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痛经有可能会掩盖大毛病
警惕痛经有可能会掩盖大毛病
痛经的疼痛时间从一两天到持续整个经期,还有的严重的病人在非月经期也会有症状。就是这么痛苦,一些女性仍然选择了忍耐,毅力可谓顽强,因为她们认为痛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有些妇女痛经的症状会逐渐减轻,特别是从月经初潮时便痛经的人,结婚后或生育后症状都有可能减轻。可对于那些疼痛程度越来越重,疼痛时间越来越长的人,及时就诊才是正确选择。
痛经所提示的疾病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经期的腰痛可能是因为子宫后位或其它疾患所致。
2.经期发烧、下腹坠痛可能是患了盆腔炎。
3.正常经血呈暗红色,如果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气味发生变化同时体温升高和下腹痛,则可能患上了子宫内膜炎。
4.如果痛经越来越厉害、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则可能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些表现为痛经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樊医生曾接诊过一位30多岁的患者,多年忍受痛经,检查发现患了卵巢巧克力囊肿。由于她没意识到痛经的严重性,对疾病未及时治疗,直到病情恶变,虽然手术成功,但半年之后还是去世了。
另外,有的患者借助保健品或“小窍门”缓解一时之痛,比如:每晚睡前喝一杯加勺蜂蜜的热牛奶,自觉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实际上这种办法最多是具有辅助治疗之功,因为这两种食物含有钾和镁,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有助于身体放松,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压力。但是医生强调,决不能以这些功用替代就医和治疗。
毛孔粗大怎么来掩盖
1、多做清洁面膜、蒸脸疏通毛孔
夏天是皮脂腺油库分泌旺盛的季节,油性肌肤应每周2~3次给肌肤做蒸脸+清洁面膜,以疏通毛孔,清理油脂。混合性肌肤,可每周做1~2次。干性肌肤,可以每两周做一次。清洁敷脸是要借助“闷”的力道,软化毛孔口半固化的皮脂,目标是疏通皮脂代谢的油管,让毛孔维持干净。
毛孔粗大怎么来掩盖
2、正确使用果酸类产品
选用含果酸的产品,以溶解毛孔口、毛孔壁过度角化的角质。果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肌肤易敏感的人,要谨慎使用。选用果酸类产品要本着3个原则,合理浓度(6%~10%)+必须的酸度(pH3~pH4)+密集连续地使用10天到半个月。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看不到好的美容效果,还会引发肌肤的敏感,得不偿失。
3、选具有软化皮脂污垢能力的成分
选用含皮脂分解酵素成分的清洁产品,才能在洗脸、蒸脸时,更容易清洁出皮脂污垢。
4、选不具稠度的角质分解产品
定期使用含角质分解酶的产品,才能确保纵向浸润毛孔口的效果。目前市场上,含有角质分解酶的产品,以清洁类为主,如洗面乳、洗颜粉。其次是敷脸后洗净的保养类产品,以化妆水、精华居多。
使用酶类的去角质产品,如洗面乳或敷面膏,要让皮肤保持温暖,并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才好,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质地也要以清爽为好,太稠是因为产品中添加了大分子胶,会阻碍角质分解酶的效果。角质分解酶比起颗粒状去角质产品和果酸类去角质产品都更温和,所以适合相对敏感的肌肤。
而对于天生的粗大毛孔,大家可以通过修饰外表来掩饰毛孔粗大的尴尬。
毛孔粗大怎么来掩盖
瞬间抚平毛孔的硅灵饰底乳
硅灵是一种化妆品中常用的成分,市面上大约有4成以上的化妆品、保养品中含有硅灵成分。硅灵会填补毛孔、吸附油脂,让肌肤变得如丝般滑顺,还有很好的防水性,所以很多能瞬间抚平毛孔的�鼻叭榛蚴蔚兹椋己泄枇椤Q∮谜饫嗖罚梢苑凼蚊祝咨献薄�
粉底、隔离霜、BB霜、蜜粉类
隔离、粉底类的底妆,是修饰毛孔最有效的手段。选择时,要选防晒值不超过SPF30/PA+++、不含化学防晒剂的,否则反而会刺激肌肤,引发敏感。还要选轻薄透气的质地,才更安全。
警惕痛经的治疗误区
警惕痛经的治疗误区!痛经对于很多女性朋友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情,认为忍一忍就行了。其实,痛经是可以治疗的,尤其是由于妇科疾病引发的痛经更应该及时的治疗所诱发疾病。不过因为,女性朋友对痛经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治疗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的治疗误区。在此,小编建议女性朋友一定要警惕痛经的治疗误区。那么,痛经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呢?
