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老人佩戴助听器的好处
听力障碍老人佩戴助听器的好处
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好处一:避免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
一个存在有双侧听力障碍的患者如果只选择佩戴一个助听器的话,那没有戴用助听器耳朵的听觉中枢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听力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渐进(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时间越长越严重。产生听觉剥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戴助听器的耳朵向大脑输送了足够的信息,使得大脑不再去关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大脑似乎放弃了对传送较弱信号耳的关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双耳同时选配助听器。
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好处二:提高声源定位能力
人耳具有极强的声源定位能力。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双耳必须具备同等的听力阈值。声音在空气的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和速度的变化,如果听力损失且阈值不对称,无论来自什么方向的声音大多数都会被听力阈值较好的一侧听到,这样就无法判定声源的方向。因此,双耳选配可更好的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
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好处三:提高降噪和言语理解能力
人耳的耳廓具有集音和降噪功能。对一个听力有缺陷的患者来说,提高信噪比是非常重要的。双耳佩戴则意味着二个耳廓同时具备集音和降噪能力,对提高语言分辨能力有极大的意义。
双耳佩戴助听器的好处四:增强双耳响度整合效应
双耳听觉所接受的声音响度要比单耳高一些,在阈值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3分贝。在阈上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10分贝。因此,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使每只助听器的整体增益略为降低,从而减少了声反馈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同时对于重度聋患者来说,助听器进入饱和状态的机率降低,更有助于改善助听后的言语可懂度。
老人戴助听器要注意的事项
佩戴助听器是改善耳聋老年人听力的重要手段。但助听器是不能随意购买和使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验配才可以佩戴。老年人在验配助听器的过程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近发生的老年性耳聋,不要急于佩戴助听器,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如仍不见改善,再考虑佩戴助听器。过早佩戴助听器可能会因接受强声刺激而加重耳聋。
(2)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本人的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合的助听器。千万不可自行选购,随意佩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
(3)老年性耳聋,双耳的耳聋程度常常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助听器宜佩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尽可能和谐一致。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
耳聋,则应佩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而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宜双耳轮替佩戴,以减轻疲劳。
(4)老年人佩戴助听器都有一个适应期,约三五个月。适应期内,助听器的音量应尽量开小,刚开始时,佩戴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几分钟即可,以后逐渐加长。
耳聋听力恢复的主要方法
听力和语言是我们与家人朋友以及社会进行沟通交流和表达的主要手段。一旦患了耳鸣耳聋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社交活动更会严重降低我们个人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耳聋的听力恢复治疗耳聋。
耳聋的听力康复是可以从很多方面起手的。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药物治疗和其它保守治疗方法。如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道耵聍栓塞和早期的突发性聋。特别是突发性聋一旦发生,需尽早药物治疗,越早治疗预后越好。有噪声性聋发生高危因素者要注意噪音防护。
2,手术治疗。手术可重建外耳和中耳传音结构和清除病灶。如大部分慢性中耳炎,听神经瘤,耳硬化症等。
3,佩戴助听器。对药物和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佩戴助听器是不错的选择。助听器是一种声音放大装置,通过它将声音放大后传输到耳内,使听力损失者的听力得到补偿。但佩戴助听器也是一门学问,不能随便去买一个戴上。正如配眼镜要验光一样,配助听器也要“验听力”,我们的言语是由不同频率的声音组成的,耳聋患者的听力下降各个频率损失不同,因此需要针对频率进行调试放大,否则就会“只听到很响的声音而不知道人家说什么”或者“听到的声音刺耳,无法忍受”。助听器的种类很多,有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等,耳道式助听器因其体积小、隐蔽在耳道内外表不能发现目前最受欢迎。对于严重传导性耳聋或外耳道闭锁的患者,可能需要骨锚式助听器(又称BAHA)。BAHA是将助听装置通过手术植入到颅骨表面,让声音直接经骨导传入内耳。
4,电子耳蜗植入或脑干植入。对于双侧极重度聋与全聋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根据专业的检查结果可以考虑植入电子耳蜗或脑干植入。
耳聋的缓解办法会有哪些
