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荷花竹的形态特征

荷花竹的形态特征

荷花竹叶片翠绿,茎秆笔直,圆形似竹。叶卵形先端尖,叶柄基部抱茎。它是极耐阴植物,在弱光照的条件下,仍然生长良好,挺拔强壮。可以长期摆放在室内观叶,不需要特别养护,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能旺盛生长。

荷花竹水培时,将竹茎秆切成20厘米以上的小段作为插穗插在水中,只要插穗的1/3能浸在水中就可生根成活。

荷花竹生长温度25—30度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8度。

荷花竹喜温暖湿润喜散光的植物,喜荫湿、排水良好砂壤土最为适宜,怕积水、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叶片发黄并慢慢脱落,可能是光照过强或浇水不足。

荷花竹粗生粗长,多栽培于园圃中,有野生,喜阴湿,茎叶肥厚,叶深绿色,主要作观赏植物,茎杆挺拔,叶色浓绿,冬夏长青。

山竹的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12-20米,分枝多而密集,交互对生,小枝具明显的纵稜条。

叶片厚革质,具光泽,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4-2 5厘米,宽5-10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中脉两面隆起,侧脉密集,多达40 50对,在边缘内联结;叶柄粗壮,长约2厘米,干时具密的横皱纹。

雄花2-9簇生枝条顶端,花梗短,雄蕊合生成4束,退化雌蕊圆锥形;雌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枝条顶端,比雄花稍大,直径4.5-5厘米,花梗长1.2厘米;子房5 8室,几无花柱,柱头5-6深裂。

果成熟时紫红色,间有黄褐色斑块,光滑,有种子4-5,假种皮瓢状多汁,白色。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玉竹的形态特征

根状茎圆柱形,直径5-14毫米。茎高20-50厘米,具7 12叶。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2厘米,宽3-16厘米,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脉上平滑至呈乳头状粗糙。

花序具1-4花(在栽培情况下,可多至8朵),总花梗(单花时为花梗)长 1-1.5厘米,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形苞片;花被黄绿色至白色,全长13-20毫米,花被筒较直,裂片长约3-4毫米;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4毫米。

浆果蓝黑色,直径7-10毫米,具7-9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

荷花竹的水培方法

水培方法

1.剪取扦插条

基部去叶切斜口:入花瓶前要将插条基部叶片除去,并用利刀将基部切成斜口,刀口要平滑,以增大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面积。

2.容器水量控制

要控制水量、选择性用水,水量只需占瓶子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即可。而且在长根之前,要勤换水,可3-4天一次,生根后几乎可以不用换水,只需往瓶内加适量水。在夏天等天气干燥时,应该往叶面多喷水。

注意事项

1.控制温度

要把握好室内荷花竹水养的温度,因为荷花竹偏好温暖,在16度到25度适中,不适合摆放在寒冷的地方养殖,要做好防冻措施。

2.光线和通风

要使荷花竹有足够的照明时间,即使在室内养殖,也要适度的使荷花竹接触阳光,摆在通风、光线充足的地方即可。

3.施肥

有的花友去买荷花竹的时候,卖家说只需要清水养就行,结果不施肥,后来叶片黄了。其实荷花竹水培也是需要施肥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平均每30天左右就可施一次肥,适度的施肥可令其长期保持叶子的油绿和舒展,或者加适量培养液也行。

金银花形态特征

金银花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卵形叶子对生,枝叶均密生柔毛和腺毛。夏季开花,苞片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金银花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

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2] ,长3~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

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 (2~) 3~4.5 (~6)厘米,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外面黄白色或淡绿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细小,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边缘有毛。开放花朵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未开放、色黄白或绿白、无枝叶杂质者为佳。[1] 果实圆形,直径6~7毫米,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1]

孔雀竹芋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60厘米,叶长15~20厘米,宽5~10厘米,卵状椭圆形,叶薄,革质,叶柄紫红色。绿色叶面上隐约呈现金属光泽,且明亮艳丽,沿中脉两侧分布着羽状、暗绿色、长椭圆形的绒状斑块,左右交互排列。叶背紫红色。

基部具块茎,株高30-50厘米。叶卵状椭圆形,基生,全缘,长20-30厘米、宽约10厘米,深紫色,具白色茸毛;因其叶表主脉两侧密集的丝状斑纹从中心叶脉伸向叶缘,呈羽状排列,侧脉之间有明显的小脉似孔雀尾羽,故得名孔雀竹芋;叶背的饰斑呈淡紫色,叶柄深紫色。

孔雀竹芋植株密集丛生挺拔。株高20~60厘米,叶柄紫红色,从根状茎长出,叶片薄革质,卵状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黄绿色,在叶的表面绿色上隐约呈现着一种金属光泽,且明亮艳丽,主脉两侧交互排列羽状暗绿色长椭圆形的绒状斑纹,与斑纹相对的叶背面为紫色,左右交互排列,状如美丽的孔雀尾羽,故称孔雀竹芋。叶片有“睡眠运动”,即在夜间叶片从叶鞘部向上延至叶片,呈抱茎折叠,翌晨阳光照射后重新展开,十分有趣。

竹柏的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近于平滑,红褐色或暗紫红色,成小块薄片脱落;枝条开展或伸展,树冠广圆锥形。叶对生,革质,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有多数并列的细脉,无中脉,长3.5-9厘米,宽1.5-2.5厘米,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上部渐窄,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向下窄成柄状。

