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宝宝的疾病手册
三个月宝宝的疾病手册
第3个月在宝宝的成长整个过程中,是一个相对太平的月份,这个月,宝宝一般不会遭受过多的疾病困扰。这个月,妈妈们可以不用那么紧张,松口气,尽情享受亲子的快乐吧。 当然,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仍旧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妈妈的关注。
关注热点1:服糖丸后的不良反应
满2个月的宝宝需要开始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对绝大部分宝宝来说,微微发甜的糖丸恰如好吃的零食,吃糖丸于他们而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很多宝宝会很顺利吃掉糖丸,但也有少许婴儿可能出现一点点的生理不适。
症状
个别宝宝可能出现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一般都不会很严重,也有些妈妈可能发现宝宝的的大便次数增加了,但一天一般不超过5次,大便比平常稍稀,多为黄色稀便,宝宝的种种症状看起来好像有点腹泻,但与腹泻不同的是,宝宝精神很好,不会哭闹,他们没有不舒服难受的表现。
妈咪呵护
1.如果仅仅是服糖丸后的轻微不适,这些症状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基本上2、3天就可以自愈,不需要妈妈们的额外护理。
2.妈妈需要注意区分宝宝是否真的只是服糖丸的生理反应,有没有可能是生病了。生病的宝宝除了常见生理症状,由于不舒服难受,他们通常还会出现情绪不好,哭闹,有些宝宝的症状也更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及时带孩子上医院。
3.在服糖丸之前,如果发现宝宝生病,例如宝宝腹泻、发烧或者有其他一些急性疾病,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不要太着急带孩子去服糖丸,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掉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要等孩子好一点后,再补服。
哺乳后2小时内也不要让宝宝服用糖丸,因母乳中可能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存在,使糖丸失去活性。
4.服糖丸时,一定要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该疫苗是活病毒制品,若用热开水送服,活疫苗会因温度过高而失去活性,在小儿体内不会产生抗体。
5.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当时不能服用,一定要把糖丸放在冰箱冷藏室内。糖丸在20℃—22℃只能保存12天,而在2℃—10℃则可保存5个月。
关注热点2:夜哭多汗
细心的爸妈可能发现宝宝最近一段时间好象特别爱哭,特别是深夜,稍有声音就哇啦哇啦像个自动的大喇叭,一开就收不了场。对所有的新手妈妈们来说,宝宝没完没了的哭是最让人头痛的,哭的原因有很多,哭在很多时候也只是众多表现中的一种,如果发现宝宝除了哭,还伴有爱出汗、枕秃的现象,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宝宝有点缺钙。一般出生两个月后宝宝,随着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中原有的少量维生素D已不能满足他对钙的吸收利用。而缺乏钙会影响神经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小儿夜啼症。
症状
特别爱出汗,即使天气并不热,宝宝也会满头大汗,尤其是每天睡觉,后脑勺上的汗水甚至会把枕头打湿,由于总是不断用头磨擦枕头,头后部有明显的一块没有头发;晚上睡觉容易惊醒,醒来后往往大哭不止;缺钙的小朋友还有一个表现就是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候妈妈还会发现宝宝不像原来那样活泼。
妈咪呵护
1.妈妈还要从生活上查找宝宝夜啼的原因,如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塑料尿布或毛线等硬质衣料刺激皮肤而造成皮肤痛痒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宝宝睡觉时啼哭。
2.如果是因为疾病引起啼哭(日夜俱哭),则应去医院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3.卧室应保持清洁、安静。
4.平时勿惊吓宝宝,以免使宝宝因精神紧张而夜啼。
5.如果是因为缺钙,妈妈则要在医生指导下每日加服适量的浓缩鱼肝油和钙剂。经常带宝宝出去晒太阳,获得阳光中充足的天然维生素D,在天气炎热的夏季,要尽量避开阳光太盛的中午。
关注热点3:小儿感冒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出现感冒症状。感冒的原因多由妈妈或家人感冒后传染所致,但一般恢复较快,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因为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保护,更是容易恢复。
症状
最常见的挣扎有流鼻涕、打喷嚏和鼻塞,有的时候还会伴有干咳(躺下时更严重)、发烧、喉咙痒、疲劳和没食欲。通常持续时间为3—10天。
妈咪呵护
1.使空气潮湿些,让宝宝仰睡,并垫高头部,帮助宝宝顺利呼吸。
2.在医生推荐下,使用散血剂,帮助宝宝顺利进食及睡眠。
3.镇咳药一般不适合宝宝使用。
4.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吃药可以好的,就不要打针,小针有效的就不要随便打吊针。
预防措施
大人拿宝宝的用具或抱宝宝之前一定要洗手,尤其当家中有人感冒时;大人咳嗽和打喷嚏要遮掩;不要共用毛巾或碗筷;感冒者尽量避免碰触到宝宝使用的任何器具或玩具.
