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有什么区别
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有什么区别
尿淀粉酶较血清淀粉酶增高较迟,于急性胰腺炎起病后12~24小时始可增高,下降亦较慢(多持续3~10天)。
成人腮腺炎如何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学检查。
a、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b、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着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小儿急性胰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并可出现核左移现象。血细胞比容增高(未进行大量输液前)。
2.淀粉酶测定 血和尿淀粉酶增高。常为主要诊断依据,但不是决定因素,因有时淀粉酶升高的程度与炎症的危重程度不是正比关系。7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3h后即可增高,血清淀粉酶增高达正常的3倍并持续数天,一般在症状发作后2~12h即增高,24h最高峰,48h后高峰下降,若用苏氏(Somogyi)比色法测定,正常儿均在64U以下,而急性胰腺炎患儿则高达500U以上。其他有关急腹症如肠穿孔、肠梗阻、肠坏死时,淀粉酶也可升高,很少超过300~500苏氏单位。而尿淀粉酶也同样变化,但发病后升高较慢,病变缓解后下降的时间比血清淀粉酶迟缓,且受肾功能及尿浓度的影响,故不如血清淀粉酶准确。尿淀粉酶升高可持续1~2周。
慢性胰腺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胰腺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1、轻型胰腺炎:或称水肿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范围限于上腹,体征轻;血、尿淀粉酶增高,经及时的液体治疗短期内可好转,死亡率很低;
2、重症胰腺炎:或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除上述轻型胰腺炎症状外,腹膜炎范围大,扩及全腹,体征重,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有黄疸,意识模糊或谵妄,腹水呈血性或脓性,可有胃出血,休克。
3、腹部B超:可帮助诊断。B超扫描能发现胰腺水肿和胰周液体的积聚。还可探查胆囊结石,胆管结石。但受局部充气肠袢的遮盖,限制了其应用。
4、增强CT扫描:是近年来被广泛接受的敏感的确诊慢性胰腺炎的方法。胰腺的改变包括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增大、水肿、坏死液化,胰腺周围组织变模糊、增厚,并可见积液。还可发现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病。
慢性胰腺炎实验室检查
1、胰酶测定:血清淀粉酶测定是被最广泛应用的诊断方法。血清淀粉酶增高在发病后24小时内可被测得,血清淀粉酶值明显升高,其后7天内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测定也为诊断本病的一项敏感指标。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清淀粉酶长。尿淀粉酶明显升高具有诊断意义。淀粉酶的测值愈高,诊断的正确率也越高。血清脂肪酶明显升是诊断慢性胰腺炎较客观的指标。
2、其他项目:包括白细胞增高,高血糖,肝功能异常,低血钙、血气分析及DIC指标异常等。诊断性穿刺偶尔用于诊断,穿刺液呈血性混浊。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有诊断意义,由于本方法的侵袭性和可能的并发症,因此并不是理想的诊断方法。
慢性胰腺炎放射影像学诊断
1、胸部X线片:左肺下叶不张,左半膈肌升高,左侧胸水等反映膈肌周围及腹膜后的炎症。支持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但缺乏特异性,是辅助性诊断指标。
2、腹部平片:可见十二指肠充气,表示近段空肠麻痹扩张。还可见结肠中断征,表示横结肠麻痹扩张,脾曲结肠和远段结肠内无气体影。或可见到胆结石影和胰管结石影,及腰大肌影消失等。是慢性。
血清淀粉酶(AMS)临床意义
(1)高淀粉酶血症:
①胰腺型淀粉酶增加:
A、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胰腺囊肿、胰腺癌、胃十二指肠等疾病。
B、药物:促胰腺激素、 肠促胰腺肽、缩胆囊素、 药物性胰腺炎、噻嗪类、类固醇等、
C、胰液从消化道漏出、吸收,消化道穿孔、肠管坏死、腹膜炎、穿通性溃疡等。
D、胰液逆流:ERCP(内镜胰胆造影)等胰胆管检查等。
②唾液腺型淀粉酶增加:唾液腺疾病、肿瘤产生淀粉酶、术后、 休克、烧伤等。
③两者淀粉酶均增加:慢性肾功能不全。
④巨淀粉酶血症:原因不明,羟乙基淀粉静点后。
(2)低淀粉酶血症:
①胰腺淀粉酶减少:因胰腺疾病造成胰脏废用(胰腺全切除、胰腺广范切除、急性暴发性胰腺炎)、重症糖尿病、严重肝病等。
②唾液腺型淀粉酶减少:唾液腺切除,照射后。
成人腮腺炎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学检查。
a、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提示特异免疫反应。中和抗体特异性强,但不作常规应用。
b、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着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以上)。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c、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d、尿 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
尿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会有有些人会出现尿淀粉酶增高的情况的。其可能是因为急性胰腺炎起病或者是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时候,则是会导致尿淀粉酶中等程度增高的。
此外,胰腺癌、胰腺损伤、急性胆囊炎等,此酶活性亦增高。
血清及尿淀粉酶来自胰腺和唾液腺的分泌。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淀粉酶随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少量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胰腺组织的炎症损伤使酶释放增加。分泌过多。胰腺等组织排泄受阻。由于淀粉酶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从尿排出,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也反映在尿中。
由此可以知道,血和尿淀粉酶的检查主要是是用于诊断胰腺炎的,因为,慢性胰腺炎则是会导致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的。
