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迟缓有哪些症状表现
发育迟缓有哪些症状表现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导致患儿身材矮小,有时四肢不成比例,牙齿发育缓慢,并伴智力障碍,对于青少年者还可出现声音沙哑﹑少言懒语﹑脸部浮肿﹑甲状腺肿大﹑头发脱落﹑皮肤干燥﹑脉搏缓慢﹑体重增加和嗜睡等。查甲状腺功能即可明确诊断,只需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症状可明显改善。
②垂体性侏儒症:此类患者查生长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近80%患者病因不明诊断为“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还有可继发于下丘脑-垂体肿瘤,如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或者颅内感染等。患者可出生时身长﹑体重正常,但数个月后躯体生长迟缓,多在2-3岁后与同龄儿童差别显著,生长速度极为缓慢,但体态一般匀称,成年后升高不超过130厘米,智力正常,性器官不发育,第二性征缺如。应用人类生长激素替代补充疗法,可有80%患者有效,对继发性垂体性侏儒症患者,如颅内肿瘤可进行手术治疗。
③特纳综合征:因缺一条x染色体,又称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就是身材矮小,一般不超过150厘米,可伴轻度智力障碍,闭经,有特殊面容,第二性征不发育。
④克氏综合征:是一种细胞遗传疾病,多为染色体异常,多一条X染色体,又称睾丸曲细精管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无喉结,无胡须,无腋毛和阴毛,睾丸小,但身材高大,可达170cm以上,且下半身长于上半身,智力可正常或轻度障碍,需予以雄激素替代治疗。
⑤其他如软骨营养不良:糖原累积症及粘多糖增多症等也可导致身长发育迟缓,前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无特殊;后两种为酶缺乏引起,可针对病因治疗。
发育迟缓的症状
脑发育迟缓的症状
1、儿童经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意见建议: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尺跳。
2、小儿脑发育迟缓患儿都牙齿发育不良现象,牙齿较为松散,易折易驻,易发生各类牙病。
3、经常出现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和动作模式。
4、运动发育落后。例如,3、4个月儿童俯卧位不能竖头或竖壮举不稳;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会握住小棒,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
5、身体各方面发育都有停滞的现象。比如儿童身体发
发育迟缓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身高、体重、头围的测量值偏低、运动、智力发育落后
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1、体格发育落后;
2、运动发育落后;
3、语言发育落后;
4、智力发育落后;
5、心理发展落后等
生长发育迟缓表现往往是多方面的多有体格发育、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落后但也可以某一方面为突出表现。 如果身高、体重、头围的测量值全部都偏低的话那就表示孩子的发育出现了全面的迟缓,应该向小儿科医师做详细咨询,以确认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只是身高、体重、头围的某一项指标出现偏低,那就表示孩子可能出现了部分的发育迟缓,可进一步检查脑神经或内分泌等项目以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是否受到了影响。
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种类
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有哪几种?
垂体性生长发育迟缓
甲状腺功能减低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
特发性矮小
性早熟引起矮小的全身性疾病
家族性身材矮小
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
小于胎龄儿矮小儿童
垂体性生长发育迟缓
甲状腺功能减低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
特发性矮小
性早熟引起矮小的全身性疾病
听力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1)听觉反应迟钝
睡觉时异常安静,很少被大声吵醒;叫名字不回头次数较多;对大声有反应,对小声不理会;对拍手关门声有反应,对铃声不敏感;听声音时习惯将头转向一侧。
(2)言语发育迟缓
10个月仍不会发“ba ba ba”,“ma ma ma”等声音;1岁半时仍不会说1到2个有意义的词;2岁左右只会说1到2个词,如“爸”、“奶”;某些音发不准,如“3”、“4”、“7”、“10”等;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不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
(3)日常行为及交流
平时性格暴躁,不听指挥;平时较为孤独,不愿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不看别人;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问;反问较多,常把电视音量放大;唱歌或做操时,常合不上节拍。
生长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克氏综合征
