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溪是什么经 解溪的按摩手法
解溪是什么经 解溪的按摩手法
1.用拇指指腹推按解溪穴2—3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头痛、癫痫、精神病等。
2.经常用拇指指腹向内用力按压解溪穴,每次1—3分钟,可以强壮内脏器官,健胃益脑。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止咳 足部按摩止咳
有效穴位:涌泉,解溪,然谷,太溪等穴位。
按摩手法:单指扣拳,点按涌泉,解溪,然谷,太溪等穴各50-100次,力度适中。
有效反射区:甲状旁腺,喉及气管,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脾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喉及器官,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反射区每个区按50-100次。
半夜一直咳嗽不停怎么办 第3招:按摩止咳
当半夜一直咳嗽不停,我们身边又没有药物时,最安全方便有效的止咳方法,要数按摩止咳了,按摩能够有效的疏通身体穴位,通过揉、压、按的方式,帮助患者血液流通,达到止咳目的。具体操作穴位方法如下所示: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囟会,百劳等穴,以及气管,肾上腺等耳穴。
按摩方法:1.按揉百会,百劳各50-100次,按揉迎香,囟会各30-50次,力度适中;2.棒推气管,肾上腺,内伤咳嗽积压推3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缓和为宜;外感咳嗽积压推五分钟,频率每分钟120次,力度轻重兼施,以轻柔为宜。
有效穴位:太渊,鱼际,少商,合谷等。
按摩手法:点揉渊,鱼际,少商,合谷等穴各30-50次,力度适中。
有效反射区:甲状旁结,喉及气管,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脾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喉及气管,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反射区每个区按30-50次。
有效穴位:涌泉,解溪,然谷,太溪等穴位。
按摩手法:单指扣拳,点按涌泉,解溪,然谷,太溪等穴各50-100次,力度适中。
有效反射区:甲状旁腺,喉及气管,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脾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喉及器官,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反射区每个区按50-100次。
有效穴位:天突,膻中,中府,中脘,气海,关元,肺俞,大肠俞等穴位。
按摩手法:按揉天突,膻中,中府,气海,关元,肺俞,大肠俞各穴位50-100次;用手掌掌面顺时针抚摩中脘穴100-200次。
风池穴:以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2-3次,力度适中。
肺俞穴: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肺俞穴1-2分钟,力度适中。
中府穴:用拇指指腹按揉中府穴,时间1-2分钟。
膻中穴:用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时间为1-2分钟,力度适中。
点揉合谷穴:用拇指指腹点揉合谷穴1-2分钟。
刮擦少商穴:将食指弯曲,以食指中节侧面刮擦患儿的少商穴1-2分钟。
按摩功效:咳嗽病在肺,按俞募配穴法取肺俞,中府调理肺脏气机,宣肺化痰;风池疏风解表祛邪;膻中宽胸理气止咳,合谷解表清热祛风,少商善清泻肺火,驱邪外出,可以治疗外感风热的咳嗽,咽喉肿痛,发热等病症。
颈肩风湿按摩哪个穴位
1、颈肩风湿按摩后溪穴
后溪穴不在颈部,而是在手上,这个穴位是属于小肠经上的穴位,能治疗头和脖子的疼痛,背部和手肘等部位的挛痛等。所以在医学上常针灸这个穴位治疗腰部扭伤、落枕和耳聋等现象。
后溪穴位于手掌第五掌骨的小头后方,简单理解就是握拳时,小拇指一侧,横掌纹的结尾处。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采取针灸和手指揉按的方法。
采用左手的四指捂住右手的小拇指,这样左手的大拇指正好抵在后溪穴这个位置,采取交替按摩的方法, 能够缓解上班族的颈椎痛。
另外,双手也可以同时按摩,将双手放在桌沿上来回滚动,这样坚持三五分钟也能起到按摩效果。
2、颈肩风湿按摩风池穴
在《谈谈穴位的命名》记载风池穴能够“在颞颥后发际线者中,手少阴、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所风池穴常用来治疗头痛、颈部疲劳、落枕和失眠等。同时对于感冒、眩晕、流鼻血、高血压和中风都就有一定调理作用。
风池穴位于后颈,在枕骨下方,在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出,穴位和耳垂平齐。按摩可以采用食指和中指一同按摩,可以稍微用量,旋转揉按,以酸胀感为宜。
另外,热敷风池穴也是缓解颈椎痛的方法,同时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轻僵硬感。
唇部按摩法呵护你的双唇
1、刺激肾经穴位
涌泉、太溪、复溜穴。肾经在五行中属水,坚持对肾经上这三个穴位加以按摩刺激,可以很好地发挥滋阴的功效。