1、有立体声效应,有利于声源定向,人耳具有极强的声源定位能力。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双耳必须具备同等的听力阈值。声音在空气的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和速度的变化,如果听力损失且阈值不对称,无论来自什么方向的声音大多数都会被听力阈值较好的一侧听到,这样就无法判定声源的方向。因此,双耳选配可更好的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
2、有静噪效应,在噪音环境下,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选择听取能力强,言语识别率高。人耳的耳廓具有集音和降噪功能。对一个听力有缺陷的患者来说,提高信噪比是非常重要的。双耳佩戴则意味着二个耳廓同时具备集音和降噪能力,对提高语言分辨能力有极大的意义。
3、有心理声学效应,在音量相同的情况下,感觉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听器声音大。双耳听觉所接受的声音响度要比单耳高一些,在阈值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3分贝。在阈上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10分贝。因此,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使每只助听器的整体增益略为降低,从而减少了声反馈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同时对于重度聋患者来说,助听器进入饱和状态的机率降低,更有助于改善助听后的言语可懂度。
4、避免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一个存在有双侧听力障碍的患者如果只选择佩戴一个助听器的话,那没有戴用助听器耳朵的听觉中枢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听力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渐进(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时间越长越严重。产生听觉剥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戴助听器的耳朵向大脑输送了足够的信息,使得大脑不再去关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大脑似乎放弃了对传送较弱信号耳的关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双耳同时选配助听器。
耳聋的缓解办法会有哪些
目前来看耳聋是相当普遍的一种疾病了,此病的出现会让患者的耳部方面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危害,同时让他们的听力下降严重,大家要将耳聋引起高度的重视,要清楚的了解一些此病的缓解方法,来看看耳聋的缓解办法会有哪些呢。
1、有立体声效应,有利于声源定向,人耳具有极强的声源定位能力。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双耳必须具备同等的听力阈值。声音在空气的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和速度的变化,如果听力损失且阈值不对称,无论来自什么方向的声音大多数都会被听力阈值较好的一侧听到,这样就无法判定声源的方向。因此,双耳选配可更好的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
2、有静噪效应,在噪音环境下,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选择听取能力强,言语识别率高。人耳的耳廓具有集音和降噪功能。对一个听力有缺陷的患者来说,提高信噪比是非常重要的。双耳佩戴则意味着二个耳廓同时具备集音和降噪能力,对提高语言分辨能力有极大的意义。
3、有心理声学效应,在音量相同的情况下,感觉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听器声音大。双耳听觉所接受的声音响度要比单耳高一些,在阈值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3分贝。在阈上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10分贝。因此,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使每只助听器的整体增益略为降低,从而减少了声反馈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同时对于重度聋患者来说,助听器进入饱和状态的机率降低,更有助于改善助听后的言语可懂度。
4、避免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一个存在有双侧听力障碍的患者如果只选择佩戴一个助听器的话,那没有戴用助听器耳朵的听觉中枢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听力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渐进(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时间越长越严重。产生听觉剥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戴助听器的耳朵向大脑输送了足够的信息,使得大脑不再去关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大脑似乎放弃了对传送较弱信号耳的关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双耳同时选配助听器。
5、提高整体效果,大多数单侧使用助听器的患者,由于缺乏整合效果,降噪和定向感。往往为了想听到或听清某些声音而采取无限制的加大助听器音量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的听觉神经适应了大音量的声音,就会造成听力阈值加重。双耳佩戴由于能够提高整合效果、降噪和定向能力,会给耳朵提供比较高的舒适度和信噪比,就会避免经常单侧性的加大音量,防止听觉疲劳。大家必须要注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项,应该注意多休息,有效地进行诊断,平时也要注意生活中的饮食方法,避免影响到身体健康,造成更多痛苦。平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耳朵的保健,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听力。
老年人听力下降应不应该戴助听器
依赖助听器没什么不好
“很多人老了,眼睛不好使了,就会借助老花镜,要是腿脚不利索,就会使用拐杖。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就是不喜欢使用助听器,觉得会产生依赖。其实,助听器和老花镜、拐杖一样,都是老人生活的辅助工具,依赖助听器并没有什么不好!”
