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咪轻松哺乳的姿势
新妈咪轻松哺乳的姿势
1、摇篮式
摇篮式喂哺应该是用得最广的哺乳方式。婴儿的头部枕着妈妈的手臂,腹部向内,而妈妈的手应托着婴儿的臀部,方便身体接触。利用软垫或扶手支撑手臂,手臂的肌肉便不会因为抬肩过高而拉得绷紧。采用这种喂哺姿势时,垫高双脚有助身体放松,例如把脚放在脚踏上。
2、半躺式
在分娩后的头几天,妈妈坐起来仍有困难,这时,以半躺式的姿势喂哺宝宝便最为适合。宝宝横倚着妈妈的腹部,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
3、侧卧式
在晚上喂哺或想放松一下时,可采用这种姿势。妈妈和婴儿都侧卧在床上,腹部相对,这样婴儿的口便会正对乳头。妈妈的手臂及肩膀应平放在床垫上,只有头部以枕头承托。妈妈可用卷起的毛巾或类似物品垫着婴儿,让婴儿保持同一姿势。
4、榄球式
在喂哺双胞胎时,或同时有另一位孩子想依偎着妈妈时,这种姿势便尤为适合。婴儿躺在妈妈的臂弯,臀部相对,有需要时可用软垫支撑,而妈妈的下臂应托着婴儿的背部。身子应稍微前倾,让婴儿靠近乳房。开始喂哺后,便可放松及将身体后倾。这种姿势能让婴孩吸吮下半部乳房的乳汁。
什么是哺乳期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是一种乳房浅表性溃疡疾病,通常表现为乳头发红、有裂口甚至出血、流脓的症状,可带来程度不一的疼痛感。乳头皲裂按照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哺乳期乳头皲裂和非哺乳期乳头皲裂。其中,哺乳因素是乳头皲裂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哺乳期乳头皲裂主要发生在哺乳的第一周,一般新妈咪发生乳头皲裂多于经产妈咪。可因妈咪喂养姿势不正确、哺乳时间过长,娇嫩的乳头皮肤经不起宝宝吸吮,导致乳头皮肤破坏而引起皲裂。此外,乳汁分泌过多,乳头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宝宝咬破乳头、妈咪乳头内陷等原因也可导致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情况较轻的妈咪可出现乳头表面出现裂口,局部渗液渗血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的话可反复发作,造成小溃疡,在哺乳时会有非常疼痛的感觉。乳头皲裂严重的妈咪,可出现乳头流血、流脓水、结黄痂的症状,当宝宝吮吸时,会觉得乳头发生锐痛,如果裂口长期存在,可导致乳头炎症。
非哺乳期乳头皲裂是指排除哺乳因素外的乳房皲裂,主要由于乳房皮肤干燥、乳头炎、性生活中乳头常被吸吮而造成。此外,非哺乳期乳头皲裂也可能是莲蓬乳的症状,莲蓬乳是指女性因蝇蛆咬噬而引起的乳房溃烂,乳头皲裂且乳头内部布满黑色的东西,状如莲蓬,主要发生在非洲且发生的概率比较小。非哺乳期发生的概率非常小,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乳房保健即可。
产后腰痛怎么办
1、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只要是让腰部感觉轻松、舒适的姿势都可以。以坐在低凳上为好,如果坐的位置较高,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子上。最好在膝上放一个枕头抬高宝宝,这样还可承受重量。
2、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工作:保证充足的失眠,适当的活动,这都有利于保护腰部。此外,产后切勿过早穿高跟鞋,以免给脊柱增 加压力。新妈妈应穿着软底的布鞋。平时不要做过于繁重的家务。
3、避免久蹲或久站:为宝宝准备的婴儿床不要过低或过高,使妈咪经常得弯下腰才能抱起或往下放宝贝。最好购买可以升降的婴儿床,小童车的高度也要注意方便妈咪照料宝贝。 避免每次从睡床或童车里往外抱或放宝宝时总得过于弯腰。
4、适量补钙:如果引发新妈妈腰痛的原因是缺钙,那你就应该注意补钙了。多吃钙含量高的食物,如果食物中的钙不足以补充身体每天流失的,新妈妈就要适量服用一些钙片或钙口服液。当然,在服用钙片或口服液时,新妈妈先要到医院检查,确定一下腰痛是不是由缺钙引起的。
