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怎么吃最补肾
枸杞怎么吃最补肾
枸杞的补肾功效很强,但很多人不知道枸杞怎么吃最补肾。想要枸杞最大限度发挥它的补肾功效,吃的方法一定要正确!具体枸杞怎么吃最补肾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枸杞补肾的四种吃法。
在宁夏很多地方,人们把枸杞当水果生吃,因其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水果中的“VIAGRA”。
枸杞药用之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它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功效显着,对于因肾阴、肝气不足引起的下肢无力、头晕耳鸣、遗精不育、视力减退等诸多表现有积极的治疗效果,被历代中医典籍推崇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良药。
枸杞怎么吃最补肾?
1、炒菜、做粥的时候放一把。用枸杞泡水喝是最常见的,但枸杞中所含的维生素大多是水溶性的,遇热容易被破坏。推荐把干枸杞稍微泡一下,在炒菜、做粥时,或者是蒸包子、煮水饺时,放一点枸杞作配料就可以了。
2、像普通食物一样吃。吃枸杞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像普通食物一样入粥饭、羹汤、菜肴里边,不仅滋补,而且不会上火。
3、打豆浆的时候放一些。很多人都拿枸杞泡水喝,仅仅是简单浸泡一下,枸杞中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很难完全被吸收。可选择在用豆浆机打豆浆的时候,放上一小把枸杞,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枸杞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了。
4、干嚼枸杞比煲汤更补肾。枸杞多糖是一种蛋白多糖,若用水煮加热提取,会使其变性而导致药效降低。因此,从食用方法上来说,直接嚼吃枸杞子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其保健效果。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是干嚼枸杞,吃的数量就要减半了,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枸杞子一天吃多少为宜?
一般来说,枸杞老少皆宜,但不可多吃。因为它毕竟是药物,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但一定要每天吃一点,长期坚持食用,才能见效。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的最好不要食用。另外,枸杞子含糖量较高,每100克含糖19.3克,糖尿病者要慎用,不宜过量。
有毒枸杞越补越虚,教你四招辨别
1、颜色。鲜枸杞子因产地不同而色泽有所不同,但颜色很柔和,有光泽,肉质饱满;而被染色的枸杞子多是往年的陈货,从感观上看肉质较差,无光泽,外表却很鲜亮诱人;染色的枸杞整个都是红色,连枸杞子蒂把处的小白点也是红色的,而正常枸杞尖端蒂处多为黄色或白色,用硫磺烘烤过的呈深褐色。
2、形状。宁夏枸杞和内蒙古枸杞都呈长圆形,但是宁夏枸杞泡水后会上浮,内蒙古枸杞会下沉,而新疆枸杞呈圆形,容易区分。用明矾泡过的枸杞对光照射时表面会有闪亮的晶点;“毒枸杞”摸起来黏糊点,天然枸杞则较干燥。
3、气味。对于被硫磺熏蒸过的枸杞,只需要抓一把用双手捂一阵之后,再放到鼻子底下闻,如果可闻到刺激的呛味,那么就可以肯定被硫磺熏蒸过。
4、口味。宁夏枸杞是甘甜的,吃起来特别甜,但是吃完后嗓子里有一丝苦味,而内蒙古、新疆等地的枸杞甜得有些腻;白矾泡过的枸杞咀嚼起来会有白矾的苦味,至于打过硫磺的枸杞,味道呈现酸、涩、苦感。
枸杞怎么吃最补肾 枸杞补肾粥推荐
材料:枸杞60克,大米120克。
做法:将枸杞洗净,则去杂质备用,大米淘洗干净下锅,煮至半熟时倒入枸杞一同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明目。适宜于调理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遗精,老年性糖尿病等病症。
材料:枸杞10克,羊肉100克,羊腰一对,大米200克。
做法:肩膀羊肉,羊腰分别处理洗净,和枸杞,大米一同煮粥,每日食用一次。
功效:益肾壮阳,适宜于调理早泄,性功能障碍等症。
材料:枸杞子,芝麻各15克,大枣10克,糯米250克。
做法:将枸杞子,大枣,糯米分别洗净,并与黑芝麻一起倒入砂锅中,加水熬煮至米烂粥稠即可,温服,每日一剂,可早晚分服。
功效:滋阴,养肾,益精,补髓,可改善腰膝酸软,遗精,遗尿,阳萎早泄等症。
黑枸杞补肾还是红枸杞补肾 吃枸杞的注意事项
枸杞一次不可摄入太多,建议一天15颗左右为宜。枸杞性温,吃太多容易导致上火,从而出现咽喉痛,流鼻血等症状。
枸杞晾晒干燥后表面会变褶皱,很容易导致灰尘和细菌藏在这些褶皱当中,所以食用之前先用清水冲洗一下。
枸杞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枸杞多糖,而高温容易破坏这些成分,所以泡枸杞时将水温控制在45℃-60℃为宜。
怎么吃枸杞子最补肾 枸杞补肾食谱
材料:羊腿肉1公斤,枸杞20克,调料适量。
做法:羊腿肉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透,捞出切块。锅烧热放油,下羊肉、姜片翻炒,放入料酒炝锅,炒透后倒入砂锅中,放入枸杞、盐等调料,加水小火炖烂即可。
功效:此菜品有益精明目、补肾强筋之功效。适用于阳痿、早泄及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症。
材料:黑豆100克,枸杞3-5克,红枣10个,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材料洗净,锅中加水适量,倒入黑豆、枸杞、红枣。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熟烂,再加糖调味即可。
