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石关的准确位置图 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石关的准确位置图 石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类属:石关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交会穴。

功效:行气通关,调理冲任,通肠和胃。

作用:此穴属肾经,与冲脉相通,内应幽门,可行气降逆通关,治疗胃腑之气上逆的呕吐,呃逆,胃肠气机紊乱之腹胀腹痛,大便闭塞,及冲脉经气阻滞,瘀血内阻,胞脉不通之不孕。


巨骨的准确位置图 巨骨穴功效作用

类属:为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处。

功效:舒筋利节,理气通络,化痰散结。

作用:1.巨骨穴属手阳明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其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肩背上肢沉重,酸痛,屈伸,抬举不利,功能障碍诸疾要穴;2.该穴具有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灵道的准确位置图 灵道穴功效作用

灵道穴属心经,为心经井穴,五行属性属金,金应肺,肺主气,故本穴行气的作用甚强,可行气活血,宁心安神,治疗胸闷心痛,心悸怔忡;因心开窍于舌,暴喑,舌强不语,可用此穴行气通络以开窍。醒脑相通,如邪气阻于心络,则阴血清阳之气上达于脑,出现头昏目眩,也能用此穴治疗。另外,治疗肘臂挛痛是心经治疗作用。


膈关的准确位置图片 膈关穴的作用

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理气和胃,降逆止呕,舒筋活络,宁心安神,活血通络。

主治病证:

1.胃失和降之饮食不下,消化不良,呕吐,呃逆,嗳气,胃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脊背强痛,胸胁胀满,肋间神经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下脘,璇玑,足三里,公孙,针刺平补平泻法,消积导滞,治疗食积饮食不下,胃痛。

2.配天突,内关,胆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降逆止呕,治疗胃失和降之呕吐,嗳气,呃逆等。

3.配膻中,巨阙,内关,天突,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理气,治疗气郁胸中之噎膈。

4.配三阴交,肺俞,针刺泻法,益气养阴,疏风止痒,治疗风邪外袭之荨麻疹,皮肤瘙痒。

5.配大椎,肩髎,天宗,秩边,京骨,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背痛,脊强难俯仰。


膝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膝关的准确位置图

屈膝,在膝骨内上髁后下方,当阴陵泉后1寸处为膝关穴。


下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关穴类属功效

类属:为足阳明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功效:疏风清热,消肿止痛,通关利窍。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颊肿,面痛口噤,牙关开合不利,耳鸣耳聋,聤耳。


鸠尾的准确位置图 鸠尾穴功效作用

功效:和中降逆,宽胸化痰,清心宁神。

作用机制:鸠尾穴属任脉,正当剑突下,位近膈肌,内应肝及胃上口,故可疏理肝胃及胸膈气机,宽胸理气,和中降逆,治疗胸中气滞的咳喘,胸闷,心痛,胃气上逆或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疼痛,呕吐或膈气不利的呃逆;该穴位任脉络穴,膏之原穴,中医认为,膏为心尖之脂,故本穴络穴诸阴经而调和阴阳,清心化痰宁神,治疗邪热扰心,心神不宁的心烦,心悸,及痰浊蒙必心窍的癫狂,癫痫。

主治病症:1.咳喘胸闷,心胸痛,心烦,心悸,癫狂,痫证;2.犯胃,呕吐,呃逆,胃脘痛。


石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石门穴的准确位置图

石,即岩石,有坚实之意;门,门户也。石门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2寸处。


石关的功效与作用 石关穴穴位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内部左右各当胃体及其幽门部。


下关的准确位置图 下关穴作用机制

下关穴属足阳明与足少阳经交会穴,可通两经经气,疏两经风热而治颜面诸疾;该穴位于下颌关节附近,其通关利窍的作用甚强,可疏利牙关,消肿止痛,是治疗齿痛,口噤,下颌关节疾患的要穴。又因该穴位于耳窍附近,相络之足少阳经气直接入耳中,故该穴还有疏风清热,行气活血,通耳利窍之功,用于治疗各种耳疾。经常刺激下关穴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起到瘦脸的作用。


