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失眠切忌滥用安定类药物
老人失眠切忌滥用安定类药物
许多受到睡眠障碍困扰的老年人,没有意识到就医的必要性,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滥用安定类药品,
老人失眠切忌滥用安定类药物。其实根据失眠症状的不同,用药类型、剂量和时间都有所不同。例如对入睡困难者,会开一些短效药物;对易早醒者会开长效型药物;而对于醒后再难入睡者则会用中效型药物。另外,不同药物的用药时间、剂量也是不同的。许多老人看到药效不明显时,又会自作主张加大剂量,如此恶性循环会造成相当大的副作用。
还有一部分老人存在“睡眠感缺失”的问题。他们本来睡着了,但是醒来之后却一口咬定自己根本没睡,
这类老人若长期自行滥用安定类药物,就会造成过度镇静、肌肉松弛、长期用药成瘾等严重后果。
存在睡眠障碍的老人最好在家人陪伴下来医院就医,医生需要听取家人的说法后采取治疗措施。医院除了会对不同的失眠症状进行药物治疗外,还会做一些心理辅导,目前来看,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另外,保持轻松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适当参加娱乐活动都对解决老年人失眠有所帮助。
专家分析治疗失眠的误区
误区一:滥用安定类药物不按正规途径求治:一些失眠患者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易成瘾,若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忧郁、心跳加快、健忘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视、听幻觉及被害念头等严重症状。
误区二:失眠病因复杂检测困难容易误诊、漏诊:失眠者中,患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分别为54%和31%;这说明很多人失眠只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等)的一个症状,而不应该简单诊断为失眠症,致使大部分失眠者得不到根本性治疗,既耽误时间又花冤枉钱。
综上所述,大家听了以上小编对治疗失眠的误区,这一问题应该了解一些了吧,所以我们提醒患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哦,因为只有正规的医院才会更加的安全哦!
长期失眠会导致什么问题
1、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抵抗力下降。
2、记忆力减退,影响工作和学习。
3、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老年性痴呆。
4、严重者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抑郁焦虑、精神萎靡。
误区一、对失眠缺乏正确认识
失眠者睡前自我紧张是最大的误区,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于是强制地数数字、听钟表声,结果反而造成大脑过度紧张,造成紧张性失眠。专家建议可以在睡前用温水洗澡,听柔和音乐,做些轻松的文体活动,都会使精神放松。
误区二、滥用安眠药
很多人一出现失眠,就服用安眠药,而不分析引起失眠的原因,长期超量服用安定类药物易成瘾,若停药,即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忧郁、心跳加快等,甚至出现视、听幻觉及被害念头等严重症状。更为可怕的是,有些人因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而引发健忘症,对此却浑然不知。专家认为患有失眠的患者应该及时去专科治疗,中成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误区三、医生误诊、漏诊的问题 ,使大部分失眠者得不到根本性治疗
有研究表明,失眠者中,患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分别为54%和31%,这说明很多人的失眠只是焦虑、抑郁的一个症状。事实上医生在临床上碰到的顽固性失眠,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专家认为,如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 )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就不应诊断为失眠症。应该采取抗焦虑、抑郁治疗。焦虑、抑郁一减轻,失眠自然就会好转。
治疗失眠的误区都有哪些
目前失眠症在治疗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许多患者为了控制病症,长期服用镇静、催眠等西药,不仅难以治愈,还带来了不少的副作用,产生了药物依赖性,成了终生的“病人”,使患者深受痛苦。许济川教授提醒广大失眠患者在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千万不要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擅自用药,一方面加重了自身痛苦,另一方面也造成治疗困难。
误区一:滥用安定类药物不按正规途径求治:一些失眠患者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易成瘾,若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忧郁、心跳加快、健忘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视、听幻觉及被害念头等严重症状。
误区二:失眠病因复杂检测困难容易误诊、漏诊:失眠者中,患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分别为54%和31%;这说明很多人失眠只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等)的一个症状,而不应该简单诊断为失眠症,致使大部分失眠者得不到根本性治疗,既耽误时间又花冤枉钱。
