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婴儿哮喘
如何有效预防婴儿哮喘
首先,布置一个适于宝宝的生活环境,选择向阳的居室,室内保持清洁、通风、干燥,严禁吸烟,选择环保装修材料;布置上要尽量减少灰尘,物品应简单、不放花草;尽量减少室内容易引起过敏的尘螨,要定期烫洗或者日晒被罩、枕套、窗帘和床垫,不铺地毯、避免使用陈旧被褥及羽绒、丝织品等。家中不要养猫、狗、兔、鸽子等,更不能让这些动物进入哮喘宝宝的卧室。
其次,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不宜进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及饮料。要尽可能找出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明确过敏原,有选择地“忌嘴”。 许多爸妈知道鱼、虾、蟹、蛋类、牛奶、花生、鸡鸭肉、调味品可能是过敏原,但宝宝要忌吃什么是没有根据的,过分忌口,长年累月会导致哮喘患儿产生自卑感和营养摄入不足。
最后,要注意监测宝宝的发病先兆,如连续打喷嚏、不断咳嗽、呼吸加快、烦躁不安、精神不振等。发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用平喘药,以防哮喘大发作。
如何有效预防婴儿猝死
1.让宝宝保持仰卧的睡姿,避免俯睡。容易呕吐的宝宝可以用卷起的手巾在他们的身体两侧进行固定支撑,或者用兔绒毯包裹好,避免他们自己翻身。如果宝宝觉得舒适的话,可以让它的头朝侧面。
2.在妊娠期和宝宝出生后的1年内不要吸烟,在有宝宝的车里或房间里,也请别人不要吸烟。
3.注意当宝宝睡觉时不要遮盖住他的脑袋,摇篮里或幼儿床上的毯子、枕头、防护垫以及毛绒玩具都是危险因素。
6个月以后的宝宝可不愿按照你给他摆的姿势来睡觉了,他们各有所好(有些宝宝尤其喜欢屁股朝天的睡姿)。有的宝宝在睡眠的过程中有时会翻身朝下,但是在这个阶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他们自己就会改变姿势了。
小儿哮喘该如何预防
防小儿哮喘要做好哮喘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因为哮喘病是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占80%,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即在疾病发生前努力去除导致过敏的危险因素。对哮喘而言,其重点和目标就是预防婴儿发生特应性体质,因此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十分重要。
⑴ 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同时青年男女结婚最好不要双方都有哮喘或其它过敏性疾病。
⑵ 受孕季节最好避开严冬、气候变化大、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季节。
⑶ 加强孕期保健和营养:如孕妇不吸烟,同时避免被动吸烟;孕妇饮食多样化,尤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孕妇避免接触地毯、毛绒制品、宠物皮屑及螨、花粉、霉菌及化妆品、油渍、甲醛等化学刺激物,适当少食致敏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贝类、花生、坚果等,少用阿司匹林、β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⑷ 提倡母乳喂养婴儿,至少6个月。
⑸ 积极预防和彻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和支原体感染等,按时接种各种疫苗,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小儿体质。
儿童哮喘危害及与成人哮喘关系
、我国儿童哮喘死亡率全球第一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在发达国家中受累人群最多的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已有3亿哮喘患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并以每10年20%~50%的比率上升。2000年,我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对43个城市0~14岁儿童进行哮喘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介于0.5%~3.34%,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虽然我国哮喘的发病率低于发达国家,但死亡率却高达10万分之36.7,位居全球第一,这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支气管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生,成人哮喘的80%起病于儿童期,有80%~90%的儿童哮喘首次症状发生在4~5岁前。而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哮喘,由于病程短、气道炎症轻,病理改变往往处于可逆阶段,因此治疗效果好、预后佳,所以用抗哮喘药物进行早期干预是必要的,这一措施对降低我国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是,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期因其生理变化和解剖结构的特点,临床上出现喘息症状的情况较多,往往不易鉴别,造成大部分儿科医生(包括部分呼吸科医生)仍在用抗生素治疗,甚至于用抗生素预防哮喘,这是极大的误区。这样不仅不能控制哮喘,相反因滥用抗生素而造成种种弊端。尽管早干预的观点会使一部分患儿存在过度应用抗哮喘药物的可能,但有效使用抗变应性炎症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比应用抗生素能更好的减轻或控制喘息的发作,更有利于降低哮喘的发病率。当然,早期干预如能做到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就更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gina方案(全球哮喘防治方案)中早诊断、早防治的原则。要使广大儿科医生对哮喘做到早诊断,必须对他们进行哮喘防治知识的更新,进行专科知识培训。
