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延长是什么
产程延长是什么
通常说的产程延长,是指强烈的宫缩也不能达到预期的临盆状态。这有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宫口不能完全张开,二是宝宝的头部不能降到产道。医生会仔细监控每个分娩阶段的时间,一旦发现产妇所用的时间超过了一般正常水平,会诊断为难产,并且迅速地处理:借助产钳,或者进行剖腹产。
如遇到产程延长的情况,各位准妈妈们要调节好自己的呼吸,谨遵医生的指导,减轻心理负担,帮助宝宝更加顺利地分娩。
宫缩乏力对母体的影响 引起产后出血
孕妇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可使子宫肌纤维尤其是下段纤维拉长、受压,缩复作用受到抑制,加上产程中孕妇进食少,能量消耗,更使子宫肌细胞缺血、缺氧、水肿,产程更长,缩复功能更弱,导致产后出血。
胎位异常有什么危害
胎位异常对宝宝自身有一定影响。如果是足部或臀位分娩,由于胎儿的头部是身体中最大的部分,身体其他部位娩出后,头部极易被卡住,胎儿受损伤甚至死亡的机会随之增加,非常危险,其他胎位异常由于产程延么及手术助产,胎儿损伤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是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诱因。
另外,胎位异常还对产妇有一定的危害,包括:导致产程延长;容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常需手术助产,增加出血及感染机会;产程延么时,软组织有可能因被压过久而缺血水肿,造成生殖道瘘。
子宫收缩乏力症状有哪些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压力低(<2.0kPa),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子宫收缩达极期时,子宫体不隆起和变硬,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产程延长或停滞。由于宫腔内张力低,对胎儿影响不大。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宫缩的兴奋点来自子宫的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中段或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能完全松弛,表现为子宫收缩不协调,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扩张,不能使胎先露部下降,属无效宫缩。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躁不安,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可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检查: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宫口扩张缓慢或不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停滞,产程延长。
3.产程曲张异常 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可有以下7种:
(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口扩张3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从宫颈口扩张3cm开始至宫颈口开全称为活跃期。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颈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称为活跃期停滞。
(4)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发娩,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5)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称为第二产程停滞。
(6)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晚期至宫口扩张9~10cm,胎头下降速度每小时少于1cm,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7)胎头下降停滞: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为胎头下降停滞。
胎儿缺氧的原因有哪些 子宫胎盘血运受阻
急产或子宫不协调性收缩等:催产素使用不当引起过强宫缩;孕妇应用麻醉药及镇静剂过量,抑制呼吸;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如羊水过多和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脐带可能受压等,均会引起胎儿缺氧。
宫缩乏力对母体的影响 可能子宫破裂
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往往需要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促进产程进展,但若静脉滴注催产素浓度过高或未密切的观察,可能发生子宫强直性收缩,甚至有发生子宫破裂的可能。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有哪些表现
根据发生时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产程延长;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只是在产程进展到某阶段(多在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转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子宫收缩乏力有两种类型,临床表现也不同。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压力低(<2.0kPa),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子宫收缩达极期时,子宫体不隆起和变硬,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产程延长或停滞。由于宫腔内张力低,对胎儿影响不大。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宫缩的兴奋点来自子宫的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中段或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能完全松弛,表现为子宫收缩不协调,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扩张,不能使胎先露部下降,属无效宫缩。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躁不安,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可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检查: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宫口扩张缓慢或不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停滞,产程延长。
3、产程曲张异常 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可有以下7种:
(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口扩张3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从宫颈口扩张3cm开始至宫颈口开全称为活跃期。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颈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称为活跃期停滞。
(4)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发娩,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5)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称为第二产程停滞。
(6)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晚期至宫口扩张9~10cm,胎头下降速度每小时少于1cm,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7)胎头下降停滞: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为胎头下降停滞。
产程延长怎么处理
产程延长时要观察是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还是活跃期,还是在第二产程出现时间过长,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方案。现代医学对于产程延长都能及时处理,避免危险状况的发生,因此产妇也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延长,一般采用人工破膜(在HIV/AIDS常见的国家,不采用人工破膜加速产程,因为它增加了病毒母婴传播的机会)、注射缩宫素加速产程(除外头盆不称)。