长期失眠会导致什么问题
误区一、对失眠缺乏正确认识
失眠者睡前自我紧张是最大的误区,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于是强制地数数字、听钟表声,结果反而造成大脑过度紧张,造成紧张性失眠。专家建议可以在睡前用温水洗澡,听柔和音乐,做些轻松的文体活动,都会使精神放松。
误区二、滥用安眠药
很多人一出现失眠,就服用安眠药,而不分析引起失眠的原因,长期超量服用安定类药物易成瘾,若停药,即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忧郁、心跳加快等,甚至出现视、听幻觉及被害念头等严重症状。更为可怕的是,有些人因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而引发健忘症,对此却浑然不知。专家认为患有失眠的患者应该及时去专科治疗,中成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误区三、医生误诊、漏诊的问题 ,使大部分失眠者得不到根本性治疗
有研究表明,失眠者中,患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分别为54%和31%,这说明很多人的失眠只是焦虑、抑郁的一个症状。事实上医生在临床上碰到的顽固性失眠,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专家认为,如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 )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就不应诊断为失眠症。应该采取抗焦虑、抑郁治疗。焦虑、抑郁一减轻,失眠自然就会好转。
老人失眠要怎么用药呢
老年人失眠,不可采用鲁米那(苯巴妥钠)及阿米妥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能造成头昏脑胀、步态不稳、容易跌跤,还可产生类似动脉硬化性痴呆及智力障碍,尤其是肺性脑病的患者禁用。如果要用速可眠,一定要先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半夜里起夜时一定要小心跌跤。
相对来说,安定类药物要安全的多,可选用安定、硝基安定、舒乐安定,品种现在也很多,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一种,以减缓耐药性的产生。除此以外,一些中成药也有一定效果,可酌情选用。
另外,对睡眠不深,彻夜多梦和易醒者应选用长时间作用的催眠药,如水合氯醛、安定、眠而通等,对睡眠尚好但入睡困难的患者,则可选用发挥作用快的催眠药,如安眠酮、速可眠等。
老人失眠慎服安眠药
老人失眠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老人失眠怎么办呢?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慎用安眠药,最好是通过精神调节的方法来控制失眠,那么究竟老人失眠怎么办呢?以下是专家给出的具体建议。
有的老同志由于严重失眠不得不靠安定类来催眠,久而久之与安定就成了“好朋友”。这种现象在中老年朋友中十分普遍,觉得安定多服点没关系,其实,长期使用可形成依赖,甚至成瘾。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弱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随便吃安眠药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产生耐药性,引起精神障碍,诱发其它疾病。
长期用药的老年病人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强行撤药,这种情况下小剂量使用安眠药反而是必要的。需要减低用药剂量时,应该采取逐级递减的方法,防止引起睡眠紊乱或反跳现象。慢性肺功能障碍者,因安眠药物可引起呼吸抑制,因此应慎用安定类药物。
以上是对老人失眠慎用安眠药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老人失眠是常见现象,我们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老人失眠的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大家的健康。
老年人失眠能服用安眠药吗
有的老同志由于顽固性失眠不得不靠安定类来催眠,久而久之与安定就成了“好朋友”。这种现象在中老年朋友中十分普遍,觉得安定多服点没关系,其实,长期使用可形成依赖,甚至成瘾。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弱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随便吃安眠药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产生耐药性,引起精神障碍,诱发其它疾病。
安眠药在体内大多是经过肝脏、肾脏代谢的,长期服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有的还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浮肿、蛋白尿、血尿及恶心、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肝肾功能损害及肠胃反应。有的安眠药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智力减退,血压下降等蓄积中毒症状,甚至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情况。因此,老年人应用安定类药物更应小心。
对顽固性失眠或入睡困难者可选用短、中长半衰期的安定类药物(如硝基安定、舒乐安定、佳乐定等);早醒者可选用长半衰期的安定类药物(如安定、氟安定等),但是具体用法用量需要及时咨询相关医师,切不可盲目自行服用。
对于由失眠引起的身体内分泌失调和身体的排毒功能下降所导致的身体循环系统不能正常循环,这类失眠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安神和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失调之类的药物,(如氨基酸片等),只有等身体的循环系统正常,失眠症状才会缓解直至痊愈。
