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道药粥帮你补补气
5道药粥帮你补补气
补气药粥有哪些
1、黄芪党参粥
准备50克的炙黄芪,30克的党参,适量的白糖,100克粳米。先把炙黄芪和党参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后,然后煎煮成浓汁,去掉渣后,和粳米一起煮成粥,然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就可以服用。
2、茯苓粥
用上品茯苓30克左右,100克的粳米。粳米洗干净后,和黄芪一起煮成粥,早晚适量服用一些就可以。
3、牛乳粥
准备200毫升的牛乳,100克粳米以及适量的白糖。先把粳米洗干净后加水熬煮,等到快熟的时候再加入牛乳和白糖,再一起煮熟就可以。
4、鹌鹑粥
准备1只鹌鹑,100克的粳米,1500克左右的肉汤,姜、葱、料酒、食盐、麻油、味精适量。先把鹌鹑去毛,然后去掉内脏洗干净,加入调料蒸熟之后,去掉调料渣。粳米洗干净后,加入肉汤一起用大火煮沸,然后再用文火煮到粘稠状,之后加入鹌鹑、麻油、食盐和味精,再煮沸一下就可以了。
5、白术猪肚粥
准备60克白术,10克的槟榔,一具猪肚,100克粳米,生姜、食盐、味精都适量。先把猪肚洗干净,然后白术、槟榔和生姜切成细末,放进猪肚里面,接下来把猪肚缝合。把猪肚放进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之后,转成小火慢慢炖煮,直到熟了后,把猪肚捞出来。然后撇去猪肚汤上面的油,留下1000克左右的猪肚汤备用。把粳米洗干净之后,和猪肚汤一起用大火煮沸后,转成小火把米煮熟成粘稠状,加入生姜、食盐和味精调味,猪肚切成小块后食用。
补气除了这些药粥之外,平常的一些食物,也具有补气的效果,例如土豆、山药、香菇、板栗、花生、小米、糯米等。
在进行补气调养时,烟和酒是需要忌口的,平常要注意身体锻炼,保持好的心态,少生气,也有助于气的调养。
秋季帮你补血益气的粥谱
1、南瓜红糖蜜枣汤
补气补血,适合月经不调,气血不稳的女性,活气养颜,止血调理。
养生汤谱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净,切滚刀块儿。将无核蜜枣、南瓜、红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烂为止。
2、红枣乌鸡汤
红枣自古以来是补血佳品,而乌鸡更能益气、滋阴,特别适合女性朋友,对于月经紊乱有一定疗效,经常食用还能美容呢。
养生汤谱做法:乌鸡半只,红枣一百克,枸杞十克,益母草十克,除了盐,什么都不加,文火慢炖两小时。卖相虽然不好,对滋补肝肾,清热益气却很有效。尤其是冬天手脚冰凉的女生,多喝可以补血补气增强抵抗力。
3、当归生姜羊肉汤
此汤特别适宜气血亏虚、大病久病及产后的女性食用,对改善痛经、月经不调也有显著效果。
养生汤谱做法:羊肉500克、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生姜爆炒,当归则以纱布包裹,再与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汤。
4、熟地黄炖乌鸡
此汤有补髓养血、滋补肝肾的功效,对女士月经不调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亦可为中老年人秋凉时的养生汤饮。
养生汤谱做法:乌鸡1只宰洗净,去脏杂和尾部,猪瘦肉100克洗净,一起与25克熟地黄、3片生姜下炖盅,加冷开水约6碗量,加盖隔水炖2个半小时便可。
5、补骨脂墨鱼汤
用于阴虚血亏、月经量少或经闭。
养生汤谱做法:补骨脂30克,大枣10克,墨鱼50克,海螵蛸10克,调料适量。做法:将墨鱼泡发,洗净,切丝。将海螵蛸、补骨脂水煎取汁,去渣,纳入墨鱼、大枣,同煮至墨鱼熟后,用食盐、味精、葱、姜等调服,每日1剂。
6、大枣桂圆红糖汤
补血养颜,调理月经不调。
养生汤谱做法:大枣20枚,益母草、红糖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或大枣5枚,生姜2片,桂圆肉适量,同煮食,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7、山楂红枣汤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适用于经寒血瘀型痛经。
养生汤谱做法: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几种可以帮你补肾的粥
1.肉苁蓉羊肉粥:肉苁蓉15克、精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精盐少许、葱白两根、生姜10克。将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切细,用沙锅煎肉苁蓉,取汁去渣,放入羊肉、粳米同煮,待沸后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成稀粥食用即可。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可用于缓解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羊肉可补体之虚、补血益肾填精。