怀孕十二周产检做哪些检查项目
一般到了12周,孕妈妈需要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了,除了做盆腔检查外,还需要测量血压、检查心脏和肺、化验尿糖等。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应该在妊娠中期每月检查一次,到孕晚期每周检查一次。
对12周内早孕建册:血常规、尿常规、妇科检查、梅毒筛查,但是注意孕妇是绝对不可以空腹的,会影响孩子吸收营养。
每位准妈妈在孕期第12周时,都正式开始进行第1次产检。第一次正式产检领取“孕妇健康手册”做各项基本检查。由于此时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一般医院会给妈妈们办理“孕妇健康手册”。日后医师为每位准妈妈做各项产检时,也会依据手册内记载的检查项目分别进行并做记录。一般怀孕十二周会做一些常规检查,量体重和血压;听宝宝心跳:医师运用多普勒胎心仪来听宝宝的心跳;验尿:主要是验准妈妈的糖尿及蛋白尿两项数值,以判断准妈妈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岛素的代谢性疾病、肾脏功能健全与否(代谢蛋白质问题)、子痫前症、妊娠糖尿病等各项疾病;抽血:准妈妈做抽血检验,主要是验准妈妈的血型、血红蛋白(检视准妈妈贫血程度)、肝功、肾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为未来做防范。
三个月宝宝大口吐奶怎么办
对于三个月宝宝大口吐奶这个问题你一定要引起注意,对于小儿喂饱后不久吐出少量乳汁,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吐后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症状和体征,通俗称为“溢奶”,属于正常现象。呕吐,每天数次,逐渐频繁并发展为喷射性,每次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就发生剧烈呕吐,吐出量有时比进人量还多,吐出物无胆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因长期持续呕吐而逐渐消瘦的,可能为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
三个月宝宝大口吐奶是什么回事
吐奶是三个月宝宝吐奶常见的现象,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宝宝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三个月宝宝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与大人相比,宝宝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宝宝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三个月宝宝的日常护理需注意
三个月宝宝的日常护理需注意些什么?宝宝出生后的第三个月里,抵抗力还是比较低的,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小儿麻痹症。另外,三个月的宝宝发育是很快的,要注意给宝宝充足的营养,避免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
三个月宝宝的日常护理需注意些什么?由于吸收营养快,宝宝的身高和体重都在迅速增长,这个时候要开始训练宝宝对声音的辨别()、俯卧、坐等能力。这个月是宝宝成长最快的阶段,尤其是大脑发育的高峰期,另外开始补充维生素。
三个月宝宝的日常护理需注意些什么?母乳喂养:宝宝这个阶段吐奶的情况虽然次数少了,但是吐奶量却增大了,所以妈妈可以喝点发奶的汤,如果孩子的胃口大,发奶汤就要当水来喝了。现在是宝宝第一个大脑发育的高峰是怀孕三个月左右,。妈妈可以经常吃一些坚果类、海鲜、大枣、动物的大脑等食物。
三个月宝宝大口吐奶怎么回事
三个月宝宝大口吐奶怎么回事?
