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市的意思是什么 阴市的配伍疗法
阴市的意思是什么 阴市的配伍疗法
1、阴市穴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治腿膝痿痹;
2、阴市穴配足三里穴、血海穴、阴市穴、阳陵泉穴、髀关穴、伏兔穴、丰隆穴: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
3、阴市穴配委中穴、足三里穴:治两膝红肿疼痛。
腕骨的意思是什么 腕骨的配伍疗法
1、腕骨穴配肝俞穴、阳陵泉穴、胆俞穴:治黄疸;
2、腕骨穴配涌泉:治伤寒发黄;
3、腕骨穴配大陵、间使、三间治腕关节炎;
4、腕骨穴配足三里、脾俞、胰俞治糖尿病;
5、腕骨穴腕骨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6、腕骨穴腕骨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7、腕骨穴腕骨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中渚意思是什么 中渚的配伍疗法
中渚穴配太白穴:缓解治疗大便难;
中渚穴配支沟穴、内庭穴:缓解治疗嗌痛;
中渚穴配角孙穴:缓解治疗耳鸣耳聋。
阴市的意思是什么 阴市的按摩手法
1、以大腿外侧的风市穴(中渎穴)和大腿后面膀胱经的承扶穴、殷门穴,大腿内侧脾经的箕门穴)血海穴,肝经的阴包穴,前侧胃经的髀关穴、伏兔穴、阴市穴)梁丘穴为中间,做横向的按摩。
2、一腿膝盖弯曲,双手从大腿后方的膀胱经往膝盖处推进12次。
3、双手握拳,推进大腿外侧的胆经12次。
4、双手放在大腿根部,往膝盖偏向推进12次。
5、双手从大腿内侧的膝盖开端往大腿根部推进12次。
6、膝盖弯曲,双手交织,扭动按摩大腿下方肌肉,反复36次。
阴市的意思是什么
1、阴市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别名:阴鼎。
2、穴义: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
3、阴市:阴,水也。市,聚散之地。该穴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髀关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脾土外渗之水,因本穴处肉之陷,经水在此汇合之状,故名。
4、阴鼎:阴,水也。鼎,炉鼎也。阴鼎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且不断气化。本穴物质为髀关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在此为汇合之状,因受脾土所传之热,地部经水不断气化,故名阴鼎。
5、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经水气化之气。
6、运行规律:地部经水汇聚本穴后循胃经下行梁丘穴,气化之气则上行天部。
曲差的意思是什么 曲差的配伍疗法
曲差穴配百会穴、太冲穴:具有平肝熄风、镇痛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头痛、目眩;
曲差穴配合谷穴:治头痛、鼻塞。
梁丘在哪条经络上 梁丘是什么意思
梁,意思是屋的横梁,丘,是土堆的意思,梁丘名意是指本穴的功用为约束胃经经水向下排泄,本穴物质为阴市穴下传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位处肌肉隆起处,对流来的地部经水有围堵作用,经水的传行只能是满溢越梁而过,因此命名梁丘,此外,鹤顶、跨骨在名意上与梁丘的意思也是相同的。
曲骨的意思是什么 曲骨的配伍疗法
1.曲骨穴配肾俞穴、志室穴、大赫穴、关元穴、命门穴:治阳痿、遗精(肾气虚型);
2.曲骨穴配膀胱俞穴、肾俞穴、次髎穴、阴陵泉穴、蠡沟穴:治阳痿、遗精、癃闭、淋症、阴痒、湿疹、带下(湿热下注);
3.曲骨穴配中极穴、关元穴、肾俞穴:治肾虚、遗尿、小便不利;
4.曲骨穴配关元穴、命门穴、阴交穴(针补法或灸):治宫寒不孕、痛经。
阳交的意思是什么 阳交的配伍疗法
1、阳交穴配风市穴、伏兔穴、环跳穴、昆仑穴、秩边穴: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风湿性腰腿痛、腰扭伤、中风半身不遂之下肢瘫痪、小儿麻痹症等;
2、阳交穴配支沟穴、夹脊穴:缓解治疗带状疱疹之神经痛;
3、阳交穴配行间穴、阳辅穴、昆仑穴、绝骨、丘墟穴:缓解治疗两足麻木。
睛明的意思是什么 晴明的配伍疗法
晴明穴配合谷穴、风池穴:具有清热疏风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结膜炎、目痒。
睛明穴配肝俞穴、光明穴:具有调肝养血的作用,主治夜盲、色盲、近视、散光。
晴明穴配球后穴、光明穴:治视目不明。
天府的意思是什么 天府的配伍疗法
1、天府穴配曲池穴:治臂痛;
2、天府穴配肩髃、曲泽: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上臂疼痛;
3、天府穴配合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4、天府穴配臑会、气舍、间使、太冲、太溪:有行气活血,解郁散结的作用,主治瘿气;
5、天府穴配天府、合谷:治鼻衄;
6、天府穴配气舍、天府、臑会:治瘤、瘿气、咽肿;
7、天府穴配臑会、气舍:治瘿瘤;
8、天府穴配合谷:治鼻衄。
急脉的意思是什么 急脉的配伍疗法
1.急脉穴配大敦穴:治疝气、阴挺、阴茎痛、阳痿;
2.急脉穴配阴包穴、箕门穴、曲泉穴、急脉穴足五里穴急脉穴:治下肢痿瘫、小儿麻痹。
阴市的功效 阴市穴常用配伍
下肢痿痹可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腹痛可配天枢,公孙;疝气可配大敦,归来,维道。
极泉的意思是什么 极泉的配伍疗法
1.心痛干呕烦满:配侠白穴(《针灸资生经》)。
2.腋窝痛:配日月穴、肩贞穴、少海穴、内关穴、阳辅穴、丘墟穴(《针灸学手册》)。
3.四肢不收:配日月穴、脾俞穴(《针灸资生经》)。
4.咽干咽喉肿痛:配太渊穴、偏历穴、太冲穴、天突穴(出处同上)。
5.心悸、冠心病:配神门穴、内关穴、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6.肘臂冷痛:配侠白,有通经活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