此外,急性腹膜炎,肠梗阻,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急性腮腺炎等疾病均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轻度升高,一般大于300苏氏单位则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根据。
急性胰腺炎多在起病12~24小时以后尿中淀粉酶开始升高。一般认为,尿液淀粉酶增高在频率及程度上比血清淀粉酶高,而且在血清淀粉酶活性恢复正常后,尿淀粉酶活性增高仍可持续5~7天。
因此,尿淀粉酶活性测定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很有价值,特别是对没有及时就诊的患者。
腮腺炎检查
腮腺炎检查
腮腺炎在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外周血象、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尿液检查等。
1、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
3、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即提示现症感染。近年来应用凝胶溶血试验,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体的检测简便迅速,但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2)补体结合试验:对可疑病例有辅助诊断价值,双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价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如条件许可,宜同时测定S抗体和V抗体。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体增高而S抗体不增高时仅表示以往曾受过感染。
胰腺炎如何检查出来 尿淀粉酶测定
尿淀粉酶测定也为诊断本病的一项敏感指标。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清淀粉酶长,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正常值80-300U/dl)具有诊断意义。淀粉酶的测值愈高,诊断的正确率也越高。但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变的轻重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
尿淀粉酶的正常值介绍
健康值 :苏氏法(Somogyi法):80~300U/L;佛尔格穆特法:16~64U/L;温斯罗法:8~32U/L检查介绍 :血清胰淀粉酶P—AMY [参考值] <115U/L尿淀粉酶 UAMY [参考值]100--330U/L就尿淀粉酶的正常值就有好多 ,正常0-1200U/L ,还有正常尿淀粉酶为80-300苏氏单位/小时,超过300单位/小时有诊断价值 ,还有正常值:<1000u/l。
1、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一般在发病后12h开始增高。>1000U/L,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持续3~lO天恢复正常,持续时间比血中略长5~7天。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呈中度升高;失水、休克、继发性肾功能障碍、胰腺癌、胰腺外伤、胆总管阻塞、胆石症、胃溃疡穿孔、流行性腮腺炎、酒精中毒等。
2、减少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胆囊炎、糖尿病、重度烫伤、甲状腺中毒症等。尿淀粉酶病理:病理性升高: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胰管阻塞、胰腺癌、胰腺损伤、急性胆囊炎、胃溃疡、腮腺炎等,以上疾病时,往往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与尿中淀粉酶同时升高;病理性降低:主要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巨淀粉酶血症时,尿淀粉酶正常,但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
尿淀粉酶升高是为什么
1.胆道系统疾病
正常情况下,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Vater壶腹者占80%,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这段共同管道长约2~5mm,在此“共同通道”内或Oddis括约肌处有结石、胆道蛔虫或发生炎症、水肿或痉挛造成阻塞,胆囊收缩,胆管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时,胆汁便可反流到胰管内激活胰酶原引起自身消化,即所谓“共同管道学说”,50%的急性胰腺炎由此引起,尤其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
若胆石移行过程中损伤胆总管、壶腹部或胆管炎症引起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如伴有十二指肠腔内高压,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产生急性胰腺炎。此外,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释放出激肽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腺消化酶引起急性胰腺炎。
2.酒精或药物
在欧美国家酗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我国近年也有增加趋势。酒精能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使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内pH值下降,使胰泌素分泌旺盛,胰腺外泌增加。
长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同时,酒精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使乳头发生水肿,妨碍胰液排出,其原因符合“阻塞-分泌旺盛学说”。
有些药物和毒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或促使胰液外分泌亢进,或促进胰腺管上皮细胞增生、腺泡扩张、纤维性变或引起血脂增高,或促进Oddis括约肌痉挛而引起急性胰腺炎,如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噻嗪类利尿药、L-天门冬酰胺酶、有机磷杀虫剂等。
腹痛一般需要进行什么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以及体格检查可能会选择性的进行如下辅助检查,如大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血淀粉酶,血心肌酶谱,心电图,呕吐物检查,内镜检查,腹部超声,腹部 CT 等。有怀孕可能的还要进行一些有关怀孕的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