下面这些动作也有缓解产后腰痛的作用:
1、要保持正确姿势,包括行走坐卧及哺乳、抱小孩姿势等;
2、常做伸展腰部、下蹲等动作锻炼腰部肌肉,每天定时做提肛收腹动作锻炼盆底肌肉,还可以做背部理疗或按摩,放松肌肉;
3、加强腹部肌肉的练习,让松弛的腹部尽早复原;
4、多做转腰动作进行腰椎的稳定性训练,恢复腰椎正常曲度。
如何选择妈妈和宝宝都爱的哺乳姿势
1.摇篮式哺乳姿势
妈妈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使他的腹部紧贴住您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支撑着您的乳房。因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来哺乳的效果会更好。因为这种方法最容易学,所以新手父母最常用这种姿势。
优点:也叫麦当娜式,这种姿势无论在家里或者公共地方都比较方便。
步骤:用右侧乳房喂哺的时候,用右侧的前臂和手来支撑孩子的头部和身体,另外一只手可以用来承托乳房和将乳头递进孩子的口中。
2.交叉摇篮式哺乳姿势
这种喂乳要注意,椅子高度要合适,椅子不宜太软。椅背不宜后倾,否则使婴儿含吮不易定位。喂哺时母亲应紧靠椅背促使背部和双肩处于放松姿势,用枕支托婴儿,还可在足下添加脚登以帮助机体舒适、松弛,有益于排乳反射不被抑制。
采用这位方式喂哺,很适合喂养双胞胎婴儿,因此式可以使双胎婴儿同时授乳。新手妈妈可以躺着、坐着、半躺着都可以,但总的原则是孩子与妈妈要胸贴胸,腹贴腹,孩子的脸要贴在妈妈的乳房上。
优点:这种姿势与摇篮式有点相似,能够让你更清楚地看到孩子吃奶的情况,特别适用于早产或者吃奶有困难的BB。
步骤:用左侧乳房喂孩子,用左手支撑着乳房然后用右手手掌支撑着他的颈部,避免用手掌托着孩子的后脑,这样他可能会推开乳房。有些妈妈会利用枕头垫在孩子下面减轻妈妈的负担。
婴儿吸乳头很痛怎么办
很多哺乳期的妈妈,尤其是新手妈妈们可能都有过哺乳时乳头疼的情况,甚至有些妈妈因此而不敢哺乳。其实,这往往是由于哺乳的姿势和方法不正确而导致的。一般妇产科的医生和护士在孕期和产后都会教哺乳的正确姿势和方法,新手妈妈们一定要引起重视,认真学习,当然,也可以咨询医院的哺乳专家们。这样的话,宝宝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妈妈们也可以更加轻松地哺乳,享受哺乳的乐趣。
给新生儿喂奶的姿势很重要
母乳香甜美味,是宝宝喜爱的食物。足够的母乳有利于宝宝的发育成长,但如果哺乳的姿势不当不但让宝宝不再爱吃奶,而且还会引发宝宝身体不适,让宝宝的健康受损。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粮食
另外,不正确的哺乳姿势也会导致妈妈的一些乳房炎症。若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可预防乳头皲裂。因为如果婴儿吸吮不当,会导致新妈妈的乳头疼痛,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是预防乳头疼痛和皲裂的关键。
乳头裂口了怎么办
1、清洗乳头时避免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洗涤剂或涂抹药物性油脂,一般用温水清洗即可。
2、继续给宝宝母乳喂养同时改进宝宝吸吮姿势。妈咪可以先从不痛一侧的乳房喂养,让宝宝吮吸自己的整个乳晕,可防止乳头摩擦过大或被咬。当喂养姿势改进后,通常疼痛会很快改善,皲裂愈合得也很快。
3、在哺乳间歇,尽可能将发生皲裂的乳头暴露在空气和阳光中,有助于裂口的愈合同时,哺乳完后尽量穿戴比较宽松内衣和胸罩,并将乳头罩放正,借助空气的流通来让乳头破损处的愈合。
4、每次哺乳后在乳头上留一滴后乳,乳汁有抑菌因子能帮助裂口愈合,所含丰富蛋白质也有益于表皮修复。但要注意不要过多,如果有乳汁溢出现象时要及时清洁。
5、部分妈咪有改进吸吮姿势后,乳头疼痛依然存在,或由于乳房肿胀,宝宝无法吃到足够的奶水,会加重乳汁积滞的情况,因此在皲裂愈合前,最好把乳汁挤空。