长期用药的老年病人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强行撤药,这种情况下小剂量使用安眠药反而是必要的。需要减药时,减低用药剂量的速度宜慢,可采取中药治疗可取得快速理想的治疗效果。
如何才能治疗好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也不错的情绪障碍,因此即使你被确诊为焦虑症,也不必过分担心。焦虑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1. 苯二氮卓类药物 (又称为安定类药物)1)优点:①见效快,多在30-60分钟内起效②抗焦虑效果肯定③价格一般比较便宜2)缺点:①效果持续时间短,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②有可能产生依赖。安定类药物抗焦虑,好比是车速过快,用脚踩刹车,管用但是不适合常用。3)常用药物:劳拉西泮(罗拉):常用剂量是一天2-3次,每次0.5-1.0mg;佳静安定(又叫阿普唑仑):常用剂量是一天2-3次,每次0.4mg;奥沙西泮片(又叫优菲):常用剂量是一天2-3次,每次15mg,这三个药物属于短中效的安定类药物,抗焦虑效果好,镇静作用相对偏弱,对白天的工作影响小一些。其实所有的安定类药物都可以抗焦虑,只是副作用还有效果各不相同,以上三个药较为常用。小常识:凡是药品后面是某某西泮或者某某唑仑的,都是安定类药物。4) 如何使用安定类药物:①间断服药原则:焦虑严重时临时口服,不长期大量服用。②小剂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③定期换药的原则: 如果是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抗焦虑,3-4周就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避免依赖的产生。注意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两种药物交叉服用一段时间后,再撤掉原来的药物,新加上的药物加到治疗量。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可以认为没有产生依赖性。专家提醒:在焦虑症的早期治疗要尽快足量使用安定类抗焦虑药,以便尽快控制焦虑,因为抗抑郁药发挥抗焦虑作用,往往需要2-3周的时间,如果不尽快控制焦虑症状的话,会对病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安定类药物服用4-6周后可以慢慢减量至停服。如果停用安定类药物,请慢慢减量至停药,不可突然停药,否则极易引起停药反应,加重病情。2.抗抑郁药如果用车速过快比喻焦虑,那么抗抑郁药就是松油门,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焦虑,因为焦虑的病因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紧密相关,而抗抑郁药可以改善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从而缓解焦虑,从根本上治疗焦虑。美国及中国焦虑障碍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1)广泛性焦虑:一线治疗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斯).二线药物选择度洛西汀。2)惊恐发作:一线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艾司西酞普兰,二线药物是氯米帕明。3)社交焦虑(社交恐怖):一线药物是帕罗西汀(赛乐特),丁螺环酮,二线药物是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文拉法辛。一线药物的意思是首先选择的、疗效明确的药物;二线药物是指如果一线药物疗效不好的话,第二选择的药物。通过治疗指南,可以看到赛乐特对于各种焦虑都是一线药物,它是各种焦虑的首选药物。其次是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效果也不错。这类药物的特点是:1)优点: ①抗焦虑效果肯定②从根本上改善焦虑③无成瘾性,适合长期服用。2) 缺点: ①抗焦虑效果见效慢,2-3周后起效,常常需要同时短期合用安定类药物。②价格偏贵。具体使用哪种药物,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失眠会导致什么
长期失眠会导致什么问题
1、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抵抗力下降。
2、记忆力减退,影响工作和学习。
3、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老年性痴呆。
4、严重者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抑郁焦虑、精神萎靡。
误区一、对失眠缺乏正确认识
失眠者睡前自我紧张是最大的误区,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于是强制地数数字、听钟表声,结果反而造成大脑过度紧张,造成紧张性失眠。专家建议可以在睡前用温水洗澡,听柔和音乐,做些轻松的文体活动,都会使精神放松。
误区二、滥用安眠药
很多人一出现失眠,就服用安眠药,而不分析引起失眠的原因,长期超量服用安定类药物易成瘾,若停药,即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忧郁、心跳加快等,甚至出现视、听幻觉及被害念头等严重症状。更为可怕的是,有些人因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而引发健忘症,对此却浑然不知。专家认为患有失眠的患者应该及时去专科治疗,中成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误区三、医生误诊、漏诊的问题 ,使大部分失眠者得不到根本性治疗
