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膝阳关的位置与作用 膝阳关的治疗用法

膝阳关的位置与作用 膝阳关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泻之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之或水针。

2、日常保健:

(1)、常常练习下蹲动作,可以减轻关节疼痛症状。

(2)、按摩犊鼻穴、阳陵泉穴、膝阳关穴、足三里穴,每穴各1—3分钟。

(3)、针对症状:膝关节疼痛、发凉、僵硬、屈伸不利等。

3、针灸疗法:直刺膝阳关穴0.8—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膝部盒大腿外侧。

4、艾灸疗法:艾柱灸或温针灸膝阳关穴3—5壮,艾条灸膝阳关穴10—20分钟。


吹空调后小腿突然酸痛怎么办 第五步:艾灸缓解

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5~30分钟,每日1次,10天1疗程。

中医认为吹空调腿部疼痛是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艾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退行性膝关节炎艾灸方法

退行性膝关节炎的艾灸方法介绍

(1)手持悬灸灸法: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

A.单点温灸阿是穴、膝眼、膝阳关;

B.双点温灸肾俞穴。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2)纯铜温灸罐温灸法:用温灸罐艾灸膝阳关、梁丘、鹤顶、膝眼穴。

(3)传统灸盒温灸法:用传统膝部灸盒艾灸膝盖部重要腧穴内外膝眼,膝阳关。

【适合人群】:适合膝关节不适、疼痛。骨性关节炎者。

【注意事项】:注意膝盖部的保暖,不宜扭伤或过度劳累。

膝阳关的准确位置 膝阳关常用配伍

1.配犊鼻,阳陵泉,鹤顶,内膝眼,足三里,针刺泻法,通利关节,舒筋活络,治疗风寒湿痹阻之膝髌肿痛。

2.配委中,承山,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解痉,治疗风寒湿入络之腘筋挛急。

3.配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悬钟,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气不利之小腿麻木。

4.配魂门,侠溪,内关,针刺泻法,利胆和胃,治疗胆经郁热,横逆犯胃之呕吐,多涎。


坐骨神经痛艾灸的部位 坐骨神经痛艾灸疗法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遇阴雨寒湿天气加重,喜暖畏寒,身重舌苔薄白,脉紧弦。

艾灸取穴:灸肾俞,志室,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上髎,次髎,秩边,环跳,承扶,阿是,殷门,风市,膝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飞扬,悬钟,昆仑穴。

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主要症状:疼痛日久,痛如针刺,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夜间痛重,或有外伤史,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艾灸取穴:酒三阴交,肾俞,志室,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上髎,次髎,秩边,环跳,承扶,阿是穴,殷门,风市,膝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飞扬,悬钟,昆仑穴。

功效:通经活络止痛。


膝阳关的准确位置 膝阳关的作用

膝阳关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膝关节外侧凹陷中,是膝关节气血下行的必经之地,以治胆经循经病为主。经常按摩膝阳关对缓解膝关节疼痛有很好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外邪侵袭经络,滞留关节或经脉肌肉失养所致的膝髌肿痛,腘筋挛急,麻木。


膝阳关的作用功能主治 膝阳关的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除湿,疏通经络,滑利关节。

主治疾病:1.风寒湿痹阻滞膝髌肿痛,屈伸不利,腘筋挛急,小腿麻木,鹤膝风,脚气诸症。

2.胆经郁热,横逆犯胃之呕吐,多涎诸症。


膝关节扭伤能按摩吗? 点膝阳关穴

患者仰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点按膝阳关穴,手法以轻柔和缓,一般操作2-3分钟。


膝阳关的作用功能主治 膝阳关穴位解剖

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膝阳关是什么意思

1、膝阳关穴,经穴名。属足少阳胆经。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千金要方》名关阳。《针灸大成》名足阳关。近称膝阳关。

2、别名:寒府穴,关阳穴,关陵穴,阳陵穴。

3、穴位含义: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

4、“膝阳关穴”:“膝”,指本穴所在为膝部。“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本穴物质为中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向膝之下部飞落而下,飞落而下的经水飞溅出大量的水湿之气并充盛于穴周内外,致使膝以下胆经各穴生发的阳气上行至此时受到格阻,胆经下部经脉的阳气至此后不得上行,故名。关阳名意与膝阳关同。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艾灸疗法

配穴方法

主穴

阿是穴、肾俞、膝眼。

配穴

膝阳关、梁丘、鹤顶。

施灸方案

(1)手持悬灸灸法

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

A.单点温灸阿是穴、膝眼、膝阳关。

B.双点温灸肾俞穴。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2)纯铜温灸罐温灸法

用温灸罐艾灸膝阳关、梁丘、鹤顶、膝眼穴。

(3)传统灸盒温灸法

用传统膝部灸盒艾灸膝盖部重要腧穴内外膝眼、膝阳关。

膝阳关的作用功能主治 膝阳关保健按摩方法

用中指指腹揉按本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能舒筋利节,预防膝膑肿痛,痉挛,改善血瘀腿寒症状。


膝阳关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简易取穴:屈膝90°,膝盖外侧高骨上方凹陷处即是膝阳关。