吐奶是三个月宝宝吐奶常见的现象,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宝宝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三个月宝宝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与大人相比,宝宝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宝宝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宝宝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如何定期做好宝宝的健康体检
随着小宝宝的不断成长,为人父母并不能准确掌握宝宝的健康状况,那么定期带孩子去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格检查吧!
定期体格检查,首先可以系统了解宝宝各个年龄段的体格生长情况,通过定期的多次测量,不仅可以知道孩子目前的生长水平是否达到参考标准,还可以及时了解一段时期内,宝宝生长的动态变化,观察他的生长速度是否和参考标准相近,能及时发现生长异常,仔细寻找病因,使一些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其次,对孩子的智能发育作出评估,了解孩子的智能发育是否在正常水平。发现有疑,进一步通过神经心理测试对孩子的智能发育做全面的评价,对有智能发育迟缓和心理发育偏离的孩子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计划。另外,在定期体格检查时,还能从保健医生处得到科学育儿的知识指导,了解许多有关孩子喂养、护理、卫生保健和早期教育等方面的新理念,促使宝宝长得更健康。
带宝宝定期体格检查,一般来讲,6个月以内的婴儿每隔1-2个月一次;6个月到1岁,每2-3个月一次;1岁到3岁每半年一次;3岁以后每年检查一次。
全面的体格检查应包括:
一般情况 详细询问宝宝的进食、大小便、睡眠、户外活动、疾病等一般情况。
全身检查 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的测量及评价;婴儿前囟的闭合情况、牙齿萌出或患龋齿的情况,眼、耳、淋巴结有无异常,以及胸部、腹部、外生殖器、四肢关节、骨骼、皮肤等全面检查。
发育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孩子发育的粗动作、细动作、言语发育、社会适应及与人交往能力等方面。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婴儿生后6-9个月应进行血色素检查等。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指导。
每一次做完体格检查后,都应该详细记录在宝宝健康手册上,父母要妥善保管好这本宝宝健康手册,记录宝宝成长的健康情况。
三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三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但是很多妈妈都分辨不清楚宝宝生理性腹泻,还是因为奶粉问题所导致的。所以首先我们要分清楚宝宝拉肚子的原因,一起看看三个月宝 宝拉肚子怎么办吧!
在临床上,如果出生6个月内的宝宝,每天排便在6、7次之内,6-12个月的宝宝,每天排便约2、3次,都属于正常现象。还有的是,婴儿会因为遗传、个性、体质以及每天进食 内容不同等多种因素,有不同的排便性状,但是每天只要维持固定的排便习惯,同时没有其他特别异常的现象发生的话,爸爸妈妈们就不用过于担心哦!
三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1) 喂养应定时、定量。按时逐步增添辅食,但不宜过早、过多添加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也不宜突然改变辅食的种类。可以给宝宝加喂些苹果汁和胡萝卜水,以达到收敛肠道内过 多水分的目的。
2) 转奶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切忌速战速决。一般转奶需要2周的时间,第一次转奶应从每天的中间餐数开始,然后每隔几天增加一次转奶的餐数,直到完全转为新的奶粉。考虑 到宝宝的体质各不相同,转奶的步骤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调整。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肛周,勤换尿布,及时处理粪便并洗手消毒,以免重复感染。同时加强体格锻炼,预防感 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
婴儿疾病手册
第一周关注热点:新生儿脐炎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周,新手父母们就要接受来自宝宝的第一个考验:新生儿脐炎。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护理不当造成新生儿脐带炎症,严重的脐炎甚至可能造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症状:
