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在家怎样消毒 物体表面、地面、墙壁消毒措施

手足口病在家怎样消毒 物体表面、地面、墙壁消毒措施

家中的物体表面(指的是: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床头桌等)、地面和墙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

若被患儿粪便、疱疹液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和墙壁可先用即弃型物品清理污物,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如需要反复使用的物品(如毛巾、拖布等)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接触了手足口病小孩怎么办 第3步:无病症护理

如接触手足口病小孩之后,患者没有相关的病症发作,那么需要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可通过飞沫、接触、粪便等方式进行传染致病,因此健康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接触患儿,曾经接触过一次没有患病的,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下次要杜绝再次接触,以免真的感染疾病。

尤其是在手足口病的高峰期,更要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像是超市、游乐场、幼儿园、植物园等场所,感染手足口病的几率非常高。

如果家里有得了手足口病的小孩,那么尤其要注意不要让让两个孩子接触啦。让孩子分不同的房间休息不分享餐具、食品;不分享洗浴用品;不分享玩具、书籍;不要拥抱、亲吻、打闹;患病的孩子戴上口罩;患病孩子咳嗽、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盖住口,鼻,如果没有的话,使用手臂处遮盖住。之后洗手,换洗感染的衣服。

总之,接触越少越好,至少到孩子皮疹消退哦。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更要留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工作,勤洗手、勤换洗,不吃生水、冷饮、不吃不熟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适当运动,多喝水,保证规律的饮食作息,增加免疫力,防病抗病。

要外出工作或游玩时,一定要记得佩戴医用口罩,防止于有手足口病症状的人通过讲话的方式,造成病毒感染。

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无法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防止室内空气不流通,残留有病毒致病。

(1)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床头桌等)、地面和墙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

(2)被患儿粪便、疱疹液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和墙壁可先用即弃型物品清理污物,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3)如需要反复使用的物品(如毛巾、拖布等)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4)患儿的衣服、被褥、毛巾等需要单独清洗,阳光下暴晒2小时或煮沸2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5)患儿的奶瓶、餐饮具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

(6)患儿使用后的便器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坐便器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冲洗或擦拭干净。


手足口病四个月有吗 如何避免四个月的宝宝感染手足口病

在手足口病4—7月份的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小宝宝外出,除非是就医看病。一旦出门还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假如到了医院要避免孩子不去接触医疗设备和其他小朋友,以免在医院感染上手足口病。

无论家里有没有得手足口病的孩子,都要做好以下消毒工作,如:

(1)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2)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使用;

(3)患儿的衣物、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用70℃ 以上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

(4)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学习用品、某些家具、地面、墙壁等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浸泡或喷洒;

(5)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本身对于四个月的宝宝来说也只需喝母乳和奶粉即可,千万不要给孩子和生水或是其他不洁的食物,不仅容易造成孩子肠胃不适,还可能引发食物过敏或中毒现象。

尤其是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我们不确定别的孩子或是大人有没有感染手足口病时,千万不要让小宝宝使用别人的物品,以免感染手足口病。

同时四个月大的小宝宝非常招人喜爱,难免不会遇到有大人或其他小孩要求抱一抱、亲一亲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也是需要避免的,因为可能他人身上携带了病源,而通过这个拥抱、亲吻的动作很可能就会感染宝宝得手足口病。

注意家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的环境有利于防病,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手足口病是通过不洁的病毒感染的,因此我们要勤洗手,在饭前饭后、便后或玩耍之后都要洗手,而且要洗干净,防止手沾有病毒或脏物,然后通过饮食进入人体,感染发病。

接种EV71疫苗对该型病毒的手足口病有良好可靠的保护作用,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但只能预防由EV71型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建议四个月大的宝宝在满6月龄后就尽早接种这个疫苗。

四个月大的宝宝还在喝母乳的阶段,如果乳母因照顾大宝或外出感染了手足口病,那么就会通过喂奶或接触宝宝,使其感染得病,因此乳母要手足口病高发期也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避免得病。

如果家中已经有一个宝宝得了手足口病的,那么小宝宝才四个月的,建议尽早隔离开,将两个宝宝分别养护,避免紧密接触,防止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会传染给孕妇吗 如何避免手足口病传染给孕妇

