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中会出现的异常现象
母乳喂养中会出现的异常现象
全世界对于母乳喂养都是积极提倡,并且推行的。主要是因为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物。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不断关注,最新的研究发现:少数妈妈们乳汁中某些成分的微妙变化,也会导致宝宝身体里出现异常的疾病。
一、母乳性腹泻多见于出生六个月以内婴儿。大便每天2-3次到8-9次。虽然有腹泻,但孩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发生腹泻的原因多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有关。此种腹泻往往随婴儿渐渐长大和添加辅食渐渐消失,不必停止喂奶。
二、母乳性黄疸有的新生儿吃母乳后出现皮肤、眼巩膜发黄,但新生儿无发热,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若停喂母乳,黄疸在六到九天消失。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一种名叫3α-20β孕二醇的激素引起的。母乳中的这种激素,在新生儿出生三到十周后会逐渐消失,因此不必停止母乳喂养,或临时用牛奶喂养一段时间。
三、母乳性酒精中毒当哺乳母亲喝了较多含酒精饮料后,酒精吸收后通过乳汁排出,新生儿吃了含酒精的母乳引起中毒。表现为皮肤潮红,烦躁不安,心率、脉搏加快,嗜睡等。应立即停喂母乳,给多量水分,加速酒精排出。
四、母乳性青紫此为乳母吃了大量不新鲜或煮后隔了几天的蔬菜,或吃了未腌透的泡菜,这样的食物中含有高浓度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乳汁中可使婴儿肢端皮肤、口唇青紫,头晕、心慌、恶心呕吐,一旦发现,应送医院治疗。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知晓妈妈们的健康直接关系着宝宝的身体变化。所以,妈妈族们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保健喽!
母乳喂养虽好四种宝宝不适合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宝宝在吃母乳时会有黄疸出现的现象。这时可以暂停母乳喂养,一般48小时左右,就可恢复母乳喂养。如果恢复母乳喂养后,发现宝宝黄疸再次加重,可再停喂一两天,然后再进行母乳喂养。一般情况下,经过两三次这样的过程,宝宝就不会因为吃母乳而出现黄疸了,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宝宝一直有这种现象,就最好停止母乳喂养。
乳糖不耐受综合征
指新生儿体内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乳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患有乳糖不耐受综合征的孩子吃了母乳或者牛乳后会出现腹泻、严重呕吐等表现。一旦怀疑宝宝患有乳糖不耐受综合征后,就要改用大豆制品喂养宝宝。
氨基酸代谢异常
氨基酸代谢异常会影响到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容易影响到宝宝智力的发育。有研究显示,在严重智力低下的病人中,大约有百分之十的人的病因与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
苯丙酮尿症
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新生儿是绝对不能吃母乳的。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其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而造成苯丙氨酸在体内的堆积,严重的可干扰脑组织代谢,造成功能障碍,容易导致智能障碍。
怎样判断宝宝是不是适合母乳喂养
总结不适合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以下几大类情况应该引起重视,不应盲目推进母乳喂养。
第一大麻烦问题:患有特殊缺陷病的新生儿
新生儿无法成功消化、吸收或者代谢母乳营养成分的原因很多,遗传性代谢疾病是重要的原因。在这些疾病当中,有些情况完全不能用母乳喂养,而有些情况则不能完全用母乳喂养。
(1)氨基酸代谢异常:资料显示,苯丙酮尿症(PKU)、酪氨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尤其是B12无效型)和糖尿病等是目前发现的重要的儿童早期氨基酸代谢病,都是由于生化缺陷导致的典型疾病。这些状况通常都不能喂养母乳以及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而需要调配专门的配方奶粉才能有效改善预后。
(2)糖类代谢异常:这个状况主要包含乳糖不耐受症、半乳糖血症两种常见疾病,前者由于不能消化吸收乳汁中的乳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泻,如果从食物中除去乳糖可使症状消失。而后者,先天缺失半乳糖的代谢酶,而导致半乳糖不能转化为葡萄糖的衍生物而在体内大量积累造成危害,称为半乳糖血症,表现出生长停顿,智力呆滞等症状。患有半乳糖血症的婴儿如果喂以去乳糖膳食,也可正常长大成人。
Citrin缺陷病患儿,也由于肝脏的Citrin蛋白功能缺陷而继发乳糖代谢功能的严重不足,若以母乳喂养则会出现黄疸、肝功异常和白内障等类似半乳糖血症的临床表现。患有此病的婴儿无法向正常孩子那样享受到母乳的精华,而服用去乳糖的奶粉可改善病情。
