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遗传的吗
肥胖是遗传的吗
单纯性肥胖具有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40%~80%,肥胖的父母常有肥胖的子女。父母体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的几率约10%;而父母中1人为肥胖者(特别是母亲),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父母均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几率增至70%~80%。此外,肥胖者收养子女患病情况有类似家庭聚集情况。
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遗传因素影响体重指数、皮下脂肪厚度及内脏脂肪组织,而且对内脏脂肪的影响尤为显著。
2. 遗传不仅影响肥胖的程度,对脂肪分布类型也有关。
3. 过度喂养后的反应性,即过度喂养后体重增加的敏感性是由遗传决定的。
4. 遗传影响个体的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效应和运动的热效应,即能量的支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间能量支出的差别可达40%以上。
5. 人们摄入蛋白质、糖类及脂肪的比例可能受遗传的影响。
6. 体力活动的多少也显著地受遗传的影响。
后天因素不可忽视
在70%~80%的肥胖者中,1/3是由于遗传,剩下的是由于大量摄取诱发肥胖的食物,或运动过少而引起的。
上面给大家说了肥胖会不会遗传,对的,如大家所想,肥胖是真的会遗传的,所以这类人长胖的机率更加的大,减肥也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才能看到效果,但是,遗传只是一个方面,这是天生没法改的,但是后天的努力还是可以的,比如说控制饮食,多多运动。
1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着很显著的关系,虽然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但是往往人们在出现病毒后,将会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2、妊娠:经过调查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1型糖尿病。
3、肥胖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 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4、遗传因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5、长期摄食过多: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肥胖会遗传吗
在成人,遗传因素对体块指数(BMI)的影响估计达到70%,而对年龄越 小的人群来说,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高于77%。研究证实,到目前为止,有8 个基因被证实与人类的单基因遗传肥胖症有关(LEP、LEPR、MC4R、POMC、 PCSK1、BDNF、NTRK2和SIM1),而现在的全基因组的相关研究使得我们 对多基因遗传背景导致肥胖有了更多的了解。至少有5个引起单基因肥胖的基因增加了多基因遗传肥胖的风险性。它们是MC4R、POMC、PCSK1、 BDNF 和 SIM1。
肥胖是遗传吗
一、婴儿肥是啥?咋办?
很多人口中都会说“婴儿肥”这个词,但是,你真的了解这个词的内涵吗?知道婴儿肥是怎么形成的吗?还是,只有一个大概印象?
婴儿肥是啥:其实这是一种民间的传统说法,是指0-1岁这个阶段的小宝宝给人的一种视觉效果——胖乎乎、肥嘟嘟。之所以会给人这样一种视觉效果,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小宝宝四肢长骨的生长速度较慢,而头骨、肋骨等扁骨生长的速度较快。这样一来,身体就容易呈现一种四肢短小,头部比例较大的状态了。在视觉上,我们都会认为这样的身体是胖嘟嘟的、圆滚滚的,后来也就有了“婴儿肥”这一说法了。
有婴儿肥咋办:婴儿肥并不是一种病,随着宝宝长大,长骨生长速度加快,四肢逐渐增长,身体比例逐渐接近成人。“婴儿肥”这样的视觉效果就会慢慢消失的了。正因为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婴儿肥“什么时候消失”是因人、因身体而异的,过于担心也是于事无补的。
二、肥胖是可以遗传的吗?
有一些身体肥胖的父母很是担心自己孩子的肥胖问题——“他会不会遗传了我的基因,长大后跟我一样胖呢?”有些人认为这些问题是多余的,提这类问题的人是在庸人自扰。其实不然,肥胖的确是有遗传因素的。如果父母很胖,他们的子女长大后肥胖的概率是会比其它人大一些的,从父母那遗传下来的肥胖基因对他们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肥胖是多基因遗传所造成的,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位是肥胖者,那么其子女肥胖的几率为40%-50%;如果爸爸妈妈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的几率比前面那种情况下的几率更高,是70%-80%。
从娱乐圈的一个典型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二,肥姐女儿欣宜花了多大力气才能保持现在的身材,貌似最近又发福了!走大大街上,你会发现一对肥胖夫妇,通常牵着的都是小胖子或者小胖妞。
三、肥胖是否也“现在决定未来”?
