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体温在排卵前后有什么样的变化
女性体温在排卵前后有什么样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基础体温较低,约 36~36.5 摄氏度,称为「低温相」;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分泌黄体酮,基础体温迅速升高约 0.3~0.5 摄氏度,并在高温期约持续 12 - 16 天 (平均 14 天),称为「高温相」。因此,有排卵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呈由低到高的「双相型」。
若未怀孕,黄体萎缩,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若是已经怀孕,因卵巢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黄体酮,体温持续高温。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没有明显的双相体温。
女性排卵期怎么算您知道吗
对于一个想要怀孕的女性朋友来说,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排卵期,并在这个时间同房, 那么受孕的机会是很大的,那女性排卵期怎么算,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中方法推算到,但是有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可能不是很适用。而我们这说的用测量体温来推测女性自己的排卵期的时间这还是比较简单的。
女性排卵期怎么算,还有可以通过推测月经周期来获得,按月经期28天来说,一般在月经期的第14天是我们的排卵期。当卵巢排卵后,女性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引起体温升高的改变,所以测量体温推算是方法之一。
利用基础体温测量法测定排卵期。
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
这是因为,当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分泌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并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又重复上述这种变化。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
有人认为体温上升前的最低点是排卵日,但多数不存在,仅有20%左右女性有此表现。在基础体温升高3天内为易孕期,从第4天起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即为“排卵后安全期”。
利用体温的变化测算排卵期相对来说比较方便,准确率也是比较高的。那女性排卵期怎么算还有其他方法没有,比如可以用宫颈粘液的变化来推测排卵期,但这个需要在专业人士及设备的前提下,准确度高,但比较不方便,我们可以依据个人情况选择。
从体温变化看排卵期
一般来说,排卵期只要一开始排卵,女性的基础体温便会上升。排卵的那一天就是体温从低温段升为高温段的那一天,刚好在那个转折点上。
正常排卵女性的基础体温,从月经来潮日至排卵日,低温期约持续两周;从排卵日至下一个月经来潮日为高温期,体温升高0.3-0.5℃,也持续两周。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上升过程中。
卵子自卵巢排出后在输卵管的内能生存1-2天,以等待受精;男子的精子在女子的生殖道内可维持2-3天受精能力,故在卵子排出的前后几天里性交容易受孕。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
排卵期体温有什么变化
排卵期体温有什么变化?排卵期体温呈高低两相变化,排卵的时候体温会升高。
当人体处于完全休息状态,排除精神及一切客观因素干扰时,测出的体温称基础体温。以早晨6-7点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测得体温最准确,基础体温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卵巢的排卵功能和相应的内分泌水平。
排卵前为卵泡期,卵巢分泌的为雌激素,基础体温大多被动在36.6℃以下。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孕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致热升温作用,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体温的升高一直持续到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下降。这样在一个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的变化呈现双相型的曲线。在低温向高温过渡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极低温,出现极低温的这一天就是排卵日。
