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紫菜苔的植物学特征

紫菜苔的植物学特征

紫菜苔主根不发达,分布较浅,须根多,再生力强。茎短缩,其上着生数片基叶。叶卵形或椭圆形,叶色绿或紫绿,波状叶缘,叶基部深裂或有少数裂片。叶脉和叶柄为紫红色,叶柄较长,叶脉明显。花苔近圆形,紫红色,苔高30~40厘米,腋芽萌发力强,每株可产侧苔7~8条或多达20~30条。苔叶细小,倒卵形或近披针形,基部抱茎成为耳状。总状花序,完全花,花冠黄色。果实为长角果,内含多粒种子。种子近圆形,紫褐至黑褐色,千粒重1.5~1.9克[2] 。

红菜苔和紫菜苔一样吗

是一样的。

红菜苔是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又被称为红油菜苔、紫菜苔等,所以其实红菜苔和紫菜苔指的就是同一种植物。

红菜苔中含有丰富的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后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平时适当地吃一些红菜苔的话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松花菜植物学特性

原产地中海沿岸,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的变种。1-2年生。植株形态与甘蓝额相似,叶面被蜡粉,蓝绿色或浅灰绿色。叶面平滑或稍皱缩,全缘或有锯齿。与甘蓝主要区别在叶片较狭长;顶芽形成花球。在现花时,心叶向中心自然卷曲或扭转,可保护花球免受阳光照射变色或受霜冻。花球成熟后,气候适宜,花球即开始疏散,花苔花枝迅速伸长,花蕾膨大,继而开花结实。花黄色,为头状花序果实长圆筒形角果,内有种子10-20粒。近圆形,褐色,千粒重约3-4克。发芽年限3-4年。

温度:

松花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属于半耐寒性蔬菜,既不耐炎热又不耐霜冻。叶丛生长与抽薹开花,要求温暖,适宜20-25℃。25℃以上花粉丧失发芽力,种子发育不良。花球形成,要求凉爽,适宜17-18℃左右。温度过高,花球松散且容易发生苞片,形成“毛花”,品质下降。气温低至8℃以下,花球发育缓慢,至0℃花球有冻害危险。通过花芽分化的植株,顶芽遇到冻害,不能形成花球,而成所谓“瞎株”。植株从茎叶生长到花球发育,需要经过低温春化阶段。不同品种对花球发育的温度要求差异很大,早熟种要求不严格,22-23℃的温暖条件下即可发育花球;中熟种要求较低,约13-14℃;晚熟种要求更低,约10℃以下;四季种要求温度约15-17℃。

光照:

松花菜叶丛生产适宜较强光照,南方夏秋栽培光照充足。叶丛生产易强盛。影响发育的光周期就是长日照植物,但对光照的要求不如温度敏感,所以早熟品种年内易开花。

营养与水份:

松花菜对大量元素和水分的要求不同结球甘蓝。在生产过程中,对钙、硼、钼、镁等营养元素有特殊的要求,如果缺钙常导致花椰菜焦叶、顶芽枯死、不能正常结球;缺硼常导致花椰菜引起花茎中心开裂,花球变锈褐色、镁叶色黄且有斑纹。其中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十种为花椰菜必需的大中量元素,而铁(Fe)、硼(B)、锰(Mn)、锌(Zn)、铜(Cu)、钼(Mo)、氯(Cl)、镍(Ni)等8种是花椰菜必需的微量元素。

红菜苔的热量高吗

不是很高。

红菜苔又被称为紫菜苔、红油菜苔等,是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每100克的红菜苔中含有大约43大卡的热量,由此可以看出红菜苔的热量其实并不是很高。

而且红菜苔中还含有丰富的水分、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物质,食用后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元素,因此平时适当地吃一些红菜苔的话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山药豆的植物学特性

山药在地下部分形成块茎的同时,在地上部叶腋间着生很多的零余子。零余子是腋芽的变态,也即侧枝的变形,称为地上块茎,也叫气生块茎或株芽,普通称为山药豆。零余子呈椭圆形,长1-2.5厘米,直径0.8-2厘米,褐色或深褐色,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00-600千克。

在一般情况下,山药零余子生长在茎蔓的第二十节以后,而且开始多发生在山药主茎或侧枝顶端向下三节位的叶腋处。在解剖学上,零余子称为株芽。常由叶腋表皮下1-2层细胞进行平周分裂,增加细胞层数,在第五至第六节上可以看见叶腋部位隆起。从纵切面看,表皮下的第二,第三层细胞继续进行平周和垂周分裂,形成一团分生组织的株芽原基。当在外观上看到绿色小株芽时,内部才开始分化顶芽,同时形成根原基。由于株芽分生带细胞的平周分裂,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增大,株芽进而成为球形的零余子。