老年人一旦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到听力困难,意味着需要助听了,都应该验配助听器。如果老人使用助听器后“离不开”、“摘不下来”,意味着助听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使用者的听觉状况,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不佩戴助听器会使听力越来越差
老年人听力不好,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不然听力会越来越差甚至导致耳聋。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衰老,耳蜗毛细胞萎缩,听力中枢机能的退化等,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所以不少老人总在抱怨“听得见却听不清”。然而,佩戴助听器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听到的声音清晰响亮,同时减缓听力系统衰老的进程。黄斌先生提醒子女及老人,听力不好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以免听力越来越差。
不佩戴助听器易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听力不好,不佩戴助听器会很大程度上导致老年痴呆的情况发生。人体听到声音,大脑接收到声音信号才会兴奋;而听不到声音,意识则会处于不兴奋的状态,大脑就失去活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慢。久而久之,听力下降会使老年人反应迟钝、语言能力下降、交流减少,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老人产生孤僻、淡漠、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不佩戴助听器影响心理健康
老年人听力不好,不佩戴助听器会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据科学研究显示,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更差。黄斌先生指出,听力下降,大脑接受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和记忆力下降。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久而久之,老年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自卑。老年人听力不好,不佩戴助听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患上耳聋的缓解方法都有哪些
1、有立体声效应,有利于声源定向
人耳具有极强的声源定位能力。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双耳必须具备同等的听力阈值。声音在空气的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和速度的变化,如果听力损失且阈值不对称,无论来自什么方向的声音大多数都会被听力阈值较好的一侧听到,这样就无法判定声源的方向。因此,双耳选配可更好的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
2、有静噪效应
在噪音环境下,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选择听取能力强,言语识别率高。人耳的耳廓具有集音和降噪功能。对一个听力有缺陷的患者来说,提高信噪比是非常重要的。双耳佩戴则意味着二个耳廓同时具备集音和降噪能力,对提高语言分辨能力有极大的意义。
3、有心理声学效应
在音量相同的情况下,感觉双耳配戴助听器比单耳配戴助听器声音大。双耳听觉所接受的声音响度要比单耳高一些,在阈值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3分贝。在阈上水平,双耳阈值好于单耳阈值约10分贝。因此,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使每只助听器的整体增益略为降低,从而减少了声反馈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时间。同时对于重度聋患者来说,助听器进入饱和状态的机率降低,更有助于改善助听后的言语可懂度。
4、避免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
一个存在有双侧听力障碍的患者如果只选择佩戴一个助听器的话,那没有戴用助听器耳朵的听觉中枢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听力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渐进(迟发)性听觉剥夺效应,时间越长越严重。产生听觉剥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戴助听器的耳朵向大脑输送了足够的信息,使得大脑不再去关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大脑似乎放弃了对传送较弱信号耳的关注。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双耳同时选配助听器。
5、提高整体效果
大多数单侧使用助听器的患者,由于缺乏整合效果,降噪和定向感。往往为了想听到或听清某些声音而采取无限制的加大助听器音量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的听觉神经适应了大音量的声音,就会造成听力阈值加重。双耳佩戴由于能够提高整合效果、降噪和定向能力,会给耳朵提供比较高的舒适度和信噪比,就会避免经常单侧性的加大音量,防止听觉疲劳。
使用老人助听器好不好
老人听力不好,利用听力器来改善听力是非常有好处的。具体的好处如下:
1、老人用助听器能改善心理健康
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佩戴助听器会影响心理健康。据科学研究发现,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更差。许先生指出,听力下降,大脑接受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下降。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久而久之,老年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自卑。
2、老人用助听器不易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佩戴助听器会很大程度上导致老年痴呆的情况发生。人体听到声音,大脑接收到声音信号才会兴奋;而听不到声音,意识则会处于不兴奋的状态,大脑就失去活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减慢。久而久之,听力下降会使老年人反应迟钝、语言能力下降、交流减少,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老年人产生孤僻、淡漠、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老年痴呆。