关于痛经的治疗误区下面主要介绍三种,这是在女性朋友中普遍存在的治疗误区:
痛经的治疗误区1、痛经不必治疗,经后会自愈
痛经对于很多女性的确是可以忍受,而且在经后也会自动消失。事实上,原发性痛经没有器质性病变,大部分可能会自然好转、消失。而继发性痛经一般是婚后发生,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不医治原发疾病,痛经不但不会好转,而且会逐渐加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痛经的治疗误区2、痛经时自己主张服用止痛药
为了缓解痛经带来的困扰,很多痛经女性不问缘由就服用止痛药。其实,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是生理上不通畅造成的,后者是由不同的生殖道器官病变引起的,无论哪种痛,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特别是继发性痛经,如果用药不当,可能酿成大害。即使是同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痛经,也有不同的病因,也可能在用药种类、剂量上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你朋友的痛经可能与你一样非常剧烈,但是她可能服用一些消炎止痛片能好,你却不一定能好,说不定还有副作用。
痛经的治疗误区3、摘除病变器官会治疗痛经
很多原因都可导致痛经出现,比如一些妇科疾病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盆腔淤血综合征等难治之症。很多患病女性认为只要摘除了病变器官就可以治愈疾病、治疗痛经。其实,人体每一个器官都有它的作用,生殖器官尤其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过早摘除,可能会带来一些隐性的问题。所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别要求动手术摘除病变器官。有些疾病虽然难以治愈,但是基本能够控制病情、减轻甚至消除疼痛症状。
痛经尽管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尽管可以自愈,但是痛经带来的诸多不便还是让女性很痛苦。为了轻松的生活、工作,痛经需要治疗,需要正确的治疗,一定要警惕痛经的治疗误区!
指甲上有横纹是癌症吗
不是癌症。
网上有传言说指甲能反应身体健康问题,若指甲上有横纹是癌症的表现,其实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其词。实际上指甲上有横纹多半是上述病因引起的,而癌症的早期表现多是和以下15个体征有关,需警惕。
身体某部位出现肿块结节,第一个可能会想到的就是肿瘤。但也不必恐慌,肿块结节不一定就是癌症,它可以是非肿瘤性的(比如炎性包块),也可能是良性肿瘤。若结节有变大、质硬、不方便活动、固定或实性肿块的现象,可能多半就是癌症的早期症状。
多数人都经历过疼痛,出现疼痛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用止痛药,这其实会掩盖病情,应该先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非外伤导致的、原因不明的持续疼痛,应去医院查明原因,这也可能是癌症的早期症状。
大家对咳嗽见怪不怪,也不会太重视。有的人遇咳止咳,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咳嗽的病因。对于久治不愈的咳嗽或痰中带血,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应警惕肺癌等的可能。
出现发烧,我们首先要想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如果发烧原因不明,且持续存在,要警惕癌症可能,尽早进行相关检查。
如果没有主动进行减重煅炼,也没有刻意节食,体重却不明原因下降或进行性消瘦,或伴厌食、乏力、易疲劳等,要查明原因,消瘦和疲乏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现之一。
非外伤性异常出血,比如,便血或呕血,要注意排除肠癌、胃癌可能;咳血、痰中带血要警惕肺癌;不规律阴道出血或非月经期出血,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有关;无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难,小心泌尿系肿瘤;非外伤鼻出血注意排除鼻咽癌可能。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数人只是短暂一过性的,如果消化不良持续存在,或伴反酸烧心,上腹闷痛不适,不要想当然认为是一般的“胃病”,要警惕胃癌或食管癌等的可能。
