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三个月长了六颗牙怎么回事 缺少咀嚼
宝宝一岁三个月长了六颗牙怎么回事 缺少咀嚼
在宝宝出牙后,应当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喂养,并且辅食中要逐渐添加带有小颗粒的食物,来帮助宝宝训练咀嚼能力了。
如果宝宝一岁三个月了仍然纯母乳/纯奶粉喂养,或者辅食中很少添加颗粒食物,那么宝宝由于缺少咀嚼,萌牙的速度也会慢一些,在别的宝宝8颗牙或者10颗牙的时候,才长了6颗牙。
宝宝一岁三个月长了六颗牙怎么回事 生长发育差异
正常的宝宝平均6个月大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长齐20颗乳牙。
但是由于个体的发育存在差异,每一个宝宝的出牙时间并不会完全一致提早或者推迟都是存在的。而在正常情况下,一岁三个月宝宝已经萌出的牙齿在6-10颗之间,因此宝宝一岁三个月长了六颗牙考虑是正常情况。
在接下来的时间,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适量给宝宝吃一些训练咀嚼能力的食物,都有利于宝宝牙齿的正常萌出。
宝宝一岁两个月才两颗牙正常吗 宝宝一岁两个月才两颗牙是什么原因
宝宝一岁两个月才两颗牙,与宝宝自身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关。如宝宝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呆小病等全身性疾病时,会使乳牙萌出延迟。
小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也会引起宝宝缺牙或者牙齿发育不良,导致宝宝一岁两个月才两颗牙。
这种患儿不仅表现为缺牙或无牙,而且伴有其他器官的发育异常,如毛发稀疏、皮肤干燥、无汗腺等,发生率是比较低的,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宝宝患有某些口腔肿瘤也可能对出牙不利,导致宝宝一岁两个月才两颗牙,但是几率非常小。
宝宝一岁两个月才两颗牙,与母亲妊娠期及哺乳期的营养状况有关。
因为乳牙在胚胎期就开始生长发育了,这期间如果孕母营养不良,势必影响乳牙的生长发育;而哺乳期时母亲营养低下,也将影响宝宝的钙和磷的吸收,从而导致宝宝出牙延迟。
在宝宝出牙后,应当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喂养,并且辅食中要逐渐添加带有小颗粒的食物,来帮助宝宝训练咀嚼能力了。
如果宝宝一岁两个月了仍然纯母乳/纯奶粉喂养,或者辅食中很少添加颗粒食物,那么宝宝由于缺少咀嚼,萌牙的速度也会慢一些,在别的宝宝6~12颗牙的时候,才长了2颗牙。
宝宝体内的微量元素如钙、锌等的缺乏,也会导致宝宝萌牙速度较正常宝宝慢,一岁两个月了才长了2颗牙。
通常宝宝存在挑食、厌食的行为,或者家长喂食的辅食种类单一等,都可能导致宝宝体内缺乏微量元素。
如果怀疑宝宝缺乏微量元素,不宜盲目补钙或者补锌,建议先带宝宝到正规医院检查一下微量元素,再制定调整方案。平常除了饮食营养要均衡外,还要经常带宝宝到室外活动,多晒晒太阳。
宝宝牙齿发育五阶段喂养攻略
第一阶段 2颗牙期:
婴儿多大长牙齿呢?宝宝一般在6-8个月之时(有的孩子甚至更早),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这些辅食不但有利于牙齿的生长,也提供了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和必需的营养素。
第二阶段 4颗牙期:
大概8-12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多了这两颗利齿,宝宝比以往更喜欢咀嚼了,这时宝宝已经有能力把一根香蕉慢慢切断,妈妈看在眼里,笑
在心里。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可以留意到这个时期宝宝摄入食物中的营养越来越丰富,这对于宝宝的生
长发育是必要的,因为两岁前是宝宝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缺失,则难以弥补。
第三阶段 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之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4第四阶段 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
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
肉片等。
5第五阶段 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 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END
注意事项
特别提示:在宝宝整个长牙期间,必须摄入足够的钙、磷、氟、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 等等。钙和镁都能使牙齿长得更健康;维生素A 促进生长发育,从而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维生素B1能促进食欲帮助宝宝的消化;氟能防止龋齿。
宝宝长牙不同阶段的饮食需要
