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宝宝爬行 增加宝宝爬行的乐趣
怎么教宝宝爬行 增加宝宝爬行的乐趣
有很多宝宝不喜欢待在地板上,因此这样宝宝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在那里学习如何使用他们的身体。为了增加宝宝对爬行的兴趣,可以在宝宝的周围摆上一系列有趣的玩具,与他一起共享这个空间,这样可以让他喜欢趴着。等到宝宝适应的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用沙发垫、箱子等物品给宝宝设置一些障碍,增加宝宝爬行的乐趣,让他学会如何爬过去,如何绕过障碍物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快乐爬行成就体智全能宝宝
爬行的作用
首先,爬行是一项全身运动,不仅有助于颈部,胸部肌肉及臂力的发育,也有助于腰部肌肉及腿部肌肉的发育。其次,爬行是手脚并用,手脑并用的运动,利于宝宝身体的协调性,也有助于走路姿势的协调。再次,爬行需要宝宝保持身体的平衡,有利于宝宝左脑右脑、大脑小脑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平衡发育。
最后,爬行是一项消耗体力的运动,能锻炼宝宝强健的身体,也能让宝宝胃口大开,吃得香睡得好,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父母如何帮助宝宝爬行
一、多创造爬行的机会。现在很多父母考虑到爬行会弄脏衣服,或者不安全等因素,早早就把孩子放进学步车,这样就断绝了宝宝的爬行机会。父母平时可以为宝宝物色很多的爬行场地,床上,地板上,空地上,只要为宝宝买好专门的爬行服,而且细心照看,还是非常可行的。
二、积极引导宝宝爬行。当宝宝出现爬行欲望时,妈妈可以在边上细心照顾和引导。譬如,把手掌放在宝宝的脚掌上,宝宝就会借力向前蹬,慢慢出现向前挪动的倾向。当宝宝不太熟练的时候,妈妈可以尝试着移动宝宝的胳膊和大腿,让宝宝慢慢熟悉爬行的过程。
三、给宝宝的爬行注入快乐元素。爬行是一项枯燥的活动,宝宝不一定有耐心坚持下去。妈妈应该开动脑筋为宝宝准备一些新花样。譬如,在宝宝的前方拿着玩具逗乐,或者伴随着音乐或者故事,让宝宝觉得爬行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也可以带宝宝到伙伴中去,大家一起爬行,让宝宝体验到集体爬行的乐趣。
爬行需要注意的要素
一、安全。在爬行过程中,家长应选择安全的场所,而尽量避免危险因素。高高的桌面,有尖锐物的地面,摇晃的摇篮,潮湿或有水的洼地都不是适合的场地。尽量选择平整,稳固,无危险物的场地,而且要做到全程有大人看护。
二、穿衣适量。爬行过程中要让宝宝尽量保持身体行动自如,不要给宝宝穿上过多厚重的衣服,导致宝宝活动不便。这样既不利于宝宝爬行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培养宝宝对爬行的乐趣。最好给宝宝穿连体服,这种衣服的上衣和裤子形成一个整体,爬行时不会暴露宝宝腰部和小肚子,同时衣服合体,没有太多累赘的东西,不会影响宝宝爬行的兴致。
三、保护措施。宝宝爬行着力点在于双肘和双膝,随着宝宝体重的增加,宝宝双肘和双膝承受的压力也增加了,再加上频繁的爬动很容易磨伤宝宝的皮肤。妈妈最好给宝宝带上护肘、护膝,以免给宝宝的身体带来伤害。
宝宝学爬行要注意的问题
宝宝多大时会开始爬行?
宝宝的粗动作是循序发展的,依序是头→颈→躯干→坐→爬→站→走→原地跳→上下楼梯→向前跳。简单来说就是由头、躯干往四肢方向发展。虽然每个孩子的状况有所不同,大致说来,爬行的准备动作从出生时就略具雏型,至8~9个月大时大致成熟。
婴儿分阶段学爬要领
酝酿期(2个月大时)
宝宝已经能俯卧踢腿,因此可趁宝宝俯卧时用玩具来吸引其注意,引诱宝宝抬头与转头。当颈部肌肉强壮后,才能在爬行时支撑头部。
准备期(3~7个月大时)
当宝宝躺着时,可以用手顶住宝宝的脚,轻轻地推几下,活动宝宝的膝关节,并训练脚的力量。
腹爬期(8个月大时)
一般俯卧时宝宝的头会自然抬起,屈肘、腿伸直。此时教宝宝右手上伸,左腿上屈,用右肘及左膝的力量向前爬;然后再换左手和右腿,自然能够前进。注意爬行时腹部不能离开地面,屁股不能翘高。
由腹爬到匍匐爬行期(8个月大时)
爸妈可以用一条毛巾包裹住宝宝的腹部,在宝宝爬行时略微往上提,帮助宝宝以腹部离地的方式往前爬,当宝宝知道这样可以爬得更快时,下次便会尝试腹部离地爬行。
宝宝爬行时的注意事项
训练宝宝学爬时最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同时注意宝宝衣着(不要穿得过多、过紧或过长),也可用玩具激发小朋友爬行的欲望。当宝宝爬得高兴后还可变化高度,让宝宝爬高爬低,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原则 注意事项与要领
安全 布置一个安全的学爬环境,地面要平整,可铺放具弹性的软垫。
舒适 注意手掌、手肘与膝关节的保护,但也不要穿过多衣服,以免妨碍宝宝的动作。
诱导 用能发声或色彩鲜艳的玩具吸引宝宝,当宝宝伸手取物时后移,刺激宝宝以爬行取物。
进阶 创造可以爬上爬下的斜坡环境,如安全的球池与绳梯,让宝宝的空间判断力更好地发展。
宝宝爬行的好处
好奇妈妈:宝宝爬行有哪些好处?
