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井是哪条经络

肩井是哪条经络

肩井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别名:肩解穴,膊井穴。

1.肩井穴。肩,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穴。

2.手少阳阳维之会。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气血主要集中在地之表部,天部层次气血因而处于空虚之状,阳维脉的气血及手少阳经天髎穴吸热上行的气血因此汇入穴内,故本穴为手少阳阳维之会。


脖子落枕拔罐图片大全

大椎穴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肩井穴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天宗穴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悬钟穴

1.悬钟穴位置:

悬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2.悬钟穴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卧位,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3.悬钟穴功效:

清热生气、悬钟穴有泄胆火、清髓热、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平肝熄风,舒肝益肾。

昆仑穴

1.悬钟穴位置:

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悬钟穴取穴方法:

昆仑穴位于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正坐或俯侧卧取之。

3.悬钟穴功效:

散热化气。昆仑穴有疏风通络、活血止痛、安神清热、舒筋活络的作用。

肩井的作用与功效

肩井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规律,经常刺激该穴位,能有效改善肩部血液循环,起到活络消肿,祛风清热的功效,肩部皮肤,肌肉,神经及淋巴得到刺激,局部血液循环自然变得通畅,新陈代谢得到改善,从而能有效促进机体自然抗病能力,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再者,胆经痛感,刺激胆经上的肩井穴,还可以助肝中郁结之气排出体外,作用于解决乳腺,淋巴问题。


肩井是哪条经络 肩井的治疗用法

滴大林经络通穴位按摩油,持扶阳罐温灸该穴位,时间为三至五分钟,让罐体的红外线及磁场刺激该穴位,可预治肩酸痛、头酸痛、肩部僵硬、落枕等肩部疾病。

滴大林经络通穴位按摩油,持扶阳罐温刮足少阳胆经(肩部),进行无痛刮痧,将该部位的寒气、湿气排出体外,1周2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按揉肩井穴时先以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左侧肩井穴五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

1.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左肩的肩井穴,用力按压5秒之后,慢慢放开,重复十次之后换左手。

2.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右肩的肩井穴,依然是重复10次。

注意事项:孕妇不能按摩肩井穴,很容易造成流产。


经常按摩肩井的好处 肩井穴名解析

肩,指穴位在肩部;井,指地部孔隙。“肩井”是指胆经的地部水液在这个穴位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到达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经常按摩肩井的好处

肩井是常用的肩颈部保健穴位,多按揉这个穴位,可以使气血调达舒畅,使气血运行至周身,有助于缓解疲劳,放松肌肉,也可以帮助缓解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引起的颈项肌肉痉挛,疼痛,上肢酸胀麻木等症。


艾灸肩井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肩井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艾灸肩井穴具有祛风清热, 活络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肩背痹痛,手臂不举,落枕,颈项强痛,乳痈,中风,头酸痛,眼睛疲劳,耳鸣,颈项肌痉挛等。

人体中很多经脉是否畅通,与肩颈所在的有关,肩井穴就好比人体的井口,而足底的涌泉穴则为人体的井底,要想保持经脉通畅,艾灸这两处穴位,人体气血从涌泉穴上行至全身,而肩井在上部与之呼应,从而使得全身气血通畅,缓解身体疼痛如肩背痛,头痛等症。肩井穴是胆经里联络最广的穴位,胆经又正好要从乳房边绕一圈,所以肩井穴是治疗乳腺炎,乳腺痛等乳腺疾病最有效的穴位,当乳腺胀痛或增生时,艾灸该穴位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肩周炎如何针灸治疗

基本治疗:治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针灸并用,泻法。风门,中渚,支沟,后溪,腕骨,委中。处方:以肩关节局部取穴为主。肩髁,肩前,肩贞,阿是穴,肩井,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方义:局部近取肩耦、肩前、肩井、肩贞,配局部阿是穴,针刺泻法并加艾灸,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效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得祛,筋脉舒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加减:太阴经证加尺泽、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加手三里、外关;太阳经证加后溪、大抒、昆仑;痛在阳明、太阳经加条口透承山。操作:肩前、肩贞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余穴均...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在中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肩井痛是怎么了

肩井痛的原因多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造成肩膀劳损的原因多是长期使用一边肩膀施力所致,比如长时间用一边肩膀背东西,或是肩部运动时间过长等。肩膀劳损的话,就会导致肩井部位出现疼痛现象。

2.肩周炎,颈椎疾病的发作的发作也会造成肩井痛的现象出现。

3.肩部感受风寒之邪,劳损或外伤的话,就会导致气血瘀滞,肩部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胆经不通的症状 肩井穴人的生命之井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口井,井底是脚底的涌泉穴,井口就是肩部的肩井穴。只有保持这口井上下畅通,人体内的气血才能畅通无阻。

也就是说,涌泉穴生出的“生命之水”必须从人体的最底部传输到最顶部,如果肩上的肩井穴堵塞了,生命之水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弱。所以,我们需要经 常按揉一下肩井穴,让生命之水畅通无阻。

