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竟可以预防老人骨折
这样做竟可以预防老人骨折
1、提前为老人做骨密度检测
如想要让老人家有个舒适无虑的生活,建议可以找个信赖的骨科医师先为老人家做个骨质密度的检测,了解骨质的强度,拟定预防骨质疏松症之计划,必要时给予简易强化骨骼之药物,再从食、衣、住、行四方面用心。
2、饮食方面
多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如果缺乏维生素D的话,就会减低钙质的吸收。
3、穿著方面
穿著的衣物应当轻薄而保暖,添加过量的衣物反而会导致其行动不便。
4、适量运动
缓和的运动为主,如国民健康操、散步、骑固定式脚踏车等。
5、生活设施方面
老年人的居室要设置合理,地面不要太滑,桌凳不要乱摆,常用的东西放置高度要适度。老年人在起床时、在由坐位到站立等改变体位时需慢慢适应。
有规律锻炼预防老人骨折
芬兰一项研究表明,老年妇女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有助预防骨折,并能改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
据当地媒体报道,芬兰奥卢大学和图尔库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63名有骨质疏松症状的70岁至73岁的芬兰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研究。其中,87人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坚持每周参加一次集体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踏步、跳跃,以及腿部和臀部肌肉训练等。除此之外,她们还坚持每天在家进行锻炼。
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妇女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和行动能力测试发现,尽管体育锻炼并未使她们的骨密度增加,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妇女发生骨折的情况明显较少。
据报道,这项研究结果首次证实老年妇女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减少骨折。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经常运动的人和不运动的人摔倒方式存在区别有关,经常锻炼的老年妇女平衡和行走能力都比较好。
研究人员建议,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状的老年妇女每天应坚持进行适度锻炼。
为什么镁可以预防老人骨折
为什么镁可以预防骨折?
骨折是造成残疾和身体不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更增加了医保系统的负担。众所周知的是,钙和维生素D在骨骼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镁是必需的营养成分,也是骨骼的重要成分。尽管有迹象表明镁可能对骨骼健康有益,但还没有研究已经能够表明其对骨折有影响。
布里斯托尔和芬兰东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年的时间内跟踪调查2245名中年男子。他们发现,血液中镁含量较低的男性有较高的骨折风险,尤其是髋关节骨折。男性血液中镁含量较高的男性,骨折风险降低了44%。在调查期间,血液中镁含量非常高(》2.3mg/dl)的22名男性中没有一人发生骨折。在同一研究中,并未发现膳食中镁摄入量与骨折有关。在之前的几个研究中,这一发现表现出了一致性。
布里斯托大学肌肉骨骼研究组和首席研究员Setor Kunutsor博士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未经研究证实,但避免血液中镁含量较低,可能是一种有希望预防骨折的方法。”
虽然血液中镁的含量取决于食物和水中的镁摄入量,但是患有某些肠道疾病或者服用某些药物的老年人可能不是这种情况。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增加摄取富含镁食物可能不一定会增加血镁水平。治疗基础疾病和补充镁可能是避免血液中镁含量较低的另一种方法。
这些新发现可能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因为低血镁水平的人在人群中非常普遍。特别是容易发生骨折的中老年人。大多数这些人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由于现在在医院没有定期测量血镁含量,所以人们很难发现自己血液中镁的含量较低。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启动包括血常规筛查在内的血液镁筛查,特别是对老年人。
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有什么方法
(1)预防老人骨质疏松,坚持运动锻炼很关键。
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自身体质,也能够强化骨骼,可以帮助有效减缓骨质疏松的症状;另外老年人运动一般喜欢在户外,这样就能够增加日常太阳照射的时间,这样可以帮助维生素D的合成,对于缓解老人骨质疏松也是有效果的。对于老人而言运动不建议太过于强烈,建议打打太极拳、散步晨练等就可以了。
(2)预防老人骨质疏松,多吃高钙食品有作用。
饮食补钙是预防钙质流失引发骨质疏松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对于老年人来说多吃高钙食品,能够促进身体内钙的吸收,对于补钙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在众多的食品当中,尤其建议老年人多吃奶制品、鱼虾、动物骨、豆制品以及蛋类蔬菜等,这些食物当中钙含量都是十分丰富的。
人到老年身体素质就开始逐渐滑坡,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项机能以及新陈代谢等都会出现退化,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退行性变化症状,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老年骨质疏松。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这个问题,虽然它非常常见,但如果不注意做好保健护理,其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老年人骨折的护理