(3)脂肪吸收不良症。由于胆道闭锁、Alagille(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不良征)综合征、Citrin缺陷病等各种遗传因素导致胆汁淤积症的患儿,由于肠道内帮助脂肪吸收的胆汁酸不足,会出现脂肪不耐受的状况。此类患儿坚持母乳喂养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油腻等消化不良的情况,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此类疾病原因复杂多样,有许多状况还是近年的研究发现。
第二大麻烦问题:母亲患有某些疾病
母亲在孕时及产后检查中如有感染巨细胞病毒(CMV)、艾滋病毒(HIV)、传染性结核病的感染性疾病时,都需要考虑因母乳喂养传染病毒给宝宝的问题,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
第三大麻烦问题: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低于2.5kg的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体重低于1.5k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体内营养储备明显不足,而其体格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正常新生儿,所以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供给。此类婴儿也不适合纯母乳喂养,往往需要专门的低出生儿奶粉人工喂养才能健康成长。否则不但体格生长落后,而且可能会出现维生素B12与叶酸缺乏以及缺铁性贫血等营养性疾病。
上述问题造成的部分新生儿无法享受母乳的情况确实可惜。但这部分新生儿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有先天条件接受母乳哺育的宝宝,还是希望妈妈和准妈妈们坚定信心、保持毅力,让他们有福享受来自人间最美好的食物。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多久能消退
新生儿在喂母乳后不久,会出现皮肤变黄,而且持久不退的情况。新爸新妈别担心,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产生是属于正常现象。那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消退呢?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容易出现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早发型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无论是早发型还是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在停止喂养母乳3-5天后,新生儿黄疸就逐渐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新爸新妈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和宝宝肝炎要区别哦,可以通过化验得知具体的情况。
新生儿黄疸常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第一周末或第二周初。新生儿黄疸的高峰出现于第二、三周。如果持续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经过4-11周后便会自行消退。如果暂停母乳喂养,则黄疸大多在2-4天内迅速减轻,在第6-9天内可完全消失。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其他方面都比较正常,生长发育或是智力状况可与健康婴儿没有差别。
如停喂母乳几天后再喂母乳,黄疸可再次出现,不过此时出现的黄疸往往是轻度的。以后,即使持续地用母乳喂养,黄疸亦不出现。这是由于母乳中的孕烷二醇激素在新生儿出生后3-10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新生儿或婴儿自身肝脏功能和酶的发育趋于成熟,即使母乳中仍有少量的激素存在,患儿的黄疸也会同样消退。
通常情况而言,患有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不需使用药物。只要一般情况良好,也不必因黄疸存在而中断母乳喂养。如情况严重,则应断奶几天,待黄疸消退后再继续用母乳喂养。
0-3个月宝宝的喂养
1、混合喂养时,应每天按时母乳喂养,即先喂母乳,再喂其他乳品,这样可以保持母乳分泌。但其缺点是因母乳量少,宝宝吸吮时间长,易疲劳,可能没吃饱就睡着了,或者总是不停地哭闹,这样每次喂奶量就不易掌握。除了定时母乳喂养外,每次哺乳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然后喂其他乳品。注意观察宝宝能否坚持到下一喂养时间,是否真正达到定时喂养。
2、如母亲因工作原因,不能白天哺乳,加之乳汁分泌亦不足,可在每日特定时间哺喂,一般不少于3次,这样既保证母乳充分分泌,又可满足宝宝每次的需要量。其余的几次可给予其他乳品,这样每次喂奶量较易掌握。
3、三个月左右宝宝可能会出现睡眠不好的情况,如果纯母乳喂养一般不需要补钙,可以喂些胶囊式的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奶粉的孩子一般不用补。这个时候宝宝可能出现攒肚现象,大便减少,宝妈不用着急,这是正常现象,可以给宝宝多多按摩肚子。
一岁宝宝大便次数多怎么回事
