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1、饮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异常的总称,其治疗措施是由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或)胰岛素等组成的综合治疗措施,饮食治疗是基础。部分病情较轻者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即可以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需要胰岛素治疗者饮食控制也可以降低患者胰岛素需要量。
2、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随着胰岛素治疗的日渐普及,人们也认识到经常有规律性的运动能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因此,运动治疗与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一起被公认为治疗糖尿病的3大法宝。运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医师指导下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经常有规律地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预防及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解释说,糖尿病患者于妊娠前应确定糖尿病严重程度。从孕前开始,在内科医师协助下严格控制血糖值,确保受孕前、妊娠期及分娩期血糖在正常范围,主张应用小剂量正规胰岛素静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每1~2小时监测血糖一次。血糖>13.9mmol/L,应将胰岛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血糖≤13.9mmo1/L,开始将胰岛素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酮体转阴后可改为皮下注射。
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给予积极的治疗,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达3个月以上,其尿路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未控制组,且死胎,死亡率明显下降。为使治疗及时合理进行,以取得最好疗效,需要取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教育患者从思想上对本病有正确认识,做到既能认真对待,又不惊慌失措,密切与医务人员配合,初步掌握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如长期饮食控制及定期检查之重要性,并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注意卫生。
黄精可以降血糖吗 降血糖的食材
1、黄芪: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舒张冠状血管、降低血压、保护肝细胞、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2、地骨皮:药理研究表明,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低血糖作用。给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剂,先使血糖短时间升高,然后持久降低。
3、葛根: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流量,血管阻力降低,具有降血压作用。葛根素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血糖明显下降,降糖作用持久。
4、苦瓜:研究表明,苦瓜粗提物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苦瓜提取物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抗体均有明显的结合反应,表明它与胰岛素有共同的抗原性和生物活性,故苦瓜粗提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5、黄连:据临床报道,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的血糖。实验表明,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并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也不影响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而是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促进糖酵解而产生降糖作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措施 应用胰岛素治疗
静脉应用小剂量的胰岛素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简便最有效安全的方法。胰岛素剂量要准确,在应用胰岛素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测血糖的变化,防治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的发生。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其中药物疗法包括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等治疗。90%的儿童糖尿病是i型,也就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必须终身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另外10%左右的患儿为ii型也就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发病机理和成人糖尿病相同,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也就是病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但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可以服用降糖药等治疗。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控制饮食使患儿的血糖能稳定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运动疗法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同时由于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是终身性的,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以及生活规律的改变等都会给患儿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并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因此精神心理治疗对于控制儿童糖尿病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量临床经验表明,儿童糖尿病的四种治疗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精神心理治疗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的用量。因此有学者形象地将这种综合疗法比喻为“四匹马拉一套车”。“四匹马”指的是上述四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一套车”则代表糖尿病的病情控制状况。医生、患儿和家长是驾车的“车夫”。不言而喻,如希望患儿的糖尿病控制得非常理想,必须强调四种疗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医生、患儿、家长的密切配合。