2、儿童哮喘与成人哮喘的关系
有些学者认为儿童哮喘进入成年期后会停止发作,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此观点不妥,哮喘患儿进入青春发育期虽有30%~50%患儿症状消失,但到成人期仍有再发可能,2/3以上患者继续发作,既使无哮喘症状,但其肺功能常为异常或持续存在气道高反应与咳嗽。轻度小儿哮喘预后良好,仅5%发展为严重哮喘,而中度至重度患儿在整个一生中常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高反应与哮喘发作。重度哮喘尤其长期依赖激素,屡次住院和症状不易改善者,约95%发展为成人哮喘。最近国外提出abc方案(antiasthma begins in childhood)即治疗哮喘须在儿童期开始,力争早期诊治。
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婴儿湿疹
1、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病、多发病且易反复,因此用药应注意选择。急性期可在局部用药。
2、避免宝宝抓搔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3、生活护理中应避免过热,过热往往会引起湿疹加重。
4、内衣应选纯棉制品,减少化纤和羊毛织物的刺激。
5、用温清水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个别人认为宝宝有湿疹,应减少洗脸、洗澡的观点是错误的。
6、最好的办法就是纯母乳喂养,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宝宝,出生后在未形成母乳喂养之前,千万不要给婴儿喂牛奶,以免产生抗体导致日后发生过敏,而且,添加蛋黄、鱼虾类食物宜在7个月后。
7、避免用碱性强的肥皂,或喂过高的营养,以防诱发湿疹。
8、怀疑牛奶过敏时可改喂豆奶,或将牛奶加热多煮几开,这样可使蛋白变性而减少过敏。
9、需要用药时最好找医生咨询,过敏体质的宝宝在加蛋黄、鱼虾类食物时要密切观察进食后的反应。
婴幼儿哮喘应当注意这些
诊断婴幼儿哮喘时应注意以下情况:
(1)一些婴幼儿发病的最初症状是反复或持续咳嗽,或在呼吸道 感染时伴有喘息,经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包括急性呼吸道感 染),因此不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或镇咳药物治疗无效,而抗哮喘药物 治疗有效,具有以上特点的婴幼儿可以认为患“婴幼儿哮喘”。
(2)如果患儿的“感冒”反复,并扩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 以上,使用抗哮喘药物治疗后才好转,则应考虑哮喘。(3)目前婴幼儿喘息常分为两种类型:
①有特应性体质(湿 疹),其喘息症状常持续整个儿童期直至成人;
②无特应性体质及特 应性家族史,反笈喘息发作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喘息症状通 常在学龄前期消失。不论哪一类型的喘息均存在气道高反应性,部分出现特应性炎 症。至今尚无一种确切方法可以预测哪些患儿会有持续性喘息。
由于 80%以上哮喘开始于3岁前,早期干预是必要的。尽管一部分患儿存 在过度应用抗哮喘药物的可能,但有效使用抗变应性炎症药物及支气 管舒张剂比应用抗生素能更好地缩短或减轻喘息的发作,亦符合儿童 哮喘早期诊断和防治的原则。
应该如何预防儿童哮喘复发
1. 避开致敏物质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接触某些致敏物质有密切关系。哮喘病人通常都有不同的过敏原,如花粉、粉尘、皮毛、牛奶、鸡蛋、鱼、虾、螃蟹、油漆、药物等都有可能是过敏原,有的患者对一两种过敏,有的则对多达几十种物质过敏,所以在哮喘发作过后,应细心分析诱发困素,尽可能避免再接触。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预防哮喘的方法。
2. 警惕哮喘来袭征兆
通常哮喘急性发作之前,身体都会出现一定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胸闷、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鼻痒、流泪,甚至乏力、少语、情绪低沉等。
3. 重视饮食调理
预防哮喘发作还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想要增强体质应该配合蔬菜再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瘦肉、蛋类、鱼类等。还要注意饮食要少盐,因为高钠会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诱发哮喘。另外,如果要通过食补来调理的话,最好先去看中医,通过辨证来判断自己的哮喘是属寒性还是热性,不同性质的哮喘各有不同的推荐食物和忌口食物,不能混淆。
4. 加强体育锻炼
秋冬季节里虽然要小心受凉感冒,但仍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抵抗力。体育锻炼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慢跑、室内器械锻炼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万欢英医师则更加推荐游泳,因为同时能增强心肺功能,能有效预防哮喘。
上文中介绍了一些预防小儿哮喘病复发的方法,如果患有小儿哮喘病,在秋冬季节的时候按照文章中介绍的方法进行预防,是可以预防小儿哮喘病的。另外日常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都要注意,平时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等等,情绪也不能有大的波动。
过敏预防从婴儿出生开始
据统计:在上海,短短的10年中,儿童哮喘的发生率就上升了153%!医学界认为,80%的儿童所患的哮喘都属于过敏性疾病范畴。
研究显示:出生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过敏性疾病的相对较少,而喂普通婴儿奶粉的宝宝,发生过敏的几率就偏高!并且,婴儿最初出现的过敏性病症往往不是哮喘,而是湿疹和胃肠道过敏症状(腹泻、腹痛等),等婴儿长到了三岁后,才慢慢出现哮喘和鼻炎等其他过敏症状。