1、宝宝爬行有助于促进大脑发育。爬行能促进大脑及各个神经纤维间的通畅联系。学习爬行的开始,宝宝往往向着一个目标爬去,目标物会引起视、听的兴奋,此时宝宝的大脑正 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因为爬行需要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因此多多爬行对宝宝来说,可以丰富大、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帮助脑部更好地发育。
2、宝宝爬行有助于四肢灵活。有些家长表示心疼宝宝在地上爬,所以对宝宝学习爬行有所限制,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宝宝在学习爬行,到顺利爬行,从同手同脚缓慢向前 爬动,到后来手脚前后交叉前进,对宝宝的四肢肌肉都有增强灵活性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平衡杆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3、宝宝爬行有助于增强体质。在宝宝爬行的时候,不仅四肢在活动,就连大脑也在高速运转着,每完成一次短时间的爬行,对宝宝来说,都可以锻炼到胸肌、背肌、腹肌以及四肢 肌肉的力量,并且在爬行过程中宝宝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爬完之后,宝宝一般都会吃得多又吃得香,同时还睡得好,有利于体重和身长生长。
4、宝宝爬行促进亲子交流。宝宝学习爬行,刚开始是比较缓慢的蠕动,需要妈妈从旁指引,其实就是拿着玩具或者发出声音在前面吸引宝宝不断前进,可以增加宝宝和家长们的情 感,有助于宝宝快速学会爬行。另外,宝宝学会爬行之后,乐趣就更多了,宝宝可以再爬行中获得各种体验,如兴奋、成功、失败等感觉,丰富宝宝的情感。
宝宝爬有什么好处 加强各个身体器官的协调性
宝宝爬行时,在父母的提示下不断地修正对物体的定位和运动方向,不仅有助增加亲子间的互动,享受爬行的乐趣,还有利于宝宝前庭平衡的发育,提高宝宝对感知信号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加强其手、脚、眼等各个身体器官的协调性。
宝宝十个月不会爬怎么办
一方面爸爸妈妈要教宝宝正确爬行的方式。其实爬行对宝宝来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有些孩子不爱活动,更要努力训练。训练爬行时,先让孩子趴下,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家长把宝宝的腿,轻轻弄弯放在他的肚子下,家长可以用手在他的臀部轻轻捅一下,或用手掌抵住他的小脚掌,宝宝就会向前扑,就慢慢的学会爬行啦。但宝宝的身体承受能力有限,每天的爬行学习要适量哦!
另一方面要外在地激励宝宝爬行。找一些其他的小朋友过来教爬,因为宝宝的天性终究是和小伙伴有共鸣,当宝宝看到别的孩子爬得那么开心也会跟着爬的。也可以找一些宝宝特喜爱的玩具,放在宝宝前方的不远处,引逗宝宝去拿,这样才让宝宝有动力哦!如果宝宝拿到了,妈妈一定要大加表扬,例如“宝宝,你好棒呀,能自己爬过去抓东西了,来,妈妈奖个吻”,这样,下次宝宝就会练得更起劲啦。
当然,爸爸妈妈们在教宝宝爬的时候还是要做一些学前准备的。在教宝宝爬行的时候,爬行的场地最好能开阔一些,这样才能提高宝宝爬行的积极性。为了宝宝的安全,桌椅的尖角、电插头等位置要事先检查并排除其对宝宝的危险。最重要的还有卫生,地毯清洁不当会滋生螨虫,宝宝的皮肤也会受不了的!