如果进食时有胸骨后闷胀感或胸骨后面的烧灼感,胸骨后疼痛,或者感觉食管内异物感,尤其是进行性加重的吞咽食物梗阻感,要警惕食管癌、喉癌等的可能。
短暂的声嘶可能很多人都曾有过,但如果声嘶难于恢复持续时间较久,要警惕喉癌、肺癌等侵犯或压迫喉返神经的可能。
大便习惯、次数或性状发生改变(比如大便外形变细、大便带脓、血、粘液等),或便秘与腹泻交替,要警惕大肠癌,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口腔粘膜白斑、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白斑迅速扩大伴灼痒感,应注意排除癌变。
黑痣很多人都有,但如果黑痣突然增大、或边缘变得不规则、或颜色发生改变、或出现破溃出血、或灼痒疼痛、痣上原有的毛发脱落,要怀疑黑色素瘤可能。
没有明显外力或仅有轻微外力作用,很容易就发生的骨折,可能是病理性骨折,应警惕骨恶性肿瘤。青少年如果出现非外伤性关节处疼痛肿胀,要注意排查白血病。
如果皮肤伤口或溃疡持续不愈,要警惕皮肤癌可能。口腔溃疡很常见,但如果长时间持续不能愈合,应警惕口腔癌可能。
尽管男性乳腺癌极少见,但如果男性乳房异常增生长大或出现其他异常变化,要警惕男性乳腺癌可能,尽早到乳腺专科就诊。
备注
以上这些表现,可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只是提醒你要重视,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女人痛经的危害
痛经会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当然是有的。然而痛经却被一些人说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以为然的事情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是那么的坦然。其实许多人忽略了痛经背后真正存在的问题,他们往往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痛经不仅仅是“疼痛”,在痛经的背后掩盖着一些大毛病大危害,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女人痛经的危害有哪些:
1、痛经是夫妻生活不和谐的早期预兆。因为痛经是子宫异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子宫异常还会使阴道内表层细胞数和分泌液逐渐减少,引起阴道萎缩、干燥不适,进而影响到夫妻生活的不和谐、不悦感。
2、痛经是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病诱因之一。据悉,1/3以上的乳腺增生病由痛经引起,半数以上的子宫炎症与痛经有关。临床观察证实,痛经是子宫气滞血瘀和痰湿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如不予以及时治疗可诱发多种妇科疾病。
3、痛经是女性衰老的隐形祸首。经科学研究证明,痛经女性气血失调,体内自由基异常活跃,其衰老年龄比正常女性总体提前5年,这就会导致一系列面部问题,如面色灰暗、皮肤干燥,色斑、痤疮等,由此可见痛经是女性衰老的隐形祸首。
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膝部损伤
如果经常感觉到膝盖疼痛,或者出现膝关节肿胀、压痛等症状,就要警惕膝盖是否收到损伤。这种损伤往往是由于膝关节及其周围受到明显的压力而导致的。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就像机器用久了零件磨损一样。正常的膝关节,在骨头之间有软骨保护,当软骨被磨坏了,走路时就是骨头磨骨头,从而出现疼痛、行动不便等。很多患病的人,还会出现蹲下困难、久坐后起身时关节僵硬等。
骨髓炎
如果膝盖疼痛是感觉股骨下段及胫骨上端出现疼痛及压痛,且疼痛侧肢体不敢轻易活动,并同时伴有全身发热的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是换了骨髓炎。应该及时就医检查。
胫骨结节骨骺炎
如果经常的感到膝盖疼痛,并且无法跪跳或者上下台阶,且膝下胫骨结节隆起增大,出现明显压痛,就要警惕胫骨结节骨垢炎,一般这种情况多见于喜好运动的青少年身上。
膝关节结核
如果膝关节呈现弥漫性肿胀,或是出现疼痛及功能活动受限等情况。就要警惕膝关节结核的可能。这是属于全身性结核病的一部分,常见有青壮年。
骨肿瘤
如果膝盖疼痛出现持续性钻入样疼痛,就要警惕发生骨肿瘤的可能。该病一般在发病后的2-3个月后才可摸到肿瘤出现。而疼痛往往是其早期症状,因此在感觉到此类疼痛时就要及时就医。
女性痛经背后不知道的事
痛经不仅仅是“疼痛”,很可能掩盖一些大毛病!如果你的疼痛越来越重,或者疼痛时间较长,那么你就需要细心观察了。那么,女人经常痛经会引发哪些疾病呢?