膝盖吹空调酸痛怎么办 艾灸缓解膝盖酸痛

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5~30分钟,每日1次,10天1疗程。

中医认为膝盖吹空调酸痛是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艾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膝阳关的位置与作用

膝阳关穴的位置:正坐屈膝时,在膝盖外侧有一个凹陷点,就是膝阳关穴。(即: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1、缓解治疗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等病症。

2、按摩膝阳关穴的功效:利关节、祛风湿、止痛。


相关推荐

敲胆经如何瘦大腿方法

敲胆经瘦大腿方法沿大腿外侧这段,从跨开始,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一直敲到膝盖侧面的地方,主要敲打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大腿两侧都要敲,每侧5—10分钟,可以两侧一起敲,敲时要感觉有酸、麻、痛、热的轻微感觉,但也不要力度过大,使用的拳头要中空,大约以每秒敲2下的节奏进行,切勿使用蛮力。

腰阳关怎么找容易

腰阳关位于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取穴:取俯卧或坐位,在腰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为第四腰椎棘突,在其棘突下缘之凹陷处即为腰阳关穴。腰阳关属阳脉之海的督脉,是督脉上元阴元阳的相交点,相当于关元穴在背部的投影,这个腧穴是阳气通行的关隘,每天按揉该穴位,可以起到振奋阳气,祛寒除湿,舒筋活络,强腰膝的作用。主治疾病: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现代常用本穴治疗腰骶部病

腰阳关的定位在哪里

腰阳关的位置科学定位:在腰后部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腰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4腰椎棘突,在其棘突下缘之凹陷处。腰阳关的作用腰阳关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是专门治疗腰部疾病的穴位,尤其对于现代人经常犯的急性坐骨神经痛,腰扭伤等治疗效果很好。按摩这个穴位有舒筋活络,祛寒除湿,振奋阳气的作用,适宜于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坐骨神经痛拔罐位置图 坐骨神经痛拔罐位置

治疗措施:疏通经络、行气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以足太阳、足少阳经x穴为主。拔罐取穴:主穴:环跳、阳陵泉。配穴:足太阳经型者加秩边、承扶,殷门,承山;足少阳经型者加风市,膝阳关,悬钟。治疗功效:由于坐骨神经痛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故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为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乃筋之会穴,可舒

膝关的位置图 膝关穴功效作用

膝关穴位于膝关节附近,实处正值两腿骨相交之关节,穴位足厥阴肝经脉气所发,有散寒除湿,通利关节之效,作用治疗风寒湿邪或湿热之邪壅滞关节,局部经气阻滞,气血运行障碍所致的膝膑肿痛,屈伸不利,下肢痿痹。此外,肝脉循咽喉,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冬天为什么膝盖疼 艾灸缓解膝盖疼

艾灸位置:膝盖感觉疼痛的地方(中医里称为阿是穴)、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涌泉。艾灸方法:由于需要艾灸的位置腿脚上都有,应该采用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将点燃的一头对准需要熏灸的地方,离皮肤2-3厘米左右,灸到皮肤潮红,个人能耐受的热度即可,一般灸10-15分钟一个穴位,每日1次。艾灸的顺序是先上后下,不要弄反了。艾灸功效:中医认为膝盖疼的病变部位在膝部的经脉和经筋,局部感受风

跑步后小腿酸疼怎么办 按压4穴位减缓双腿酸痛

另外,跑后也要充分收操。快速代谢乳酸、放松深层肌肉的方法如下,可藉由双手按摩大腿外侧的风市(两手垂放指尖处)、梁丘(膝盖上三指处)、膝阳关(膝盖上方凹陷处)、阳陵泉(膝盖下方凹陷三指处)等穴位,每个穴位建议按压3分钟,达到减缓双腿酸痛、预防足底筋膜炎的功效。

睡前排毒的各种方法 睡前敲胆经

按摩敲打胆经,可以舒经通络、活血排毒,血液循环快了,身体就会有足够的能量来排毒。胆经在下肢的巡行路线是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有个很容易找到的标志,就是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至膝盖侧面,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太晚睡的话(晚上11点之后)就别敲了。因为肝胆是表里脏腑,晚上11点后敲胆经容易造成肝脏上火的现象。

犊鼻是什么意思 犊鼻的配伍疗法

1.犊鼻穴配膝阳关、足三里、阳陵泉,有温经通络的作用,主治膝及膝下病。2.犊鼻穴配梁丘、阳陵泉,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3.犊鼻穴配阳陵泉、委中、承山,有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髌骨脂肪垫劳损。

侠溪是什么意思 侠溪的配伍功效

1、侠溪穴配太阳穴、风池穴、太冲穴、头临泣穴、阳白穴:治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外眦痛。2、侠溪穴配阳谷穴:治疗颔肿口噤。3、侠溪穴配和髎、颊车穴:治疗颔颊肿。4、侠溪穴配阳辅、太冲:治疗腋下肿、马刀瘘。5、膝阳关、侠溪:治疗膝外廉痛。6、合谷、阳谷、腕骨、劳宫、商阳、侠溪、厉兑泄血:治疗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