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开花了可以吃吗 油菜什么时候吃
油菜开花了可以吃吗 油菜什么时候吃
油菜在开花前吃最好,其营养价值和口感都是较好的,当油菜开花后其不仅产生有毒物质而且也会老化,影响了营养和口感度。
油菜的功效
油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喜欢食用油菜的人也不少。那你对油菜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就介绍介绍油菜的功效。
常吃油菜清热解毒。 油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绿叶蔬菜。维生素C约为芹菜、白菜的5-7倍,钙相当于白菜与卷心菜的2倍,铁大致是芹菜与卷心菜的2-5倍。假设一位成人,只依靠一种食物获取这三种营养素,那么,他每天吃油菜500-600克,就基本能满足需要。
中医认为,油菜能清热解毒,祛风泻火。美国人的研究表明,常吃油菜,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形成,还能促进皮肤细胞代谢,减少色素沉着,有美容的作用。
油菜吃法多样,烧、炒、扒均可,还可做汤、羹的配菜。它可以单独素炒,也可以与虾仁、鸡片、猪肝、瘦肉、蘑菇、黑木耳和豆腐干同炒。炒油菜宜多放些葱、姜做调料,要急火快炒。重用葱与姜,是因为葱与姜属性热之物,能纠正油菜的寒性。急火快炒,是因为油菜受热后易出水,快炒既可保持菜的鲜脆,又可减少营养素损失。
选择新鲜的油菜吃,应现做、现吃。油菜不宜久存,长时间存放的油菜,包括炒过的熟菜,不但营养成分损失,还会受细菌作用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致人急性中毒,若长期少量摄入,则可能引发癌症。吃剩的炒熟的油菜,应该扔弃,尤不宜下顿再吃。由于油菜性偏寒,故脾胃虚寒,有消化不良和大便稀溏的人,不宜食用。
孕妇能不能吃油菜 吃油菜的注意事项
1.油菜在多种本草书上均载本品为发物,因此痧痘、眼疾、疥疮、狐臭等慢性病患者要少食。
2.熟油菜过夜后不宜再吃。绿叶蔬菜里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储存一段时间后,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会变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导致胃癌的有害物质。
3.健康的烹调方式。孕期饮食不宜过重口味,孕妇吃油菜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高油高温过久的方式,以免上火、消化不良不舒服。另外油菜中的叶酸很容易被破坏,所以若用来补充叶酸应避免高温烹煮。
4.对油菜过敏的人不宜食用。油菜也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的,如果是对油菜过敏的话,食用油菜就可能造成皮肤红肿、经常性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咽喉疼痛、哮喘等过敏症状了,所以此类人群也要避免食用油菜。
吃油菜的好处
油菜中含有植物酸有很强的杀菌和消炎作用,对于发炎引起的肿胀有缓解作用。维生素C能提升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药物或毒物的解毒过程,有利于解毒。
油菜中的植物纤维有吸水性和膨胀作用,可以全面的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减少粪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能保持肠道的清洁,并且改善肠道的菌群,维持菌群的平衡。
油菜中的维生素C提高机体的杀菌能力,参与免疫蛋白的合成,提高免疫力。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同时油菜中钙含量也是绿叶蔬菜中的佼佼者,能够满足人体日常的需求。
油菜中的氨基酸物质,能促进骨胶原蛋白的合成,对皮肤有滋润和保湿效果。油菜中含有丰富的铁和维生素C是人体皮肤上的重要营养来源,能够防止皮肤角质化,保持皮肤肌层的新陈代谢,让皮肤保持健康状态。
孕妇吃油菜好吗
一、孕妇能吃油菜吗
孕妇可以吃油菜,但孕早期不宜多吃。油菜能够消肿、散血,加速血液循环,孕中、后期如果出现淤血腹痛、丹毒、肿痛脓疮,可通过食用油菜来辅助治疗。油菜中的钙、磷、铁非常丰富,可以防止肌肤粗糙、干燥,还可促进胎儿的大脑、骨骼和皮肤健康发育。油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叶酸含量较高,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发育畸形。鉴于油菜能够消肿、促进胎儿骨骼发育、预防畸形,因而孕中、后期可以多吃点油菜。
二、孕妇可以吃油菜吗?