克氏综合征又叫做睾丸曲细精管发育不良,属于细胞遗传疾病,因为染色体的异常而比正常人多了一条X染色体,直接导致了患者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患者往往无腋毛,无胡须,无阴毛,无喉结,睾丸细小。不过身材往往比较高大,身高可以达到1.7米或以上,但是比例不好,下半身比上半身长。个别患者有轻度的智力障碍,有的患者智力正常,需要采用雄激素来治疗。
特纳综合征
特纳综合症也叫做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少了一条X染色体,身材通常比较矮小,身高一般都低于1.5米,有的患者还有轻度智障,面容看起来比较特殊,第二性征不发育,闭经。
垂体性侏儒症
垂体性侏儒症的患者多数发病原因不明,表现为明显的生长激素水平低下。刚出生时体重、身高正常,但是几个月后却生长迟缓,2~3的时候和同龄的小孩差距很大,生长的速度非常缓慢。虽然体态匀称,但是即使到了成年,其身高不超过1.3米,无智力障碍,但缺乏第二性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孩子会出现身材矮小,四肢比例差,智力不健全,牙齿发育慢。如果是青少年的话,还有可能出现脸部浮肿,头发脱落,声音沙哑,皮肤干燥,体重增加,少言懒语,曼波缓慢,嗜睡,甲状腺肿大等现象。
其他软骨营养不良
还有粘多糖增多症和糖原累积症都可能导致孩子生长发育迟缓。
如果你发现孩子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最好及早到医院治疗,个别患者有康复的希望。
听力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一、听力发育迟缓的表现
(1)听觉反应迟钝
睡觉时异常安静,很少被大声吵醒;叫名字不回头次数较多;对大声有反应,对小声不理会;对拍手关门声有反应,对铃声不敏感;听声音时习惯将头转向一侧。
(2)言语发育迟缓
10个月仍不会发“ba ba ba”,“ma ma ma”等声音;1岁半时仍不会说1到2个有意义的词;2岁左右只会说1到2个词,如“爸”、“奶”;某些音发不准,如“3”、“4”、“7”、“10”等;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不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
(3)日常行为及交流
平时性格暴躁,不听指挥;平时较为孤独,不愿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不看别人;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问;反问较多,常把电视音量放大;唱歌或做操时,常合不上节拍。
二、促进宝宝听力发育的好法子
1)、多让宝宝听生活中的丰富声音
丰富的声音比如走路的脚步声、关开门声、流水声、说话声、汽车声、飞机声、风声、雨声等。这些自然环境的声音对促进宝宝的听力发育十分有益。
2)平时多对宝宝进行听力训练
1、妈妈抱宝宝的时候,最好采用左手抱的姿势,让宝宝尽量靠近妈妈的心脏,以便清晰地听到妈妈的心跳声。
2、对于新生宝宝可以在婴儿床上系上不同音质或音调的发声玩具,刺激宝宝的听力细胞,促进宝宝听力发育。
3、平时多和宝宝轻声说话,哼唱或者播放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
4、在家里的阳台上挂一个风铃,让风吹动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5、给宝宝听各种物体落地的声音,如球、椅子、书本、铅笔、纸盒等。
6、让宝宝听各种玩具发出声音,如拨浪鼓、八音盒、橡胶玩具等。
7、让宝宝听铃铛、喇叭声等,以区分它们的不同。
8、听动物叫声,让宝宝分辨是什么动物。
精神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1.轻度:智商为50~69(占80%~85%),在学龄前期除说话、走路的发育可能稍晚外,不易发现其他异常,在婴幼儿期可能有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较迟,其躯体和神经系统发育无明显异常迹象。在学龄期可发现逐渐出现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虽稍落后,但社交用语尚可,个人生活尚能自理,可从事简单的劳动和技术性操作。计算、读写、应用抽象思维有困难,缺乏灵活性和依赖别人。在性格特点方面,主要有稳定型(安定型)和不稳定型(兴奋型)。稳定型者一般较安静、听话,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老老实实地工作和学习,容易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照顾。不稳定型则常喋喋不休,手脚不停,缺乏自知之明,容易使人讨厌或遭到戏弄。轻度精神发育迟缓中的较严重者,相当于平时所说的“愚鲁”,这类患者常不易找到病因。
2.中度:智商为35~49(占10%~20%),语言运动功能发育明显落后,在学龄前期可学会说话,但不能表达较复杂的内容,多与比同龄明显小的儿童玩耍。学习能力差,接受及理解能力较同龄小孩差距很大,很少能升到三年级,生活自理困难,需别人的照顾,部分伴有躯体发育缺陷和神经系统异常特征。常可查出一些特殊的病因,不同的病因可有一些不同的躯体表现。本类患者相当于平时所说的“痴愚”。
3.重度:智商为20~34(占10%以内),自幼发现有躯体和神经系统异常,运动和语言能力差,呈特殊面容,学习困难,理解能力差,经过训练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语言、吃饭和基本卫生习惯。常伴有癫痫和先天畸形和神经系统的异常体征,容易感染疾病,容易天折。只能在监护下生活,不能进行生产劳动。
4.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占1%以下)出生时即有明显的躯体畸形和神经系统异常,一般不能学会走路和说话,或者只能发出一些类似叫人的简单声音;理解能力差,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依赖别人。极易发生感染等疾病而夭折。此类病患即平时所说的“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