当妈妈看到宝宝悄悄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然而,喜悦之余,可别忘了宝宝已经来到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长牙期。长牙期摄入营养的多少、食物种类的改变,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可能会有一生的影响,所以每个妈妈都要用心去对待。
其实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之前,妈妈可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给予糊状的食物,比如牛奶麦片和稀粥,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宝宝的营养,还能促进宝宝萌牙。
下面按照长牙不同的时期,根据宝宝的摄食习惯和成长发育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宝宝长牙阶段的注意事项。
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 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牙齿健康警惕三误区
误区一:忽视了泥糊状食物的添加
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在8~9月之时还没有吃泥糊状食物的习惯,一方面导致宝宝缺乏营养,另一方面会使宝宝因为缺乏咀嚼适应的刺激而导致咀嚼功能发育延缓,影响语言、认知能力发展和宝宝的智力发育。
所以我们鼓励妈妈给4~6个月的宝宝添加泥糊状的食物,首要的选择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同时也要保证食物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质地,不但可以达到营养的目的,同时也刺激了宝宝的味觉、视觉和嗅觉。
误区二: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嚼不动肉类,选择给宝宝提供鱼类食物,而鱼类所含的铁量不算太高,这样就导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所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6个月之后要添加肝泥、肉泥来增加血红素铁的摄入,同时也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误区三:磨牙工具和安抚奶嘴的不恰当使用
宝宝在牙齿萌发过程中,齿形并未定型,在这个阶段,过多的使用磨牙工具和安抚奶嘴,会引改变宝宝牙齿的生长方向,造成牙齿畸形。因此,磨牙工具和安抚奶嘴不要常用,在宝宝1岁以后,就不要使用。
宝宝长牙的食谱
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 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恒牙萌出期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芽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宝宝一岁三个月长了六颗牙怎么回事 遗传导致
小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也会导致宝宝缺牙或者牙齿发育不良,导致一岁三个月的宝宝才长了六颗牙。
这种患儿不仅表现为缺牙或无牙,而且伴有其他器官的发育异常,如毛发稀疏、皮肤干燥、无汗腺等,发生率是比较低的,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
宝宝一岁还不会走路怎么办 治疗其他疾病
有时候宝宝一岁还不会走路,也有可能是其他愿意造成的,比如控制走路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问题,那么也可能会出现宝宝一岁三个月不会走路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的,需要配合相关检查,并且配合营养神经治疗。
宝宝一岁三个月长了六颗牙怎么回事 疾病导致
宝宝一岁三个月长了六颗牙相对而言是比较慢的,而宝宝出牙慢和除了和营养情况相关外,和健康情况也是密切关联的。
如果宝宝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呆小病等全身性疾病时,会使乳牙萌出延迟。有这类疾病的宝宝在平常还会出现其他的不适症状,家长平常要注意观察宝宝,有不适症状应及时检查就诊。
宝宝出牙阶段辅食该如何添加
宝宝4-6个月的时候,开始添加辅食,到1岁以后逐步向成人饮食模式过渡,在这个阶段,宝宝的饮食习惯逐渐养成。
这个时期,也是宝宝长牙的重要阶段,妈妈给宝宝添加合适形状的辅食,不但能促进长牙,帮助宝宝练习咀嚼、消化,甚至对语言能力发育也有帮助,妈妈要用心对待,不能一直给宝宝吃糊状食物哦。
宝宝出牙规律
宝宝通常是在6个月左右开始出牙,2岁-2岁半(有的会到3岁)出齐20颗乳牙,一般先长下牙再长上牙,左右牙齿对称长出。
不过,宝宝出牙时间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宝宝可能4个月就开始出牙,有的宝宝则到了10个月还没有出牙。只要宝宝在1岁以内长出第一颗乳牙,3岁以内乳牙长齐都是正常的。