很多肥胖的父母都有着这样的疑虑“现在胖,是不是就代表着以后一定胖?”答案是不一定,不过几率很高。有关研究已经表明,1岁时肥胖或者5-6岁肥胖的小孩,他们在长大成年后肥胖的可能是比一般的宝宝大的。因此,在小时候就开始控制宝宝的体重,不是庸人自扰,而是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
“现在决定未来”,如果现在没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未来肥胖的几率就会增加。父母应该细心留意宝宝的饮食习惯,如果宝宝已经胖乎乎了,就不要过度喂养或让孩子摄入较多脂肪、碳水化合物,应该教导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多陪孩子做运动。否则,肥胖的状况就可能会长期延续,将来对孩子的健康会造成损害。
另外,肥胖指的是体内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如果有些孩子肌肉发达或者骨架大,即使体重超重,也是不需要干预的,多些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行了。
压力大会导致肥胖吗
“过劳肥”可以说是一个新名词,很多人都会认为工作辛苦压力大最终会导致人变瘦,可是现在确恰恰相反,如今工作压力大、作息不正常等都是过劳肥的成因,只要将调整好自己的作息习惯,还有缓解压力,自然就会瘦下来。很多都市人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由于工作的时间过长,运动的时间少,还有饮食的不正常都会导致便秘的情况,从而导致身体的毒素增加,排毒不畅会使自己变得肥胖,所以平常要多喝一些润肠的饮品,例如蜂蜜、茶等,在加上合理运动,排毒顺畅了自然体重就下来了。
家庭遗传也是变胖的原因,对于有家庭遗传的肥胖者要改善自己的体态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控制食欲还有坚持锻炼,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身材。很多女孩子都喊着减肥减肥,可是才减几天就开始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了,总是饿几天又暴饮暴食一次,这样不但瘦不了还会影响身体健康,从而导致肠胃容易出现问题,就更难瘦下来了。
一般来说,肥胖是因为代谢紊乱,或者是遗传原因导致的,除了遗传之外,我们追根溯源,导致身体代谢紊乱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也是心理压力过大,比如有的人平时工作忙,睡眠时间太少工作压力太大,这样势必会使得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最后反过来使得脂肪代谢缓慢,身体就发胖了。
遗传肥胖能减瘦吗 遗传性肥胖能吃减肥药吗
不要依赖减肥药。
很多遗传性肥胖者在尝试一些方法无效后,容易感到灰心丧气,吃大量的减肥药来减肥。任何一种减肥产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饮食和运动方面做得不够,即使吃减肥药,很快就会反弹了。
遗传肥胖能减瘦吗 遗传性肥胖的原因
主要指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这种肥胖极为罕见,常有家族性肥胖倾向。肥胖症的发病率突出表现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期、青春发育期、40岁以上成年期。婴幼儿期及青春期的患者,绝大多数可以发展成为成年肥胖症,而且肥胖程度较重。
父母双方肥胖的情况下,下一代肥胖的概率比非家族遗传肥胖的要高出70%;父母一方肥胖的情况下,下一代肥胖的概率比非家族遗传肥胖的要高出30%。从以上数据看,遗传性肥胖确实是有较高的肥胖可能,肥胖也不是100%遗传。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遗传因素是举世公认的糖尿病发病因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一半,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长期摄食过多也会导致患上糖尿病。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遗传性肥胖怎么减肥
养成早上吃杂点(就是什么都吃点,牛奶,全麦,煮蛋,豆浆,)吃多点,吃九成饱最好(就是感觉要撑了就停)而且最好八点以前吃早饭,不管早中晚,吃了饭都不能坐或躺,要上班的话可以坐公交去,站着,不上班在家的话,就做点家务,一般把家务留到这时候做。 上课就在途中多走一会。
中午就要减量了,尽量吃菜,吃肉吃牛肉这些红肉,猪瘦肉不算。而且要是不能控制自己吃的话就在午饭前喝一瓶水,不能是带颜色的,开水,矿泉水都行,吃饭尽量不看爱吃的,一般胖人都是吃爱吃的长胖的,饭后也是至少站立半小时。到了下午要是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即美容,又减少消化,还能恢复精神。
晚饭最好不吃,吃的话,吃少,像我现在晚饭只吃几片菜叶,喝点汤,晚饭后在家站半小时,然后出去散步或者跑步,看自己意愿,散步至少一个半小时,跑步40分钟就行了,中途不能停下来坐之类的,这样的话你回来就会有点饿,但是能不吃尽量不吃,要吃的话可以吃点水果,比如我回来吃点小番茄(减肥),吃点青枣(活血).还有很多,你可以查一下。然后晚上尽量在十一点左右睡(你可以上两个小时网),做一会瑜伽。