子宫内膜癌
疼痛特点:晚期呈放射性疼痛
子宫内膜癌晚期时,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后,可出现腹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子宫肌腺病
疼痛特点:进行性加重
30-50岁且有生育史的女性,当痛经逐渐加重且难以忍受时,要赶紧排除子宫肌腺病的可能。
生殖道畸形
疼痛特点:周期性疼痛,下腹可见增大包块
生殖道畸形有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完全性阴道横隔、子宫发育异常、子宫体过分前倾、处女膜闭锁等机械性阻塞等,均可引起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特点:逐渐加剧,难以忍受
痛经程度逐年逐月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会痛得更厉害,直到月经完全干净疼痛才会消失。少数人伴有性交痛,不孕及月经失调,个别人有便血或便秘。
子宫肌瘤
疼痛特点: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常见问题,当痛经常伴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表现,且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时,需警惕子宫肌瘤。
慢性盆腔炎
疼痛特点:疼痛涉及范围广
行经前有严重下腹、腰背部胀痛,经血来后疼痛减轻,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期前后加重,伴有低烧、疲乏、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时,需警惕盆腔炎。
其他痛经病症
子宫颈内口或宫腔粘连、或先天的宫颈管狭窄、子宫黏膜下肌瘤、放置避孕环等,会引起痛经。
痛经的中医诊断
1.实证:经行不畅,少腹疼痛,如腹痛拒接,经色紫而夹有血块,下血块后痛即缓解,脉沉涩的为血瘀;胀甚于痛,或胀连胸胁,胸闷泛恶,脉弦的为气滞。
痛经的治疗: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酌量用灸。
处方:中级,次髎,地机,三阴交。
2.虚证:腹痛多在经净后,痛势绵绵不休;少腹柔软喜按,经量减少;每伴腰酸肢倦,纳少,头晕,心悸,脉细弱,舌淡。
痛经的治疗:取任,督脉,足少阴和足阳明经穴,毫针刺用补法,并灸。
处方: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大赫。
警惕痛经有可能会掩盖大毛病
痛经的疼痛时间从一两天到持续整个经期,还有的严重的病人在非月经期也会有症状,就是这么痛苦,一些女性仍然选择了忍耐,毅力可谓顽强,因为她们认为痛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有些妇女痛经的症状会逐渐减轻,特别是从月经初潮时便痛经的人,结婚后或生育后症状都有可能减轻,可对于那些疼痛程度越来越重,疼痛时间越来越长的人,及时就诊才是正确选择。
缺钙的症状有哪些 成年人缺钙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成人会有比较繁重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容易疏忽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加之该年龄段缺钙又没有典型的症状,所以很容易掩盖缺钙的症状。当有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时,就应提高警惕,注意是否已经缺钙。
痛经背后所隐匿的妇科疾病
痛经不仅仅是“疼痛”,很可能掩盖一些大毛病!如果你的疼痛越来越重,或者疼痛时间较长,那么你就需要细心观察了,也许痛经的背后隐藏着患病的真相。
痛经隐情1:慢性盆腔炎
疼痛特点:疼痛涉及范围广
行经前有严重下腹、腰背部胀痛,经血来后疼痛减轻,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期前后加重,伴有低烧、疲乏、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时,需警惕盆腔炎。
痛经隐情2: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特点:逐渐加剧,难以忍受
痛经程度逐年逐月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会痛得更厉害,直到月经完全干净疼痛才会消失。少数人伴有性交痛,不孕及月经失调,个别人有便血或便秘。
痛经隐情3:子宫肌腺病
疼痛特点:进行性加重
30~50岁且有生育史的女性,当痛经逐渐加重且难以忍受时,要赶紧排除子宫肌腺病的可能。
痛经隐情4:子宫肌瘤
疼痛特点: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常见问题,当痛经常伴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表现,且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时,需警惕子宫肌瘤。
痛经隐情5:子宫内膜癌
疼痛特点:晚期呈放射性疼痛
子宫内膜癌晚期时,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后,可出现腹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痛经隐情6:生殖道畸形
疼痛特点:周期性疼痛,下腹可见增大包块
生殖道畸形有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完全性阴道横隔、子宫发育异常、子宫体过分前倾、处女膜闭锁等机械性阻塞等,均可引起痛经。
痛经隐情7:其他类型的痛经
子宫颈内口或宫腔粘连、或先天的宫颈管狭窄、子宫黏膜下肌瘤、放置避孕环等,会引起痛经。
警惕咳嗽掩盖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与胃酸及胃动力障碍有关的疾病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胰酶等反流到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 纤维化等病变,以及其它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它是一种与胃酸及胃动力障碍有关的疾病,正常情况下,胃内容物应该是往肠道方向推进,而胃食管反流病的促成因素是食管下段括约肌不能有效地关闭以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胃酸的PH值为1-1.5,是一种酸性很强的物质。其反流到食管,对食管粘膜损伤比较大。
广州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为5.77% 全国发病率有所上升
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为20%-40%。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达6.7%,预计今后 将以每年2%至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的大中型调查还未开展过,但广州的发病率为5.77%。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数字,这个发病率已经不算低。由于人们忽视它,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所以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
生活水平提高了,享受生活也是理所当然。可是,很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而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改变正是凶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呢?
