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的概述
唇裂的概述
唇裂俗称“兔唇”,指上唇有裂开者,是先天畸形的一种。唇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常与腭裂伴发。正常的胎儿,在第五周以后开始由一些胚胎突起逐渐互相融合形成面部,如未能正常发育便可发生畸形,其中包括唇裂。唇裂的患者可发现在其直糸亲属或旁糸亲属中也有类似的畸形发生,因而认为唇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糸,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直糸亲属中有唇裂畸形者,其后代的唇裂发生率比亲属中无辰裂畸形者要高,遗传学研究还认为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根据我国出生缺陷检测中心1996~2000年所获得的结果显示,在全国31个省市的2 218 616多万围产儿中,检出唇腭裂患者2 265例,其患病率为1.625:1 000。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唇腭裂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与近期国外的报道相近似。据统计,唇腭裂患者男女性别之比为1.5:1,男性多于女性。
唇裂的原因
唇裂的原因:
引起发育和融合障碍的确切原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表明,可能分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并与营养、遗传、感染、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唇裂的患者可发现在其直糸亲属或旁糸亲属中也有类似的畸形发生,因而认为唇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糸。遗传学研究还认为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2.环境因素
在妊娠前三个月内,当母体的生理状态受到侵袭或干扰时,就可能影响胚胎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如营养缺乏、感染、药物因素、物理损伤和烟酒等。
唇裂的B超检查
裂唇虽然不属于遗传病,但医学上发现其有一定遗传倾向,且近亲亲属中有唇裂患者,孩子发病可能也较高。不过,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尚无具体数据证实这种概率,也没有结论性说法。专家介绍,唇裂反复发生概率很小,很多唇裂的孩子并无家族病史背景。下面我们起来了解以下唇裂的B超检查。
唇裂的B超检查分述如下:
由于引发唇裂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其预防也相当难。因为可能影响的因素太多,光是注意预防感冒发烧、远离辐射等并不能有效保证远离兔裂。所幸的是,目前的B超水平已经可以鉴别母亲腹中胎儿是否唇裂,时间是在胎儿20-28周时,条件是小孩的脸要对着母体的前方,如果对着妈妈的脊椎骨就检查不到。如发现兔唇较为严重,孕妇可以选择终止妊娠。
另外,有医学专家表明,查唇裂的B超主要指彩超,而B超检查时胎儿的头部附近必须有充足的羊水。如果具备这些条件,90%以上的兔唇胎儿是可以筛查出来的。而由于并非致死性畸形,查兔唇目前没有被列入产前检查常规项目。
唇裂的原因
唇裂的原因
引起发育和融合障碍的确切原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表明,可能分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并与营养、遗传、感染、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唇裂的患者可发现在其直糸亲属或旁糸亲属中也有类似的畸形发生,因而认为唇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糸。遗传学研究还认为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2.环境因素
在妊娠前三个月内,当母体的生理状态受到侵袭或干扰时,就可能影响胚胎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如营养缺乏、感染、药物因素、物理损伤和烟酒等。
唇裂的治疗方法
1.手术时机
一般认为单侧唇裂在三至六个月左右手术为宜,双侧唇裂则略推迟。患儿适应于手术的基本条件是:一般健康情况良好,无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及周围组织无感染。
2.唇裂修复的手术方法