5、乳头破裂发生时,要避免感染发炎。妈咪可先用温开水将乳头破裂部分洗净,接着用10%鱼肝油铋剂涂或复方安息香酊涂抹患处。也可以使用中药黄柏、白芷各等分研末,用香油或蜂蜜调匀涂在皲裂处。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中药还是西药,在哺乳前,一定要先将药物清洗感觉。在哺乳后涂完要最好用乳头护罩或消毒纱布保护乳头。
7、如果妈咪的乳头破裂程度比较严重,最好停止喂奶1—2天。或用玻璃奶罩将乳汁吸出再喂给宝宝喝,尽量让不要让宝宝接触乳。如果同时存在奶水不足的情况,可以让其他奶水比较充足的妈咪朋友帮忙哺乳,一天可给喂1~2次。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让宝宝和配方奶。这样坚持一天后,乳头的皲裂好了,要马上恢复正常喂奶。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 哺乳期怎么预防乳腺炎
想哺乳过程顺利,最好学会乳房护理技巧,不仅能帮助妈咪轻松哺乳,也能预防乳腺炎上门。
喂奶挤奶前,手一定要确实的清洗干净,减少细菌沾染在乳房的机会。注意,需要清洁的是双手,乳头乳晕不用过度清洁,只要照正常一般洗澡程序清洁乳房乳头就好,过度清洁乳头反而会让皮肤过度乾糙,降低皮肤保护力。此外,也要勤于更换溢乳垫,才不会因潮湿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许多妈咪求好心切,希望奶量很多可以塞满冰库,或是为了之后回职场想要有库存所以拼命追奶,但其实这会让乳房过度工作,反而引乳腺炎上身,和宝宝同步,追求供需平衡反而使母奶哺育期更持久。奶量供需平衡的意思是,宝宝喝多少,妈妈就产多少,平常不胀但是宝宝吸或是挤也都有奶,才是最理想的状况。要回职场的妈妈如果真的要存奶,考虑每餐多挤宝宝单餐奶量的10〜15%就好,避免冲奶量过头会很容易胀,来不及挤导致胀痛发炎。
尽量减少高油、含有反式脂肪类食物,例如:甜甜圈、糕饼、油条、甜面包等,这些食物会增加身体的慢性发炎反应,不仅是对乳腺炎有不良影响,对健康也造成很大危害;妈咪可以多吃鱼,或是适当使用鱼油或富含DHA的营养补充品,增加母奶的好油量减轻身体的慢性发炎,一举两得。
哺乳时最舒适的姿势
妈妈和宝宝的姿势会影响哺乳的质量。若母乳喂养姿势正确,乳汁则会很顺利地流到宝宝的口中,而且宝宝也不会拉扯乳头或给新妈妈带来其他的不适感。新妈妈们想要哺乳得好就要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但母乳喂养姿势也有很多种,新妈妈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适合宝宝的。
母乳喂养姿势(l)体位舒适,喂哺可采取不同姿势,重要的是让母亲了解心情愉快、体位舒适和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排出。
母乳喂养姿势(2)母婴必须紧密相贴无论婴儿抱在哪一边,婴儿的身体与母亲身体应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嘴处于乳头相同水平位置。
母乳喂养姿势(3)防止婴儿鼻部受压须保持婴儿头和颈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压入弹性乳房而影响呼吸,但也要防止头部与颈部过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难。
母乳喂养姿势(4)母亲手的正确姿势应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避免“剪刀式”夹托乳房,那样会反向推乳腺组织,阻碍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
母乳喂养姿势和安抚对哺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就可以了。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母乳喂养姿势,重要的是你和宝宝都舒服。如果一侧乳房发炎或疼痛,可以两侧乳房轮流交换着哺乳,这样会使发炎处的乳汁也顺畅。如果疼的厉害,可以改变哺乳的姿势。
常用的4种母乳喂养的姿势
1.半躺式的自然哺乳