有研究表明,失眠者中,患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分别为54%和31%,这说明很多人的失眠只是焦虑、抑郁的一个症状。事实上医生在临床上碰到的顽固性失眠,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专家认为,如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 )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就不应诊断为失眠症。应该采取抗焦虑、抑郁治疗。焦虑、抑郁一减轻,失眠自然就会好转。
更年期女性为什么易失眠
1、人到中年,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更年期的女人开始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面对各方压力,失眠也随之产生。
2、从心理应激反应上来看,更年期的女人耐心不足,易激惹,也容易导致失眠。很多更年期的女人自我都明显能感觉到,以前看得惯的事情,现在开始挑剔、看不惯,这样的情绪产生后,也会加重失眠的症状。
3、更年期的女人夜间发生潮热、盗汗、头昏、热醒等现象,也很大程度的影响睡眠情况。突然间的出汗或者被热醒,也打乱了原本的睡眠时间,更易造成原本睡眠质量不高的人情绪更加抑郁或暴躁,想睡觉,却由于生理原因无法安眠。
4、更年期的女人失眠超过70%以上都是由于雌激素减少,内分泌变化所致。由于雌激素减少,卵巢功能迅速下降,许多症状随之而来,更年期的女人就会出现心悸、胸闷、忧虑、抑郁、易激动、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容易诱发或加重失眠。
最后,专家提醒,更年期的女人失眠切忌滥用安眠药,因为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容易产生剂量依赖,从而使有效剂量越来越接近中毒剂量。更年期的女人失眠多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心理治疗对于缓解此类失眠十分有效。更年期的女人不妨多咨询心理医生,在医生的帮助下,缓解失眠症状。
经常服用安眠药会影响性功能
连续服用安定类药物6个月以上,会影响性功能。近日,英国一研究小组对103名男性失眠症患者进行调查后,得出上述结果。其实,无论男女,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都会影响性能力。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药物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能降低性兴奋,使机体“休眠”。
没有了兴奋的刺激,女性性欲将难以被唤起,男性的阴茎也就会“休息”了。其次,阴茎勃起主要靠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引发阴茎海绵体充血,血管平滑肌的松弛需要一氧化氮(NO)的作用,而安定对大脑皮质的抑制可以阻碍NO的产生,从而使阴茎硬不起来。再次,“是药三分毒”,如果药物影响到神经组织,也就会损伤支配阴茎的神经,造成ED(勃起功能障碍)。在我国男科门诊中,近1/4的ED患者是由药物引起的,包括降压药、心脏病类药、糖尿病药物,还有安眠药和抗抑郁药。
最后,需要服安定类药物治疗的失眠、抑郁症患者,其疾病本身也会影响到性功能。长期处于恍惚、精神压抑的情况下,谁还会想到过性生活?
虽然药物具有诸多不良影响,但在“要命还是要性”的天平中,肯定是先用药来控制疾病。就拿安定类药物来说,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性欲下降或性功能障碍,应在病情控制后尽快减量、停药,或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包括改服副作用较小的中药、增加体育锻炼和心理治疗等,将损害降到最低。同时,性功能异常一般是在持续服药1—2个月内发生的。由于这种影响是非器质性的,所以大多可在停药后恢复。
老年人失眠能服用安眠药吗
有的老同志由于严重失眠不得不靠安定类来催眠,久而久之与安定就成了“好朋友”。这种现象在中老年朋友中十分普遍,觉得安定多服点没关系,其实,长期使用可形成依赖,甚至成瘾。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弱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随便吃安眠药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产生耐药性,引起精神障碍,诱发其它疾病。
安眠药在体内大多是经过肝脏、肾脏代谢的,长期服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有的还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浮肿、蛋白尿、血尿及恶心、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肝肾功能损害及肠胃反应。有的安眠药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智力减退,血压下降等蓄积中毒症状,甚至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情况。因此,老年人应用安定类药物更应小心。
对入睡困难或中途易醒者可选用短、中长半衰期的安定类药物(如硝基安定、舒乐安定、佳乐定等);早醒者可选用长半衰期的安定类药物(如安定、氟安定等);对于一过性失眠患者,可小剂量用药1-2天;短期失眠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最好间隔2-3夜给药一次,用药时间不超过二周;对于慢性失眠者,建议服用最小有效剂量,间断性或短期使用。
长期用药的老年病人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强行撤药,这种情况下小剂量使用安眠药反而是必要的。需要减药时,减低用药剂量的速度宜慢,采取逐级递减的方法,防止引起睡眠紊乱或反跳现象。慢性肺功能障碍者,因安眠药物可引起呼吸抑制,因此应慎用安定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