正常情况下,生后3至7天新生儿脐带的残端就会脱落,护理不好会发生炎症。轻度发炎时,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脱落伤面看见少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脐部脓肿,并波及大部分腹壁,同时还会出现发热、哭闹、呕吐、拒食等现象。父母在发现轻度炎症症状时,就应该及时请求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以为是小事忽视拖延,最终导致病情迅速发展。
妈咪呵护:
1.保持孩子脐部干燥。新生儿脐带脱落之前,不要把孩子放在水盆中洗澡,最好采用擦浴的方式,因为将脐带浸湿后会导致延期脱落且易致感染。
2.选择质地柔软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3.新生儿洗澡后涂用爽身粉时应注意不要落到脐部,以免长期刺激形成慢性脐炎。
4.不要用脐带粉和龙胆紫,因为粉剂撒在局部后与分泌物粘连成痂,影响伤口愈合,也增加感染机会,而龙胆紫只能起到表面干燥作用。
5.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有条件可用消毒敷料覆盖保护脐部。同时可以用95%酒精擦脐部,每日4—6次,促进脐带及早干燥脱落。
6.脐带脱落后,如果脐窝处仍有分泌物,可用1.5%碘酒涂在脐窝处,每日2次。脐周被碘酒涂着处可用75%酒精脱碘,以免妨碍观察周围皮肤颜色。
第二周关注热点:新生儿黄疸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发现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时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对孩子治疗大有帮助。
症状:
生理性黄疸—黄疸色不深,妈妈会发现宝宝的食欲依然很好,精神也不错,没有过多的吵闹现象。在7—10天的时候就会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现黄疸时间过早,或者症状过重、延续时间长,这个时候就要怀疑是病理性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通常有这样一些症状:
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就非常明显;
黄疸遍及全身,为桔黄色,且在短时间内明显加深;
黄疸减轻消退后又加重或重新出现;
黄疸出现后2—3周仍不减轻甚至更明显;
宝宝的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黄色;
黄疸同时伴随有发烧、拒奶、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
妈咪呵护: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婴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
2.病理性黄疸: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三个月宝宝成长记录
三个月宝宝不会翻身第三个月◎生理指标: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1~7.7千克,身长55.8~66.4厘米;女婴3.9~7.0厘米,身长54.6~64.5厘米。◎养育要点: 给宝宝丰富的感觉刺激,经常变换宝宝的位置,使他能从多方面来熟悉周围环境,获得不同的视觉经验。通过让宝宝俯卧、竖抱宝宝,帮助宝宝练习抬头的动作,锻炼宝宝颈椎的支撑力。
用玩具逗引宝宝发音。三个月宝宝不会翻身,训练听力,初步培养追踪声音来源的能力,感受声音远近的能力。锻炼宝宝的皮肤,只要宝宝的心脏没有毛病,就可以经常洗澡。宝宝不会爬,但可能从大床上掉下来,大人离开时,别忘(整理)了把宝宝放在有栏杆的小床上。
宝宝的玩具不能比嘴小。宝宝还小,母亲躺着哺乳有发生窒息的危险。只吃牛奶的婴儿可加果汁,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喜欢喝,也可以加果汁。三个月宝宝不会翻身.◎发育指标: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一岁三个月宝宝什么情况不能吃螃蟹 一岁三个月宝宝怎么吃螃蟹好
在给一岁三个月宝宝吃螃蟹的时候,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三岁之前吃螃蟹的量不要超过100克。
刚开始最好是把蟹肉撕烂或打成肉泥,放入粥或者烂面条中给宝宝吃。在一岁三个月宝宝吃完之后,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荨麻疹、湿疹、发热、腹泻等症状,出现不适症状要立即停止喂食,症状轻微可在家观察缓解,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
如何检测儿童发育是否正常