半躺式哺乳也称为背靠式哺乳,被很多妈咪认为是最自然舒服的哺乳姿势。妈咪半躺,感觉舒适。(在温度适宜时,妈咪最好裸露上身)。然后将宝贝竖抱在胸前,使宝贝侧趴在妈咪的腹部和胸上。宝贝的脸蛋应该可以与整个乳房有最大面积的皮肤接触。妈咪可以用一只手轻轻地扶住宝贝的脖子和肩部,让宝贝的头可以在妈咪胸前自由地活动寻找。此时妈咪可以看着宝贝的眼睛,用温柔充满爱意的声音来鼓励宝贝寻找乳头。
待宝贝开始移动头部向乳头靠近时,妈咪用另一只手托住宝贝的小屁股或者小脚丫,给宝贝一个轻轻的向上的力,帮助宝贝靠近自己的乳头。宝贝可能会先用自己的小手在妈咪的胸前抚摸探索,然后会用舌头来舔妈咪的乳晕或用鼻子在妈咪乳晕周围摩擦,这一切都会让妈咪产生催乳素,从而做好哺乳的准备。此时妈咪不要急于把乳头塞进宝贝口中,而是可以继续鼓励宝贝来衔乳。待宝贝的下巴和嘴唇贴近乳房,并且嘴巴张大时,迅速把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宝贝口中,开始哺乳。这种姿势尤其适合刚刚顺产后的妈咪们。
2.怀抱式哺乳
这种哺乳姿势被认为是最常见也是最易上手的哺乳姿势。妈咪直立坐起,可以用靠垫来支撑腰背部,让自己充分放松。然后,把宝贝抱在怀中。为了节省力气,妈咪可以用大腿来支撑宝贝的臀部,宝贝的腿自然垂下。让宝贝的头斜靠在妈咪弯曲的臂肘中。注意妈咪与宝贝应面对面,宝贝的脸要面朝妈咪的胸部,且让宝贝的嘴同妈咪的乳头在同一高度,这样宝贝在衔乳时不会产生额外的身体扭曲或拉伸,从而使宝贝和妈咪都感到舒服。另外,有些妈咪用怀抱式进行长时间哺乳时,会感到胳膊酸痛。所以,妈咪还可以准备个小垫子垫在自己使力的胳膊下面,这样会让哺乳变得更加简单轻松。
母乳喂养的4大姿势5大技巧
母乳是妈妈给宝宝的最好礼物,但是由于新妈妈经验不足,经常出现了妈妈着急,宝宝心急地吃不了奶的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妈妈的哺乳姿势和哺乳技巧不够熟练,那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哺乳的正确姿势,有哪些哺乳技巧。
哺乳姿势一般有四种:
1.半躺式
在分娩后的头几天,妈妈坐起来仍有困难,这时,以半躺式的姿势喂哺宝宝便最为适合。把宝宝横倚着妈妈的腹部,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
2.榄球式
在喂哺双胞胎时,或同时有另一位孩子想依偎着妈妈时,这种姿势便尤为适合。婴儿躺在妈妈的臂弯,臀部相对,有需要时可用软垫支撑,而妈妈的下臂应托着婴儿的背部。身子应稍微前倾,让婴儿靠近乳房。开始喂哺后,便可放松及将身体后倾。这种姿势能让婴孩吸吮下半部乳房的乳汁。
3.摇篮式
摇篮式喂哺最广为人熟悉。婴儿的头部枕着妈妈的手臂,腹部向内,而妈妈的手应托着婴儿的臀部,方便身体接触。利用软垫或扶手支撑手臂,手臂的肌肉便不会因为抬肩过高而拉得绷紧。采用这种喂哺姿势时,垫高双脚有助身体放松,例如把脚放在脚踏上。
4.侧卧式
在晚上喂哺或想放松一下时,可采用这种姿势。妈妈和婴儿都侧卧在床上,腹部相对,这样婴儿的口便会正对乳头。妈妈的手臂及肩膀应平放在床垫上,只有头部以枕头承托。妈妈可用卷起的毛巾或类似物品垫着婴儿,让婴儿保持同一姿势。
要保证母乳喂养顺利成功,新生儿妈妈除了学习喂养姿势外,还必须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正确的嘴乳衔接方法。
1.用乳头挠弄宝宝的小嘴唇
一旦母婴都处在感觉非常舒适的体位,妈妈就可以用乳头轻轻抚弄宝宝嘴唇,等婴儿小嘴完全张开——直到像打呵欠那样大大地张开小嘴为止。
2.嘴乳衔接
一旦宝宝大大地张开了小嘴,就把婴儿向妈妈靠近。妈妈不要将自己的乳房去接近宝宝的小嘴,更不要将宝宝的头部推向乳房。
3.嘴乳衔接的检查
婴儿正确衔接乳头的表现应该是嘴唇向外凸出(就像鱼嘴一样),而不是向口腔内回缩。妈妈还要检查婴儿有没有吸吮自己的下唇,妈妈牵拉下唇就能检查出婴儿是否在吸吮下唇和舌头。
4.给宝宝留点呼吸空间
宝宝衔接乳头后,如果乳房组织阻塞了宝宝的鼻孔,妈妈用手指轻轻地向下压迫乳房表面组织就能让宝宝呼吸畅通,轻轻抬高宝宝也能提供一点呼吸空间。
5.终止吸吮
如果宝宝吸奶完毕仍不肯松开衔在乳头上的小嘴,唐突拉开会导致乳头损伤。首先应该终止婴儿的吸吮,妈妈终止婴儿吸吮的方法就是用手指非常小心地插入宝宝的口角让小量空气进入,并迅速敏捷地将手指放入宝宝上、下牙槽突龈缘组织之间直到宝宝松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