基础体温的原理
人体在较长时间(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称之为基础体温。通过测量基础体温,能初步了解女性是否有排卵及排卵后黄体功能的情况。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黄体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1、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黄体素,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2、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黄体素,体温持续高温。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排卵期体温变化须知
怎样用体温测排卵
专用的基础体温计在36℃~37℃之间,每隔0.05度就有一个刻度,可么测量出极微小的体温变化。女性在排卵周期的体温会略随生理变化而起波动,不过差距甚微,仅有0.55度。这差距是一般家用体温计是无法测量出来的,所以要准确测量就必须选购一只专用的基础体温计才行。一般我们的测量时间是在早晨初醒时,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处于最安静放松的状态,体温在这个时候也是最稳定的。所以初醒时不要在被子里活动身体,把体温计拿出来测量5分钟,然后再记录,这时我们所测得的便是最正确的基础体温。不过也不是一定要是早晨起床的时候记录才是基础体温,如果有人早上5:00上床,11:00点半起床,那么当她醒过来时所测的体温也是基础体温。记录基础体温不像人体体温,必须要每天都有耐心去做,若是有特殊原因二遗漏一两天也是无所谓的,但不能没特殊原因却疏于测量,断断续续的测量基础体温是没办法推测出准却的排卵日的。
排卵期体温多少正常
排卵期的体温是多少呢?月经周期规律,每周期为28--30天,排卵一般在下次月经前的14天左右,在排卵前5天和排卵后4天之间的10天内为排卵期,也是易孕期。月经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础体温常较低,正常每日清晨起床前的体温(即基础体温)在37度以下,约在36.4--36.6度左右。排卵时体温稍下降,排卵后体温平均上升0.5度左右,一直维持到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再恢复到原来的体温水平。
排卵期体温的变化
1、正常排卵,低温期与高温期明显
女性没有怀孕,周期正常,首先是低温期。排卵后,受孕酮影响,温度升高。黄体期后,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孕酮减少,不再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恢复到低温期。在此同时,月经也到来了。
2、无排卵,持续低温
女性卵巢功能异常,发育不良,无排卵,也没黄体形成,也就没有孕酮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基础体温不会升高,体温持续低温。
3、黄体素浓度不够,体温上升过慢
若基础体温缓慢上升,超过3天,还没有达到36.9度以上,多属于“爬坡式”基础体温,也是因为黄体功能产生的缓慢、及黄体不足的表现。
4、黄体不足,高温持续时间不足
在高温期间体温高低不平,悬殊比较大,多是“马鞍式”体温,也是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
5、黄体功能不良,体温缓慢下降
高温不足12天,多是黄体功能维持时间不足,往往是黄体功能低下的表现之一。
排卵期计算法
推算法
对于月经周期正常的
女性排卵是受脑下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那么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
也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因为在月经周期里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
例如,以月经周期为30天为例来算,这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9月29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0月29日(9月29日加30天),再从10月29日减去14天,则10月15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从10月10-19日这十天为排卵期。
用这种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也就是说要有很正常或是有规律的月经周期,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进而才能算出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一向正常的女性。如果要是的月经周期无规律或者不正常则无法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故也无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对于月经不正常的话