为什么出生后非母乳喂养的宝宝,过敏的风险会高呢?这是因为普通婴儿奶粉中含有大分子的异体牛奶蛋白,有些婴儿不能耐受这样的蛋白质,所以出现了食物过敏(如湿疹),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如果接触这样的牛奶蛋白,哪怕只是一两次,也可能为他(她)将来发生过敏症状埋下隐患。
可见,要想预防婴儿将来出现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应该从出生后最初的饮食选择加以考虑。
婴儿在出生后坚持纯母乳喂养,对预防过敏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高科技的蛋白水解工艺,把高致敏性的大分子普通牛奶蛋白变成低致敏性的小分子HA专佳蛋白,这就是HA低敏配方(即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用HA低敏配方喂养婴儿,也可以减少过敏的风险。
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通过使用HA配方,可以使婴儿的过敏风险降低50%。因此,国际权威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的头六个月,在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或者母乳不足时,尽早使用HA低敏婴儿奶粉(即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是过敏预防的有效措施。
婴幼儿哮喘预防方法有哪些
预防婴幼儿哮喘尤其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居室螨虫污染。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有专用的毛巾、盥洗器具等。其次,要注意居室环境和卫生。
由于一般情况下,春夏季螨虫感染高发,因此在春夏季时更应加以注意。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通风、透光、干燥;由于螨虫容易在地毯中滋生,所以最好不要铺地毯。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单、窗帘;注意居室内除尘,并要在小孩不在家时打扫卫生;经常清洁、暴晒宝宝的毛绒玩具等。
婴幼儿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具有以下特点:①患儿年龄一般小于3岁,喘息发作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②发作时,在呼气的过程中,用听诊器可以在双肺听到“吱、吱”的哮鸣音,严重时,不用听诊器也可以听到呼气性哮鸣音,呼气时间与平时相比明显延长。
⑧宝宝有过敏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④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果宝宝出现以上表现或具有以上特点时,就可能是患了婴幼儿哮喘,应积极到医院诊治。
给宝宝选用性平、性温的食物。比如谷类应当以大米、玉米、糯米、燕麦为主,小米、荞麦、绿豆、薏苡仁这些性凉的食物尽可能少吃。肉类应多食用牛肉、猪肉、鸡肉、鳝鱼这些性温、性平的。
现在相信大家通过小编上述介绍的关于婴幼儿预防哮喘病的方法。家长在平时照料婴幼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婴幼儿饮食和穿衣上的细节,由于婴儿体质很小抵抗力差容易感染一些细菌。所以在照顾婴幼儿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隔离细菌的措施。这样才能减少婴幼儿出现,疾病的情况。
哮喘的三级预防工作
对于任何的疾病来说,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身体患有各种疾病。那么对于哮喘这种疾病来说,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今天我们专家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哮喘的三级预防工作。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也称为病因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在接触哮喘诱发因素或哮喘发生之前就采取的预防措施,来防止易感个体发生哮喘,预防的重点对象人群是围生儿和婴幼儿,但是目前由于观念和条件的限制,普及实施的并不理想。
2、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指在哮喘的临床前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接触过敏原后、哮喘发作之前进行的预防措施。如患有婴儿湿疹的婴幼儿,多属于过敏体质,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比较大,对这些婴儿使用H1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预防未来哮喘的发作。二级预防可以明显地降低哮喘的发生率、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
3、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指在已经确诊哮喘后进行的积极治疗以及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的预防性措施,以防止哮喘症状恶化。目前三级预防受到医疗机构及患者本人的普遍重视。哮喘常见的诱发因素很多,如各种食物、花粉、尘螨、刺激性气体、烟雾、药物、呼吸道感染、冷空气、运动及精神因素等,有的哮喘患者可能只对其中的一种因素敏感,也有部分患者对其中的多种因素敏感,因此,很难做到完全避免。
在上面的介绍当中,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自己的健康之外,也要在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尽早发现疾病并进行治愈,避免病情加重危害到身体健康。在这里也希望大家都可以身体健康。