还有减肥药不能多吃,一次两三颗。还有节食的话会缺少维生素,买点维生素,不要买药店推荐的,你看你什么吃得最少,比如蔬菜,就买点VC或多维片,不爱吃水果,可以吃点维c,也是一样,别吃多了,还有要是喜欢果汁类饮品可以自己买点新鲜的水果榨汁喝。
肥胖是怎么回事 哪些原因所引起的
对于肥胖的人群来说,不但会给自身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还会给家庭带来一些负担,尤其有一些过于肥胖的朋友们,无法进行工作和日常护理,从而带来比较大的危害。那么究竟肥胖是怎么回事呢?肥胖到底是由哪些原因所引起的呢?
肥胖是怎么回事
1、遗传原因
一般来说,医学上认为引起肥胖都是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当父母将自己的体质遗传给子女的时候,并不是一种遗传因子来决定的,而是根据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孩子的体质,这又被称为多因子遗传,比如肥胖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都属于遗传。若是父母有一个人肥胖,子女就有百分之四十肥胖的机率,若是都肥胖的话,子女患上肥胖将有百分之70-80的机率。
2、没有运动
大家都知道,运动是可以消耗脂肪的,但是随着我们的社会进步,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工作可以进行机械,家务也可以通过机械来完成,出门就能打车,令人体消耗热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再加上摄取到身体中的能量并没有减少,就会形成肥胖。之后肥胖会使日常的活动越来越慵懒和缓慢,就会再次将热量的消耗降低,引起恶性循环。
3、饮食因素
如今,很多人都抱着能吃是福的观念来进行饮食。尤其是这个社会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常常能够看见各种各样的美食来诱惑自己,朋友相约一起出来不是吃饭就是宵夜,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娱乐。因此,这也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据权威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肥胖的人容易患糖尿病,有的糖尿病是遗传来的,还有可能是饮食不健康造成的。
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
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为什么一喝蜂蜜就上火 喝蜂蜜会得糖尿病吗
不会。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有两个:一是遗传因素引起,患糖尿病者多有家族史;二是环境因素引起,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而蜂蜜中虽然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如:果糖、葡萄糖,蔗糖等,但是正常人的胰腺可以分泌胰液,消化糖分、脂肪等,所以在胰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适量食用蜂蜜是不会得糖尿病的。
不过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多喝蜂蜜,以免无法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导致血糖上升而引起眼花、心悸、心烦等高血糖症状。
遗传肥胖能减瘦吗 遗传性肥胖怎么减肥
对于遗传性肥胖的人来说需要控制每天热量的摄入,而在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减低一天的食欲可以选择少吃多餐的方式。有些人为了减肥而选择节食,但是过度饥饿之后反而有可能摄入更多的热量,因此可以每天吃个5—6餐,每一餐都少吃一点,每顿饭的间隔时间也最好不要超过四小时,这样在计算好摄入的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一整天都不会感到饥饿,也能有效的控制住食欲,这一点对于先天肥胖的人非常很重要。
很多有遗传性肥胖的人不爱运动,这样只会导致脂肪的堆积更加严重,因此对于肥胖的人来说运动是一种非常好的燃烧脂肪的效果,即使是先天的遗传也是可以瘦身成功的。另外在减肥运动中有氧运动又比无氧运动效果要好很多并且更适合日常生活,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游泳、慢跑、骑车、减肥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拔火罐减肥有效吗 拔火罐减肥适合哪些人
单纯性肥胖: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度引起的肥胖。继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 一般单纯性肥胖中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是可以通过拔火罐治疗的。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肥胖,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