2、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足心,也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每天晚上温水泡脚后:先将双手搓热,然后用一只手扶住脚踝,另一只手对准涌泉穴来回往复地推搓,一直到足心发红、发热为止。
3、按揉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后缘的凹陷中,是滋阴益肾的要穴。按揉太溪穴时,会有痛感,坚持按揉3分钟后会有清凉感产生。如果力道不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进行按揉助力。
4、按揉复溜穴
位于小腿内侧,跟腱的前方。太溪穴上两指的位置。每天分别按摩左右腿的复溜穴3分钟,不仅能解决唇部干裂、还能改善手脚发麻的症状。
踝关节扭伤可以按摩么
踝关节扭伤可以适度按摩。
适度按摩相关穴位或部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而踝关节扭伤属于外伤,受伤后会出现肿胀疼痛现象,甚至出现皮下淤青,局部瘀血,所以按摩是有好处的。
具体按摩手法如下:
治则:舒筋活血,消瘀止痛。
取穴:解溪,昆仑,商丘,京骨,丘墟,足三里,阳陵泉等穴。
按摩手法:
患者仰卧或坐卧,按摩者立于患肢前侧,先自膝盖至踝按揉小腿前外侧,再按揉足三里,解溪,拿揉昆仑,商丘,丘墟,京骨诸穴;然后按摩者一手四指托住脚跟部,拇指按住外踝前侧,另一手握住足背部,拔伸踝关节约2分钟后做踝关节蹠屈,同时轻度内翻,再做踝关节背伸与外翻,此时按住踝关节前外侧的拇指随之沿外踝推末至跟部,两手对按内,外踝部;拔伸踝关节,配合摇法,最后按揉踝关节周围,擦踝关节外侧与前外侧。
中医按摩太溪穴补肾养精
太溪穴:滋补肾精不需愁
太溪是我国古代的医学典籍中“回阳九穴”之一,具有提高肾功能的作用。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输穴和原穴的,可以说是肾经经气最旺的地方,因此,想要滋阴补肾、滋养先天之本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太溪穴的按摩刺激来激活人体肾经的经气,不但能疏通整条肾经,还对全身都有调理作用。
巧取太溪
足底放平,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在内踝后下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之处。
小穴位,大功效
头晕、目眩、失眠、月经失调、阳瘘、遗精、泄泻、咳血、下肢瘫痪、厌食症、胸闷、哮喘、支气管炎、抽搐、肾绞痛等病症都可通过对太溪穴按摩刺激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缓解肾阴不足导致的咽喉肿痛、干燥,以及手脚怕冷、发凉等。
跟我学穴位按摩
盘腿正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太溪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太溪穴。
按揉时力度保持适中,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每天2次。
小知识
太溪穴是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太溪穴的“太〃是大的意思,”溪〃是溪流的意思,从名字可以得知,膂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而1瘡经对身体的热量传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用太溪穴来治疗怕冷。太溪穴对女性生理不顺、月经不调、手脚冰凉具有神奇的疗效。在脚踝的这个位置经常按压,还会起到美容滋阴的效果。
其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也就是说,生殖系统、肾阴不足诸证、腰痛和下肢功能不利的疾病太溪穴都能治。《会元针灸学》中有这样的记载:“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也就是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从这个释名可以看出,此穴可以源源不断滋养人体的肾脏之水,与肾脏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说,要想滋阴补肾、修复先天之本,就必须激活肾经。而要激活肾经,就要从太溪穴着手,也就是从源头开始,太溪穴就是肾经的源头。
另外,太溪穴不但是肾经上的大穴,而且还是全身的大补穴。众所周知,足三里穴是人体的第一长寿穴,它是胃经上的合穴,偏重于补后天,而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
可见,要补肾回阳、修复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这个源头开始。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太溪穴的位置及中医按摩太溪穴的方法,按摩太溪穴能养肾补精,还能美容滋阴,所以,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可以按摩该穴位。
阳交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阳交的按摩手法
1、按摩者用手拇指肚和其余四指相对,推揉患者左右下肢处的阳交穴各36次;
2、然后再用手拇指端点按患者足背系鞋带处的解溪穴,左右穴各36次,其下肢和脚有放射性酸胀感效果好。
3、此按摩手法可治疗心悸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