冲洗作用。有尿频、尿急及尿痛时,可服用解痉药物,并除去引起尿道炎的各种诱因。性传播疾病所致的尿道炎,应与配偶同时治疗,否则难以治愈。
治疗痛风的小偏方生姜水
治疗痛风的小偏方生姜水,痛风病发后常带给我们较多的困扰及影响,绝大多数患者在尝试过几种或多种治疗方法后,治疗效果都不尽人意因而渴望寻求一种能有效治疗痛风的方法。在此听闻“痛风偏方”可有效治疗该症后,于是纷纷提问“痛风偏方真的能有效治疗痛风吗,什么偏方既方便有有效呢”。
为了解决患者提问,这里上海痛风专家朱建福为您提供治疗痛风的小偏方生姜水。
治疗痛风的小偏方生姜水需准备20g的生姜,车前子30g—60g煮水代茶喝。每份药可煎三碗水,用药砂锅文火及进行煎服,每份可分两次煎药。煎完后分三次服用需注意的是服用该方时千万不可采用金属容器饮用,每天一份大约一个礼拜可见疗效。
此外,在服用该法进行痛风的治疗同时患者应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有助尿酸排泄的蔬果。还可多吃固肾的食物。固肾的食物有助排泄尿酸,如,药用地黄、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在治疗痛风的同时还可恢复患者受损机体。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治疗痛风的小偏方生姜水“希望您能有所收获,并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医生最专业的治疗方法,以便于您的病情好的更快从而远离该病困扰。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填精固肾,治疗小便频数
人到老年后,小便频数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夜尿频多,这主要是老年人肾气不固、肾阳衰退的缘故。严重的尿频给老年人造成极大有痛苦,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而经常食用山药,则能填精固肾,对治疗尿频有显著的疗效。尿频和尿潴留有很大的关系,老是觉得尿不净,刚尿了一次接着就又想尿,而山药不但能填精固肾,而且还有利尿作用,可以有效克服尿潴留症状,从而达到治疗尿频的效果。
治疗夜尿频多的偏方
菟丝子12克,覆盆子、韭菜子、金樱子各6克。加适量清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有补肾固精的功效。
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水、司二便”等作用,调节着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而老年人肾之阳气、精元逐渐亏虚,肾气不固,导致对尿液固涩作用减弱,出现尿频、夜间尿多的症状。因此,需要应用中药补肾固精的药材来治疗。
治疗夜尿频繁的小偏方
夜尿频繁,让人痛苦不已。许多疾病可以引起夜间尿量增多,有时为疾病最早期的症状。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肾动脉硬化,肾脏血流减少,血液供应不足,使得肾脏稀释浓缩功能逐渐减退,尿量增多,尤以夜间尿量增多最为突出。下面中医小编给您介绍几个小偏方,仅供参考:
治疗夜尿频繁的小偏方
夜尿频繁偏方1将核桃20个去皮,取核桃肉入锅,加盐两匙,翻炒至色变暗即可食用,每次10克,早晚各一次,两周为一疗程。
夜尿频繁偏方2生棉花籽10克左右,清水洗净,不用炒熟。鸡蛋两个,与洗净的棉花籽一起放入砂罐内,再加入清水适量,文火熬煮。待鸡蛋煮熟后,将蛋取出,去掉蛋壳,再将蛋放入罐内,煮3分钟左右,即可。
服用时先将蛋取出,放在碗内或杯中,后倒入“鸡蛋棉籽汤”,再加入适量白糖,趁热用筷子把蛋弄碎,搅拌一会儿,然后吃蛋喝汤。每天吃一次,连续服用15天,即可见效.
