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肿瘤
中药外敷治肿瘤
疼痛是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约四分之一新诊断的癌症患者,三分之一的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四分之三的晚期癌症患者存在着癌性疼痛。癌性疼痛是最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症状之一。
中医药治疗癌痛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情志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医疗气功疗法等等,这些疗法因为创伤小、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能不同程度上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被称为治疗癌痛的“绿色疗法”。其中,以中医药的内服、外敷和针灸治疗三者的疗效最为确切,成为中晚期癌症患者姑息、保守治疗的三大疗法。
中医理论认为,癌性疼痛可分为阴证与阳证,临床观察,癌痛以阴证居多,癌痛阴证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肿,或有结节包块,而皮肤颜色不变,疼痛的部位喜欢温热,比如加一个暖水袋更舒服,按摩疼痛部位疼痛可以减轻,病人怕冷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这类患者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寒邪凝聚在疼痛的部位,导致这个部位的气血不通,经络不通畅,气血无法荣养则痛。
将药物直接敷于疼痛部位有效成分穿透皮肤、黏膜经透皮吸收而起效。外敷于疼痛部位或肿块局部或肚脐,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痛处或经络循经处,对癌痛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且止痛持续时间长、疗效确切,并且无吗啡类止痛药导致的腹胀、便秘、厌食症状,配合止痛药还能缓解止痛药的副反应,使患者保持较愉快的生活状态。
对于阴证疼痛,以姜附止痛膏外用疗效确切。其中,干姜、细辛、附子温阳散寒,以温通止痛,以全蝎通络止痛,以干蟾皮解毒止痛,以生半夏、浙贝母化痰散结,以白芍、炙甘草组成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以丁香气味辛香走窜,可引诸药透皮而直达病所,使用姜汁可增强温通的疗效,而生姜及姜汁气味辛香,合丁香一同起到引药入里的效果。部分患者如果皮肤较为敏感,可使用蜂蜜调和诸药,以蜂蜜可保护皮肤,也有解毒疗效。诸药合用,可产生较好的止痛疗效,而临床副作用轻微。部分患者不愿药物外敷者,也可使用棉布缝制成布袋,装入以上药物,放置于疼痛局部,同样可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且使用更为方便,患者24小时都可使用。该方药可随证加减,使用方便。本方法安全、有效,方便易行,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侧睡肩膀痛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治疗首先要排除诱因,中医的拔罐,刮痧,针灸,理疗,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来说十分重要,多做肩关节的运动,特别是适当做大幅度的运动,对预防肩关节的粘连,肩部软组织的拘紧、挛缩,大有好处。 再配合中西药活血化瘀调理。
肩膀痛可能与侧着睡的压迫有关,与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有关,一是调整睡眠姿势,二是可以服用活血通络的药物治疗。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病的简称,俗称五十肩、冻结肩。本病好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因外感风寒、潮湿,肌肉在外力作用下损伤,可使局部软组织包括关节囊、肩袖、韧带、滑囊、肌肉肌腱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不同,没有体温升高,没有局部红、肿、热的表现,也没有外周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等症象。但它有慢性炎症所具有的局部组织充血,渗出增多,后期机化,粘连病理过程。中医认为,肩周炎乃风寒湿邪侵袭肩周筋脉所引起的慢性疾病。伤及肩周筋脉,致使气血不通而痛。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活血舒筋膏膏药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目地。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疼如何治疗
带状疱疹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方法不当会遗留后遗症. 带状疱疹后遗症主要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急带状疱疹误治,失治,和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而致.中医学对急性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急性带状疱疹的病因是外感毒邪(病毒),邪气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使气机运行受阻,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疼痛.内因是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湿蕴结,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于经络,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发疼痛.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用活血生肌膏贴敷可治愈.通过膏药外敷,拔毒生肌,通经活络,修复受损神经,把体内的病毒排除体外. 使脉络畅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 在具体治疗时有的需要采用内外兼治配合治疗.
