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容易打呼噜吗
肥胖儿童容易打呼噜吗
家里的“小胖墩”睡觉为何会打呼噜呢?因为肥胖儿童的呼吸道周围被 脂肪填塞,使呼吸无法顺畅,当软腭与咽喉壁之间的震动频率增大时,就会出 现鼾声,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口唇发青,医学上叫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长 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女孩打呼噜的成因
一、年龄:虽然从小孩到老人都会发生打呼噜,但是30-50岁的中年男性确实打呼噜最高发的人群。即使这样,不在易发人群范围内的朋友也要多加注意。
二、解剖:常见的上呼吸道的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以及下颌后缩、畸形等。
三、遗传因素:打呼噜与遗传的因素关系密切,临床上常见的父子几人都打呼噜,就是遗传对打呼噜影响的最好证明。
四、烟酒等不良生活嗜好:严重的抽烟喝酒会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甚至导致梦中猝死。
五、长期使用一些镇静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也会导致打呼噜
六、肥胖、颈脖粗短:肥胖者容易打呼噜已经是总所周知的事情。但是那些即使不肥胖,但是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舌根后坠得人仍然容易打呼噜。
打呼噜会遗传吗
打呼噜会遗传吗?
首先,孩子会继承父母的一些遗传特征,例如脸型,体型等,同样,头面内部结构的形状也会受父母影响。比如,小下颌的人容易打呼噜,如果孩子继承了小下颌这一特征,也就继承了易患打呼噜的风险。
其次,近一半的肥胖是由遗传决定的。
最后,打呼噜是因为气流经过上呼吸道狭窄的部分发出声音造成的,人的咽部有一些可以开大咽腔的肌肉,对避免打呼噜有很关键的作用,这些肌肉活动的调节也受遗传的影响。不管怎样,积极检查治疗,排除其继续发展的危害性是确保健康的重要方法。
女性打鼾的原因是什么
一、年龄:虽然从小孩到老人都会发生打呼噜,但是30-50岁的中年男性确实打呼噜最高发的人群。即使这样,不在易发人群范围内的朋友也要多加注意。
二、解剖:常见的上呼吸道的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以及下颌后缩、畸形等。
三、遗传因素:打呼噜与遗传的因素关系密切,临床上常见的父子几人都打呼噜,就是遗传对打呼噜影响的最好证明。
四、烟酒等不良生活嗜好:严重的抽烟喝酒会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甚至导致梦中猝死。
五、长期使用一些镇静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也会导致打呼噜。
六、肥胖、颈脖粗短:肥胖者容易打呼噜已经是总所周知的事情。但是那些即使不肥胖,但是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舌根后坠得人仍然容易打呼噜。
哪些外部原因会引起打呼噜
打呼噜的人大家经常会遇到,我有一个同学,上学那会就会睡觉打呼噜,工作了还是打呼噜。这毛病让他不堪其扰,就向往咨询,我就把一些引起打鼾的原因做一下总结
1生活中,有些人尽管体重不是太大,但局部太过于肥大,像有的人扁桃体或者舌体肥大,就容易打鼾,还有咽喉松弛和舌后缀等 等。
2肥胖的人也是打呼噜的高发人群。肥胖的人往往肌肉松散,往往会引起咽部堵塞,容易产生打呼噜的毛病
3鼻子有毛病的患者,也是打呼噜的高发人群,例如鼻息肉就容易引起打呼噜。另外,还有心血管病疾病也会引起打呼噜
小心打呼噜打坏你的心脑肾
心血管疾病
打呼噜,可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肺心病、呼吸衰竭、夜间哮喘等疾病。多项研究证实;打呼噜的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8%,冠心病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4倍。专家警告;打呼噜已成为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诱因。
脑血管疾病
打呼噜,可致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老年痴呆症、抑郁症。脑细胞持续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不可逆性死亡,53%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在夜间睡眠时。5年打呼噜病史者,死亡率为11%-13%,8年死亡率高达37%!
