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按摩养生功
自我按摩养生功
1、揉按膻中穴
动作:两手重叠,内外劳宫相对,男子左手在下,女子右手在下,手内劳宫对准膻中穴,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换方向揉按,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下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上向右揉按,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动作。
心脏病加按摩内关穴、神门穴。
支气管哮喘加按摩太渊、丰隆、天突、内关、定喘、关元、足三里穴等。
功用:胸为宗气聚会之处,膻中穴为气之会穴。本式能顺气宽胸,有益于心胸。定喘穴是治疗哮喘的经验穴;天突对解除痰鸣有良好的作用,配合气会膻中和心包经络穴内关能顺气降逆,宽胸止喘;肺经原穴太渊是治疗肺疾的要穴;胃经络穴丰隆是祛痰湿的经验效穴;关元、足三里兼补脾肾,是治本之法。配合按摩内关,心经之输、原穴神门,对预防与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
2、揉按脘部
动作:两手重叠,与上式同。手掌按压在中脘穴上,手指按压在建里与下脘穴上,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可连续做八至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动作,方法同上。
根据经验,一手扶头顶,手内劳宫对准百会穴,一手扶脘部,做旋转揉按,“随”与“迎”揉按次数相等,对胃神经官能症,胃寒等病效果良好。
胃病加按摩足三里,若肝气犯胃加按摩太冲、阴陵泉、期门等。
功用:中焦是沟通上焦和下焦的关键,本式可开中焦之气,以使上下气机流通。下脘穴是沟通上下之报导和开中焦气的要穴,所以要施治此穴。中脘为胃之募穴,是治疗胃病的要穴,配合按摩胃经的此穴,又配胃之“下合穴”足三里,效果更佳。属于肝气犯胃加按摩肝之“原穴”太冲,胆之“会穴”阳陵泉,肝之“募穴”期门,三穴相配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
3、揉按关元穴
动作:两手重叠与上式相同,手掌与手指分别按拄气海、关元穴上,吸气时,两手由右往上向左揉按,呼气时,两手由左往下向右揉按。一吸一呼,为一圈,即为一次。少则八次,多则六十四次。然后再按相反方向揉按,方法与次数同上。最后,做三次压放吸呼动作,方法同上。
功用:关元为小肠经之募穴,手足三阴与任脉之交会穴,又是全身强壮穴之一。气海为生气之海,清气由此上升,为丹田呼吸之中枢,如果气凝聚于中焦不能下降,下焦气机虽通,其气也不能上接,继下脘,中脘疏通后乘其下降之际,再揉按此穴,才能使气机通畅。气海穴不宜按摩次数太多,防止气脱。体虚者,经常按摩气海、关元、足三里穴,具有较好的作用。
教你面部按摩来养生
面部按摩养生的意义就是为了能更新皮肤的衰老细胞,增强细胞的再生能力,调节温度,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改善皮肤营养,从而增加皮肤的光泽和弹性,来提高对温度和机械性刺激的抵抗力,使面部气色散发出青春光彩。
面部按摩养生很简单,只要在平常洗脸时掌握以下养生洗脸法,就可达到养生的目的。洗脸的范围还应包括颈部及耳部。可面面俱到、适当用力以起到活血化瘀之功效。然后再用毛巾轻擦一遍,但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便为下一动作准备。
接着可顺时针做环形按摩动作:五指并拢,手微屈,呈捧脸姿势,以中指为主带动其他四指适当用力,用指腹、手掌按摩。
面部按摩的好处虽多,但还应注意下列几种类型的皮肤不能做面部按摩:
严重暗疮肌肤,特别是有大面积脓疱症状的皮肤应禁止做面部按摩。因为这会使细菌扩散,对皮肤造成伤害。
急性过敏的肌肤,如花粉性过敏症,或由于护肤品使用不当所突发的排斥性过敏等,都不适合做面部按摩。
腹部按摩养生
(1)摩腹揉脐:用一手手掌心掩于脐部,另一手手掌重叠其上,从脐下两横指处的气海穴开始,作以脐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揉摩运动,并重点揉摩脐中。
(2)按揉腹穴:以鱼际或四指指面按揉中脘、天枢、关元穴。
(3)擦少腹:两手掌分别紧贴两侧胁部,由外上向内下方斜擦。
(4)拿肚角:两手撑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对合用力拿捏肚角,并向前捏拿推移。
(5)压腹:以四指并拢深压腹部,反复按压松开由上而下操作。
肝脏不好如何按摩养肝
1、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按摩养老穴摘掉老花镜
按摩养老穴摘掉老花镜
养老穴的意思是说,此穴对老年人非常容易患的各种疾病很有益。养老穴属于小肠经脉的穴道,因为小肠的功能是吸收水谷所化之精气供养全身,同时因为此穴可以治疗目视不明、耳闭不闻、肩臂疼痛、手脚不能自如等老年病,是调治老年人疾病的重要穴位,所以称为养老穴。
怎样才能找准养老穴
手背朝上,以此状态观察手腕的小指侧,可以肉眼看出骨骼突出部分。手指触摸此部分,可摸到裂缝,养老穴就在裂缝中。还有一种取穴方法,我们把一只手手心朝下,平放在胸前,另一只手的食指点在手腕关节高出的那块骨头上,然后手心往里一翻,食指就跑到一条缝里面去了,这个缝就是养老穴。
按摩养老穴 养生功效多
长期按摩此穴,对老年人身体器官退化、衰老等各种疾病具有疗效。养老穴对所有的老年病都有作用,像血压高、动脉硬化、颈椎病、老年痴呆、头昏眼花、胸闷气短、耳鸣耳聋、记忆减退、手指麻木、上肢酸痛等。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就是能够有疗效。养老穴对所有的老年病都有作用,像血压高、动脉硬化、颈椎病、老年痴呆、头昏眼花、胸闷气短、耳鸣耳聋、记忆减退、手指麻木、上肢酸痛等。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就是能够很好地改善身体的微循环。长期按摩此穴,能够舒筋通络、聪耳明目。有病的老年人翻身起坐一般比较费力,这个养老穴也管用。另外,对落枕、闪腰岔气、呃逆等疾病,也非常有效。
肝脏不好有5大信号 如何按摩养肝
肝脏不好的5种信号:
征兆1、容易喝醉