排卵期计算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例如月经期最短为28天,最长为37天,需将最短的规律期减去18(28-18=10)以及将最长的规律期减去11(37-11=26),所以在月经潮后的第10天至26天都属于排卵期。
正确的掌握排卵期,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很重要:想怀孕的,在排卵期的第一天开始,保持两天做爱一次的频率,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会怀孕的。而不想怀孕的女性,则需要错过这几天过性生活,这时候,排卵期就会被称为另外一个名词:危险期。
宫颈粘液法
月经干净后宫颈粘液常稠厚而量少,甚至没有粘液称“干燥期”,提示非排卵期。月经周期中期随着内分必的改变,粘液增多而稀薄,阴道的分泌物增多称“湿润期”。
接近排卵期粘液变的清亮,滑润而富有弹性,如同鸡蛋清状,拉丝度高,不易拉断,出现这种粘液的最后一天±48小时之间是排卵日,因此,在出现阴部湿润感时即排卵期,也称“易孕期”。计划受孕应选择在排卵期前的“湿润期”。
用排卵试纸自测
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黄体生成激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知是否排卵的。女性排卵前24~48小时内,尿液中的黄体生成激素(LH)会出现高峰值,用排卵试纸自测,结果就会显示为阳性。
具体测试方法,一般在排卵试纸包装上都有说明(须严格按照说明做,才能尽量减少误差)。与早孕试纸不同的是,不可使用晨尿,并尽量采用每天同一时刻的尿样,收集尿液前2小时应减少水分摄入,因稀释了的尿样也会妨碍LH峰值的检测。
那么对于月经周期比较规律,则应该在经期前14天(也就是预计的排卵时间),在这个时间的前三天加后三天,连续六天测定;要是月经不规律或者不正常,则一般在月经干净后第三天开始测。直到试纸上两条杠一样深或第二条杠比第一条杠还深,就说明将在24~48小时内排卵,其他测试结果可参考说明书的图示。
需要提醒的是这是标准的排卵发生时的生理现象。试纸虽然使用方便,但由于制作过程、自测者本身等原因,准确率大概只有75%。另外,测试结果也并不是简单的“有”或“无”。
有些人可能连续强阳几天,这样既有可能发生排卵(一般发生在最后一天的强阳以后),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排卵。
点滴出血观测法
卵泡从卵巢中排出时,会把卵巢壁撕破,引起局部出血。通常,这一点点血很快就在腹腔内被吸收了。但也有少数女性,出血量比较多,血液就会经过输卵管、子宫、阴道流到体外,在内裤上出现点滴样的血迹,有的女性把它称为“小月经”,医学上称之为“排卵期出血”。
B超监测法
通过B超检查,有经验的医生会看到卵泡从小到大排出来的过程。这个方法应该是最准确的。
白带观察法
在一个月经周期中,白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多数时候,白带比较干、比较稠,也比较少。而在两次月经中间的那一天,白带又清、又亮、又多,像鸡蛋清,更像感冒时的清水样鼻涕,这天就是排卵期。这是由于排卵时产生了较高浓度的雌激素,作用于宫颈口的柱状上皮细胞,使它们分泌大量白带。
基础体温法
每天清早醒来,在没有任何活动时立即测体温,这种体温被称为“基础体温”。把每天测得的基础体温标在方格纸上,排卵期规律的女性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排卵期前两周左右基础体温往往低于36.5摄氏度,而排卵期后两周左右基础体温往往高于36.5摄氏度。
即一个月中,出现基础体温前低后高的双向曲线,这个双向曲线开始变高的那天就是排卵期。由于两个卵巢交替排卵,所以一般要至少测定三个月,才能真正了解双侧卵巢的排卵情况。
乳头触痛法
女性们有一个体会,就是有时候乳头显得非常敏感。在洗澡、换内衣等乳头受到碰擦、挤压时会感到疼痛。这是因为乳头和乳腺管对雌激素很敏感,在排卵期产生的雌激素的作用下,乳头变大、变红、颜色变深,感觉变得很敏感,同时乳腺导管会变粗、变大、变长,把乳头往外顶。
体温测排卵是什么
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这是因为,当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分泌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并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
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又重复上述这种变化。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
有人认为体温上升前的最低点是排卵日,但多数不存在,仅有20%左右女性有此表现。在基础体温升高3天内为易孕期,从第4天起直到下月经来潮前即为“排卵后安全期”。测量法仅能提示排卵已经发生,而不能预告排卵在何时发生,因此它只能确定排卵后安全期,不能确定排卵前安全期。