可以吃。
孕妇可以吃油菜,但孕早期不宜多吃。油菜能够消肿、散血,加速血液循环,孕中、后期如果出现淤血腹痛、丹毒、肿痛脓疮,可通过食用油菜来辅助治疗。油菜中的钙、磷、铁非常丰富,可以防止肌肤粗糙、干燥,还可促进胎儿的大脑、骨骼和皮肤健康发育。油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叶酸含量较高,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发育畸形。鉴于油菜能够消肿、促进胎儿骨骼发育、预防畸形,因而孕中、后期可以多吃点油菜。
三、孕妇吃油菜的好处
油菜,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被认为是蔬菜中最高的。油菜不但富含维生素C,其所含的胡萝卜素量也很高,约为大白菜的5倍多,钙约为大白菜的2倍,是绿叶蔬菜中含钙量最高的,因而可以有效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以强身健体。油菜宜选整株看起来水份饱满,叶片光滑,无发黄、苦昧的~类为佳。
日常所食用的油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有利于促进孕妇的新陈代谢功能,从而预防了孕妇发生上火或者便秘的可能,而且油菜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可减少孕期由于缺钙、贫血而造成的腿部抽筋、头晕失眠等症状。
卷心菜开不开花的
卷心菜 (英文名:cabbage,原意是head,在希腊神话中卷心菜被说成是主神宙斯头上的汗珠变的,是最古老的蔬菜之一 ),别名疙瘩白,学名结球甘蓝,一种常见蔬菜,约90%的成份为水,富含维生素C,烹制后的卷心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和叶酸,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食物中排名第三。
圆白菜和绿甘蓝和疙瘩白是三种菜,疙瘩白吃起来有一点辣,绿甘蓝长得像疙瘩白,但是吃起来不辣,圆白菜从侧面看要比另外两种要扁,而其他两种从哪个角度看比圆白菜鼓。
卷心菜开不开花的
卷心菜是开花的,不过它们开花的时间比较晚。大家没看见开花,是因为人们没等到卷心开花,便把它收割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卷心菜最好吃。卷心菜也是十字花科的 ,花苔和花和油菜非常相似。
油菜花可以吃吗 油菜花怎么吃
1.清炒:将油菜花清洗干净之后切段,锅热之后放油、然后下油菜花、出锅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2.凉拌:将新鲜油菜花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将油菜花放入热水中焯一遍水,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碗中,再往碗中加入食盐、醋、麻油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
3.榨油:将油菜花的种子晒干,再放入锅中干炒热,然后放入压榨机中榨取油即可。
油菜花开的季节
油菜花的介绍:
油菜花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植物学上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在我国栽培较广,以长江流域和以南各地为最多。
油菜花什么季节开花:
在我国,从南到北,油菜花的花期从1月到8月次第展开。1.2月在北回归线附近开发,3月在四川盆地和岭南与武夷山以北的开发,4.5月的是江浙一带的沿海地区,6.7月多是呈西南—东北走向。
扩展阅读:油菜
西兰花开花了还能吃吗
西兰花开花了还可以继续吃。
西兰花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蔬菜,开花的西兰花说明已经不太新鲜了,营养物质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而且开花的西兰花吃起来,口感也不太好,但是,开花的西兰花中不存在什么毒素,吃了不会对人体有害,还是可以吃的。
吃油菜有什么好处 油菜吃了有什么好处
油菜为低脂肪蔬菜,且含有膳食纤维,能与胆酸盐和食物中的胆酸盐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并从粪便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同时油菜中的硒元素硒元素具有强效的抗氧化性,进入血液之后能抑制血液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氧化反应,减少低密度胆固醇的形成,并且对已经形成的低密度胆固醇也有一定还原作用,能减少血栓的形成,还能促进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代谢,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油菜中含有植物酸有很强的杀菌和消炎作用,对于发炎引起的肿胀有缓解作用。维生素C能提升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药物或毒物的解毒过程,有利于解毒。
