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吐对胃的伤害 引起消化道出血
催吐对胃的伤害 引起消化道出血
长期用手扣喉咙催吐,会增加腹压,可能发生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严重时会诱发消化道大出血。而且就算不造成撕裂出血,经常用手抠喉咙,也会导致贲门松弛,造成喷门迟缓。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出血速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1.一般状况
小量(400ml以下)、慢性出血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急性、大量出血时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甚或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休克等症状。
2.生命体征
脉搏和血压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或补充血容量,出现休克状态则脉搏微弱,甚至扪不清。休克早期血压可以代偿性升高,随着出血量增加,血压逐渐下降,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3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
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可以伴有其他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腹痛、发热、肠梗阻、呕血、便血、柏油便、腹部包块、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黄疸等。
蛔虫有什么危害 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成虫定居在肠道内,由于虫体本身对肠道的机械刺激以及它所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可以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如腹痛、食欲不好、腹泻等。还可影响孩子的食欲和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妨碍孩子的生长发育。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肛管疾病
肛管类疾病也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例如:痔疮、肛裂、肛瘘、直肠的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炎、直肠肿瘤、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这些疾病都会导致肛管组织的损伤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部位和致病原因是不一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部位是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等器官。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部位是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溃疡病、胃炎、及肝病等疾病引起的。而下消化道出血一般没有此类疾病史。下消化道出血一般是由于肛肠疾病引起的。
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患者出现呕血伴有便血,就表明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出现单纯便血则为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会出现黑便、柏油样便及隐血便。而下消化道出现的是鲜红色血便。上消化道出血的大便血量多、粪质少、血与粪便均匀混合。而下消化道出血会出现大便时滴血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烧心、反酸。而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为下腹痛、脐周痛、便血。
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结肠疾病
除了肛管疾病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外,结肠疾病也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常见的结肠疾病包括:
1、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癌肿和血管畸形;
2、小肠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克隆病、空肠憩室炎或溃疡、肠套叠、小肠肿瘤、胃肠息肉病、小肠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板蓝根有没有副作用 板蓝根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板蓝根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其出血原因,除了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直接损伤刺激外,还可能和药物使用量过大,干扰机体的凝血过程有关。
秋冬换季小心胃出血
肠胃不好容易变成“吐血”
如果本来肠胃又不是的人,尤其是胃病,如果再次受到刺激,就会出现“吐血”的现象。但是“吐血”既可以是消化道出血,也可能是支气管扩张的咯血。而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有四种,分别是最常见的一种胃十二指肠溃疡,第二就是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另外大量喝酒或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解热镇痛药、消炎药等引起十二指肠粘膜糜烂也会诱发溃疡,导致出血。最后,胃癌也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因素。
分辨是否消化道出血,首先观察其症状,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多会吐血和解黑便。出血多的多表现为吐血,而少的话就表现为解黑便。有吐血的病人在大量出血之后就会转变成为解黑便,而出血也可以三个方面,包括出血量、出血速度、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分别表现为咖啡色、暗红色、鲜红色。
预防消化道出血,在发生“吐血”之前患者往往会觉得胃部有恶心的症状,而且上腹部,即是心窝的地方有不适感。平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气温突变之时。
饮食上可按时就餐,饥饱有时,寒温适度。食物以易消化、富营养及少渣滓为宜,食物烹调上细软些,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戒烟、酒,禁食辛辣、香燥、油煎之物,以防噪热动火。并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豁达。如果原有症状有加重的话,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缓解胃出血的食疗:藕蛋羹
取用鲜藕汁1小杯,三七粉5克,生鸡蛋1个。将藕汁加适量的水一同放入锅中煮沸,然后就倒入三七粉和生鸡蛋搅拌均匀,最后添加少量的油和盐,每天2次,佐餐食用。
疗效:此食疗有助于缓解胃热出血的症状,可以凉血化瘀。
肛门出血是什么回事呢
1、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
2、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3、痔疮、肛瘘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
4、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
5、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其它原因
除了上述的一些常见原因会引起消化道出血以外,长期的大量饮酒或服用药物,例如:激素类药物(强的松)、解热镇痛类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都容易引起胃十二脂肠黏膜糜烂,并发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胃癌
胃癌也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这主要是由于癌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表面发生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而引起大出血。
注意:如果有上消化道出血切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特别是伴有慢性贫血的胃病患者应该警惕胃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