功效:黑豆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的功效。枸杞滋补肝肾,两者搭配补肾功效更好。
材料:枸杞5克,人参3克。
做法:将枸杞、人参放入杯中,加开水冲泡,待温热时即可饮用。
功效:喝枸杞人参茶可大补元气,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补肾强身的功效。
材料:枸杞9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将枸杞洗净拍破,放入瓶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每隔一日晃动瓶身,12日后,酒水澄明,即可饮用。
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饮用10-15毫升。
枸杞怎么吃效果最好
1.早晚各取20-30粒嚼食,长期食用,养颜明目,延年益寿。
2.一般来说,枸杞泡水喝就是很不错的方法,一般每杯放5-7颗,可以多次冲泡,最后也可以把泡过水的枸杞吃掉也是很好的。碧茶红果,色香俱佳,清香醇和,生津止渴,坚持饮用,益肝补肾。
3.煮八宝粥放入适量枸杞,和胃补肾,滋肝活血,老人最宜。
4.炖肉时,出锅前10分钟放入枸杞60粒,身瘦体弱,食之最宜。
5.枸杞在做菜、煲汤时均可适量使用,有食补之功。
身体疲劳吃什么 眼疲劳多吃枸杞
成天盯着面前的电脑或者密集排列的报表,眼睛会觉得酸胀难忍。《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食用枸杞可以减少紫外线刺激,保护视神经不受损。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是干嚼枸杞,吃的数量要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眼睛累了怎么缓解疲劳 枸杞
《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 枸杞的护眼功效也依赖于其中的玉米黄素。食用枸杞可以减少紫外线刺激,保护视神经不受损。要想发挥枸杞的护眼功效,最好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嚼烂了吃下去。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是干嚼枸杞,吃的数量要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假黑枸杞喝了有害处吗
没有害处
假冒黑枸杞大多是白刺果、蓝莓代替的,白刺果和蓝莓也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这种假冒黑枸杞吃了是没有害处的,只有没有黑枸杞补肾益精、养血安神的功效。
但是市面上也存在假冒伪劣的低质量黑枸杞,如假冒黑枸有质量问题,如过期、质变、霉变等情况,就不建议大家继续食用。
吃枸杞补肾
中医理论认为,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肝肾虚损、精血不足。不过,针对不同病证与体质,枸杞子的吃法是不同的。
肾阴不足引起的虚劳羸弱、腰腿酸痛、足膝酸软、头晕耳鸣,最简单的吃法是枸杞子泡水。取20—30克枸杞,用开水冲泡,加盖焖10—20分钟后饮用,泡两三次后再把枸杞子吃下去。直接嚼吃枸杞子更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近代医家张锡纯50岁时,就每晚临睡前嚼服枸杞子30克。建议体质偏热的人早晚各服15—40粒,坚持1—3个月可见效。体质偏寒的人就不要生吃了,但可放碗里蒸30—40分钟后当零食吃。
老年人肾阴不足主要表现为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等,枸杞粥可以来帮忙。制作方法是,粳米150克加适量水煮粥,粥快熟时再加入30克枸杞。男士肾阴不足主要表现为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不尽,可以常吃枸杞粥、泡枸杞水。女士肾阴不足表现为月经不调、面色萎黄、失眠等,常吃枸杞子能扶正固本、生精补髓。女士不妨常吃枸杞银耳羹,枸杞子25克,银耳15克,加适量水煎成浓汁,加入蜂蜜20克,再煎5分钟即成,温开水兑服,隔日1次。
肾阳虚的人表现为精神萎靡、四肢冰凉、腰膝疼痛、遗精等,适合用枸杞子泡酒喝。取枸杞子200克,白酒1千克,将枸杞子洗净晾干泡入酒中,密封14天后开始饮用,每次10毫升,每天2次。枸杞羊肾粥也可以温补肾阳,方法是用枸杞子、羊肾、葱白、五味子一起熬粥。
男性可以天天吃枸杞吗 男性怎么样吃枸杞补肾效果好
男性吃枸杞吃法还是比较多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以直接吃,可以泡水,也可以搭配食物吃,要是想枸杞的补肾效果更加好,那么建议搭配桑葚一起吃,这样补肾效果更强,具体做法如下:
1、先把枸杞、桑葚准备好。
2、之后烧一壶开水备用。
3、期间再用清水将枸杞、桑葚清洗干净,放进杯中。
4、水开之后待温,水变温之后将其倒进杯中。
5、最后将其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冬季养生饮食应该吃什么 冬季当家补药枸杞
《神农本草经》记载它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功效,对于因肾阴、肝气不足引起的下肢无力、头晕耳鸣、遗精不育、视力减退等诸多表现有积极的治疗效果,被历代中医典籍推崇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良药。
吃法:最好的吃法是干嚼枸杞,干嚼枸杞比煲汤更补肾!枸杞多糖是一种蛋白多糖,若用水煮加热提取,会使其变性而导致药效降低。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是干嚼枸杞,吃的数量就要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吃枸杞补肾吗 能长期吃枸杞补肾吗
能长期吃枸杞补肾。
枸杞性平,味甘,无毒,无刺激性,可以长期食用,只是要注意食用量,食用过多可能或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对身体反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