如果能配合日历法及宫颈粘液观察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多数情况下,基础体温测量法对判断排卵后安全期十分可靠,但有时也会遇到体温曲线不规则,因此不能确定排卵的准确时间,这种情况就不能利用安全期避了。
体温测排卵是什么,这种测试方法已经给大家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大家应该都可以掌握了。体温测试排卵的方法总体而言简单易行,而且安全方便,实惠可靠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的是要及时关注自己身体方面的变化,精确地做好记录这样才能正确测量。
月经前体温会发生哪些变化
通常女性生理周期主要分为4个周期:月经期(第1-7天)、滤泡期(排卵期前一周,即第7-13天)、黄体前期(排卵后一周,即第14-20天)以及黄体后期(月经前一周,即第14-20天)。要了解肌肤是处于哪一个时期,只要测量基础体温就可以知道了。
在正常情况下,妇女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因为,当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分泌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并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因此当体温由低升高后(升高0.3摄氏度以上)表示排卵已经完成。
测量方法是:每日早晨睡醒后不要讲话,不活动,不起床,立刻测量口腔(或肛门、腋下)体温3分钟以上。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在体温记录表上体温由低到高的那日即排卵日。
如遇到感冒、发热、腹泻、失眠、饮酒、使用电热毯等情况,往往容易影响基础体温。 通常,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
排卵测体温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基础体温来测量的,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
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如果能配合日历法及宫颈粘液观察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基础体温一般需要连续测量3个以上月经周期才能说明问题。
按照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开始在排卵期测量体温了,一定要定期的对体温情况进行记录,如果是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发生了突然的停经的话,此时的基础体温上升而不下降,并持续一段时间,那么就可以说明是怀孕了,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排卵期测体温的方法来选择同房时间,对于顺利的怀孕很有帮助。
女性体温表
女性在怀孕的期间的温度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排卵期间,女性如果能够对自己的体温做科学的测试,也就能够很好的发现怀孕的情况,特别是有很多的女性在平时会做一些女性体温表。根据这些体温表能够很好的检测出是不是怀孕了,有时候治疗一些疾病的时候也离不开这张体温表。
女性体温表别看就是一张简单的每一天的体温,却于说不出的怀孕的秘密,正常的女性的体温是有变化的,和月经的周期一样,这样的变化和排卵是有关的,通过检测体温,可以判断出什么时候排卵。
基础体温原理
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黄体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1、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黄体素,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2、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黄体素,体温持续高温。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如何通过基础体温法确定怀孕基础体温通常会随着排卵而升高,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体温波动在36.6度以下,排卵后转入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体温较前半期升高,波动在36.6度至37度之间,体温上升表示已排卵,约持续两个礼拜的高温期后,体温再度降低,然后又轮到每月一次的经期。如果怀孕了,基础体温就不会下降,而持续在高温状态,体温持续高温是因为怀孕后卵巢分泌的荷尔蒙量增加之故。但本身卵巢功能不良的妇女或感冒引起发烧则会影响基础体温曲线,所以准确度并非百分之百。
基础体温的作用
1 判断是否排卵指导避孕
一般卵泡期基础体温为36.5℃,黄体期上升0.5℃以上,因而出现双相表现,表示有排卵,若单相型无后期升高的体温曲线,提示无排卵,其准确率为70%~80%。