3、老人用助听器提高听觉能力
人耳具有极强的声源定位能力。但是,它的先决条件是双耳必须具备同等的听力阈值。声音在空气的传递过程中,会有能量和速度的变化,如果听力损失且阈值不对称,无论来自什么方向的声音大多数都会被听力阈值较好的一侧听到,这样就无法判定声源的方向。因此,双耳选配可更好的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
4、老人用助听器延缓听神经功能衰退
解决听觉剥夺现象就是解决听中枢神经功能的渐进性衰退。让每个双侧听力损失的患者能够双耳都处在正常的有声状态下,通过声刺激来引起听神经的兴奋是非常重要的。
5、老人用助听器提高聆听舒适度
使用者对所听到的声音信号会大大地提高了信噪比和极佳的聆听舒适度。因此,可以从容面对多方交谈的需要。对学习、工作、社交、会议等等会带来极大的帮助。
6、老人用助听器抑制耳鸣现象
助听器的放大声会抑制耳鸣的感觉,如果只是单侧选配的话,可能另一侧的耳鸣还仍然存在,这样会影响舒适度和清晰度。
7、老人用助听器预防单侧性听觉疲劳
双耳佩戴由于能够提高整合效果、降噪和定向能力,会给耳朵提供比较高的舒适度和信噪比,就会避免经常单侧性的加大音量,防止听觉疲劳。
新生宝宝都该查听力
筛查方法快速简便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法(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AABR)两种。根据设定的筛查标准,就可以把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筛查出来,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对正常出生的新生儿要进行两个阶段的筛查,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没有通过的新生儿和漏筛的人要在42天进行双耳复筛。如果复筛还没有通过,要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到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对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出院前要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对于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3年内每年至少随访1次。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应当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对于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患儿,应当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
助听器应该何时配
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应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一般来讲, 确诊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儿,建议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选配助听器;中度听力损失者,建议6个月龄时开始选配助听器;部分中度及轻度听力损失的小儿,随访至8~10个月,确定为永久性听力损失后,建议选配助听器。
所有佩戴助听器的患儿,均应定期进行听觉及言语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听力和言语发育评估。对康复效果欠佳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建议1岁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继续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戴助听器会引起耳朵发炎吗
1、耳朵有炎症能戴助听器吗?
假如耳朵现在正在发炎症,或是流脓流水,建议您这个时候暂时不要佩戴助听器。因为这个时候保持耳内通风通气,才会有利于炎症的康复。同时假如这时佩戴助听器的话,一个是不利炎症,还有就是脓水有可能会渗透到助听器中,腐蚀助听器。所以这个时候建议不要佩戴助听器,等炎症好了再佩戴。
2、戴助听器会诱发耳朵炎症吗?
一般来讲,戴助听器是不会引起耳朵发炎的,但当患者正处于感冒或身体抵抗力差等非健康状态时,由于配戴助听器后,耳道内环境改变了,有时会诱发引起耳朵发炎,此时我们不必担心,应摘下助听器,等炎症彻底治愈后再继续使用;极个别用户耳道皮肤敏感,对助听器材料过敏,此时可以申请厂家在外壳上涂一层抗菌材料,同时适当减少佩戴时间。
如果患者本身有中耳炎,建议尽量选配耳背式助听器,当中耳炎处于炎症期间尽量不要佩戴助听器,以免加重炎症或者流脓流水也会导致助听器的损坏。炎症消退后再佩戴助听器。
若是佩戴定制机,要注意机器外壳是否合适,若是外壳不合适,可能会导致耳道壁磨破,从而造成耳道发炎。
老年性耳聋患者如何选配助听器
老年性耳聋患者如何选配助听器?老年性耳聋通常表现为在噪声环境中语言辨别能力显著下降。一般来说,男性在45岁以后,女性较男性稍晚,开始出现听力衰老现象,因为这个年龄阶段是整个机体趋于衰老阶段,各组织器官开始老化,没有其他疾病者,45岁以后每年下降1.5分贝,都应属于正常现象。佩戴助听器是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听力的重要手段。
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助听器是不能随意购买和使用的,必须经过严格的验配才可以佩戴。一般推荐单侧耳聋配单耳助听器,双侧耳聋配双耳助听器,以便更清楚地辨别语音。
老年人在验配助听器的过程中,通常在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是否应佩带助听器。千万不可自行选购,随意佩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
老年性耳聋,双耳的耳聋程度常常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助听器宜佩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尽可能和谐一致。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耳聋,则应佩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而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宜双耳轮替佩戴,以减轻疲劳。