新生儿的大便呈黄色,且粪与水分开,大便次数增多,说明新生儿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为糖分过度发酵使新生儿出现肠胀气、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妈妈应该限制摄糖量。 当母乳中蛋白质过多时,新生儿的大便有硬结块,臭味特别重,此时妈妈应该注意限制鸡蛋的摄入量。 当母乳喂养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且次数多,新生儿常因饥饿而多哭闹。 当肠道感染时,大便呈溏薄或水样的粘液便,且脓性腥臭。
牛奶喂养儿大便每日1—2次,淡黄色,较硬;添加辅食后,如喂含绿叶的蔬菜可排绿色大便,吃动物肝血或服铁剂后大便则呈黑色。婴儿大便中偶有不消化的瓜籽、菜叶、黄豆、 玉米等,只 要量不多都是正常现象。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一岁宝宝大便次数多这种现象是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出现异常的状况而产生的,基本上对于宝宝的身体没有太大的伤害,所以家长们也不用太过于的担心,适当给宝宝食用一些含有纤维的食物能够减轻这种状况。
母乳喂养的四大异常现象
母乳喂养是全世界都在推行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物, 但从大量的研究发现,有少数妈妈的乳汁中某些成分的变化,会导致小宝宝身体出现一些异常表现或疾病。
(1)母乳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婴儿。大便每天2-3次到8-9次。虽然有腹泻,但孩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发生腹泻的原因多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有关。此种腹泻往往随婴儿渐渐长大和添加辅食渐渐消失,不必停止喂奶。
(2)母乳性黄疸有的新生儿吃母乳后出现皮肤、眼巩膜发黄,但新生儿无发热,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若停喂母乳,黄疸在6-9天消失。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一种名叫3α-20β孕二醇的激素引起的。母乳中的这种激素,在新生儿出生3-10周后会逐渐消失,因此不必停止母乳喂养,或临时用牛奶喂养一段时间。
(3)母乳性酒精中毒当哺乳母亲喝了较多含酒精饮料后,酒精吸收后通过乳汁排出,新生儿吃了含酒精的母乳引起中毒。表现为皮肤潮红,烦躁不安,心率、脉搏加快,嗜睡等。应立即停喂母乳,给多量水分,加速酒精排出。
(4)母乳性青紫此为乳母吃了大量不新鲜或煮后隔了几天的蔬菜,或吃了未腌透的泡菜,这样的食物中含有高浓度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乳汁中可使婴儿肢端皮肤、口唇青紫,头晕、心慌、恶心呕吐,一旦发现,应送医院治疗。
混合喂养好吗
混合喂养能够让你的宝宝吃到尽可能多的母乳,同时在乳汁总量不足的情况下,保证他摄入足够的奶量,不影响他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宝宝每天能吃到数次母乳,对他的健康会有很多好处,比如提升抵抗力、减少过敏现象、建立良好的亲子感情等。
同时,跟配方奶喂养相比,混合喂养可以保证你的乳房能够按时接受宝宝的吸吮刺激,维持一定量的母乳分泌。有的妈妈甚至能够在一段时间的混合喂养宝宝后,恢复纯母乳喂养。
当然,在一些情况下,混合喂养会因为过早地添加配方奶,最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有些宝宝还会在混合喂养的某个阶段出现乳头混淆,并可能因此拒绝吃奶瓶或者拒绝吃母乳。
确诊乳腺炎
1、先自查
一旦发现乳房有胀痛等不适感,妈妈可以先进行自我检查。首先,照镜子取坐位,观察乳头有无明显破损、内翻、凹陷、红肿等情况。然后,仰卧于床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掌面沿着乳头,以转圈的方式按压,有无压痛感、异物感,甚至摸到明显硬块。
2、查血常规
若自查时发现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妇科就诊,抽血查血常规,尤其关注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的增加。
3、必要时行B超检查
此外,一旦确诊为乳腺炎,妈妈不必惊慌,也不用停止喂养母乳。停止母乳喂养会增加乳汁淤积的机会,反而勤喂奶才能进来“排空”乳房。但若出现乳腺局部化脓、乳腺感染、乳瘘,则应完全停止哺乳,并遵照医嘱好好治疗。
混合喂养好吗
不少妈妈们对混合喂养心存疑问,母乳不是最好的吗?混合喂养会不会对宝宝的肠胃吸收产生不好的影响。
混合喂养能够让你的宝宝吃到尽可能多的母乳,同时在乳汁总量不足的情况下,保证他摄入足够的奶量,不影响他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宝宝每天能吃到数次母乳,对他的健康会有很多好处,比如提升抵抗力、减少过敏现象、建立良好的亲子感情等。
同时,跟配方奶喂养相比,混合喂养可以保证你的乳房能够按时接受宝宝的吸吮刺激,维持一定量的母乳分泌。有的妈妈甚至能够在一段时间的混合喂养宝宝后,恢复纯母乳喂养。
当然,在一些情况下,混合喂养会因为过早地添加配方奶,最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有些宝宝还会在混合喂养的某个阶段出现乳头混淆,并可能因此拒绝吃奶瓶或者拒绝吃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