2.核桃仁炒虾仁:核桃仁150克、鲜虾仁150克。将鲜虾仁用胡椒粉、淀粉抓匀。锅里放适量油,先放入核桃仁,用小火炸3分钟,装起备用。油烧到五成热,放入虾仁翻炒。再倒入核桃仁,加盐炒两分钟起锅。虾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补肾壮阳、抗早衰。《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虾专擅“补肾兴阳”。核桃仁补虚强体、提供营养,主治肾虚咳嗽、腰痛。《本草求真》记载,核桃仁“能通命火”、“温补命门”(命门居于肾内,命门火盛则阳强),故能缓解肾虚。
按摩5穴位帮你补肾补气血
一、血海穴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二、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按摩方法】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按摩方法】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小感冒勿服药药粥帮你忙
中医常把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使用药粥要根据感冒的类型进行选择。
风寒型感冒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热度不高),无汗,头疼身痛,鼻塞,咳嗽痰白,舌苔白滑,脉浮。
可用淡豆豉姜葱粥。原料:淡豆豉20克,生姜15克,鲜葱白3根,已煮好的热粥1碗(约250毫升)。把淡豆豉压烂,生姜切成细丝,葱白切成碎花状,然后将淡豆豉、姜、葱白共放进碗中,再把热粥倒进碗里,加上适当食盐调味,然后搅匀,趁热食用。食完粥后,平卧于床上盖被,微出汗即可。
也可用姜葱米醋粥。原料:选鲜生姜5片,粗壮鲜葱白5条(切段用),米醋15毫升,粳米50克。将姜、葱白、粳米同放砂锅内煮成粥,然后加进米醋煮沸。调味后趁热食用。食后加衣被,微出汗便可。
若风寒感冒兼有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用生姜炒米粥。原料:生姜30~50克,炒米5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不用去皮),切成薄片,与炒米同放砂锅内煮成粥,然后加进红糖搅匀即可食用。
以上3种药粥,都有发汗解表、疏散风寒之效,从而能治外感风寒型感冒。生姜炒米粥还能止呕化痰,故风寒感冒并呕吐者用之有效。
风热型感冒 主要表现为发热(较明显),微恶寒,头痛,有汗,口干,微口渴,或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可用薄荷粥,原料:干薄荷15克(鲜品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薄荷煎汤(不宜久煎,水开后2分钟便可),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入砂锅内煮成粥,待粥沸即可。待稍凉后食用。
也可用石膏葛根粥。原料:生石膏45克,鲜葛根100克(干品30,克),淡豆豉6克,生姜3片,葱白3根,粳米100克。先将石膏、葛根、豆豉、姜同放锅内煎煮,然后去渣取汁,沉淀澄清备用。将粳米放砂锅内煮粥,煮沸后,加入药汁、葱白,煮成稀粥,趁热食用。
以上2种药粥,都有疏风清热、利咽解表的作用,故能治疗风热型感冒。
药粥一般适用午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症状不复杂的感冒。对于病情较重,兼夹其他症侯较多,或者服食药粥后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者,就应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以免拖延病情。
可以帮你补气补血的菜谱
煮花生米
菜系及功效:脾调养食谱 肾调养食谱 气血双补食谱 关节炎食谱
煮花生米的做法: 1. 将花生米、牛筋用温水泡软; 2. 栗子去壳备用; 3. 将牛筋与栗子仁、花生仁一同入锅; 4. 加适量清水煮至熟烂,加盐少许调味即可。 食物相克 花生仁(生):对于肠胃虚弱者,花生不宜与黄瓜、螃蟹同食,否则易导致腹泻。
黑米粥 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气血双补食谱 工艺:煮 黑米粥的制作材料: 主料:黑米30克,粳米70克 辅料:枣(干)20克,银耳(干)15克,芝麻10克,大豆15克 黑米粥的特色: 柔腻可口。 冬天到了,不补一补怎么能过冬呢?所以,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补血补气补肾的食品必然是我们关注的热点,也是我们为了自己的身体更好必然要吃的东西
黑米粥的做法: 1.黄豆用温水浸泡1小时,换水洗净;银耳泡软后摘去老蒂;红枣去核。 2.先将黑米与粳米一起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加清水适量,煮约1小时后,加入黄豆、红枣及洗净的芝麻,继续煮约30分钟即可。 黑米粥的制作要诀: 根据口味,可以在食用时加入白糖。