中药外敷治疗骨刺
中药外敷法
根据病因机制,为解除颈椎骨质增生的症状,甘肃中医学院宋贵杰教授研制的中药托敷剂具有良好的效用。其组成为:透骨草12g、五加皮15g、五昧子15g、东山核15g、当归12g、红花12g、红花10g、生地12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炮附子6g、花椒30g。具体用法:将上述各药装人布袋内,扎紧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钟.稍晾凉后.托敷于颈背部,每次30分钟,每日托敷2次,每剂药连用4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有明显的好转。
治疗疼痛的中药服用
经验方骨增丹,具有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理气止痛之功用,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所致的疼痛,效果颇佳。其组成为:炙马钱子40g、防风100g、川断50g、桑寄生50g、秦艽50g、羌活50g、牛膝25g、血竭15g、乳香50g、投药50g、延胡索25g。具体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蜜为丸,每丸10g,早晚各1丸内服,连服3个月。
膝关节不能弯曲怎么办啊
膝盖积水是滑膜炎膝关节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在青壮年人多因急性创伤和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外伤包括有: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有时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所致如外伤较轻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加上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和功能障碍者则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活血舒筋膏膏药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以解除关节僵硬、水肿、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地
可以服用一些除湿通络的中成药来调理比如尪痹片就应该有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以结合自己按摩一些穴位来调理选取犊鼻、阳陵泉、足三里、梁丘等穴位每天按摩20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也当显著具体穴位定位可以网上搜索穴位图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中医针灸治疗
尾椎骨骨折移位怎么办呢
治疗方面建议你配合服用专业的接骨续筋,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药物8仙接骨宝治疗,可以帮助骨折促进骨细胞生长,帮助骨痂(骨头)快速形成,提前愈合恢复的快些.5天从症状上明显感觉患肢有力量,30天拍片就可以明显看到骨痂形成,这时就可以负重活动,在保养10天就可以治愈,以X光片为依据.
尾椎软组织损伤、轻微骨裂缝的:直接用消肿止痛接骨的中药外敷治疗。它局部给药,使药能快速渗透到损伤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达到治疗目的,而且安全可靠。
尾骨骨折严重错位的、脱位的:一手固定骶部,另一手食指伸入肛门内,拇指抵在骨折部,当食指摸清向前移位的远端段时,用力向后推顶,即可复位。复位后,用消肿止痛接骨的中药外敷治疗,预防后遗症的发生。尾骨骨折常遗留尾部疼痛,所以要及时治疗,不要大意,不当回事。后遗症严重的手术切除。
右腓骨骨折严重吗
一、稳定型胫腓骨折:包括靑枝骨折、裂纹骨折和横形骨折。不论骨折形态如何,一般移位不大,用中药外敷后,再用夹板固定治疗。
也可以用中药口服药进行治疗。
二、不稳定型胫腓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复位后不易保持位置,应先行根骨穿针再复位,小夹板固定后,再牵引。用中药
口服药进行配合治疗。
三、开放性胫腓骨折:处理好伤口,再行复位。或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牵引治疗。在用接骨散口服药进行配合治疗。伤口好了,
在用小夹板固定。伤口好了,如果还有疼痛肿胀症状,可以用中药外敷治疗。
以上所描述的就是关于右腓骨骨折的相关问题,大家看看是不是觉得患有这类骨科疾病也非常的重要呢,希望各位朋友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尽量不去做高难度的动作,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中药外敷治疗骨质增生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筋附于骨。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衰退,肾虚不能主骨,肝虚不能养筋,再加上风寒湿邪的侵袭,或是外伤,导致气血失和,久而久之痰血加重,就会形成颈椎骨质增生,从而产生疼痛不适、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等症状。
中药外敷法
根据病因机制,为解除颈椎骨质增生的症状,甘肃中医学院宋贵杰教授研制的中药托敷剂具有良好的效用。其组成为:透骨草12g、五加皮15g、五昧子15g、东山核15g、当归12g、红花12g、红花10g、生地12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炮附子6g、花椒30g。具体用法:将上述各药装人布袋内,扎紧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钟.稍晾凉后.托敷于颈背部,每次30分钟,每日托敷2次,每剂药连用4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有明显的好转。
治疗疼痛的中药服用
经验方骨增丹,具有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理气止痛之功用,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所致的疼痛,效果颇佳。其组成为:炙马钱子40g、防风100g、川断50g、桑寄生50g、秦艽50g、羌活50g、牛膝25g、血竭15g、乳香50g、投药50g、延胡索25g。具体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蜜为丸,每丸10g,早晚各1丸内服,连服3个月。
肚脐眼发炎流脓怎么办
脐痈是生于脐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脐部感染。初起脐部微痛微肿,渐至肿大如瓜,或高突若铃,皮色或红或白,触之疼痛,酿脓时可伴有寒热。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邱-医-堂膏药内加生-肌-丹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快速生长。对各种化脓性溃烂,无名肿毒、久治不愈的伤口、外伤感染、等疾病疗效奇特,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无痛苦,可迅速愈合伤口而达治愈目的,无副作用。
膝盖受凉疼痛怎么治疗呢
1、湿冻引起的“轻微风湿关节炎”,建议您用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乘年轻转行,要不然在从事这项工作时就得严格按安全操作执行才可预防,目前的补救方法就是晚上睡觉前一小时用以下最便宜有效的药方治疗:
买1块钱老姜切片加半脸盆的水量烧开约半小时至40分钟,然后再加入一瓶高度白酒混合均匀,最后倒在洗脚盆内放置适合温度泡脚,并乘热用毛巾浸姜酒水搓膝盖,最少搓泡15-30分钟,药水可以循环使用三天,每天重新加热使用,至少连续洗三天为一疗程,每周一疗程,连续三个疗程!