油菜中的植物纤维有吸水性和膨胀作用,可以全面的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减少粪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能保持肠道的清洁,并且改善肠道的菌群,维持菌群的平衡。
油菜中的维生素C提高机体的杀菌能力,参与免疫蛋白的合成,提高免疫力。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同时油菜中钙含量也是绿叶蔬菜中的佼佼者,能够满足人体日常的需求。
油菜中的氨基酸物质,能促进骨胶原蛋白的合成,对皮肤有滋润和保湿效果。油菜中含有丰富的铁和维生素C是人体皮肤上的重要营养来源,能够防止皮肤角质化,保持皮肤肌层的新陈代谢,让皮肤保持健康状态。
油菜花能不能吃 油菜花怎么做好吃
1.准备鲜嫩的油菜花200克,少许干辣椒、花椒、盐。
2.将油菜花放入清水中清洗浸泡15分钟,然后捞出,沥水切段备用。
3.开火将锅烧热,倒入少量冷油,将干辣椒、花椒粒放入锅里。
4.小火炒至飘香后,倒入油菜花翻炒,炒至七八成熟时,加盐翻炒均匀即可盛盘。
干辣椒、花椒粒下锅后一定要小火,否则会焦,另外干辣椒、花椒炒香后将其捞出不用,只取其香味。
油菜开花了还能吃吗
油菜开花了不能吃。
油菜开花了,其种子孕育完成后,其子房中的种子中生成的的芥子碱和单宁,这些化学物质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因此不能食用。如果花朵没有开放完成,其种子没有孕育完成,则还是可以食用的。
油菜的种植技术
油菜的种植技术
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芸苔、寒菜、胡菜、苦菜、苔芥、青菜。茎圆柱形, 多分枝。叶互生。总状花序,花黄色鲜,开花期长,蜜腺发达。结长角果,种子球形,有红、黄、黑等颜色,含油率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五十。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南北广为栽培,四季均有供产。质地脆嫩,略有苦味。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据专家测定,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1倍多。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强身健体。主治游风丹毒,手足疖肿,乳痈,习惯性便秘,老年人缺钙等病症。
油菜的种植技术
简要概述
白菜型油菜生育期变幅较大。北方春小油菜的生育期60—130天;冬小油菜130—290天。油菜的阶段发育比较明显,冬性型油菜,春化阶段要求0—10℃,需经过15—30天;春性型介于春、冬型之间,对温度要求不甚明显。油菜为长日照植物,每天日照时数为 12—14小时,能满足日照要求,开花结实小增加日照,可以提前开花结实。反之,则延缓发育。
油菜依生育特点和栽培管理不同,可分为苗期、蕾苔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苗期时间长,一般为60—90天。春性强的油菜,苗期较短。这个时期主要是叶片生长和根系建成。蕾苔期是从植株露出花蕾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这个时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阶段。应适时喷洒壮穗灵强化油菜生长机能,使营养生长较快,每天植株增高2—3cm,叶片面积增大,茎生叶生长并开始分枝。蕾苔期受类型、品种、温度及栽培管理条件诸因素的影响,一般为30天左右。油菜有25%的植株花时,即为初花期,75%植株开花为盛花期,花期约30天左右。油菜的开花顺序:主茎先开,分枝后开;上部分枝先开,下部分枝后开;同一花序,则下部先开,依次陆续向上开放。油菜的开花期对土壤水分和肥料要求迫切,特别是磷、硼元素尤为敏感。油菜的子实期是从终花至种子成熟,一般为1个月左右。这个时期对矿物质营养的需要逐渐减少,特别是氮肥不宜太多,氮肥过多会贪青晚熟,对油分积累不利。油菜是根深、枝叶繁茂、生长期长的作物。要求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水分适宜的土壤中。土壤PH在5—8,以弱酸或中性土壤最为适宜。较耐盐碱,据营口市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资料,在含盐量为0.2—0.26%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
栽培历史
油菜栽培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在距今8200年前的中国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遗址F374号房基西南角下面,就发现了已碳化的粮食作物黍和油菜籽的残骸;而从中国陕西省西安半坡社会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油菜籽或白菜籽,也距今有6000-7000年了。印度公元前2000-1500年的梵文著作中已有关于“沙逊”油菜的记载。油菜的起源地一般认为有两个:亚洲是芸薹和白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欧洲地中海地区是甘蓝型油菜起源地的起源中心。芥菜型油菜是多源发生的,中国是其原产地之一。