肾病、男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打呼噜,还会导致肾病、男性功能减退、夜尿增多、腰酸,以及糖尿病,肥胖、儿童生长迟缓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打呼噜还严重影响家人睡眠。
世界睡眠组织资料统计:因丈夫打鼾而有72.5%的妻子每晚睡眠少1-2小时,有30.6%从鼾声中惊醒,9.7%的妇女因丈夫的鼾声而导致神经衰弱,因为打呼噜造成婚姻破裂的案例也逐年增加。
孕期打呼噜的真相
一、打呼噜的主要原因肥胖
打呼噜是由于睡觉的时候上气道松弛塌陷,舌根后坠,致使上气道狭窄,这时候气流通过狭窄的咽部时,咽腔软组织颤动而发出鼾声。肥胖的人,容易发生起到狭窄的状况,而孕妈在怀孕期间,没有很好地控制体重,使自己变得肥胖从而导致上呼吸道会变得较狭窄,这可能是孕妈们易打呼噜的原因。
孕期打呼噜,可发生在怀孕期间的各个阶段,有的孕妈怀孕10周就开始打呼噜了,而又的孕妈怀孕8个月后才开始打呼噜。
二、孕期打呼噜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入睡后鼾声较轻且均匀,或偶尔出现的打呼噜如疲劳导致的呼噜。这类打呼噜对孕妈以及胎儿的身体并没影响,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良性打呼噜。
第二类,入睡时不仅鼾声很大(一般超过60分贝),而且不均匀,总是打着打着就停止了呼吸,或呼吸停止达十几秒钟后被憋醒,急速地喘气。一夜反复多次发作,早晨起来感觉头昏脑涨,好像整夜没睡一样。这类打呼噜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故称为恶性打呼噜。孕妈需要警惕这一类呼噜。
打呼噜的危害
一:打呼噜可导致大脑缺氧,并累及全身各个脏器,造成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心律失常、阳痿等;打呼噜还可加重或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二:对于儿童打呼噜更加要注意,常常会影响到身体的发育,还会影响到智利、记忆力等发展。
三:打呼噜易打出痴呆,尤其是老人痴呆,睡眠呼吸暂停造成缺氧,导致大脑皮层内侧部分物质结构发生变化,损伤脑组织,容易导致痴呆。
为什么会打呼噜
1大家对于打呼噜这种事情可能是觉得没什么,都司空见惯了,但是应该很少有人知道打呼噜其实也是一种疾病,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正常人感冒的时候,更容易打呼噜,这就是为什么说打呼噜是一种疾病了,因为都打呼噜是呼吸暂停的一个标志。呼吸系统的不顺畅会造成打呼噜。
2打呼噜的话和年龄也是有关系的。一般的打呼噜在青少年当中会比较少。大多数男性在35岁之后会打呼噜,女性的话在更年期后会打呼噜。这是和老年肥胖还有呼吸道的肌肉减退是有关系的,所以很多打呼噜的人也是比较肥胖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肌肉多造成呼吸道的狭窄才容易打呼噜。
3打呼噜的根本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我们的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通过狭窄部位的时候会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从而发出声音。不仅仅是年龄还有身体原因会造成打呼噜,有的时候睡觉的姿势不对也会打呼噜的,严重的打呼噜要引起重视。
注意事项:治疗打呼噜的方法有许多,但是很多都是没有效果的,造成打呼噜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是正常人要避免打呼噜话注意睡姿就行了,但是有些长期就可以选择使用药物治疗。
宝宝睡觉打呼噜是病吗
问题1:很多父母认为宝宝打呼噜是一种疾病表现,其实不是!有些新生宝宝有时也会“打呼噜”,这是由于吞噎的关系,有些婴儿的喉部会有奶块淤积,一方面使婴儿吃奶不顺,另一个结果就是使气道不顺,造成婴儿睡眠时打呼噜。妈妈给宝宝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将宝宝放下睡觉,而应将他抱起,轻轻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宝宝因奶块淤积而打呼噜。如果奶块淤积较严重,已经影响了喂奶,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盐水,稀释一下奶块就这样就可以解决宝宝打呼噜的问题。