出牙不同阶段,宝宝辅食添加有讲究
4-6个月:糊状食物
这个时期,宝宝虽然还看不到牙齿的影子,但其实乳牙就像泥土中的种子一样,正要发芽。
当宝宝看到成人食物会流口水,推舌反应(小宝宝的舌头会对进入嘴巴里的固体食物或者硬物推出,防止外来异物进入喉部导致窒息)也逐渐消失时,妈妈就可以尝试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 辅食添加原则
辅食添加要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首选谷类食物,比如强化铁的营养米粉,从1勺开始逐渐添加,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少量到多量的原则,循序渐进。
可以选择在宝宝心情比较好,并且在两餐之间(半饱)喂食,这样宝宝一般比较容易接受,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观察3-5天,如果宝宝对这种食物很适应,再添加新的食物。
★ 营养辅食推荐
糙米糊、小米糊、蛋黄泥、苹果泥、香蕉泥、梨泥、木瓜泥、哈密瓜泥、土豆泥、南瓜泥、番薯泥、胡萝卜泥、小白菜泥、空心菜泥、鸡肝泥、猪肝泥、肉泥。
7-8个月:容易捣烂的食物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出牙,他会想要你手里的食物了。宝宝开始练习吞咽,多用舌头和牙龈将食物碾碎。
这时要逐渐改变食物的质感和颗粒大小,可以尝试开始喂食稍硬(用舌头能碾碎的硬度)的辅食,这样会锻炼到舌根,对以后的语言表达也是很有益处的哦。
比如,妈妈可以将胡萝卜蒸熟到软烂,给一小块宝宝手上,让他啃到满脸都是也没关系。
★ 营养辅食推荐
南瓜面条、丝瓜瘦肉粥、鸡肉木耳粥、鸡肉青菜粥、牛肉山药粥、鸡蛋羹、鱼类等等。
9-11个月:稍硬的块状食物
这是宝宝的下颌功能已经越来越发达了,食物要做成牙床可以咀嚼的硬度,让宝宝练习咀嚼。不过,宝宝的小牙还不能用力咀嚼,所以,也不能急于吃过硬的食物,一般稍用力就能捏碎的硬度比较合适。
★ Tips:这个时候,孩子可能更喜欢自己动手抓食物吃,你可以将胡萝卜煮熟切成细长形,盛在小碗里,让宝宝自己用手拿着吃,不但可以练习咀嚼,还可以培养孩子对食物的兴趣,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12个月以后:逐渐向成人饮食模式过渡
这个时候,宝宝开始长出第一颗乳磨牙,有了乳磨牙以后,他的咀嚼功力会大大提升,可以吃更多种类的食物,宝宝的饮食可以逐步将早、中、晚餐都替换成辅食,并在两餐之间加上小点心。1岁半以内的宝宝,食物还是要相对细软一些。
★ Tips:宝宝的饮食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提倡自然食物、均衡营养,每天要摄取不少于400ml的奶类。
一岁三个月宝宝可以吃螃蟹吗
在宝宝一岁三个月的时候,如果不是过敏体质且对螃蟹不过敏,那么是可以适当吃一点螃蟹的。
但是通常不建议宝宝们太早开始吃海产品,特别是螃蟹,虽然一岁三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消化螃蟹了,但是不排除吃了螃蟹后依然会出现消化不良的可能性。
如何根据长牙数量加辅食
宝宝出2颗牙:尝试糊状辅食
当宝宝到了4个月到8个月的时候,会长出两颗牙齿。这个时候的宝宝,可以尝试从液体食物过度到糊状的辅食,如米糊、蛋黄泥之类的。糊状的食物能够帮助宝宝的牙齿更快长出来,并锻炼宝宝的咀嚼肌,促进牙龈的的健康发育。
宝宝出4颗牙:开荤啦,尝点肉泥试试
当宝宝8-12个月时,会比之前长出更多牙齿,这时候的宝宝能长出两颗或者更多牙齿,处于上排牙的两侧。随着宝宝长大,所需的营养也就更多。这时候妈妈可以适当给些肉末或者肉泥给宝宝补充营养,另外一些多汁的果蔬也可以制作成泥状添加。
宝宝长出6-8颗牙:可以吃蒸蛋啦
宝宝到了9-13个月时,宝宝上排牙的侧门牙已经长出;13-16个月的时候,下排牙的侧门牙也能基本萌出了。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让宝宝尝试不太硬的固体食物,如蒸蛋、软软的蒸蛋糕,或者是煮烂的小段蔬菜。
宝宝长8-12颗牙:尝尝米粥和软米饭
等宝宝到了1岁半的时候,他已经拥有8-12颗牙齿咯。这时候,宝宝可以尝试些有嚼头的食物,肉片、软米饭、米粥都是可以适当给宝宝添加的食物。
宝宝长13-20颗牙:米饭和面条
等宝宝到了16-20个月的时候,他的乳牙基本上都长出来了,这时候宝宝就能像大人那样吃米粉和面条了。当然,可以吃并不代表宝宝能完全掌握咀嚼的技巧,太硬和难以咀嚼的食物还是避免给宝宝食用。
宝宝长牙的时候吃什么好
一、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二、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三、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四、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 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五、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六、恒牙萌出期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芽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