唇裂修复手术的基本步骤为定点设计、切开、唇鼻部裂开肌肉的复位和连续性的重建以及皮肤的缝合。定点设计方法很多,不同的医疗中心以及不同的医生可根据唇裂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3.手术后处理
(1)上唇部以钢丝唇弓胶布减张固定2周,以预防伤口裂开及减轻瘢痕愈合。
(2)小儿基础麻醉清醒后,双肘关节用夹板绷带固定,以免搔抓伤口及减张唇弓。
(3)唇部伤口以3%双氧水及碘伏轻轻擦拭,防止血痂覆盖而影响伤口愈合。
(4)伤口5-7天拆线。
4.术后序列治疗
尽管在婴幼儿期进行了唇裂的修复手术,但随着生长发育,鼻唇部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称为唇裂术后继发畸形,需要在学龄前进行进一步整形。伴有牙槽骨裂的患者需要在12岁左右进行植骨修复,继发颌骨畸形者,则需要成年时进行正颌外科治疗,以进一步改善面型和咬合功能。
嘴唇的护理方法
1、唇膏选择简单的
现在市面上的润唇膏种类很多,有管装的、盒装的,还有不同的味道、质地和功效,价格也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买润唇膏,选成分简单的即可,只需含有甘油等基础滋润成分,就能对嘴唇起到保护作用。
2、嘴唇干了不要舔
干燥的天气,嘴唇更容易发干,很多人喜欢用舌头舔来缓解干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舔唇只会让唇部皮肤保持暂时的湿润,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水分蒸发留在嘴唇上会加重其干燥,进而导致“越舔越干”。如果舌头不停地舔嘴唇,唾液中的细菌带至裂口中而引起感染,形成舔疮。
3、忌食过辣食物
辛辣的食物会对嘴唇产生刺激,使干燥恶化。一些食物如变态辣烤翅,上面的辣椒粉会强烈地刺激唇部黏膜,导致溃烂,甚至起水泡。
4、使用唇膏要得法
最好在出门前、涂口红前和睡觉前,使用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油等,且具有良好保湿修复功能的润唇膏;再用柔和的面巾纸轻压唇部,达到双倍功效。
5、使用唇膏次数不宜过多
一般人一天使用1—3次;嘴唇特别干的,可以在吃饭或喝水后立即涂上润唇膏。
6、嘴唇起皮不要撕
别用手撕脱皮,这样有可能将唇部撕伤;可先用热毛巾敷3—5分钟,然后用柔软的刷子刷掉唇上的死皮,再涂护唇膏;唇部总发干最好不要涂口红。
不想要兔唇宝宝 孕妇应少打手机
腭唇裂男胎多于女胎据了解,兔唇的发病率比较高,每1000名新生儿中一般有1~2例先天性“兔唇”。我国现有170多万兔唇患者。据介绍,免唇是腭唇裂的一种,属于先天性畸形儿。在广州,至少也有2万名的腭唇裂的儿童,从门诊接诊的病例来看,腭唇裂的发病率在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该院的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每月至少都接诊50名的腭唇裂儿童,跟5年前相比,至少增加了20%,其中男胎的发病率是女胎的一倍。
患上兔唇或是腭裂的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说话时吐字不清,会影响到语言和智力发育。此外,由于自身外观上存在的缺陷,在进入学龄期后受到周围小伙伴的嘲笑,会让孩子形成自卑感,从而引起心理障碍。严重的兔唇患儿还影响到吃奶,不能正常哺乳导致患儿营养不良。
高龄产妇易致畸形儿据悉,目前医学上还不能确切知晓唇腭裂的发生根源,不过医学临床上统计则认为,遗传、环境污染、精神压力、高龄产妇等都会导致胎儿出现腭唇裂的可能。父母当中有一个为腭唇裂,那么胎儿的发病率是常人的25倍,另外,孕妇在孕始的3个月内有营养不良、孕期受到病毒感染或是服用抗过敏抗癌等药物,也会增加胎儿唇裂的风险。近年来,腭唇裂胎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可能跟辐射污染和精神压力有关系。
因为肚中的孕儿细胞极其活跃也很脆弱,如果母体过多地接触电脑、手机等辐射源,会使胎儿细胞出现代谢异常,引起基因突变。孕妇精神压力过大,也会改变人体的内分泌条件,影响母体激素水平的正常,胎儿同样会受到刺激出现激素过敏,从而增加腭唇裂的风险。
兔唇会遗传吗
兔唇是遗传的,因为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在直系亲属或者旁系亲属中发生遗传的几率较高,发病率为1‰,再发危险为4%。如果父亲有唇裂,后代发生率为3%,母亲有唇裂,后代发生率为14%。
在中国现有的兔唇患者中,多属于遗传性疾病,如果产妇是兔唇患者,那么第一胎胎儿发生兔唇的概率为1/600,如果第一胎是唇腭裂的,在第二胎发生唇腭裂的几率为3/100,依次往下推算,遗传因素对于兔唇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这些遗传因素的存在,家族中有兔唇的家庭更要做好孕期的检查,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将损害降到最低。