如果是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延长,观察是否为异常先露、头盆不称(胎头下降失败变形增加)、胎儿窘迫等情况,如果有这些因素存在,应立刻进行剖腹产。
对于其它阶段可能出现的产程延长,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坚持顺产还是立即转剖腹产。对经产妇要更加小心,盲目使用缩宫素,可能会造成子宫破裂。
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好产程图监测分娩进展。一旦出现产程延长,应积极分析、处理其原因,综合判断分娩难易度。通过检查,对分娩三要素中可变的异常因素产力、胎头位置进行分析,做出相应处理。
子宫收缩乏力带来的各类影响
1.子宫收缩乏力对母体的影响
由于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妇往往休息不好,进食少,体力消耗大,因而疲惫、烦躁,出现口干唇裂,牙垢厚,皮肤弹性差等脱水现象,并且可发生酸中毒、肠胀气、尿潴留等。产程延长若伴胎膜破裂时间较长,且有多次肛查、阴道检查,加之产妇一般情况较差,体质虚弱,则容易发生细菌上行性感染。因胎位不正(如头先露异常,肩先露等)或骨盆狭窄造成胎先露持续不下降,分娩梗阻,盆底组织受压过久,尤其在耻骨联合与胎先露之间的膀胱受压引起膀胱组织缺血、坏死,可以发生泌尿生殖道瘘。子宫收缩乏力致产程延长时往往需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促进产程进展。但是,若静脉滴注催产素浓度过高或未密切观察则可能发生子宫强直性收缩,甚至有子宫破裂的可能。子宫收缩乏力尚可引起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
2.子宫收缩乏力对胎儿的影响
产程延长伴胎膜已破、羊水流尽,致使胎儿紧贴子宫壁,可影响胎儿胎盘循环。若同时有催产素使用不当或阴道上行性感染或血行感染,均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胎儿有宫内感染者,出生后可发生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胎儿宫内缺氧还可造成颅内出血,日后可能影响婴儿的智力发育。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者除需剖宫产以外,阴道手术产率也相应增加。胎儿已有缺血缺氧者,阴道手术助产更易引起新生儿产伤,尤应警惕新生儿颅内出血。
第二产程延长
超过4小时为第二产程延长。据研究显示,宫缩乏力、胎位异常、高龄初产妇、胎儿体重较重和巨大胎儿、过期妊娠,可直接影响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的几率就会增加。有专家指出,将第二产程缩短至45min,可以防止新生儿窒息。同时,由于第二产程延长导致手术产及产后出血明显高于对照组(占64.36%),直接增加了产妇的创伤。因此,应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延长。
因此,一旦发现可能有发生第二产程延长的倾向,就应及时进行规范处理。
(1)要密切观察胎心变化,注意产程进展。
为了减少新生儿窒息,必须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和尽快结束分娩。一旦进入第二产程,发现胎心率小于120次/min或宫缩后胎心率恢复至正常较慢,或胎心监护反复出现晚期减速伴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小,不论第二产程多长均应及时结束分娩。
(2))要严密观察胎头下降程度。
如宫口开全胎先露已达盆底,会阴扩张时间较长,胎儿仍不能自然娩出时,即使第二产程尚未达到2h,也应及时采取侧切、胎吸或用产钳结束分娩。如发现胎头变形明显,胎方位异常,宫缩时胎头不下降,即双顶径仍处于棘上,则考虑头盆不称,应立即剖宫产。
(3)严格注意脐带异常。
进入第二产程若发现明显的脐带杂音,宫缩时胎心率变慢或胎心监护仪显示有减速像等,就要考虑脐带异常的可能。第四,要积极解除产妇紧张心理,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及营养。要对产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正确地护理评估和助产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充分的接产准备工作。
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的症状有哪些
根据发生时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产程延长;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只是在产程进展到某阶段(多在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转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子宫收缩乏力有两种类型,临床表现也不同。
1.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压力低(<2.0kPa),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子宫收缩达极期时,子宫体不隆起和变硬,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产程延长或停滞。由于宫腔内张力低,对胎儿影响不大。
2.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宫缩的兴奋点来自子宫的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中段或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能完全松弛,表现为子宫收缩不协调,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扩张,不能使胎先露部下降,属无效宫缩。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躁不安,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可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检查: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宫口扩张缓慢或不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停滞,产程延长。
3.产程曲张异常 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可有以下7种:
(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口扩张3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从宫颈口扩张3cm开始至宫颈口开全称为活跃期。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颈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称为活跃期停滞。
(4)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发娩,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5)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称为第二产程停滞。
(6)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晚期至宫口扩张9~10cm,胎头下降速度每小时少于1cm,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7)胎头下降停滞: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为胎头下降停滞。
以上7种产程进展异常,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当总产程超过24小时称为滞产,必须避免发生滞产。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预防
1.正确估计胎儿体重
当胎儿头径较大时需测肩径及胸围,应警惕肩难产发生。孕妇糖尿病、孕妇身材高大、过期产、曾分娩过巨大儿者要警惕。估计非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500g,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000g应行剖宫产术。因此产前尽可能准确估计胎儿体重,考虑巨大儿时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2.严密观察产程
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头小肩宽,易造成肩难产,非巨大儿头盆不称、骨盆入口扁平者,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或先露部下降受阻时,肩难产发生率增高。对于第二产程延长、先露部下降受阻或缓慢,尤其是产前估计胎儿体重>4000g,应警惕肩难产发生,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3.正确处理肩难产
一旦发生肩难产应立即处理,防止造成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死亡。常规侧切,增大胎儿娩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