如何预防过敏性支气管炎哮喘
应该首先查清过敏原才能进行有效地预防,预防的基本内容涉及到了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工作环境、吸烟、是否足月、出生体重、感染、营养以及饮食等方面因素。
(一)室内环境
婴幼儿与室内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不得不长时间的呆在室内,现代建筑的密闭性(较好的门窗封闭与缺少自然通风)。新的建筑材料以及室内家具的更新(包括地毯、床垫和加软垫的家具)将会使婴幼儿长期暴露于室内环境的变应原(特别是室尘螨)和化学刺激气味中。研究表明儿童期过敏患病率的增高与暴露于变应原的程度相关,这可能同样适用于成年人。我们应该进一步评价,对于某些处于易感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婴儿来讲,是否可以把改善室内环境作为一级预防策略。对哮喘易感者来讲,特别是幼婴儿,减少与室尘螨的接触可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因为已经证实了室尘螨是一种重要的哮喘诱发因素。
(二)吸烟
吸烟属于室内环境污染的范畴。妊娠妇女吸烟将增加其未来子女患过慢性支气管炎的危险性,对于儿童来讲,如果其父母中有两人或一人吸烟,则子女患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危险也随之增加,这在有特应性素质的儿童表现的更为突出。研究还显示了与香烟接触的程度和哮喘的发生之间成正相关。鉴于吸烟对哮喘的影响,因此有可能达到的初级目标是减少妇女吸烟,特别是在妊娠期间和围产期,这将降低哮喘的患病率。在成人中的研究发现主动吸烟者的总1gE水平高于被动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提示吸烟也能增加成人哮喘的患病率。某些情况下,特别对职业性哮喘来讲,吸烟很可能使吸烟者对环境致喘因子更为敏感。预防被动吸烟和禁止妊娠期妇女吸烟也将成为哮喘病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三)室外环境
世界各地的室外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在某些国家可见性污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某些可见性污染水平下降,而不可见污染(大部分来自于汽车废气)却在升高。过去10多年来的大气中一氧化氮水平有所增加,虽然一氧化氮本身不会直接提高过敏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但是它对呼吸道上皮的损害可使其他抗原更易于进入呼吸道深层和肺中。一项在津巴布韦的不同地区研究表明,过敏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虽然在地区之间有较大差异,但仍以城市较为多见,类似的研究显示随着丛林地区的城镇化和市中心的转移,哮喘的患病率亦随之增加,虽然这种城市化造成的不仅仅是大气污染,还包括室内居住环境的变化均有增高哮喘患病率的可能。
(四)工作环境
已经证实可以通过一级预防来有效地避免职业性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某些职业的工作环境中的物质可以使气道致敏或刺激气道而诱发职业性过敏性支气管炎,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来避免,可以防止职业性哮喘的发生。研究表明具有特应性素质的患者如果长期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某些高分子量变应原,其发生职业性哮喘的危险性可明显增加。和吸烟一样,一些特殊的职业可使特应性素质者发生哮喘的几率有所增加。因此通过适当的职业卫生措施来进行一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五)足月小样儿
小样儿是指胎龄满38-42周,但出生时体重少于2500克的不均衡生长新生儿(如头大躯干小)。通常是由于妈妈怀孕期间营养不良、贫血或患有各种感染性疾病等,造成胎儿营养不良,使得胎儿发育受阻。小样儿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生哮喘的危险性将增加。虽然我们尚不清楚其机理如何,但可能涉及到病毒诱导增强的气道高反应性,营养失衡亦可损害婴儿的基础免疫机制。由于小样儿是胎内营养不良造成的,所以通过加强母体的营养、增加对母亲的护理可避免未成熟儿及其它原因所致的小样儿的出生。如果情况允许,小样儿出生后应该鼓励母乳喂养。
1.感染
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可使婴幼儿特别是小样儿反复发生支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而一些研究表明这些患儿日后约有50%将被诊为过敏性支气管炎。虽然目前尚无证据说明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可直接引起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但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肯定在哮喘的发生起一定的作用。在未来,预防病毒感染作为一级预防措施是同样重要的。另外,还应包括设法改善营养状况以及避免托儿所和幼儿园中过于拥挤,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将来可以给婴幼儿做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其它感染原的预防接种以防止其感染。
2.营养与饮食
虽然营养失调可导致出生小样儿和使婴儿易患感染,这些因素均与哮喘发生率的增高有关,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支持饮食调节是一种有效的哮喘病三级预防策略。然而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鱼类食物和哮喘患病率低有关。
另外的研究则认为当母亲怀孕时禁食蛋类食物或在产后一年内母子都禁食蛋类食物时,象过敏性湿疹等特应性疾病的发生率将减少,对于这一结论目前尚有分歧,对营养状况的影响也不清楚,故目前不推荐禁食蛋类食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