(1)、饮食过饱饮食过饱增加胃内压力,胃气上递导致反流。
(2)、过度食用辛辣酸甜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常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使其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
(3)、长期便秘胃肠动力下降,排空功能障碍,肠蠕动减缓等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病因,且还能引起便秘。而用力排便,又能增加腹腔压力,所以进一步诱发反流。
(4)、某些药物刺激久病成医,很多人都知道消炎药对胃有很大的影响。如非固醇类抗炎药大剂量、长期使用对胃食管黏膜有一定损害,甚至引起溃疡、出血等。
(5)、进食焦、灼、炙、煎加工的食物,进食过烫的食物这类饮食可直接灼伤胃、食管黏膜,诱发本病。
(6)、情志因素精神情志因素与消化道的分泌功能及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恐惧与焦虑的情况下胃酸分泌减少,而愤怒时增加,抑郁、绝望时胃分泌率减低,影响消化功能。
(7)、体位因素身体屈曲、弯腰、头低位、仰卧等姿势时,均可诱发或加重反流。因此,晚上烧心,胸脘痛发作容易在睡眠时发作。
(8)、季节气候因素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常在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等季节更替时发生。
(9)、其它因素如抽烟、喝酒、大量饮咖啡、浓茶、巧克力,饮食过饱过肥腻,此外,还与肥胖有关。这些因素有的对食管、胃粘膜有损害,有的是增加胃酸的分泌。
警惕其它病症掩盖胃食管反流病
本次调查有28.58%的人表示经常返酸,烧心;26.06%的人有嗳气症状。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症状有反酸(反胃)、嗳气、呕吐、吞咽困难、烧心(烧灼感)、胸骨后疼痛等。由于食管的部位靠近心脏,胃食管反流病胸痛特点与心绞痛极为相似,很容易混淆。据报道,有不少食管反流病患者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但长期按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无效。
胃食管反流病与心血管疾病、哮喘的鉴别诊断
胃食管反流病的胸痛表现为胸骨后或胸骨下烧灼痛、刺痛,也可以为钝痛;其发作与进食、体力活动、体位如卧位和弯腰等有关,进食牛乳、饮水、制酸 剂可缓解。而心绞痛多在夜间发病,劳累后加重,发作时间为3-5分钟。体位对病情影响小,进食后不能缓解,服用扩血管药物,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症状明显 改善。
少数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会有咳嗽、哮喘的症状。临床上遇到哮喘的患者,首先要详细分析病因,有没有反酸、烧心等症状。如考虑胃食管反流病则要做 进一步的检查。比较常见的有食管钡餐x线检查、胃镜检查、食管24小时pH测定、诊断必治疗(即让患者服用一些抑酸药,一二周后看症状是否缓解。如果症状有所减轻或消失,那么就可以比较明确的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这些对诊断都有决定性意义,尤其是24小时pH测定,pH值达4.77是一个诊断的参数。
胃食管反流病为什么会引起哮喘?一旦发作有什么急救措施?
曾有博客说邓丽君、柯受良是因胃食管反流导致哮喘而死亡。胃食管反流病为什么会引起哮喘呢?气管与食道上方,均与咽部有接属关系,呼吸时,通向 气管的气道开放,摄食咽下时,食物通道开放,气道关闭,不致发生误差。由于解剖关系,酸性或胆汁不仅可以反流到食管,也可以反流到气管而引起哮喘。哮喘的本质都是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一旦发作,则用喷雾型的表面激素。如果症状严重的患者,最好随身携带,前提是会用(可咨询医生)。
胃酸并不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唯一标准
这次的胃健康调查,网友通过自己的症状诊断便得知胃酸的指数。大部分的胃酸指数是1-2级,有1/4的人胃酸指数高达3级。是不是胃酸指数高的 人就一定患者胃食管反流病呢?朱教授表示否定。临床上,一小部分患者的食管在胃镜下有糜烂,表现为食管炎;大部分患者的食管并没有糜烂。食管有明显损伤的患者,不仅是胃酸多,而且胃动力也有障碍。
虽然胃食管反流病是与胃酸有关的疾病,但临床上做24小时pH测定时,并不是每位患者的PH值都达到4.77。也就是表明临床症状与酸的多少并 不完全呈正比关系。检查时,临床上也有假阳性、假阴性。如胆汁为碱性,它反流到食管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病因。诊断一定要有根据客观检查+症状,或酸不 多但症状明显,基本也可以确诊。另外,酸的多少还与感觉、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
有的人对酸敏感,一点点酸都觉得烧心、胸痛。临床上,没有酸是几级就确诊的 说法。
胃食管反流病危害不容忽视!