海鲜面 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气血双补食谱 高血压(血压食品)食谱 甲状腺疾病食谱 工艺:煮 海鲜面的制作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100克 辅料:干贝20克,海带(鲜)20克,海藻20克, 调料:盐5克,大葱10克,植物油(油食品)30克
海鲜面的做法: 1. 将海藻、干贝、海带洗净,切成小颗粒待用; 2. 将素油放入炒锅内,待油热至六成热时,入葱末爆香; 3. 再加入海藻、干贝、海带炒匀; 4. 加入300亳升清水用文火煮25分钟,加盐盛起待用; 5. 将面粉用清水和匀,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切成面条; 6. 在沸水1000毫升中,下入面条煮熟,捞起盛入碗内; 7. 加入海鲜盖在面上即成。 食物相克 海藻:海藻不能与甘草同食。
蘑菇炒肉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谱 气血双补食谱 滋阴食谱 健脾开胃食谱 营养不良食谱 工艺:炒 蘑菇炒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口蘑200克,猪肉(瘦)200克 辅料:辣椒(红、尖)25克,鸡蛋清30克 调料:淀粉(玉米)10克,大蒜(大蒜食品)(白皮)5克,姜5克,盐3克,植物油25克 蘑菇炒肉的特色: 味道鲜香,口感滑嫩。
蘑菇炒肉的做法: 1. 将猪肉切成片,用水淀粉、蛋清、鸡精、盐腌制; 2. 红辣椒切丁; 3. 蒜切成片; 4. 葱、姜切成丝; 5. 坐锅点火放油,倒入蒜片爆出香味,加入葱、姜,放入肉片翻炒; 6. 加入盐、高汤,加盖稍焖一会儿; 7. 加入红辣椒、鸡精,勾薄芡即可出锅。 食物相克 鸡蛋清:鸡蛋清不能与糖精、豆浆、兔肉同食。
可乐焖鸡腿 菜系及功效:鲁菜 气血双补食谱 青少年食谱 营养不良食谱 工艺:焖 可乐焖鸡腿的制作材料: 主料:鸡腿300克 辅料:生菜(花叶)35克 调料:可乐350克,酱油15克,盐3克,淀粉(玉米)5克
可乐焖鸡腿的做法: 1. 鸡腿洗净,汆烫后再洗净; 2. 鸡腿放入过锅内,加可乐、酱油、盐烧开; 3. 改小火煮15分钟,取出; 4. 鸡腿稍凉时,剁小块,放在垫有洗净的生菜的盘内; 5. 另将剩余的汤汁,加淀粉水8克勾芡,淋在肉面上即可。 食物相克 鸡腿:鸡腿肉忌与野鸡、甲鱼、芥末、鲤鱼、鲫鱼、兔肉、李子、虾子、芝麻、菊花以及葱蒜等一同食用;与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与李子、兔肉同食,会导致腹泻;与芥末同食会上火。
尖椒土豆片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谱 气血双补食谱 健脾开胃食谱 肢寒畏冷食谱 工艺:炒 尖椒土豆片的制作材料: 主料:土豆(黄皮)300克 辅料:辣椒(青、尖)150克 调料:植物油25克,盐3克,酱油10克
尖椒土豆片的做法: 1. 尖椒洗净去籽切小片; 2. 土豆去皮洗净切成薄片; 3. 待锅烧红后加入食用油烧热,加入尖椒,用锅铲抄拌一会; 4. 然后加入酱油,加入土豆片抄拌3分钟; 5. 待土豆变色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当归怎么吃补血补气 当归药粥补气血方
组成:当归15克,红枣7枚,粳米50克,砂糖适量。
做法:先将当归用温水浸泡后水煎,去渣留浓汁,然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和红枣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熬,待粥稠熟时,加适量砂糖即成。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适宜于气血不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痛,眩晕,便秘等病症。
十款养生粥帮你补好肾
1黑米红枣粥
从中医的角度讲,黑色对应的是肾,所以黑米具有补肾气的作用,此外黑米还有开胃益中、健脾活血、明目的功效。黑米最适应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的人群食用。此粥的功效不言而喻,具有补肾养肾的功效,还具有健脾益胃、改善消化不良。
材料:黑米80克,大米20克、红枣40克,枸杞子5克。白糖5克。
做法:黑米淘洗干净,浸泡5小时;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红枣洗净、去核;枸杞子洗净。锅置火上,放入黑米、大米、红枣和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入小火熬煮成粥,再加入枸杞子煮5分钟,用白糖调味即可。
2芝麻核桃粥
芝麻入肾经,能益肝、补肾固精、养血、乌发、健脑;核桃味甘,性温,入肾、肺经,可补肾填精,益智健脑作用。长期食用必强肾、固齿、益齿。
材料: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将芝麻、核桃仁同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食。