唇裂的原因
唇裂的症状体征
(一)唇裂按裂隙部位可分为:
1.单侧唇裂 分为不完全型和完全型。
2.双侧唇裂 不完全型,完全型和混合型即一侧完全一则不完全型。
(二)按裂隙程度分为:
Ⅰ度 唇裂只限于红唇裂开,
Ⅱ度 唇裂为上唇部分裂,未裂至鼻底,浅Ⅱ度为裂隙未超过唇高的1/2;深Ⅱ度为裂隙超过唇高的1/2,
Ⅲ度 唇裂为上唇,鼻底完全裂开
隐裂 指皮肤,粘膜虽然未裂开,但缺少肌层。
【临床表现】
唇裂的主要表现为上唇部裂开,根据裂隙的部位和裂开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1.一度唇裂仅为红唇裂开。
2.二度为裂隙超过红唇但未达鼻底。
3.三度为裂隙由红唇至鼻底全部裂开,前二者又称为不完全唇裂,最后者又称为完全唇裂。
肾的概述
字典释义
肾( shèn) 字从肉,从臤(qiān),臤亦声。“臤”本义为“牢固掌控臣属”。“肉”指“人体”。“臤”与“肉”联合起来表示“人体的抓总部分”。本义:人体津液系统的总阀门。
肾脏( kidney):人或高等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左右各一,在腰椎骨的两边,由于右侧有实质性器官肝脏占据空间,大多数人左肾位置比右肾稍高。肾也叫腰子。
肾脏
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每一个肾脏主要由约100万个具有相同
肾
结构与机能的肾单位和少量结缔组织所组成,其间有大量血管和神经纤维。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肾小管又汇合入集合管。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经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由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于肾与膀胱,故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tsh的概述
(一)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人类的TSH为一种糖蛋白,含211个氨基酸,糖类约占整个分子的15%。整个分子由两条肽链——α链和β链组成。TSH全面促进甲状腺的机能,稍早出现的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稍晚出的为促进T4、T3的合成,包括加强碘泵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及酪氨酸碘化等各个环节。TSH促进甲状腺上皮细胞的代谢及胞内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使细胞呈高柱状增生,从而使腺体增大。腺垂体分泌TSH,一方面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促进性影响,另方面又受到T3、T4反馈性的抑制性影响,二者互相拮抗,它们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分泌的TRH量,决定腺垂体甲状腺轴反馈调节的水平。TRH分泌多,则血中T3、T4水平的调定点高,当血中T3、T4超过此调定水平时,则反馈性抑制腺垂体分泌TSH,并降低腺垂体对TRH的敏感性,从而使血中T3,T4水平保持相对恒定。骤冷等外界刺激经中枢神经系统促进下丘脑释放TRH,再经腺垂体甲状腺轴,提高血中T3、T4水平。TSH分泌有昼夜节律性,清晨2~4时最高,以后渐降,至下午6~8时最低。
(二)促甲状腺激素(TSH)
正常范围:0.3-5.0mIU/L[1] 。
检查介绍: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外源性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肿瘤(肺、乳腺)、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摄入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减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
特别说明:桥本病,又叫做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自己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正常的组织器官,引起正常功能的减退)。较常见于中年女性,常常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晚期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