2、中医中药外敷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邱-医-堂膏药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以解除关节僵硬、水肿、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地。
其实治疗膝盖受凉疼痛这一问题也没有很大的麻烦的。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膝盖,皮肤的血液循环,更有效地流动。防止受凉一定要多穿些衣服,尤其是冬季的时候。即使是在夏季,吹空调什么的都不要穿短裤。每天至少要泡一次脚,20分钟。能够有效的改善病情的。
止痛中药外敷治疗 蟾酥止痛开窍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干燥分泌物。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
药性特点:蟾酥味辛性温,既能解毒消肿,又能止痛开窍,常用于治疗痈疽疔疮,咽喉肿痛,龋齿作痛,以及痧胀腹痛吐泻,甚则昏厥。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
用法: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患处。
使用注意:外用不可入目,内服切忌过量,孕妇禁服。
乳腺炎吃什么药
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细菌(金黄色葡萄菌等)经乳头皲裂处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组织所引起。本病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头隐畸形,乳房受挤压,乳汗淤积等诱因。
本病初起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乳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最后形成脓肿等引起乳腺囊肿的原因很多,在哺乳期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造成;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乳汁淤滞于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细菌侵入,继发感染。
可以试试以下的药物:消肿片,具有拔毒消肿,通经活络之功效,同时清热解毒,消炎排脓,本药是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乳癖消片,抑制雌性激素亢盛分泌;乳块速消片,用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引起的乳腺增生,乳房疼痛等症。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通过中医传统外科膏药外敷,通经活络,活血化淤, 消肿止痛,软坚散结。迅速打通瘀阻的腺管,消除炎症,消肿止痛;排除乳腺中的淤积毒素,软化吸收肿块增生组织;有效活化腺体组织,促进细胞正常分化,乳腺疾病不再复发。对患者肝,胃,肾脏等功能无任何损伤,疗效迅速,作用持久,无副作用。
面神经炎中药外敷方
面神经麻痹风寒入络型
方药1
组成:白附子3克,胆南星5克,天麻5克,草乌5克,乳香5克,青黛5克,黑鱼头1只。
用法:先将白附子、胆南星、天麻、草乌、乳香、青黛和匀,磨成细粉,加黑鱼头捣烂如糊状,敷于患侧颊车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1日1换,7日为1疗程。
方药2
组成:蓖麻子60克,生附子10克,冰片2克。
用法:先将蓖麻子去壳,与生附子、冰片和匀,捣烂如泥,敷于脐部及健侧地仓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1日1换,7日为1疗程。
面神经麻痹脉络空虚型
方药1
组成:桂枝6克,麻黄6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防风12克,防己6克,附子3克,荆芥6克,葱白6支。
用法:先将桂枝、白芍、麻黄、川芎、防风、防己、附子、荆芥和匀,磨成细粉,再加葱白调和,捣烂如泥,分敷于两侧手心,紧握拳,令微汗,1日1次,7日为1疗程。
方药2
组成:白及3克,雄黄1.5克,朱砂1.5克,鸡冠血适量。
用法:先将白及、雄黄、朱砂和匀,磨成细粉,再加入鸡冠血调成糊状,敷于患侧颊车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1日1换,7日为1疗程。
此外,面神经麻痹还可用以下方法。
方药1
组成:大皂角6克,陈醋30克。
用法:将大皂角去皮与子研末,过500目筛。入铜锅或铜勺(忌铁器),用微火炒至焦黄色,再入陈醋搅匀成膏。把药膏平摊于敷料上厚约3毫米,贴于口角处(左歪贴右,右歪贴左),贴药时稍向患侧牵拉固定,每日1次,1日后改为间日1次至病愈。
方药2
组成:乳香、没药、白及、蝉蜕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治疗时用药棉蘸少许松节油擦患处.再取适量药末调鸡蛋清外敷,厚2~3毫米,覆盖塑料薄膜,胶布固定,2~3日1次。
网球肘中药治疗 中药外敷治疗
消痛散
配方:生麻黄100g,生半夏100g,生天南星100g,白芥子100g,生草乌60g,生川乌60g,白芷60g,细辛60g,红花60g,血竭40g,吴茱萸80g,冰片70g
制法:将上药研成细末,用蜂蜜作为基质,将其搅拌成糊状,置瓶中备用。用时按患处面积大小,摊在布上,敷贴于患处,用绷带包扎固定,2-3日更滑1次,3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此配方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于治疗网球肘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拔罐治疗
取穴:曲池、手三里、阿是穴
操作方法:患者肘关节平放,用小号罐抽气法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曲池可以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手三里可以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三穴位配合对于治疗网球肘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