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健康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照顾很周全,那么老年人骨折的护理也应该做到位。
老年人骨折需要家属付出比平时要多的耐心和关心照顾好老人,给老人精神和心理的安慰。
要保持骨折老人的心情愉悦,这样才能将因为骨折而出现的低落情绪扫净,促进骨折尽快愈合。
骨折需要卧床休息,因此平时多给骨折老人做按摩,避免褥疮出现;也要帮助患者在卧床时做一些运动,防止用于长期不运动而导致肢体、关节萎缩。
骨折病人应该多喝水,适当的喝一些蜂蜜水、多吃一些含有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小便和大便的通畅,防止便秘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老人骨折的危害
很多人认为老人冬季骨折是很常见的事情,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股骨颈骨折、髋骨骨折和脊柱骨折这三种骨折,对高龄、患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致残率和致死率都相当高。研究显示,老年人髋部骨折后,死亡率高达40%,5年存活率只有20%。因此,髋骨骨折被称为老年人的“最后一劫”,部分老年人在发生髋骨骨折后,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只能长期卧床。因此老人骨折的危害还是相当大的。
老年人骨折后,愈合速度慢,会造成很大的痛苦,约有20%左右的老年人骨折以后,由于原本就有心衰、脑梗等严重疾病,无法手术,只能采取卧床的保守治疗方法。老人一旦采取卧床治疗,很难避免并发症的侵蚀,这些并发症有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
常见的股骨颈骨折,由于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相当多的病人难以愈合,还可发生股骨头坏死。更严重的是,老年人骨折伴发心脑血管病较为普遍,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恶化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老人骨折是致命的大事,需要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注意,尤其是在冬天,要积极预防老人骨折。
年纪愈大,就愈可能发生骨折。儿童虽然好动,容易受伤,但是由于他们的骨头富有弹性,骨头会弯曲,却不容易断裂。而老年人的骨头已变得松脆、衰弱,他们的平衡及协调功能又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种种障碍,因此老年人就很容易摔倒受伤,造成骨折。了解了骨折的危害有哪些,大家在生活中就要尽量避免骨折的发生。
老人骨折卧床的死亡率
90%髋部骨折诱因是跌倒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骨骼脆性增加,轻轻一摔很可能就骨折了,尤其以髋部骨折最常见。近年来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该院骨科病房里大多数是80—90岁高龄,最主要诱因就是不慎跌倒导致髋部骨折,而骨质疏松症是老年跌倒后发生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止跌倒、治疗骨质疏松症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的关键,骨质疏松治疗可以提高骨强度,增强肌肉力量和反应灵敏性,可以防止跌倒。从骨质疏松的发病人群来看,老年女性居多,这是因为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减退,女性的骨丢失比较快,大量骨丢失造成的后果就是骨质疏松。
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止跌倒、摔伤。除外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比如脑梗、心梗、高血压等,这些基础疾病也会让老人发生头晕不适而摔倒。另外,对于高龄老人,家人的看护要得当,老人生活起居最好有专人照顾,洗澡、上厕所、上下楼等都要有专人陪同。据了解,跌倒是导致老人髋部骨折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每年超过90%的老年髋部骨折发生与跌倒有关。
倒春寒如何预防老人骨折
第一招:多做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因为在天冷的时候,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减少,在紫外线照射不足的情况下,体内帮助钙质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转化减少。钙吸收不良就会加重骨质疏松。不过:户外一运动虽然有助于预防,但一定要适当,别让自己在运动时受伤。
第二招:平衡膳食,合理用药。老年人要多补充钙剂,多喝牛奶,多吃虾皮等海鲜类食品;不要抽烟和喝酒以免影响钙质的吸收。而本身就有基础性疾病的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吃药,以防疾病发作时跌倒。
第三招 精心照顾,小心行走。照顾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所以尽量不要让老年人单独生活最好外出时也有人陪同,以防老人在走路时候摔倒。当遇上雨雪天气时,尽量不要出门。出门时要穿轻、软、防滑的布鞋。
第四招:正确的摔倒姿势可减少伤害。骨折老人中,受伤最多的部位是手腕和胯部。但要是在摔倒时往侧面倒,就可以减少这两个部位受伤的可能,另外,要是摔倒时是往后抑的话,一定要双手抱头以防脑训受伤。
棒骨的功效与作用 补钙
棒骨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能促进幼儿的骨骼发育,还能预防老年人骨质酥松。
怎样调整老人驼背现象
老人有驼背怎么办?