不要小看胃食管反流病,不仅是因为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最主要的是其并发症也很多:
对食管: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食管炎、非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e食管、食管腺癌等。
食管外: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可引起咽炎、鼻窦炎、龋齿、哮喘、肺纤维化等。
刚开始有些人认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e食管、食管腺癌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现在有人认为这三种疾病的关系也不一定密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哪些人群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目标人群?
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等行为是很年轻人的生活写照。生活、工作节奏加快、饮食无规律、久座不动、过于肥胖的高压一族,都是青睐的对象。
(1)、中老年人:目前普遍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国内调查显示,30岁以上者的反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者。40岁的中年人,身体一般会发福,事业有成,应酬多;而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下降。
(2)、男性:多数报道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男性患者显着多于女性。调查显示其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4:1。
(3)、肥胖者:肥胖是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症状发生的中度危险因素,超重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4)、吸烟者:经常吸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
(5)、饮酒者:很多研究发现,饮酒与胃食管反流病显着相关。调查发现,每周饮酒7次以上与频繁的反流症状相关,大量饮酒与有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相关。
(6)、精神压力大的人:研究显示,离婚或寡妇和有沉重生活压力的人易患本病。而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劳累、精神紧张、生气都与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关系较大,提示心理压力可能会是其危险因素。
(7)、患有裂孔疝的人:食管裂孔疝和 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令人注目。大的食管裂孔疝常伴有中至重度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可降低胃食管交界处的张力,增加胃底的感觉刺激以至触发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患者随年龄增加(尤其是50岁以上),膈食管韧带萎缩、松弛发生食管裂孔疝。长期腹腔内压增高是诱发食管裂孔疝的因素,如妊娠、肥胖、慢性便秘及剧烈咳嗽等。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上常用哪种治疗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包括体位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大多数人都只需要饮食、药物治疗。
饮食:少量多餐,不要暴饮暴食;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不要过肥腻;睡前2小时不予进食,保持胃处于非充盈状态,避免食用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和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如酸性饮料、高脂饮食、巧克力和辛辣食品。
药物: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三大类,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阻断剂、胃粘膜保护剂及促胃肠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类药有:奥美拉唑(洛赛克)、兰嗦拉唑、埃索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等,用得最多的是奥美拉唑;H2受体阻断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尼扎替丁等;胃粘膜保护剂有如硫酸铝(胃溃宁)、硅酸铝盐(思密达)等;最常用的胃动力药有多潘立酮(吗叮琳)。质子泵抑制剂起效快,抑酸效果好,用于开始强有力的抑酸治疗;H2受体阻 断剂则做为维持治疗;除了用胃动力药外有时还用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
如何预防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只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和治愈,但必须注意饮食的调理,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的病因可以预防, 有的病因则难以预防。要一分为二看待胃酸。胃酸本身有助于消化食物,对人体是必不可少的。年轻人,生命力旺盛,胃酸分泌自然相对多一些,这是正确的生理现象。其它的预防包括:
(1)、控制食量,定时定量进食,饮食宜清淡(或少食多餐),晚餐不宜饱食,睡前2-3小时不宜进食。
(2)、减少脂肪摄入,少吃油炸食品,烹调宜煮、炖、烩为主,不用煎炸。
(3)、戒烟酒。
(4)、少食酸性饮料和甜食,如柠檬汁、巧克力等。
(5)、忌辛辣、刺激、生冷和难消化食物。
(6)、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鸡蛋清、牛奶、豆制品等。
(7)、过度肥胖则要减肥。
(8)、办公族,压力大,久座不动则要多做运动、多和朋友聊聊天、逛逛街、参加娱乐活动等,可以减压,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