中国古代油菜称芸薹,东汉服虔者《通俗文》中,“芸薹谓之胡菜”。最昌种植在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一带,其后逐步在黄河流域发展,以后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历史上栽培的都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50年代在长江流域推广,并以胜利油菜为基础逐渐培育出大批早、中熟高产甘蓝型品种。70年代初,甘蓝型油菜引入黄淮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的抗逆性,在北方冬油菜区大面积推广。
栽培要点
种植油菜的方法有墒种,即直播或育苗。北方多采用直播,南方则以育苗为主。大面积种植多用直播,小面积多为育苗。油菜种子较小,千粒重2.5-4g。要求整地精细,施足底肥,根据利用目的,选择不同的行距。做青饲用2.5-40cm行距,播量0.3-0.4kg/亩,若收子用则加大行距,减少播种量。饲用的油菜可条播,也可撒播。育苗的油菜,要先做苗床,整地更精细,施肥、灌水条件较好,苗床撒播,待长到1-2片真叶时,即可移入大田。在油菜生长期间,要施肥、灌水,保证苗壮。北方冬季要覆盖一层有机肥以保温.防冻。
早春露地油菜适期播种非常重要,播种过早,受外界低温条件影响,容易造成寒害、沤根、烂根、抽薹的现象。播种过晚,会造成上市推迟,产品质量差(主要因为温度过高),降低经济收入。露地生产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直播方式。
一、选择良种
要选择优质、抗病、高产、耐抽薹的品种,如小青翠、华冠、京绿二号等。
二、施足基肥
一般情况下,亩施优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45%的三元复混肥40~50公斤。
三、种子处理
播种前把种子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晾晒3~4个小时,然后把种子放在50℃温水中浸种20~30分钟,再在20℃~30℃水中浸种2~3小时,晾干后可直接播种;或置于15℃~20℃条件下进行催芽,24小时出齐芽进行播种。
四、精细播种
一般于3月下旬播种,亩用种约350克。播种前,视土壤墒情浇水造墒,待水渗后播种。播种时,1米宽的畦开5条沟,沟深1.5~2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
五、田间管护
当两片真叶展开时(2叶1心)第一次间苗,苗距3~4厘米;4叶1心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定苗),苗距8~10厘米,每亩留苗4万株左右。苗期需水较少,一般情况下不旱不浇水,定完苗后,在生长期间浇水3~4次,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收获前15天左右追1次肥,亩施尿素20~25公斤或硫酸铵20公斤。
六、防治病虫
1.防治病害。春茬露地油菜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黑腐病等。防治病害,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凡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可用农药进行防治。常用农药有: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每亩喷施药液50~75公斤,一般用药2次,每次间隔5~7天。
2.防治虫害。油菜的害虫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若发现蚜虫,要及时用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或2.5%扑虱蚜1800倍液喷洒。在刚出现潜叶蝇幼虫为害的蛀道时,可使用90%晶体敌百虫每亩50~70克,对水60公斤喷雾防治。
七、及时收获
春茬露地油菜一般播后约60天可收获上市。过早上市则影响产量,过晚会影响产品质量。
油菜的病害防治
A.特点
1、油菜菌核病:此病主要为害茎杆,亦为害叶片、花和荚果。茎上的病斑初为淡褐色,略凹陷,后变灰白,湿度大时,病部变软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絮状物(病菌的菌丝体)。病茎皮层腐烂,髓部多消失而成空腔,内生有大型黑色的菌核,状如鼠粪,有时茎表也长有菌核。此病在油菜开花期开始发生,并一直为害至成熟期。引致植株早枯,种子皱瘪,减产减收。
2、油菜霜霉病:此病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引致叶片枯死,花序肥肿畸形,此病可为害叶片、茎、花和荚果。其症状是在被害叶片正面初生淡黄色不明显的病斑,呈多角形,叶背病部上长出白色的霜状霉。不能结实或结实不良,菜籽产量和质量下降。
3、油菜花叶病:油菜花叶病的症状特点是感病后,在嫩叶上产生明脉症状,全部或部分叶脉呈淡黄色(对光观看略透明),随后产生花叶症状(即黄绿与浓绿相间)。少数叶片变畸形,植株矮化,结实少,不实粒增多。发病较重的,全株矮缩畸形。茎上往往产生水渍状、褐色至黑褐色的枯死条斑。病荚弯曲,重病株往往早期枯死。
4、油菜缺硼萎缩不实: 油菜萎缩不实是甘蓝型油菜因缺硼而引致的非侵染性病害,严重缺硼时,油菜从苗期至抽苔期均可发病,病株萎缩死亡。中轻度缺硼时,植株在花期出现症状,荚果不实。其症状特点是植株根系发育不良,表皮变褐,有的根部肿大;叶片变暗绿色,叶形变小,叶质增厚,甚至凹凸皱缩,后变紫色和蓝紫色,叶脉褪绿变黄;生长点和花序顶端过早褪绿发白,萎缩干枯;荚果停止发育,结实少或不结实,荚果和茎部表皮也变紫色或蓝紫色,或紫蓝色的条斑。