老年性耳聋的老人在配戴助听器后一旦听到外界各种声音,可能暂时不能适应,因此不可立即接触声音嘈杂的环境,要先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助听器,适应后再接触噪声环境。老年性耳聋患者佩戴助听器都有一个适应期,约3个月。3个月内逐渐递增佩戴时间。从开始每次几分钟到几个小时,时间逐渐加长,直到整天戴用为止。
由于不同老年性耳聋患者对助听器的类型各有所好,对每个人来说适合的型号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找到专业的听力师让他们来推荐针对个人最适合的助听器,效果才能更好。
老年人耳聋佩戴助听器的注意事项
(1)假如是最近刚刚发现的老年人出现耳聋,最好不要着急佩戴助听器,应该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正规临床治疗,假如还是没有得到改善,那么之后再考虑是不是要佩戴助听器。过早佩戴助听器可能会因接受强声刺激而加重耳聋。
(2)验配助听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本人的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合的助听器。千万不可自行选购,随意佩戴,以免损害残存的听力。
(3)老年性耳聋,双耳的耳聋程度常常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助听器宜佩戴在听力较差的一侧,使另一只耳朵仍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求双耳听觉尽可能和谐一致。若一耳为中度耳聋,另一耳已达重度
耳聋,则应佩戴在听力较好的一侧,这样可获得最佳的听音效果。而对于双耳耳聋程度一致的中重度耳聋,宜双耳轮替佩戴,以减轻疲劳。
(4)老年人佩戴助听器都有一个适应期,约三五个月。适应期内,助听器的音量应尽量开小,刚开始时,佩戴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几分钟即可,以后逐渐加长。
老年人尤应注意保护听力
听觉是我们生来具有的感觉,它是我们一种宝贵的感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我们依赖听觉与这个有声的世界相互联系。如果老年人因听力下降不能与他人交流,更容易患上老年性痴呆。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向老年社会迈进,因此老年人听力的保护更显得尤为迫切。
进入老年阶段,人体各器官出现老化,听觉器官也不例外,听力障碍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然而我们对其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这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老年人最常见的听力下降是老年性耳聋,这是指因听觉系统老化而引起的听力损失,其病理改变主要在耳蜗及蜗后,临床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言语识别率降低、脑干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延长等特点。临床上常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聋,在排除其他原因后诊断为老年聋。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小声音听不到,大声音又怕吵,和人交谈有时能够听到声音但听不清讲话内容,言语识别率明显下降,同时有部分老年人会伴有耳鸣。
另外,由于老年人很多都伴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全身疾病,这些疾病对听觉器官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不但会加重老年性聋,而且还会使这种耳聋提前,甚至导致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现代社会,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如压力、紧张、疲劳等等因素的存在,突发性耳聋发病增高很快。突发性耳聋除了听力下降,多还伴有耳鸣,少数病人可有眩晕症状,突发性耳聋多引起毛细胞变性和缺血,突发性耳聋是不可耽误的急症。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听觉器官老化引起的老年性耳聋,虽然属于自然规律,目前并无逆转此过程的方法。但并不是说,对老年性听力下降可以听之任之,漠不关心;也并不是说,对老年性听力下降没有任何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办法。临床实践表明,对老年性听力障碍,及早进行预防、治疗,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缓衰老,减轻家庭、社会压力。
目前,感音神经性聋在老年人听力障碍中占大多数,合理使用助听器为其主要的康复手段。人体所有的器官都有一个特点,叫“用进废退”,意思就是一个器官或某种功能,越是经常使用或锻炼,其功能越好,如若经常不用或得不到锻炼,则其功能将衰退,听力也具有这个特点。
对于临床上无法治愈的传导性耳聋和经过治疗无效的神经性耳聋,为了防止内耳功能下降,应尽早佩带助听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助听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放大器,仅有放大功能。
助听器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由于每一位听障者的听力损失程度都不一样,因此,电脑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放大程度,使放大后的声音接近自然。目前,数字可编程助听器在传统助听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智能降噪;智能抑制反馈啸叫;多频段可调节;自适应数字音频聚焦以及多程序选择等新的功能。实践证明,耳聋病人佩戴助听器之后,其精神状态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改善。
从预防的角度,在工作生活中尽量减少激发因素,能够推迟老年聋的发生。如降低环境噪声,节制脂肪摄入,多食用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鱼类、牛羊肉等,忌酒戒烟、积极治疗体内潜在病灶、劳逸结合、坚持体质锻炼、避免情绪紧张和情绪激动,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忌用耳毒性药物等。从治疗角度,维生素A、维生素E类药物、改善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丹参等均可适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