问题2:胖宝宝打呼噜的几率非常大。肥胖儿童的呼吸道周围被脂肪填塞,使呼吸无法顺畅,当软腭与咽喉壁之间的震动频率超过30赫兹时,就会出现鼾声。这时应在不影响身体健康、不降低抵抗力的前提下,科学、健康地减肥。
问题3:如果宝宝打呼噜不是鼻子有问题,就要看看枕头是不是不合适,有的小宝宝打呼噜是因为孩子睡觉时头和颈的位置不协调。建议用小米做一个枕头,中间弄一个窝,让孩子平卧。
问题4:嗓子或者气管里面可能有痰。小宝宝不会吐痰,所以病时的分泌物就留在了气管里,导致睡觉时打呼噜。慢慢会出来的,如果不放心,可以吃点消炎药。
问题5:睡姿不好宝宝仰面向上睡时很容易打鼾,因面部朝上而使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而向后倒,舌头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阻塞了咽喉处的呼吸通道,所以有打呼噜的现象。改变睡姿这种情况并不是病态,但妈妈还是应该加以重视,长此以往就会对宝宝健康产生影响,排除问题的关键是试着给宝宝换一个姿势。平时宝宝睡觉时也一定要养成右侧睡觉的习惯。
打呼噜的那些谣言你知道几个?
1、打呼噜是因为睡得香?
打呼噜并不是睡得香,而睡得响!打呼噜又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因为人在睡觉过程中不仅会发出呼噜声,更严重的还伴随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当患者熟睡后响度增大超过60分贝以上即是鼾声;口鼻气流停止≥10s即判断为一次睡眠呼吸暂停;睡眠1小时发生5次以上睡眠呼吸暂停,或者睡眠7小时发生30次左右睡眠呼吸暂停,即可判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打呼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打呼噜意味着气道有部分狭窄或阻塞。打呼噜是由于睡眠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松弛,尤其是舌的肌肉放松后造成舌根向后面轻度下垂,导致气道阻塞,空气通过口咽部时引起软腭及悬雍垂振动,从而发出鼾声。
3、打呼噜是中年男胖的专属标配?
对于“打呼噜是中老年男胖的专属标配”,这存在一定偏见。打呼噜在任何年龄均可以出现,不分男女,无论老幼。只是与正常体重的人相比,肥胖人群更容易打呼噜。这是因为肥胖患者颈部软组织(脂肪)体积增大,造成气道狭窄,睡眠时气道也更容易被堵塞。有时候,刚出生的小baby也会出现打呼噜的情况。当然,如果小baby或者小朋友出现打呼噜症状,妈妈们一定要多加留心,因为打呼噜可能会导致孩子生长缓慢及智力发育落后。
睡眠医学研究发现,凡体型肥胖、颈短而粗、软腭偏长、悬雍垂下垂、舌肌肥厚……(请各自对照)的人容易打呼噜。简单来说,就是咽腔左右径和前后径较小的人,更容易出现打呼噜的症状。当人过度劳累,或是饮酒后,下颚更易放松,会出现打鼾现象。
4、打呼噜的危害只是缺氧?
打呼噜首先表现为缺氧。如果以每晚7小时的睡眠计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人群每晚约有300-400秒处于无氧呼吸状态(尽管胸腹呼吸运动还存在,但是并没有真正吸到空气),更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白天更容易嗜睡。由于夜晚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打呼噜的人有时候会在谈话、看电视、坐车等场合中不自觉地入睡。
严重时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由于缺氧对心脑血管影响较大,因此打呼噜可能会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有报道称,每小时呼吸暂停大于15次打呼噜人群在夜间死亡率增加,未经治疗的打呼噜,病史在5年左右的死亡率为11%-13%,8年打呼噜病史者死亡率37%。
降低性功能。男科专家指出,打呼噜因夜间反复缺氧,而使阴茎缺乏足够营养及氧气,海绵体受损而影响勃起功能。同时血液中维持男性性欲、第二性征和勃起功能的睾酮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缺乏性欲。
影响家人及室友。有数据表明,因为先生打呼噜,72.5%的妻子每晚睡眠少1-2h,或有30.6%的妻子从鼾声中惊醒,9.7%的妻子因丈夫的鼾声而导致神经衰弱,而因为打呼噜造成宿舍关系不和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5、不打呼噜的小秘密?