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征兆2、粉刺增多
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衡。因此肝脏功能降低会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终导致粉刺丛生。
征兆3、伤口容易化脓感染
肝脏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功能受损的话,皮肤再生就会受到阻碍。另外,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细菌。
征兆4、鼻头发红
所谓“红鼻子”就是鼻头部分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虽然“红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脏受损导致的,但女性在肝脏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容易出现“红鼻子”。
征兆5、脸色发黑
肝脏对铁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平时肝脏内积蓄有铁成份。肝细胞遭到破坏的话,肝细胞内的铁会流入血管,使血液内铁成份增加,导致脸色发黑。这种症状最容易在男性和闭经后的女性身上出现。因此,当出现脸色发黑征兆时,一定要警惕是否肝受损了,并要及时护肝。
如何按摩养肝:
1、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4个中医长寿按摩养生法
按摩头部
每晚临睡前,用双手搓摩双耳,并揉提捏按之,然后从后颈至眼眶、额部和整个发根部进行搓摩,最后用双手摩面。注意搓摩时用力要均匀,以能忍受和使皮肤微红为宜。一般以从头项到周围,从头前到头后,从中间到两侧为原则,每次搓摩不超过10分钟。
功效:此按摩养生法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并有催眠作用。
按摩胸部
用双手搓摩胸部,同时兼行按压。
功效:此按摩养生法可使胸阳振奋,卫气疏通。故能增加抵御外邪的能力,使人少患感冒。
按摩腹部
用右掌心紧贴腹部,从右下腹开始,绕脐作顺时针搓摩,一呼一吸均宜尽量延长,让一呼一吸间手已绕行一圈,如果连续3分钟,并摒弃杂念,将可使元气绕丹田回转。
功效:此按摩养生法可促进消化功能,预防和治疗便秘,如在搓摩过程中能得气,则效果更佳。
按摩四肢
先用左手搓摩右手,由肩及肘、腕和指尖,再顺大腿至膝、踝、脚心和趾,如此反复搓摩20多遍,搓摩时用力可稍重,但不能有痛感;再用同法,换右手搓摩左侧肢体。
功效:由于手足上经穴较多,经常搓摩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脏腑功能,而且还有减肥养生作用。
日常护肝有诀窍
肝脏具有“沉默的脏器”之称。如果平时肝脏不注意护理,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当身体出现一些肝受损征兆时,应及时护肝以避免脂肝肪、肝炎等肝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妨常按一些养肝护肝的养生穴位。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除了调解心情养生外,还可通过按摩身上的7大“撒气穴位”来护肝养肝。
1、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中医教你按摩三个养肝通气穴位
一、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可以宁心神、除闷。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在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具有顺气的功效,对岔气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角孙穴
按压这些穴位可以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还可以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表示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而言,十分有帮助。
三、太冲穴
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而言,可以舒缓,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可以起到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可以改善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
4个中医长寿按摩养生法
按摩头部
每晚临睡前,用双手搓摩双耳,并揉提捏按之,然后从后颈至眼眶、额部和整个发根部进行搓摩,最后用双手摩面。注意搓摩时用力要均匀,以能忍受和使皮肤微红为宜。一般以从头项到周围,从头前到头后,从中间到两侧为原则,每次搓摩不超过10分钟。
功效:此种按摩养生方法可以很好地改善我们的脑部的血液循环,让血气运行顺畅,还有催眠作用。
按摩胸部
用双手搓摩胸部,同时兼行按压。
功效:此按摩养生法可使胸阳振奋,卫气疏通。故能增加抵御外邪的能力,使人少患感冒。
按摩腹部
用右掌心紧贴腹部,从右下腹开始,绕脐作顺时针搓摩,一呼一吸均宜尽量延长,让一呼一吸间手已绕行一圈,如果连续3分钟,并摒弃杂念,将可使元气绕丹田回转。
功效:此按摩养生法可以帮助促进消化功能,还能预防以及治疗便秘,如果能够在搓摩过程中得气,那么所起到的养生保健的效果就会更加好。
按摩四肢
先用左手搓摩右手,由肩及肘、腕和指尖,再顺大腿至膝、踝、脚心和趾,如此反复搓摩20多遍,搓摩时用力可稍重,但不能有痛感;再用同法,换右手搓摩左侧肢体。
功效:由于手足上经穴较多,经常搓摩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脏腑功能,而且还有减肥养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