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贝的生境分布
白贝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珊瑚礁及岩石下。
2.生活于潮间带中区的珊瑚礁及岩石间。
资源分布:1.肉食性,雌雄异体,春、夏季产卵,卵囊黄色。我国分布于南海。
2.我国分布于南海。
性状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环纹货贝,贝壳磨薄片,置放大镜下观察呈鱼肚白色,有枯砜磁微粒堆积,边缘有钝圆形碎粒。
货贝呈鱼肚白色,有枯矾样颗粒堆积,边缘散布棕红、黑色微粒。
蛇鲻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1.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中下层鱼类,生活于近海底层的泥沙质底。主食虾、小鱼等。
2.为近海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深20-100m泥沙质海底及沿海河口区域。
资源分布:
1.我国分面于东海和南海。
2.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桑葚的生境分布
桑葚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4~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
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多为人工栽培。
全国各地且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醋栗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别名】 狗葡萄、山麻子、灯笼果
【来源】 虎耳草科 醋栗 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ar.,以 果实 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
【化学成份】 果实含有有机酸类:枸橼酸、苹果酸及酒石酸。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解毒。主治感冒。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醋栗,了解了醋栗的效果和作用,醋栗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醋栗在养生学上还有食疗的作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沙枣花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沙漠地区,耐旱、耐寒,并在沙地、盐渍化土地和村边、田边广泛栽培。
2.生境同沙枣。
3.生于海拔400-660m的戈壁沙滩或沙丘的低洼潮湿地区和田边、路边,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3.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
黄羊肉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为牛科动物 黄羊 的 肉 。
【原形态】黄羊(《饮膳正要》),又名:羳羊(《尔雅》),茧耳羊(《纲目》),蒙古瞪羚、蒙古原羚。
【生境分布】栖于草原和半荒漠地区。好群栖,常敷十成群,有随季节而迁移的现象。奔跑迅速。分布内蒙古、甘肃、吉林、河北等地。
【性味】《饮膳正要》:"味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饮膳正要》:"补中益气,治劳伤,虚寒。"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饮膳正要》。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黄羊肉,我们知道黄羊肉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黄羊肉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怎样取桑皮汁
【别名】 桑汁、桑白汁、桑木汁、桑皮中白汁、桑白皮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树皮中之白色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lba L.
采收和储藏:用刀划破桑树枝皮,立,即有白色乳汁流出,用洁净容器收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外,多为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状】 性状鉴别 鲜品为白色乳汁,半透明,略有粘稠感。气微,味微甘、淡。
【性味】 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主口舌生疮;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搽。
大红菇的相关信息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生混交林及阔叶林内地上,与某些阔叶树种形成菌根。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云南。
【原形态】 菌盖宽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下凹。深苋菜红色,表面平滑,在潮湿气候下有粘性,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的条纹。菌肉白色。菌柄近圆柱形,长3.5-13cm,粗1.5-3.5cm,白色,部分肉色,内部松软;菌褶黄色,少数在基部分叉,褶间有横脉,褶之前部边缘常呈红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8-11)μm×(7-9)μm,壁表有小刺;囊状体透明,披针形,(85-105)μm×(13-19)μm。
石楠叶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来源:石楠PhotiniaserrulateLindl.
科属:蔷薇科
形态描述: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枝光滑。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长8~22cm,宽2.5~6.5cm,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疏生有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幼时自中脉至叶柄有绒毛,后脱落,两面无毛;叶柄长2~4cm。复伞房花序多而密;花序梗和花柄无皮孔;花白色,直径6~8mm;花瓣近圆形,内面近基部无毛;子房顶端有毛,花柱2~3裂。梨果近球形,直径约5mm,红色,后变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态环境:常生阔叶林中或林缘及林区路旁等处。分布于我国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区。印度尼西亚等亚洲东南地区均有。
【拼音名】ShíNánYè
【英文名】FoliumPhotiniae
【别名】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serrulataLindl.的叶。全年可采收,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枝光滑。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长8~22cm,宽2.5~6.5cm,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疏生有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幼时自中脉至叶柄有绒毛,后脱落,两面无毛;叶柄长2~4cm。复伞房花序多而密;花序梗和花柄无皮孔;花白色,直径6~8mm;花瓣近圆形,内面近基部无毛;子房顶端有毛,花柱2~3裂。梨果近球形,直径约5mm,红色,后变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甘肃。
【性状】叶上表面暗绿色至棕紫色,较平滑,下表面淡绿色到棕紫色,主脉突起,侧脉似羽状排列;常带有叶柄。革质而脆。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份】含氢氰酸、野樱皮甙(prunasin)、熊果酸、皂甙、挥发油。
【性味】性平,味辛、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补肾。用于风湿筋骨痛、阳痿遗精。
【摘录】《*辞典》
环境分布
编辑
生态环境:常生阔叶林中或林缘及林区路旁等处。分布于我国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区。印度尼西亚等亚洲东南地区均有。
石楠叶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甘肃。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