选择一个高度合适的枕头。过高的枕头更容易引起气道折叠,气道变得狭窄,更容易打呼噜。所以选一个高度适中偏硬一点的枕头可以有效缓解打呼噜。
侧卧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仰卧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让舌根下垂,导致气道狭窄。侧卧能有效控制单纯性打呼噜,并且效果良好。如果家人或室友打呼噜,不妨想办法帮他们挪一下身体姿势。
不饮酒。饮酒后下颚更容易放松,容易打鼾。
减肥。颈部软组织松弛、肥大导致打鼾,需要减肥。
手术。对于非常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要考虑手术治疗。
睡觉打呼噜有什么坏处呢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睡觉都会打呼噜,今天才知道,打呼噜并不是影响周围人的休息,对自己的睡眠,也是非常不好的。 打呼噜在东方人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东方人当中大部分是下颌比较小,这个状态影响了咽喉鼻,腔比较细,平躺的时候影响到。肥胖的人特别容易打呼噜。
另外,平躺的时候容易打呼噜,第三是有的人睡觉喜欢趴着睡,是非常不好的习惯。这几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呼吸暂停。 打呼噜的病人看上去睡得很香,实际上睡得最不好了。我们从睡眠图就可以看出,这个睡眠是不断的被缺氧所打断,氧气减少,经常到一个非常低的状态,当血氧低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触发他觉醒。但是他自我并感觉不到醒过来,别人也觉得他仍然在继续打呼噜,但是睡眠图上面可以看到觉醒过程是很多的。这种人我们称之为睡眠结构被切成一片一片的睡眠睡片。这种状态下睡眠的所有功能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
打呼噜的人第二天会带来一些问题是什么呢?第一打瞌睡,第二记忆力下降,第三还会发现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对于男性来讲导致性功能障碍等等一些并发症,因此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女人打呼噜的原因?肥胖最易引起打呼噜!
肥胖的人更容易打呼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打呼噜问题以肥胖男性较为严重,男女比例达到“6:1”。另一方面,男性打鼾开始得较早,在20岁以后就有可能发生,女性较男性为迟,多数发生在40岁以后。
在医学上将肥胖定义为是导致睡觉打呼噜的主要原因之一。肥胖人群其运动量少,进食的营养物质不减,造成了消耗量减少而摄入的营养相对增多。长期的肥胖使其咽壁肥厚、软腭肥大、悬壅垂粗大、舌体增宽、咽腔狭小,在睡觉的时候咽肌松弛、软腭塌陷、舌体后坠,使气道受阻、呼吸不畅而发生呼噜声。这就是胖人容易打呼噜的主要原因。
打呼噜影响家人、更危害自己
相信很多妻子有这样的感觉,丈夫只要上床睡觉,五分钟不到就能打着呼噜进入梦乡,自己却夜不能寐。丈夫震耳欲聋的呼噜声对妻子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72.5%的妻子每晚睡眠时间会因此减少1-2小时,30.6%的妻子会从睡梦中惊醒,9.7%的妻子更是因为长期受到这样的呼噜声而引起神经衰弱。
打呼噜不仅影响别人的睡眠也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同时,睡觉打呼噜持续5年左右时间的人群的死亡率为11% -13%,持续8年时间打呼噜的人群的死亡率更是达到37%,由此可知,打呼噜绝不是正常现象而是严重的疾病,是诱发其它疾病的罪恶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