怎么治疗糖尿病比较好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胰岛素制剂治疗糖尿病是目前控制与干预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一些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等混合研制出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制剂。在这个过程中,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手法各不相同,医生在此提醒患者需区分对待。目前,各界医学专家适当的运动保健与有效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的治疗基础,因为只有拥有了强大的机体,患者才能得以对抗病毒的入侵与感染。无数医学报告指出:通过科学的饮食与运动辅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功能可出现明显的好转。
小型血糖仪是患者的健康小卫士,随着医学的昌明,一类型小型的适用于家庭的迷你型便捷血糖测定仪被慢慢的普及,它的推广使得非常多的糖尿病患者在家也可以实现测血糖的目的,依靠准确的测量数据,来确定降血糖药物的用量,让个体的治疗行为变得更灵活与科学。
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时务必要遵从医嘱,通过口服一些药物,可以起到刺激胰岛素增长,或降低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干预与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药物毕竟有化学性,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口服药物的时候,务必要遵从医生的叮嘱,并且结合个体情况,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药物治疗方案,不能盲目。专家提醒,如口服药物过程中身体出现异常,患者应及时就医。
劳逸结合,科学保健,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水平,同时,可起到降低体重,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糖尿病患者需根据个体的病情,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运动类型,不能过度劳累,最理想的选择为多跑步、骑车、爬山等等。合理饮食,健康长寿,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恢复健康的基础,大量的实验证明,良好的饮食搭配方案,能够有效稳定以及改善患者的病情,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最健康、最天然的糖尿病治疗方案,虽成效不明显,但只要持之以恒,患者终见光明。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什么作用
有时候病人对大夫说:“大夫,我不愿意打胰岛素针”。实际上可以说,没有人愿意打胰岛素,不少人觉得打针麻烦、疼痛,有人怕“打上胰岛素就撤不下来了”,千方百计地抵制注射胰岛素。所以,我国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约10%)比西方(约50%)少得多。
国外有人评价说:“一个国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打胰岛素的比例反映这个国家糖尿病的治疗水平”,有一定的道理。
胰岛素治疗确实能给糖尿病人带来很大好处:
首先,能使病人的病情获得最好的控制,使其糖、蛋白、脂肪、水盐及酸碱代谢平衡维持正常,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使病人维持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维持正常的生长;生活与工作。
其次,胰岛素治疗是一种最生理的疗法,一种对肝、肾、胃、肠影响最小的糖尿病治疗方式,也就是说它的副作用最小。
第三,随着口服降糖药价格的猛涨,胰岛素的治疗花费也相对较低。有些打胰岛素的病人告诉医师说,他们在打胰岛素前十分紧张、恐惧,实际打起来才感到打胰岛素也没那么可怕,反而自我感觉良好。所以,该打胰岛素的病人千万不要抵制,以免贻误病情。
老年人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最佳治疗?糖尿病能否治愈?
目前,医学上无法治愈糖尿病,也无法永远杜绝并发症。所以,血糖控制就是唯一最佳治疗标准。如果能实现血糖长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能大幅度的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很轻,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被治愈,如果放松治疗,糖尿病的症状就会卷土重来。
糖尿病如何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治疗,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胰岛素是一种用于长期控制血糖的,强有力的降糖药,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肥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肥,长期坚持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
糖尿病患者可以不用胰岛素吗?
有部分新检查出来的患者对使用胰岛素很抵抗,比较难接受。但是,糖尿病的病人是不论发病早晚的,只要是血糖比较高的病人 ,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都主张尽早用胰岛素把血糖控制下来。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用胰岛素吗?
也有部分患者,医生建议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其他药物即可,但是自己不放心,硬要用胰岛素,也是不对的。胰岛素有其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注射部位红肿及感染、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等。切忌听从医生嘱咐,不要自己随便减药或加药。
胰岛素该打则打
糖尿病是一种既常见危害性又极大的疾病,它的危害表现在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如果想要严格控制住血糖,注射胰岛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专家表明在治疗糖尿病期间,胰岛素该打则打。
以胰岛素使用为例,我国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严重误区。很多该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拒绝使用,很多患者认为,“打上胰岛素就撤不下来了”,“打胰岛素会使Ⅱ型糖尿病变成Ⅰ型,会产生依赖”,“打胰岛素会上瘾”……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
当医生建议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不必担心打了胰岛素就会转变成Ⅰ型糖尿病。
这是因为,临床上有很多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节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后仍不能控制血糖,改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有些病人,处于感染、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等状态时,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后,不但糖尿病迅速得到控制,并且加速了病灶或伤口的愈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等这些并发症完全好转,仍可撤掉胰岛素重新改用口服降糖药物。
通过上述内容大家可以知道,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胰岛素该打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