夜尿频繁偏方3桂圆肉30克,生枣仁15克,当归12克,云苓9克,白术9克,黄芪6克,远志6克,广木香3克,生姜3片,大枣6枚。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两次饭前饮用。
夜尿频繁是许多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表现,由于早期没有特别的不适,大多数人对夜尿增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就没有系统诊治,等到了其他合并症出现后再来就医,往往耽误了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尿频的偏方
偏方一:
组成:韭菜籽6克,水、酒各半。
用法:韭菜籽研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主治:尿频。
偏方二:
组成:鸡肠1~2条,黄酒或米酒适量。
用法:鸡肠洗净切段,油炒将熟,加入黄酒1汤匙及少许盐食用。
主治:尿频,夜尿多。
1.小便频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在白矾水中渍过,焙干,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再方(阳萎)。用嫩鹿茸一两(去毛切片),加山药末一两,装布袋内,放入酒坛七天,然后开始饮服,每服一杯。一天服三次。同时将酒中的鹿茸焙干,作丸服。此方名“鹿茸酒”。
3.再方(消渴饮水)。用野鸡一只,加五味煮汤喝,肉亦可食。
4.尿频。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
偏方三:
丁桂暖脐贴,贴在神阙穴(脐部),其效果不亚于任何敷脐药,药店有售。
治疗尿床首先需要知道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遗尿症?如果是原发性遗尿,还必须知道是什么类型。
江阴市人民医院板桥门诊部遗尿专科根据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点把该病分为四型,对选择治疗方案时具有参考价值。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2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
觉醒障碍型:尿湿后仍沉睡,难唤醒,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
夜间多尿型:夜间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
混合型:a.昼夜尿频+觉醒障碍,b.昼夜尿频+夜间多尿,c.觉醒障碍+夜间多尿。
原先认为遗尿症的治疗是世界难题,近二年来在SNM骶神经调节疗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治疗老年尿频的小偏方
做法是:取红枣30个洗净、干姜3片,加适量水在锅内用文火把红枣煮烂,再加入红糖,每晚临睡前服用。睡下后,取仰卧姿势,两腿伸直,找准关元穴(肚脐往下三寸即是,再向下一寸是中极穴)后,闭目深呼吸五分钟,然后磨擦双手至热,将双手的食、中指并拢,右手二指按在关元穴上,左手二指按在中极穴上进行按摩。顺时针及逆时针各按摩100次。
天气寒冷时,可以进行热敷,即把热水袋放在肚脐的下方。肚脐下方除了关元穴及中极穴外,还有气海穴,热敷可汇集阳气,补肾壮阳。
尿频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介绍治疗嗓子干哑小偏方
对付嗓子干哑,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量补充水分。专家建议,喝水能够润滑声带,减少喉咙痛痒干涸等症状,尤其是冬天干燥,容易喉咙不适,更应该多喝水。
喝水治嗓子干哑方法
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温开水、冷开水都可以。而喝一些运动饮料、氨基酸饮料则会适得其反,因为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对喉咙不利。喝水的方法是小口饮水或吞咽,最好是先将水含在嘴里,使之充分滋润喉咙,然后再慢慢咽下。不要大口喝,这样容易带进空气,导致打嗝和腹胀。喝水的时间早上最好,过度用嗓以后、两顿饭之间也要及时补水。
补水的同时,留住水分更加重要,浓茶、咖啡等利尿的饮料,喝进去以后会促使体内水分排出,因而导致水分流失,因此少喝为妙。
在大量喝水同时,日常生活上也要注意:嗓子干哑的人要尽量少食用辛辣的食品,以清淡为主;避免饮酒,不要吸烟;不要过度用嗓,不要尖叫或在嘈杂的区域高声讲话,如果感觉嗓子发干或者说话声音嘶哑,那就暂时停止讲话;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不要过高或过低,讲话声音过低对于保护嗓音来说也是不利的;不要过多地咳嗽清嗓子,以免气流猛烈震动声带,从而造成声带损伤。
由此可见,得了嗓子干哑,有效的嗓子干哑治法能帮你尽快缓解疾病,嗓子干哑怎么办这样治最好。嗓子干哑,快喝水
治疗甲减的两种特效小偏方
1、中医介绍治疗甲减的两种小偏方一、人参、熟附子、桂枝、黄芪、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如果兼有浮肿或心包积液的加茯苓、白术;若伴有闭经者加益母草、丹参;血红蛋白底者加当归,能有效的治疗甲减,这也是治疗甲减患者朋友要知道的。
2、中医介绍治疗甲减的两种小偏方二、附子、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若伴有纳差便溏、倦怠乏力等脾阳虚症状甚者加党参、黄芪、肉桂;伴有咳嗽、喘息、心动过缓等寒湿伏肺症状者加细辛、麻黄;浮肿甚者加泽泻、猪苓、车前子;甲状腺肿大者加浙贝母、牡蛎、鳖甲,对于甲减的治疗还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介绍的治疗甲减的两种中医偏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甲减是可以治疗好的,所以患者朋友不要丧失信心,一定要要积极的对待自己的疾病,关注自己的健康,有信心就能加快病情的恢复,祝您早日康复。
尿频尿多的介绍
膀胱是由平滑肌组成的空腔容器,它的作用是储存尿液,它本身有很好的伸缩性.当尿液达到一定量,其产生的压力超过膀胱的耐受程度时,人就有了尿意,需要排尿.当身体素质、性功能下降时,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下降,膀胱平滑肌的肌纤维张力也出现了下降,使得膀胱的伸缩性降低.当尿液积到的量并不比过去多时它所产生的压力已经和以前相同,这就有了排尿的需求,出现尿频。
如果尿频出现时,每次排尿的量并不多(尿路感染除外),就是上述原因引起的.如果出现尿频而且尿量也很多,就要警惕糖尿病、早期尿毒症等情况的可能了,此时,就应该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
正常成人每天日间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0~2次;婴儿昼夜排尿20~30次。如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了上述范围,就是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