通里的准确位置图 通里穴功效作用

类属:通里为心经络穴。

功效:清心安神,通舌利咽。

作用机制:穴属心经,为心经络穴,别走小肠经,可调理心气,行气活血,清心安神而治疗心痛,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等;心开窍于舌,心脉上挟咽,系目系,连大脑,本穴有开郁泻火,疏通心络,利咽喉,通舌窍的作用,可治暴喑,舌强不语,头痛,头晕,目眩,另外,可治疗循经病症如腕臂疼痛等。


外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外关的准确位置图

外,指体表,关,指关隘,穴在腕后2寸两骨间与内关相对。

取穴时伸臂俯掌,于掌背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骨之间,与内关相对处取穴。


相关推荐

腰阳关的准确位置作用 腰阳关的准确位置

腰阳关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取穴:俯卧位,先按取骨盆两侧最高点,两最高点连线与背部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处取穴。

关元俞的准确位置作用 关元俞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简易取穴: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与脊柱交点处下缘,向下推1个腰椎骨,旁开2横指处即是。

三关的准确位置片 三关的准确位置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三关,也叫推三关,取穴操作时将患者的掌侧位,掌心向内,操作者左手托住患者的尺侧腕关节,食、中二指并拢直托患者前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桡侧,由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称推三关,进行100—300次即可。

横骨的准确位置 横骨穴功效作用

类属:横骨为足少阴肾经与经脉交会穴。功效:补益肝肾,调理下焦。作用:横骨属肾经,位于下腹部,内应胞宫,膀胱,与冲脉相通,故有补肾气,调冲任的作用,用于治疗生殖系统及妇科疾患。肾脉络膀胱,该穴可补肾气助膀胱气化,以治疗小便不利,遗尿。肝肾止经同会任脉,肝经循阴器抵少腹,该穴又位于下腹部,故有疏通局部肝肾气血,治疗疝气小腹胀痛,阴部肿痛的作用

大陵准确位置作用 大陵穴功效作用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和原穴,具有镇惊安神,清心通络,宽胸和胃,通经活血之功,经常刺激该穴位能够清心降火,清除口臭。

关冲准确位置作用 关冲的功效作用

类属:关冲为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属金。功效:疏风清热,醒神开窍。作用:关冲为三焦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金,井穴乃经气始生始发之地,故有清泻郁热,宣通阴阳,开窍醒神的作用,而三焦经起于关冲上达头面,本穴可清泻少阳火热,疏解头面风邪,治疗少阳风热郁火所致的热病,头面五官科疾患;其醒神开窍,交替阴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郁热痰火痹阻,阴阳逆乱所致的晕厥,中暑,中风,昏迷等。

关元的准确位置作用

关元穴的位置在肚脐垂直向下3寸处。1寸大约3.3厘米,脐下3寸,大约就是自身四指并拢的宽度,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手比着找到穴位。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适合元气亏损、宫寒、痛经、肾虚、尿不顺者使用。

中注的准确位置 中注穴功效作用

中注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交汇穴。属肾经,位于脐下,与冲脉相交,冲为血海,故可调理月经。该穴内应肠道,可通调腑气,用于气滞腹痛,便秘,疝气,及湿热内壅之泄泻,痢疾;肾脉和冲任脉均经过膀胱,故该穴还可治疗膀胱气化失职之小便不利等。

身柱的准确位置作用 身柱穴功效作用

功效:宣肺止咳,祛风清热,宁心安神。主治:1.感冒,咳嗽气喘,身热头痛,疔疮。2.心悸,失眠,癔症,惊风,癫狂。3.脊背强痛。作用:身柱属督脉,位于背部,督脉000002行于脊中,为阳脉之海,故本穴有通调督脉,清热镇痛的作用,可以治疗身热,头痛,脊背强痛;再者,身柱位近心肺,居两肺俞之间,乃肺气横贯之处,故本穴有祛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咳嗽气喘,并可清热解毒,治疗热毒郁表的疔疮;可

艾灸关元的准确位置作用 艾灸关元的准确位置

人体关元穴位于脐中下3寸处,取穴时,平躺仰卧,肚脐下4横指与腹正中交点即为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