此穴最善通经活络,鼓舞气血运行周身的作用,有歌诀:“肩井穴是大关津,掐此开通血气行,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周身。”

经常敲打肩井穴,解除疲劳,放松肌肉,也有助于治疗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等病引起的颈项肌肉痉挛、疼痛、上肢酸胀麻木。

注意,肩井穴只可揉按,非专业人士绝不能针刺。每次揉按要配合均匀呼吸,身体坐直,心无杂念,每次揉按36下,每天可以操作多次。


相关推荐

附分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附分穴常用配伍治疗

1.配风池,大椎,肩中俞,天柱,后溪,祛风活络,舒筋止痛,治疗风寒入络之颈项强痛。2.配天宗,曲垣,肩髃,肩井,后溪,散寒除湿,治疗寒湿入络之肩背痛,肩背拘急等。3.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通经活络,治疗经气不利之肘臂麻木,疼痛等。4.配五处,印堂,迎香,疏风散寒,治疗风寒喷嚏不止。5.配乳根,中府,肝俞,少海,通里,理气通入,治疗气滞泌乳异常。

身体疼痛怎么办 肩痛:提揉肩上“井”

很多儿女经常帮感觉肩痛的父母揉肩,但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原因及标准动作什么。揉肩止痛除了舒活了肩部气血,还有一个原因揉到了肩上的一口“井”——肩井穴。按摩肩井穴能直接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症状。很多父母年事已高,常感腰酸背痛,“拿肩井好办法。具体操作方法,被按摩者坐直,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搭在被按摩者双肩井部位,四指与拇

经络养生美容法

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多的穴位和经络,经常按摩可以舒筋活血,保护身体健康。经络养生美容法有很多,进行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些拍打经络养生操,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拍打经络养生法拍打经络养生法中我们可以拍打自己的大椎。用手掌拍打大椎,右手或左手都可以,单掌拍打或者左右手轮流拍打都可以。在拍打过程中,头要微微往前倾低头,要持续拍打36下左右。接下来,学习拍打两侧胳肢窝和胁位。先拍打左边的胳肢窝,左边的手臂往上举

臑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臑俞穴常用配伍

1.配伍肩井,肩髃,后溪,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治疗风寒湿痹阻经脉之肩痛,活动不利等。2.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以疏经通络,治疗肩臂酸痛无力,上肢不遂等。3.配风池,天宗,秉风,以疏风通络,治疗风寒入络之肩背疼痛等。4.配扶突,以化痰散结,治疗痰瘀互结之瘰疬。

脖子落枕拔罐图片大全

1.大椎穴位置: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2.大椎穴取穴: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3.大椎穴功效: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1.肩井

网球肘按摩手法介绍

1。预备式:站立或坐位均可,全身放松,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微闭,静养l~2分钟。2。揉合谷穴:经络合穴,阵痛通络。3。揉按肩井:以一手中指指端放在患侧肩部肩井穴处,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功效:通经活络,镇痛开窍。4。揉拉肩髃:以一手中指指端放在患侧肩部肩髃穴处,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功效:祛风通络,调和气血。5。拿捏肩周:以一手的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用力,从上到下拿捏患侧肩周0.5~l分

艾灸对颈椎病的好处有哪些

艾灸对颈椎病的好处1、艾条燃烧的时候,所以产生的短红外射线渗透性很强,可以起到温补阳气、融化寒湿、温通经络的作用。2、艾烟里散发出的微量艾叶精油物质,能附着在皮肤上,渗透进如的经络,可逐寒湿,通十二正经。这两个用途都能疏通经络,都对调理颈椎大有用处。经络通畅了,自然能化解瘀积,缓解颈椎病症状。艾灸治疗颈椎病取穴主穴可取天柱,大椎,肩井,后溪,病变颈椎压痛点或颈椎夹脊穴。天柱穴在后项部发际正中旁开1

经络的功效

当然,人体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各种不通的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穴位来调理。还那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疼痛,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有莫名的疼痛,那说明的此处经络不通。疼痛说明经络不通,继而导致气血不通,产生“冷”的感觉。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手脚发凉,常常经络不通的信号

肩井怎么了

1.造成肩膀劳损的原因多长期使用一边肩膀施力所致,比如长时间用一边肩膀背东西,或肩部运动时间过长等。肩膀劳损的话,就会导致肩井部位出现疼痛现象。2.肩周炎,颈椎疾病的发作的发作也会造成肩井痛的现象出现。3.肩部感受风寒之邪,劳损或外伤的话,就会导致气血瘀滞,肩部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天髎的准确位置图 天髎穴常用配伍

1、配风池,大椎,后溪,针刺泻法,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入络之颈项强痛。2、配风门,肩井,天宗,秉风,针刺泻法,祛风散邪,通经活络,治疗风邪入络之肩背痛。3、配天宗,肩髃,曲池,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痛。4、配膻中,内关,太冲,针刺泻法,调畅少阳气机,祛除烦满,治疗气机阻滞之胸中烦满,憋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