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重视支持治疗
如有明显贫血症状,HGB﹤60g/L应予以输血;中性粒细胞﹤0.5X109/L者应保护性隔离并作好皮肤口腔护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需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进无菌饮食.血小板<20X109/L时,出血较重,易发生危机生命的颅内出血,需输注血小板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血小板保持在20X109/L以上.
2.分型诊疗
慢性再障一般用支持治疗、中医药及雄激素等治疗,总体疗效较好。经适宜治疗超过2/3患者可获长期缓解或基本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迁延难愈。严重型再障进展迅速,预后凶险,自然病程6个月左右。其治则需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中医药等综合治疗才能凑效。
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大量资料表明,慢性再障治疗前病程短者疗效较好。治疗前病程超过两年者有效率为57%,不足两年者为74%,小于半年者高达90%,三者间有显著差异,说明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4.坚持治疗
有两层含义,首先,治疗方案确定后应坚持治疗半年以上,切忌疗程不足而频繁换药。其次,血研所郑以州研究员及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附属医院血液病科研组分别观察到一组(20例/14例)久难治愈的慢性再障,经刺激造血药物(包括中药治疗)序贯治疗5-10年,均取得较好疗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周蔼祥教授根据55例治疗统计,指出有效病例血红蛋白上升3g,平均需167天,达到10克,平均需254天。不论医生和患者都应当有耐心。另指出有部分病例治疗后红、白两系达到正常,但血小板难恢复,这类病例容易复发是治疗中的难点,须长期治疗。
5.维持治疗
文献报道雄性激素治疗有效病例,停药后近期复发率高达20%以上,中科院血液病研究所科研组观察到24例慢性在障用康力龙治疗缓解后又维持中医治疗2年余,仅1例复发,可见维持治疗对降低再障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6.联合用药治疗
无论慢性再障或重型再障,联合治疗均比单一用药好,如雄性激素加中药或环孢素A治疗慢性再障疗效显著,高于单用雄性雄性激素;此外,最近我们还观察到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联合精确中医辨证治疗,环孢菌素A治疗重型再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者。
7.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
本病因应用免疫抑制剂、体质衰减等因素易发生多种感染,严重时可合并肺炎和败血症(由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和骨髓衰竭,甚至危急生命,因此积极有效清楚感染灶、防止外伤出血及月经过多等方面,中医药的培本养血,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由显必要,长期依赖输血的患者应注意预防以及治疗继发性血色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分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各种细菌、病毒和原虫感染所导致的。它主要包括宫内感染和出生后感染,尤其是宫内感染容易合并血小板减少。宫内感染是先天性的慢性感染,最为常见的有风疹病及巨细胞病毒。而生后感染则是细菌感染所致,出现疾病时,还会常继发血小板减少。
二、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①由于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失,导致血小板减少,也可以合并存在各种先天畸形。②遗传性的病症与过敏、慢性感染有关,有关研究认为此病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本身存在缺陷而被破坏。
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医学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先天被动免疫性、同族免疫性、药物性以及新生儿溶血病并有血小板减少。这些病症都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有着很大的关系,免疫能力的不同,引发疾病的病症也不相同。
有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分类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您能够了解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因素,避免自己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危害。当发现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您应该及时的到各大医院的血液科医治,以免延误了病情,给您康复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生活护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经在影响着很多患者的正常生活。大家都有必要多了解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让专家们来为大家介绍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方法到底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多更好地了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方法。
增强体质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平时应加强起居调摄,早睡早起,增强体质也不失为预防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方法。生活习惯决定着身体的健康。
饮食预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患者平时应忌食油腻、生硬食物,虾、蟹及海腥发物亦不宜食,特别是阴虚内热者还须禁忌辛棘炙煿、煎炒烧烤之物。应以进食清淡、低脂、高蛋白食物为宜。
上面的内容,就是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方法的简单介绍。专家提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原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可无出血表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常有皮肤、黏膜瘀点、紫癜、瘀斑、鼻出血、口腔血疱等。严重者会发生颅内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治疗过后的护理方面,只要正确的饮食,就能对病情的康复有帮助,具体的来说药要按时吃,饭也是要正确的吃,不该吃的不张嘴,该吃的再难吃也要吃,为了自己的身体。另外患者要特别注意的是,饮食只能辅助性的治疗疾病,要想真正治疗好疾病,还是要选择一个科学的治疗方法,才能将疾病彻底治疗好,大多数患者都会选择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一、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二、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三、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之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什么方法比较好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什么方法比较好
张广蕊主任医师 电话:010-84098130 擅长: 张广蕊院士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中医药治疗血液病领域,擅长治疗过...免费咨询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998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反反复复是此病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并非是不治之症,只要认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症状,针对病因到正规医院治疗,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
建议最好是使用中医治疗的办法进行,中医费用低安全效果好,是一般老百姓的首选治疗方法
血小板减少紫癜到底怎么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应个体化。一般说来血小板计数大于30×10/L,无出血倾向者可予观察并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介于(20~30)×10/L之间,则要视患者临床表现/出血程度及风险而定;血小板小于20×10/L者通常应予治疗。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本病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不强调将血小板计数提高至正常,以确保患者不因出血发生危险,又不因过度治疗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目前认为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发病原因不明确。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前通常有病毒感染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喝酒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指导意见:患者应该禁忌辛辣,禁忌烟酒
血小板低的冶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急性病人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发病初期,应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尤其是头部外伤,重度者卧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给予足量液体和易消化饮食,避免腔黏膜损伤。
2、输新鲜血或血小板: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要谨慎选择,这种方法仅作为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因为血小板减少患者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小板可很快破坏,寿命短暂。所以输血或血小板并不能有效提高血小板数量。
3、根据病情着实而定:
中医学的治病以宏观辨证为主,现代医学的诊治以微观诊察为主,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辨证与辨病结合,可取长补短,扬长补短。辨证治疗血小板减少,无论哪一型,均可酌加有提升血小板作用,可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卷柏紫癜方通过益气养血方法,水煎内服,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可靠。
4、注意休息:
由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旦发病病情就比较危急,而且对患者的身体损害严重性也比较大。所以,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考虑必须要卧床休息,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创伤,以免疲劳加重病情。
5:饮食调节:
(1)每天生吃连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
(2)连皮花生米100克,猪蹄一只,老藕节适量,共煨汤食用。
(3)连皮花生米200克,与带肉脊骨500克或猪肝加水煨汤食用。
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我们一定要保持时刻的警惕,若是发现疾病症状,及早治疗,才能避免疾病带来的伤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吸烟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指导意见:患者一定要禁忌辛辣,禁烟酒。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表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性疾病,长久以来困扰广大患者。主要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种主要类型。由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类型不同、患者的年龄不同,因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表现也不相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表现之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皮肤上会有明显的紫色斑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鼻腔内部、口腔等处都会有出血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还会出现,吐血、尿血的严重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表现之二:急性期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别容易在冬季发病。而且患者在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前,有可能引发其他的病毒性疾病的可能。常伴有发烧、咽喉肿痛等全身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表现之三:还需要注意的事情是,慢性型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是最高的,女性患病的人数是男性的四倍,发病的时候症状不容易被患者觉察,有些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
导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因素有哪些
自身免疫因素(50%)
多数学者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机体对自身血小板相关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血小板相关抗原的实质至今尚无定论,1982年Van Leenwen报道某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自身抗体是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分子的抗原决定簇,以后又发现在某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上GPⅠb/Ⅸ复合物也是自身抗体的靶抗原,提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不同的相关抗原决定簇引起的一组自身免疫病,能与抗体相合的膜抗原部位相当广泛,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自身抗原主要有GPⅡb/Ⅲa,GPⅠb/Ⅸ,尚有未完全阐明的其他抗原类型。抗血小板抗体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还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自身抗体的产生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
血小板生成率降低(2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生成率可以是减少,正常或增加,平均血小板生成率接近于正常,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在血管内的平均寿命缩短(仅为2.9天,正常平均为8.0天),主要是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通常情况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加,巨核细胞数量增加可能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有关,由于抗血小板抗体同时作用于巨核细胞或其祖细胞,也可能造成血小板不能生成。
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20%)
1、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机制:
(1)血小板相关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是主要的出血原因。
(2)抗体固定在血小板相关抗原上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
(3)抗体还可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引起通透性增加而出血。
2、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机制:
(1)结合免疫复合物的血小板同时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而减少。
(2)吞噬过程中释放大量蛋白酶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3、免疫复合物可固定补体,C3和C5的裂解可引起组胺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变化而出血。
血小板减少治疗方法
1、中医中药治疗: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经验也是很丰富的,因此也建议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整体调理、安全无副作用,效果还是很好的。
2、(1)脾切除:脾切除术主要是用于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频繁反复发作或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无手术禁忌证的病人,目前公认脾切除是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最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持续完全反应达66.7%,稳定的部分反应率14.3%。脾切除有效病例血小板上升迅速,经数天、10天后血小板才上升者不常见。
(2)副脾切除:由于在切除后复发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中有10%由副脾引起,故主张在脾切除时应尽可能发现副脾并切除。在脾切除时约15%~20%的病人可能发现副脾,有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有多个小的副脾。
3、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药物是激素,服用后血小板一般可升高,但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很大,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时又会增添许多新的疾病,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而且激素减量后,血小板又会降低,停药后仍会反复发作。
4、输新鲜血或血小板,仅可作为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可很快破坏,寿命短暂(几分钟至几小时)。故输血或血小板不能有效提高血小板数。但有人认为输入血小板后可迅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而减轻出血倾向,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佳方案是什么呢。
5、一般疗法
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发病初期,应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尤其是头部外伤,重度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卧床休息。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阿司匹林可致出血,亦须避免。给予足量液体和易消化饮食,避免口腔黏膜损伤。为减少出血倾向,常给大量维生素C及P。局部出血者压迫止血。一般病例不需给以特殊治疗。若出血严重或疑有颅内出血者,应积极采取各种止血措施。
对于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及治疗,大家看了以上的简单介绍,以及有了一定的了解,远离血小板给大家带来的身体危害,及时接受专业治疗这种疾病是不可耽误的。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健康。
怎么预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预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先要预防感冒,要密切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紫斑的变化,如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体温、神志及出血情况,有助于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避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伤,出血严重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慢性期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参加锻炼,避免七情内伤,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细软,如有消化道出血,应进半流质或流质,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物。有斑疹病痒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个人皮肤卫生,避免抓搔划破皮肤弓随感染。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白血病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是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尤以女青年为多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及瘀斑,皮肤黏膜出血,甚者鼻出血、吐血,尿血便血,内脏出血,建议你可以结合中草药调理,从根本上去彻底的调理一下,选对一个好的中医治疗方案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