如果在24小时之内,体温增高了0.3~0.6℃,甚至更高,那么则表示处于排卵的状态。
另外,基础体温也大略可以看出排出卵子的质量优劣程度。如果基础体温高温期较长,可以持续13~14天,那么就表示卵子的质量不错。
基础体温的作用
1 判断是否排卵指导避孕
一般卵泡期基础体温为36.5℃,黄体期上升0.5℃以上,因而出现双相表现,表示有排卵,若单相型无后期升高的体温曲线,提示无排卵,其准确率为70%~80%。
如果在24小时之内,体温增高了0.3~0.6℃,甚至更高,那么则表示处于排卵的状态。
另外,基础体温也大略可以看出排出卵子的质量优劣程度。如果基础体温高温期较长,可以持续13~14天,那么就表示卵子的质量不错。
2 诊断早孕和判断孕早期安危
如果持续两周以上较高的基础体温,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一下,因为你有可能是怀孕了。若≥20日可确定为早孕。在孕早期BBT曲线渐渐下降,表示黄体功能不足或胎盘功能不良,有流产倾向。
3 观察黄体功能
排卵后BBT应立即上升,且持续在高水平≥11日。若BBT呈阶梯形上升,曲线需3日后才达高水平或BBT稳定上升<11日,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足(1uteal phase defeot,LPD)。
4 提示其他病变
经期BBT不降低,可能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早期亚临床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出血后会产生吸收热。原发闭经患者BBT呈双相型时,应考虑子宫性闭经,如先天性无子宫或生殖道结核使子宫内膜破坏等。
5 推算适宜的内膜活检时间
周期不规则的患者,要了解子宫内膜有无分泌反应和黄体的功能,应在BBT上升后估计下次月经来潮前2~3日作内膜活检。
揭开基础体温的神秘“面纱”
基础体温(BBT)又称静息体温,是指妇女经过6~8小时的睡眠以后,体温尚未受到运动饮食或情绪变化影响时所测出的体温,是人体一昼夜中的最低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对孕酮(又称黄体激素)作用极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体温升高。
女性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孕酮,体温持续高温。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其中以排卵日为分隔,排卵前为卵泡期,排卵后为黄体期。卵泡期长短不一定,但正常的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
如何测量基础体温
建议使用专门的基础体温计。
将基础体温计于睡前放在枕边可随手拿到之处,于次日睡醒,尚未起床活动时,放在舌下测量5分钟,并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
早晨量记体温有困难者,可在每天某一固定时间量,切记事前半小时不可激烈运动或饮用冷热食品。
测量基础体温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要求严格,还需要长期坚持。一般需要连续测量3个以上月经周期才能说明问题。
在月经期,如遇有感冒、发热、腹泻、失眠、饮酒、使用电热毯等情况,往往容易影响基础体温,在测量时要注意,同时注意要特别标记说明。
通过女性体温表可以判断女性是不是排卵了,对于不想要孩子和想要孩子的女性来说都是很好的方法,排卵期的体温是略有升高的,通过判断温度也就能够很好的判断出是不是排卵了,也能够很好的判断出早孕,以及诊断出早孕的一些情况。
体温与女性身体有什么关系
日常生活里,很多人依靠看云来识别天气变化情况,那么,女人的身体里也藏有一朵奇妙的“云”,却经常被我们冷落了,就是基础体温。女人是否具备怀孕条件,是否患有妇科疾病,它最有发言权了。
专家表示,基础体温又称静息体温,指人体在经过6—8小时的睡眠后,尚未起床、进食、说话、运动前所测定的体温。基础体温是人体一昼夜中的最低体温,它主要用来衡量人体的代谢和激素水平。基础体温男女都有,但男性每天的体温几乎没有变化,而女性由于生殖激素比较复杂,会调节体温不断变化。
其实,基础体温和成年女性都知道的“安全期避孕法”一样,也一直被当作一种避孕手段而加以利用。因为只要测量一下基础体温,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卵巢的排卵期,计算出容易受孕的时间。一般来说,从排卵前3天到排卵后两天这段时间都是容易怀孕的时间段。不想怀孕的女士可以在这个时期避免性生活,反之,如果想怀孕,就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受孕。
即使基础体温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但如果两者的温差低于0.3度,或高低温不明显,都有可能造成卵巢无法排卵。另外,即使出现月经,有时也可能因不排卵或黄体荷尔蒙无法分泌而导致“无排卵性月经”。出现这种情况时,由于月经反应跟正常状况时一样,所以很难发现问题,这时,基础体温就可以为我们及早发现异常情况提供准确的信息。