孕妇在手足口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接触玩耍,尤其是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1)尽早隔离

家中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首先要及时隔离患者,避免患者接触到孕妇,造成传播感染。

(2)注意卫生

帮手足口病小儿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共用患者的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3)做好消毒

做好居家消毒工作,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4)就医时注意

孕妇就医检查时需注意避免与手足口病的患者接触或触摸医院设备,谨防间接传染。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大人吗 如何避免大人被传染手足口病

对于日常抵抗力低下的大人,在手足口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接触玩耍,尤其是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1)尽早隔离

家中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家长首先要及时隔离患者,避免患者接触到健康人群,造成二次传播感染。

(2)注意卫生

帮手足口病小儿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共用患者的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3)做好消毒

做好居家消毒工作,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4)就医时注意

带孩子去各大医院小诊所就医治疗手足口病或其他疾病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与手足口病的患者接触或触摸医院设备,谨防间接传染。

对于平时抵抗力低下的大人,要注意增强自身抵抗力,日常每周宜锻炼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散步、瑜伽、健身、跑步、游泳等锻炼方式,保持心情愉悦,不要经常熬夜,导致抵抗力低下。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基础病症护理一样

大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症状都是会自愈的,其病程在7天左右,因此临床上对于区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意义并不大,因为两者在病症护理上差不多,建议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按照手足口病的护理方式来处理,如: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是具有传染性的,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做好隔离措施,让宝宝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外出,避免与没有生病的宝宝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一周再出门,一般是隔离2周左右的时间即可,和手足口病规定的隔离时间是一样的。

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1)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

(2)退烧贴

亦可用市售的“退热贴”贴(或家用冰袋)在孩子的前额部以帮助散热降温。

(3)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5)脱掉过多的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6)推拿退烧

一窝风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推三关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揉外劳宫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1)抹药物

可以用维生素素B2粉剂、鱼肝油、西瓜霜等直接涂于宝宝口腔糜烂部分,帮助病症快速痊愈。

(2)口服维生素

另外给宝宝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也能起到缓解疼痛,促进口腔溃疡快点好起来。

(3)吃东西后用淡盐水或温水漱口

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能帮助口腔溃疡创面尽快愈合。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宝宝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如:

(1)患病宝宝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使用。

(2)患病宝宝的衣物、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用70℃以上热水(水温至少维持在56℃以上)浸泡至少30分钟。

(3)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4)家长或照顾者在给患病宝宝更换尿布(尿不湿)和处理大便或直接接触患病宝宝分泌物、皮肤疱疹前后等都要按正确方法洗手,或进行手消毒,也可考虑戴手套。

(5)被污染的地面、墙壁等可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或用含有效氯(溴)1000mg/L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作用15分钟。


手足口病四个月有吗 哪种情况下四个月宝宝会有手足口病

例如家中大宝已经感染了手足口病,然后和四个月大的二宝玩,就很容易导致二宝得手足口病;其次大人在手足口病高峰期出门在外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然后回家没有洗手、消毒就抱了或亲了四个月大的宝宝,导致宝宝感染了手足口病。

另外,四个月大的宝宝以奶瓶、奶嘴、奶粉等为常用食物,如果这些东西上沾上了手足口病病毒,就会把并从口入,引发手足口病。

最后容易被家长们忽视的一点是,四个月大的宝宝在家中或医院接触了带有手足口病病毒的东西,如:大宝感染了手足口病,家长的地面、墙壁、厕所、玩具等都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如没有做好的,很容易把手足口病传染给小宝。


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托幼机构需注意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目前,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加快,即将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要切实加强各项防治措施,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各项工作。

一、对抗手足口病,父母应该掌握的四个基本点

1、为孩子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环境

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婴儿奶嘴、奶瓶每日煮沸消毒一次。儿童玩具定期清洗。

2、密切观察孩子,警惕重症病例

对于发热的患儿,家长要及时送各大正规医院发热门诊求诊。对于发热伴皮疹的孩子,更要警惕手足口病。另,既往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孩子,仍有可能再次被传染,父母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3、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内,应进行隔离。家长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要注意,手足口病是消化道传播疾病,接触患儿及其物品后一定要及时洗手;患儿吃剩的食物,切不可再食用。