其中,体重是宝宝健康的标志,身长和牙齿是宝宝骨骼发育情况最直接的反映。头围是反映脑的发育,脑容量的大小也是体格发育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胸围是用来评价小儿胸部的发育状况,包括肺的发育、胸廓的发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
家长要定期给宝宝进行体检,系统了解宝宝各个年龄段的体格生长情况,通过定期的多次测量,不仅可以知道孩子目前的生长水平是否达到参考标准,也能对孩子的智能发育作出评估,了解孩子的智能发育是否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一般来讲,6个月以内的婴儿每隔1-2个月一次;6个月到1岁,每2-3个月一次;1岁到3岁每半年一次;3岁以后每年检查一次。
而且应将每一次的体格检查都应记录在宝宝健康手册上,父母应妥善保管好这本宝宝健康手册,记住不管去何处就医,均应带上宝宝健康手册,以供医生系统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进程。
8个月宝宝疾病预防
1、保持清洁卫生是根本。在疾病的预防上,一定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为宝宝洗澡换衣,注意床上用品的清洁卫生,全方位做好清洁工作,防止细菌的入侵。同时,需要保持通风,让宝宝多呼吸新鲜的空气。
2、保暖工作不能懈怠。宝宝的保暖工作一直都是重点,8个月的宝宝开始会翻动,当自己不舒服的时候也会自己用手去动,这个时候很容易让宝宝受寒感冒。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保暖工作,特别是宝宝在睡觉的时候。
3、饮食营养卫生都不丢。宝宝这个时候由于处于要断奶的阶段,辅食添加逐渐丰富起来,这个时候宝宝的肠胃接收到更多新的食物,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和营养,要在卫生的基础上保证营养的吸收。如果营养跟不上的话,对宝宝发育造成影响,如果不卫生的话,容易引起腹泻,腹胀和呕吐、食欲不振的症状。
预防疾病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工作,家长们要重视并且格外小心。
四个月宝宝不爱吃奶的原因
四个月宝宝不爱吃奶,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们不必担心。家长先要了解,四到六个月大的宝宝有50%以上会经历厌奶期。甚至有的宝宝在三个月左右发生。既然出现了厌奶期,那么四个月宝宝不爱吃奶也属正常现象。首先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四个月宝宝不爱吃奶。其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如:
1、好奇心:对周围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很容易分心而无法专心喝奶。
2、喜新厌旧:不再只喜欢奶粉,想尝试其它食物。
3、环境气氛不好:穿太多衣服,家中闷热,感受到责骂等原因使宝宝的感觉不舒适。
4、成长速度趋缓:对营养与热量的需求不像新生儿时那么大。
5、生病:基本上非疾病性的厌奶较常见。所以爸妈最好能够多花点心思和耐心观察照顾、毕竟宝宝还不会表达,还是得靠爸妈的细心了解原因满足需求。
一岁三个月宝宝可以吃螃蟹吗 一岁三个月宝宝什么情况不能吃螃蟹
1.螃蟹中的蛋白质非常容易引起过敏,因此过敏体质的一岁三个月宝宝是不宜吃的,不仅是螃蟹,宝宝吃其他海鲜也要慎之又慎。
2.螃蟹属于寒性较大的食物,因此有的脾胃虚寒、体质较差的一岁三个月宝宝是不宜吃的,例如经常性感冒发烧、食欲不振、挑食、瘦弱的宝宝,最好不要吃螃蟹,以免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
3.一岁三个月宝宝生病的时候也不要吃螃蟹,如正在患有感冒、发热、哮喘、腹泻、慢性胃炎、胆囊炎及肝炎活动期的宝宝,吃螃蟹可能会使原有的病情加剧。
三个月的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腹泻怎么治
首先,可以尝试使用有益菌进行调理。有益菌是专门调理肠胃系统的。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有益菌,建议妈妈们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有益菌给宝宝食用。三个月的宝宝还在哺乳期。三个月宝宝拉肚子的话,妈妈们不要轻易就把奶断了。建议妈妈们可以缩短每一次哺乳喂养的时间,尽量只让孩子进食前部分的乳汁。妈妈们在哺乳前一个小时服用一大杯淡盐水以此来稀释乳汁,这样更容易让宝宝吸收,且可以慢慢调理拉肚子的症状。最后,妈妈们可以为三个月宝宝做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可以让大便成形并吸附肠道病菌,对治疗宝宝拉肚子的症状很有帮助。将胡萝卜洗净,切块并煮烂然后加水成汤就可以给宝宝服用了。每天按时喂宝宝服用,直到不再出现拉肚子出现就可以停止了。
妈妈们不用担心三个月宝宝拉肚子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及时调理即可。如果腹泻拉肚子的情况非常严重的话,建议直接由医生治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