B.综防技术
1、选用抗病良种与种子处理。
因地制宜选用甘蓝型杂交抗病丰产良种,这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播种前可采用筛选、溜选等办法清除秕粒和混在种子中的菌核。
2、合理轮作。
采用轮作是防治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其方法是实行水稻、油菜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大麦等隔年种植,可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
3、狠抓苗期治蚜防病。
蚜虫是油菜病毒病的传毒介体,而油菜幼苗最易感染病毒病,预防油菜幼苗感病非常防治。在油菜未播种前,应对其它寄主上的蚜虫普治1次,以消灭传毒的介体。油菜在未移栽前,要勤查虫,当发现有蚜虫时,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每667平方米用50%抗蚜威20克,或48%乐斯本乳油20毫升,对水50千克常规喷雾。
4、加强栽培管理。
①选好苗床,培育壮苗。选前作为非十字花科蔬菜地并远离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作苗床,并清理田块四周杂草。适期播种,加强管理,培育壮苗。
②消灭菌源。播种前要深翻土地,深埋菌核,早春结合中耕培土破坏子囊盘。结合苗床管理,拔除病苗、劣苗。油菜开花前摘除老黄病叶并带出田间集中处理。
③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④深沟高畦,合理密植。雨水过多时,及时开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⑤根据土壤缺硼的实际情况,在苗床和本田喷施硼砂或硼酸1-2次。可有效治疗因缺硼引起的“萎缩不实病”、“花而不实病”。
5、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尤其是油菜进入抽薹开花期发病,必须及时施药,以控制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等病害的扩展为害。多雨时应抢晴喷药,并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春季管理
清沟排渍。湖南省春季雨水较多,渍水不仅严重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发育,还易导致菌核病等病害发生和流行。因此,春季应特别重视油菜田清沟排渍,尤其是山区的冷浸田和一些排水不畅的田块。
油白菜喷施硼肥。土壤普遍缺硼,油菜缺硼会导致花而不实和返花现象,因此要注意喷施硼肥。硼肥施用方式有三种:底施、追肥或叶面喷施。对没有基施硼肥的,在蕾薹期和始花期进行叶面喷施;对土壤严重缺硼而没有底施硼肥的,在油菜苗期应喷施一次硼肥。喷施硼肥一般每亩用硼砂100克,用温水溶解后,对水50公斤左右喷施。
施用薹肥。为防止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不提倡年后施肥,但对腊肥不足、长势较差、有早衰趋势的田块,应适量补施薹肥。对腊肥用量大、长势旺盛的田块,不再施用薹肥。薹肥宜在薹高7~10厘米时施用,宜早不宜迟。
摘除老叶。油菜花荚期植株高大,下部通风透气不良,加上我省春季阴雨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容易引发病害。因此,要及时摘除下部无功能的病、老、黄叶,防止和减轻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
防止倒伏。杂交油菜植株高大,如前期管理不善,生长过旺,或后期肥水过多,均会引起油菜倒伏。尤其洞庭湖区,在油菜花期容易遭受春季大风影响而使油菜大面积倒伏。油菜倒伏后,还易发生返花现象。遇油菜倒伏,应尽可能扶正植株,砍一些树枝垫正,棉区可在田间适当留一些棉秆作支架。对湿度较大的田块,应注重清沟排渍。
防治菌核病。药剂种类与用量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次,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2~3次,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1~2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500倍液2~3次。在主茎开花株率95%以上、一次枝梗开花株率达50%左右时,或叶病株率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开始喷药最适宜。喷药1~2次,间隔7~10天。
防治蚜虫。药剂有: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20%灭蚜松1000~14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粉3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剂1500倍液,2.5%敌杀死乳剂3000倍液等。蚜虫防治还可在油菜田设置黄板,诱杀蚜虫,或利用蚜茧蜂、草蛉、瓢虫、食蚜蝇等进行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