患儿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污染的玩具、桌椅、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消毒。

二、防控手足口病,托幼机构不可忽视的四个重点

1、落实晨检

每日进行晨检,必要时进行午检和晚检,重点查看有无发热及皮疹的情况,如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通知家长送诊、或居家观察等措施。对缺勤的孩子,托幼机构应电话问询家长,查明缺勤原因并进行登记报告。

2、掌握正确的预防性消毒方法

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保育员、教师要保持手部清洁,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活动室、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门把手、桌、椅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洁。搞好食饮具消毒和食品卫生。

3、明确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卫生部印发《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即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把握好停课原则

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相关推荐

手足口不发烧能自愈吗 手足口病不发烧如何护理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1)根据病情用药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时可涂0.5%碘伏。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疱疹有溃疡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缓解疼痛,禁止外用含皮肤激素的各种制剂。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2)保持患处清洁保持局部皮肤清

如何预防传染病

(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防治措施:专家提醒,绝大

如何使用消毒

84消毒液、过氧乙酸主要用于医院等公共场 所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处的消毒,腐蚀性比较强,不适合 家用。可以用0.5%过氧乙酸溶液对汽车车厢消毒,家用 洗衣机每2~3个月可以用84消毒消毒1次。 94消毒液以复合季铵盐为主要成分,无毒、无 异味、无腐蚀性、无刺激性,可以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 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可快速杀灭水果、衣物、餐具等各 种器皿及物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滴露、来苏儿比较适合家

消毒喷雾对人体有害吗 喷雾型消毒液有哪些

喷雾型消毒液常见的有以下这些:1、酒精:酒精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消毒液,可以直接用于皮肤表面,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很小。但是酒精的刺激性比较大,不建议直接接触黏膜,也不建议直接接触破皮的伤口。2、84消毒液:84消毒液一般用于医院等公共场所地面墙壁消毒,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如果在家中使用后,一定要注意通风,如果是用于物品的消毒,一定要对消毒物品再进行清洗。

宝宝怎么防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童身上。其主要的特征是在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或泡疹样颗粒,一般情况下,通过及时治疗能在一周内恢复健康。但也有个别重症患儿因病情发展得较快,而导致死亡。由于手足口病是一种可以通过直接与间接传染的病菌,所以一旦发现小儿患上该病,应立即将患儿隔离,以防传染他人。另外,家长也在日常也需做好预防措施,以免孩子受到此病的侵害。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

手足口病病毒存活多久 家居中手足口病病毒消毒措施

家居生活我们可以利用紫外线、漂白粉、甲醛、碘伏、高温水煮的方式杀死手足口病毒,具体措施如下:宝宝的奶瓶、餐具,用前用沸开水浸泡20—30分钟或煮沸3分钟,提前消毒,避免有手足口病病毒遗留在餐具上面,防止传染病毒。对于宝宝玩耍的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或漂白粉泡个30分钟,把病毒杀干净,防止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通过手吃东西或直接咬玩具的行为,感染上病毒。另外宝宝的毛巾、尿布、衣物、被子等都要经常换洗,尤其

手足口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传播方式四:日常接触传播

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生活用品等传播。如:病毒通过手足口病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过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做好居家消毒工作,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手足口病预防保健

一、个人预防措施: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相关阅读:慎!春夏季谨防手足口病卷土重来5、儿童出现相

手足口病患者接触一定会传染吗 如何避免被传染手足口病

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要让孩子用洗手液洗干净手,保持口腔清洁。同时,还应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者其他用品。患儿及经常照顾患儿的家长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出门回家后应及时洗手。不要让孩子猛吃冷饮或喝生水,要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喝煮沸后放温的水。瓜果一定要洗净、削皮;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防止过度疲劳,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致病。和人

护理手足口病要注意什么

1、注意随时观察病情发展观察患儿:(1)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2)是否有原有症状、体征的加重恶化;(3)是否有其他危重信号出现。2、注意定时检测体温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则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