当宝宝十个月不会爬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只是着急哦!更重要的是以正确的方式训练宝宝学习爬行,宝宝会爬只是时间的早或迟而已。
通过上面的方法来改善宝宝还不会爬的习惯,这样改善之后宝宝肯定会很快就开始爬了,而宝宝在发育过程中要多给宝宝一些信心和鼓励,宝宝这个时候虽然小,但是如果给宝宝更多鼓励的话宝宝也是能够听到的,而对于宝宝的这个不会爬的现象要及时的做好改善准备。
宝宝爬行的三大注意
爬行服装
宝宝装很多,但分体衣裤并不适合爬行。教宝宝学爬,最好给宝宝穿连体服,这种衣服的上衣和裤子形成一个整体,爬行时不会暴露宝宝腰部和小肚子,同时衣服合体,没有太多累赘的东西,不会影响宝宝爬行的兴致。
注意:服装前面不要有大的饰物和扣子,防止宝宝趴下时弄痛身体。
爬行装备
几个月大的宝宝体重很轻,爬行时可能还不会磨破皮肤。而大一些的宝宝由于体重增长,用肘和膝爬行,很容易磨破皮肤。因此爬行时最好穿上护肘、护膝,所穿衣服要宽松、舒适、柔软,又不妨碍运动。
爬行地点
家中的床及地面是宝宝爬行的最佳地点。在地面爬时,要考虑地面材质,过凉过硬,对宝宝来说都不舒服,有效的补救方法是:在地面上铺一块地毯,也可以用巧拼塑垫铺出一小块天地。光滑的地板革更可减少宝宝爬行的阻力。
冬天宝宝爬行促进粗细动作发展
冬天宝宝爬行的好处
训练肌力,促进粗细动作发展。宝宝要完成一些错动作,例如是翻身、坐、站、走等,以及一些精细动作例如手指拿东西等,都需要运用到不同的肌肉群。宝宝爬行可以强化躯干及相关肌肉,并且运用手眼协调促进粗细动作技巧,将来对于书写、阅读和运动技能都会有所帮助。
增加手眼协调,培养平衡感。宝宝爬行时必须统合感官信息和手、眼、脚的配合,才能够了解周遭环境并前进。这些刺激可发展宝宝的空间概念及距离感。除此之外,宝宝也通过爬行知道身处何处,以及如何避开障碍物,有助抽象概念的形成,将来有益数理学习。
爬行不仅可以刺激内耳或前庭系统,有助维持平衡感,而手眼协调也有相同作用。爬行还会刺激左右脑均衡发展、理解与记忆并进。
累积生活经验、学习成长。宝宝可以藉由“爬”的过程,学习探索周遭环境,并学习避开障碍物。这些学习经验将转化为宝宝的好奇心,并且使他勇于探险,培养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
接下来,再来看看冬天宝宝爬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吧。
冬天宝宝爬行的注意事项
气温过低时,家长应该在家里辟出一块宝宝爬行“自留地”,可以是硬板床,也可以是铺上地毯的地板,供宝宝在上面自由地“摸爬滚打”。爬行的地方必须软硬适中,磨擦力不可过大或过小。安全舒适是首要标准。
另外,宝宝冬天爬行时在家不需要穿太多的衣服,一般是早晚比大人多一件,平时比大人少一件。“捂过头”不利于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有碍宝宝的爬行。需要注意的是,爬行对刚学爬的宝宝来说是一项很费劲的运动,每次爬行时间要根据宝宝的兴趣,有时可能是5~l0分钟,但是家长们一定要在一天中多次让宝宝下地。实在没办法让宝宝多爬行的情况下,建议家长们多给宝宝做被动操,如:双脚蹬单车,双手划桨之类。同样是时间不一定长,但次数要多。
宝宝爬行的好处 宝宝爬行是必要的吗
有父母担心他们的小朋友未经过爬行的阶段,对以后的发展是否有影响?虽然爬行有许多好处,但是也有学者并不认为省略爬行会对小朋友有多大影响,因为目前并无大规模的科学实验证明省略爬行会对小朋友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宝宝是否会爬行并无法预测之后未来其他(如站立或走路等)动作之发展;而且现今〈丹佛儿童发展筛检量表〉也未将爬行列为筛检之项目。宝宝跳过爬行阶段之发展,家长并不需要过度紧张。
但若是儿童除了不会爬外,也不会翻身或坐的话,家长可能就要注意宝宝是否有其他发展上的问题,此外,若宝宝爬行时只使用单侧肢体,父母也要特别注意,要带宝宝去给小儿神经科医师做详细的检查。
虽然爬行并非动作发展之重要指标,但是爬行对宝宝而言仍有许多好处,例如宝宝爬行时因颈部的肌肉运动多,对视觉焦距的形成会有帮助。宝宝爬行可增加颈部、躯干及腰部、腿部的力量,为日后走路奠定良好的基础。爬行,对宝宝来说是一项全身运动,能量消耗较大,这种活动与坐着相比,能量消耗要多上1倍,比躺着要多两倍。由于身体能量消耗增加,宝宝就吃得多、睡得好,因此爬行可提高宝宝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