第一:多吃含钙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一些豆类食物都是豆制品,例如牛奶、豆浆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有必要,那么老年人也可以适量的服用一些钙片或者是补钙的胶囊。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老年人由于钙质不足导致的骨质疏松的情况,对于预防老年人骨折、骨裂以及驼背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第二:多睡硬木板床
长期坚持睡硬木板床,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驼背。除此之外,晚上睡觉的时候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想要保持一个挺直的姿势,那么晚上睡觉也最好坚持这个姿势,也要选择仰睡,让背部压在硬木板床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军人都是昂首挺胸的原因。如果说习惯了侧睡的,那么也最好不要出现弯腰睡觉的情况,因为长期这个习惯也会出现驼背的情况。
第三:昂首挺胸大步走
很多人喜欢将双手放在背后,这样背着手走路认为更加的有气势。事实上结果正好相反,因为这样走的时候双手放在背部,这样头部就会在不知不觉的低下来,这样背部也会出现弯曲,如果长期如此就容易出现驼背的情况。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逛街、散步还是其他,最好要昂首挺胸大步走。
第四:家庭体育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坚持体育运动,例如吊环、单双杠等等,也可以自己有意识的抬头挺胸,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进行,这对于身体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很多人认为老人家出现驼背的情况属于正常的,这是因为年纪上来的缘故,事实上,这并不是如此。老年人驼背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身体缺钙导致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时还应该补充足够的钙质。老年人骨质疏松对于身体的伤害非常的巨大,不仅导致骨骼变得疏松以及脆弱起来,并且承受能力也在下降,只要轻微的打击就容易出现骨折的情况。人们长期站立,如果骨质疏松了,那么所要承受的负荷就会加重,这样就容易出现驼背的情况了。
老年人骨折的注意事项
1、老人骨折切莫长期卧床
过去很多老人一骨折就认为肯定要卧床等其“正骨”、“愈合”,但是医生指出,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尽早积极治疗,长期卧床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是增加老人骨折致死率的重要原因。
专家表示,目前骨科治疗提倡患者骨折后应该积极做骨折内固定,然后让病人早点下床运动,一般术后2~3天就可下床活动。因为长期卧床会进一步降低老人的血液循环,诱发老人产生聚积性肺炎;同时,长期卧床也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容易使心脏缺氧,诱发心肌梗塞;
2、老人骨折未愈莫“乱动”
老人对待骨折的另一个误区刚好相反,很多老人骨折后未作正骨手术固定就盲目乱动。专家表示,目前常见的老人骨折有髋骨骨折、椎骨骨折和跷骨骨折三种,由于髋骨骨折一动就会有比较严重的痛楚,因此未愈“擅动”的多数是后两者———如果椎骨骨折未愈就擅动,让其无法正位,可能会造成驼背,由于压迫到肺部,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