卷心菜的生物学特性

植物学特征

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以内土层中。茎短缩,又分内、外短缩茎,外短缩茎着生莲痤叶,内短缩茎着生球叶。甘蓝的叶片包括子叶、基生叶、幼苗叶、莲痤叶和球叶,叶片深绿至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面有粉状蜡质,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因而甘蓝比大白菜的较强的抗旱能力。花为总状花序,异花授粉,甘蓝所有的变种和品种之间相互杂交。果实为长角果,种子圆球形,红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g左右。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征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征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要求掌握的内容,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它不但随着牙的生长发育、脱落替换和咀嚼压力而变动,而且也随着牙的移动而不断地改建。牙槽骨的改建是通过骨的形成和骨的吸收来完成的。在骨质

新生时,镜下可见成骨细胞排列在新骨周围。新骨的表面有一层刚形成尚未钙化的骨基质,称为类骨质。搜集整理在骨吸收区,骨表面有蚕食状凹陷,称Howship陷窝又称骨吸收陷窝。凹陷处可见多核巨细胞即破骨细胞。在相对静止的骨吸收区,只见吸收陷窝而无破骨细胞。骨吸收后的缺失区可被新生骨修复。具有受压力被吸收,受牵引力会增生的特性。临床上用此特性可使错 畸形的牙得到矫正治疗。如加一定强度压力于牙上,一定时间之后,受压侧骨吸收,牙的位置随之移动,而受牵引侧骨质增生,来补偿牙移动后所留下的位置。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征,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一次通过考试特意整理,请关注我们。

番茄的生物学特征特性

番茄根系发达,育苗移栽后主要根群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土层中,横向伸展二米左右。茎蔓性或半蔓性,基部木质化,易生不定根。高60厘米~120厘米,一般行支架栽培。单叶深裂,呈7~9个奇数裂片。花黄色,一般每一花序有5~7朵花,呈总状或复总状花序,自花授粉,天然异交率在4%以下。

浆果的果皮及胎座是食用部位。果实的颜色有红、黄、粉红等色。种子黄褐色,扁卵形,具灰白色茸毛,千粒重3克左右,发芽年限4~5年。

番茄开花结果可分为有限生长和无限生长两类: 有限生长类型也称矮蓬种或自封顶类型,主茎6~7张叶片开始着生花序,以后每隔1~2张叶片着生一个花序,主茎着生3~4个花序后,顶芽形成花序,不再继续向上生长,侧枝也同样方式自行封顶。这一类型植株较矮,生长期短,开花结果集中,适于早熟栽培,如北京早红等品种。

无限生长类型也称高蓬种,主茎8~13张叶片开始着生花序,以后每隔3~4张叶片着生一个花序,主茎能不断往上生长,侧枝也同样不断往上生长。这一类型植株高大,生长势强,生长期长,开花结果迟,多数属于中、晚熟品种,如强力米寿等品种。

番茄喜温,怕冷,不耐高温,遇霜冻即死。种子发芽以 25 C~30 C最为适宜。生长期间白天以20 C~26 C、夜间以15 C~17 C最好。35 C以上茎叶生长细小,花器发育异常,授粉不良,并引起落花落果。5C时停止生长,1C~2C时有冻害。

番茄属短日照蔬菜,但经人工长期栽培品种对光照要求已经不严,只要温度适宜,四季均可栽培。较强的光照有利于番茄生长。番茄以果实为产品器官,要求有较多的磷、钾肥料。前期茎叶生长要求有较多的氮肥,在果实膨大期要求较多的磷、钾肥料,对钾的需要量特别大。番茄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含量约为1:1:2。番茄叶面积大,耗水多,土壤湿度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90%,空气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病害。

幽门螺杆菌分子生物学特征

分子生物学特征

幽门螺杆菌的全基因序列已经测出,其中尿素酶基因有四个开放性读框,分别是UreA、UreB、 UreC 和UreD。UreA和UreB编码的多肽与尿素酶结构的两个亚单位结构相当。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极为丰富,约含菌体蛋白的15%,活性相当于变形杆菌的400倍。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形成氨云保护细菌在高酸环境下生存。此外,尚有VacA基因和CagA基因,分别编码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根据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又将幽门螺杆菌菌株分成以下两种主要类型:

Ⅰ型含有CagA和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并表达两种蛋白;Ⅱ型不含CagA基因,不表达两种蛋白,尚有一些为中间表达型,即表达其中一种毒力因子。现在(21世纪初)多认为Ⅰ型与胃疾病关系较为密切。