正常女性的基础体温以排卵日为分界点,呈现前低后高的状态,也就是医学上说的“双相体温”。排卵前,孕激素少,体温呈低温趋势,一般为36.2℃。排卵后,体温急剧上升,一般增高幅度为0.3℃—0.6℃,使基础体温达到36.7℃,呈高温趋势。明白这个曲线后,就可以据此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
女性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黄体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子宫健康与怀孕几率。假如女性呈现的是不典型双相体温,即持续性体温升高维持不了14天,则说明黄体过早萎缩;如果体温升高的维持时间正常,但体温上升的幅度小,不足度,则表示黄体发育不良,分泌孕酮量不足。
在女性基础体温处于低温、接近排卵期时就应该行房,以增加怀孕几率;若等到基础体温达到高温时再行房,那可就错失良机了。还有,看基础体温图也能判断出是否怀孕,若高温期持续16天,怀孕的可能性为97%;而达到20天,怀孕的可能性则高达100%。如果孕早期的基础体温曲线渐渐下降,表示黄体功能不足或胎盘功能不良,会有流产倾向,就要格外引起注意了。
有些女性不明原因闭经,根据基础体温也可以初步判断闭经的病变部位,如果有前低后高表示子宫可能是病变部位,反之,病变就可能在卵巢或脑垂体下丘脑的部位。
如果高温期较短,严重的还可能持续低温,那很有可能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上此病的女性往往较胖、青春痘多、毛发浓密、月经经常性不准。有这种情况的女性,通常有家族性遗传糖尿病,如怀孕生子,则属于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险人群。
如果基础体温的循环周期缩短,原本的28天,慢慢变为24天或22天,高温期也会相应缩短,则说明卵巢功能不好,会影响女性雌性激素分泌,破坏性生活,损伤女性肤质、肤色,若卵巢衰竭,还会让女性更年期提前到来。
如果月经期间基础体温不降低,可能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早期亚临床流产,也应及时警觉,及早到医院去做进一步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症状是痛经,其次是一些跟不育有关的症状。
女性掌握好了基础体温的升降变化规律,就像拥有了一座健康观测站。那么,基础体温到底该如何自测呢?每晚临睡前,把甩好的基础体温计放在随手可拿的地方。清晨醒来后不做任何活动,立即把体温表放在舌下约5分钟。需要连续测量3个以上的月经周期,测出的数据才能说明问题。将每天的测量结果记录在体温单上,并连成曲线,同时,将影响体温的任何因素如感冒、性交、失眠、月经期等,也记在体温单上。根据一段时间的记录掌握规律,督促我们及时排查健康隐患。
基础体温低怎么回事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所以说很多人都会出现基础体温低的现象,这样在冬季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手脚冰冷的问题,其实这也是身体虚弱的一个表现,因此需要女性更加关注自己的营养补充。
正常来说,当女性月经来临时,基础体温为低温;排卵之后,基础体温则会转为高温。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那么,有些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低是怎么回事?基础体温低又说明什么问题呢?专家是这样解答的。
为什么排卵后体温不升高?
孕激素与雌激素是女性的两种重要激素,雌激素是女性的基础激素,而孕激素是维持胚胎发育的主要激素。许多女性在排卵后的第二天,发现体温没有明显上升,就很疑惑,甚至担心!其实排卵的第二天,体温仍然较低,是符合孕激素变化规律的,只要第三天开始升高就可以了。
基础体温怎样变化?
有排卵的月经基础体温呈双向型,即月经前半期体内偏低,后半期体温偏高。排卵前体温一般为36.2-36.5度,排卵后体温较排卵前增高0.3-0.5度。即36.8度左右。发育成熟的女性,从月经期结束以后至排卵期开始前,其基础体温偏低,排卵期开始时再一次降到最低点(有的人不降低),但仅为1天,此后,至月经开始时体温持续升高达36.7度左右。
小编提醒,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如果女性基础体温变化是持续低温的,建议切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找出原因。
虽然说基础体温低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不要轻易的去忽视,在日常生活当中注重各种饮食的保健,多给身体补充一些营养物质才可以,滋补身体,拒绝一些病痛。
不孕女性检查项目 基础体温测量
卵巢在排卵以后,分泌出的孕激素会使女性体温升高,女性每天早上醒来后立刻测量体温,并画出体温变化线,从中可观察出是否处于排卵期。一般来说,经期过后女性体温一般在36.5°C上下,排卵日可以达到最低点,接着上升0.3°C-0.5°C,并维持12到16天,然后在月经来临前一天或当天下降至最低水平,这种前半段低,后半段高的基础体温称为双相体温,表示这段时期内有排卵,若后半段的体温没有升高的现象,则称为单相体温,表示没有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