3板栗腊八粥
吃些以板栗为主要辅料的腊八粥是非常补肾的一种食疗方法。《本草纲目》记载“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也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材料:红豆、黄豆、红枣、板栗、核桃仁、莲子、白果、薏仁、葡萄干、枸杞。
做法:先将红豆、黄豆、莲子、薏仁和红枣分别用温水浸泡4小时;主料大米和糯米按照1:2比例,提前1小时浸泡,板栗、白果去壳待用;先将浸泡好的红豆、黄豆、薏仁、莲子用高压锅煮10分钟,等气自动放完后,加入核桃仁、白果、板栗、大米、糯米、红枣再煮7—8分钟即可;出锅前加入葡萄干、枸杞。
4锁阳羊肉粥
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也就是说羊肉是一具有温补强身、补肾壮阳功效的肉类。锁阳羊肉粥具有补肾阳、益精之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阳痿早泄、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数、畏寒怕冷等症。
材料:锁阳10克,羊肉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羊肉剁细备用。然后将锁阳倒入锅中水煎去渣,过10分钟后倒入羊肉、大米一同煮成粥品,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调味品。
5龙眼山药粥
龙眼山药粥补益心肾,安神益智。山药具有镇心神、安魂魄、补心气、健脑益智作用;桂圆,古人称之为“益智果”,是治失眠健忘的补品;荔枝能通神益智、补脑填髓、养心神、补血气;五味子能加强中枢系统的兴奋过程,改善人的智力活动。
材料:山药100克,粳米50克,辅料:桂圆15克,荔枝8克,五味子3克,白砂糖30克。
做法: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山药片与桂圆、荔枝、五味子、粳米同置锅内,加水适量,煮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6枸杞花生粥
中医认为枸杞子养肝、补肾、润肺、美肤、益颜、延缓衰老。所以,它常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以及钙、磷、铁等元素,经常食用可以起到滋补益寿的作用。
材料:糯米150克、白米150克、花生100克、枸杞20克、红枣50克、菊花6--8朵。
做法:花生热水浸泡2小时,去衣。枸杞浸泡待用,红枣洗净去核切碎,菊花用清水漂过。两种米混一起淘净浸泡2小时。放高压锅,与花生一起煮,大火煮开,小火闷40分钟。放红枣小火煮5分钟。放菊花,枸杞煮1分钟即可。
7桑葚紫米粥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和补肝益肾作用。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民间常作为补品。长期食用紫米,能治疗头晕,目眩,贫血,白发,眼疾,腰腿酸软等症状。
材料:桑葚、紫米、黑米、糙米、蓝莓酱。
做法:将桑葚洗干净并用盐水浸泡30分钟,晾干水分。将紫米、黑米和糙米一同放入锅中煮成粥,随即加入桑葚继续煮10分钟即可出锅。最后加蓝莓酱调味。
8海参粥
中医学认为,海参味咸性温,入心、肾、脾、肝四经,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病症患者常食海参皆有良效。
材料:海参30克,粳米60克,葱、姜、食盐各适量。
做法:海参用温水泡发,去内肠,剖洗干净,切成小块。切片煮烂后,与粳米同放入锅内,加水与调料,同熬成粥。
9莲子芡实粥
芡实具有补肾固精、驱寒的作用,和枸杞子或莲子煮粥,有不错的食疗效果。莲子芡实粥能够起到安神养心、补肾健脾的功效,常喝可以缓解工作导致的精神紧张造成的失眠等症状。
材料:莲子50克,芡实15克,糯米150克,白糖30克。
做法:莲子去芯扒瓣,与芡实洗净,加水600ML,浸泡半小时。糯米洗净,待用。把以上原料同时放入锅中,用武火烧开,文火熬制20分钟,即可食用。
10枸杞猪腰粥
猪腰子具有补肾气、通膀胱、消积滞、止消渴之功效;枸杞味甘、平、微寒、无毒,是一味常用的益肾补肝中药。《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中医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漆酸软、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
材料:稻米100克,枸杞子12克,猪腰子100克,盐5克。
做法:将枸杞去杂质后洗净;猪肾一切两半,去除臊腺后洗净,剁成小颗粒;大米淘洗干净;将大米、猪肾、枸杞一同置于锅上,加入800毫升清水;然后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改用文火煮45分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