生存环境

Hp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是生长。许多固体培养基可作Hp分离培养的基础培养基,布氏琼脂使用较多,但需要加用适量全血或胎牛血清作为补充物方能生长。

常以万古霉素、TMP、两性霉素B等组成抑菌剂防止杂菌生长。

相关推荐

蘑菇炒紫菜苔

1.准备好紫菜苔和海鲜菇2.菜苔摘好洗净,海鲜菇切段3.炒锅放油,大火。放入海鲜菇翻炒4.再放入菜苔,一起翻炒5.加入盐调味,翻炒后放入鸡精。6.蘑菇炒紫菜苔完成!小贴士菜苔很嫩,不用炒太长时间。加盐后翻炒几下就行了。

脆枣的形态特征

枣(学名:Ziziphus jujubaMill.),别称枣子,大枣、刺枣,贯枣。鼠李科枣属植物,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1厘米,无毛或有疏微毛,托叶刺纤细,后期常脱落。花黄绿色,两性,无毛,具短总花梗,单生或密集成腋生聚伞花序。核果矩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厘米,直径1.5-2厘米,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种

莙荙菜的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根系发达。茎短缩。叶片肥大,卵形或长卵形,叶面皱缩或平坦,有光泽,叶色浅绿、深绿或紫红。叶柄及叶脉有奶白、绿色、红色或紫红色,肥厚多肉。花白色,复总状花序。聚花果。内含2~3粒种子。种子肾形,种皮棕红色有光泽。种子千粒重100~160克,使用年限3~4年。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但耐寒及耐热力均较强。种子在4~5℃下能缓慢发芽,最适发芽温度18~25℃。低温、长日照有

猪苓生物学特性

猪苓具喜冷凉、阴郁、湿润,怕干旱的特性。在地温5-25℃条件下均生长。西北产区地温在17-19℃时生长良好,10℃时萌发,22℃时子实体开放;华北产区平均地温达9.5℃时萌发,12℃左右时新苓生长膨大,14℃左右时新苓萌发多,个体增长快。土壤含水量在30-50%,PH值5-7腐殖质土、砂壤土,为宜。猪苓的生活史分担孢子、菌丝体、菌核、子实体四个阶段。担孢子是子实体产生的有性孢子(长卵状椭圆形,一端

红菜苔的副作用有哪些

日常饮食虽然是我们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没有科学的搭配好对身体也是有一定的伤害的,所以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去以及环境去选择食物,这样身体会变得更加健康,那么哪些人不适合吃红菜苔呢,下面一起看一下吧!副作用紫菜苔可与肉类炒食搭配食用。紫菜苔适宜与鱼类搭配做汤。禁忌人群1.胃炎,痢疾,肠炎,消化性溃疡,呼吸系统疾病忌食紫菜苔。 2.气虚体质,气郁体质,阳虚体质,瘀血体质忌食紫菜苔。拥有健康的

紫菜形态特征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紫菜的一生由较大的叶状体(配子体世代)和微小的丝状体(孢子体世代)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

香辣紫菜苔

取1把紫菜苔,清洗干净后,放在盘中。把紫菜的叶去掉,然后,把紫菜折成小段,去除老皮,放在盘中,取2个青尖椒,清洗干净,去除根部,切成小段,放在盘中,洗锅,点火,在锅中加入5ml左右的油,把火调到大火档,在锅中的油烧热的时候,把青尖椒倒入锅中,翻炒几下,在闻到辣椒炸香的时候,把紫菜苔倒入锅中,翻炒几下,把紫菜苔平铺在锅底炕一会儿,等紫菜苔变色的时候,在锅中加入南德1勺,翻炒几下,让南德和菜混合均匀,

紫菜苔的演化历史

紫菜苔由芸苔演化而来,起源于中国湖北武昌洪山一带,所以又称洪山菜苔。洪山菜苔和武昌鱼被称为“楚天”的两大名菜。在东汉和三国时就有关于红菜苔的记载,《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中也均有记载。红菜苔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50年代初仅有几千亩,现已发展为几万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尤以湖北、四川、南京栽培较多。80年代起紫菜苔在中国各地均有引种,北京和台湾等地也已开始栽培。现在美国、日本、荷兰和非洲一些国家

紫苏的植物学

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代,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

紫菜苔的选购技巧

选购优质的紫菜苔花薹长20-25厘米、节间较疏、薹叶细而少,花茎的横径1.5厘米,花蕾含苞欲放或初花期,花茎用手一折即断,紫菜苔外观紫红色有光泽。如紫菜苔很长且纤细,大部分花已开过,如为超期采收或贮藏时间长者,纤维很多,食时打渣,为不合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