雄球花穗状圆柱形,单生叶腋,常呈分枝状,长1.8-2.5厘米,总梗粗短,基部有少数三角状苞片;雌球花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花后苞片不肥大成肉质种托。种子圆球形,径1.2-1.5厘米,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长7-13毫米,其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骨质外种皮黄褐色,顶端圆,基部尖,其上密被细小的凹点,内种皮膜质。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竹柏的形态特征

竹柏为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近于平滑,红褐色或暗紫红色,成小块薄片脱落;枝条开展或伸展,树冠广圆锥形。叶对生,革质,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有多数并列的细脉,无中脉,长3.5-9厘米,宽1.5-2.5厘米,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上部渐窄,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向下窄成柄状。

雄球花穗状圆柱形,单生叶腋,常呈分枝状,长1.8-2.5厘米,总梗粗短,基部有少数三角状苞片;雌球花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花后苞片不肥大成肉质种托。

种子圆球形,径1.2-1.5厘米,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长7-13毫米,其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骨质外种皮黄褐色,顶端圆,基部尖,其上密被细小的凹点,内种皮膜质。

竹柏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竹荪的形态特征

竹荪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 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 × 1.5~2 μm。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当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

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花椒的形态特征

高3-7米的落叶小乔木;茎干上的刺常早落,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宽而扁且劲直的长三角形,当年生枝被短柔毛。

叶有小叶5-13片,叶轴常有甚狭窄的叶翼;小叶对生,无柄,卵形,椭圆形,稀披针形,位于叶轴顶部的较大,近基部的有时圆形,长2-7厘米,宽1-3.5厘米,叶缘有细裂齿,齿缝有油点。其余无或散生肉眼可见的油点,叶背基部中脉两侧有丛毛或小叶两面均被柔毛,中脉在叶面微凹陷,叶背干后常有红褐色斑纹。

花序顶生或生于侧枝之顶,花序轴及花梗密被短柔毛或无毛;花被片6-8片,黄绿色,形状及大小大致相同;雄花的雄蕊5枚或多至8枚;退化雌蕊顶端叉状浅裂;雌花很少有发育雄蕊,有心皮3或2个,间有4个,花柱斜向背弯。

果紫红色,单个分果瓣径4-5毫米,散生微凸起的油点,顶端有甚短的芒尖或无;种子长3.5-4.5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或10月。

荷叶的形态特征

以叶大、整洁、色绿者为佳。

荷叶的茎是绿的,上面布满了小刺儿,好像一把伞柄;如果把荷叶茎折断,茎上就有许多连着的丝。

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荷花竹的注意事项

荷花竹的光照条件

荷花竹耐阴怕晒,放在室内光线比较亮的地方,有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深绿宽厚油光墨绿;反之,则发黄细长,失去其观赏性。所以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特别是阳光最强的时候绝对不可以的。

荷花竹的水质条件

生根后的荷花竹不宜换水,缺水的话,补充加水就行了,最好是加井水,一般情况下是难做到的,用自来水,要存放个一两天再补加进来,不要用带油的水,污染过的水,容易造成烂根。

荷花竹的施肥条件

不能加化肥,是防止转运竹徒长,发黄,在补加水时,加几滴营养液,有利于生长发育出新的叶片。

荷花竹的风、辐射条件

怕风,巨怕干燥的风,远离电风扇吹到的地方,平时要向叶面喷洒水,使叶片保持湿润;远离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等。

荷花竹的修剪条件

要保持稀密程度,太密容易干叶枯死;太稀影响观赏性。

竹叶椒的形态特征

竹叶椒又名:土花椒。高3-5米的落叶小乔木;茎枝多锐刺,刺基部宽而扁,红褐色,小枝上的刺劲直,水平抽出,小叶背面中脉上常有小刺,仅叶背基部中脉两侧有丛状柔毛,或嫩枝梢及花序轴均被褐锈色短柔毛。叶有小叶3-9、稀11片,翼叶明显,稀仅有痕迹;小叶对生,通常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3厘米,两端尖,有时基部宽楔形,干后叶缘略向背卷,叶面稍粗皱;或为椭圆形,长4-9厘米,宽2-4.5厘米,顶端中央一片最大,基部一对最小;有时为卵形,叶缘有甚小且疏离的裂齿,或近于全缘,仅在齿缝处或沿小叶边缘有油点;小叶柄甚短或无柄。花序近腋生或同时生于侧枝之顶,长2-5厘米,有花约30朵以内;花被片6-8片,形状与大小几相同,长约1.5毫米;雄花的雄蕊5-6枚,药隔顶端有1干后变褐黑色油点;不育雌蕊垫状凸起,顶端2-3浅裂;雌花有心皮3-2个,背部近顶侧各有1油点,花柱斜向背弯,不育雄蕊短线状。果紫红色,有微凸起少数油点,单个分果瓣径4-5毫米;种子径3-4毫米,褐黑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夹竹桃 - 形态特征

常绿直立大灌木,高达5米,枝条灰绿色,含水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3-4枚轮生,下枝为对生,窄披针形,顶端极尖,基部楔形,叶缘反卷,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叶面深绿,无毛,叶背浅绿色,有多数洼点,幼时被疏微毛,老时毛渐脱落;中脉在叶面陷入,在叶背凸起,侧脉两面扁平,纤细,密生而平行,每边达120条,直达叶缘;叶柄扁平,基部稍宽,长5-8毫米,幼时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柄内具腺体。聚伞花序顶生,着花数朵;总花梗长约3厘米,被微毛;花梗长7-10毫米;苞片披针形,长7毫米,宽1.5毫米;花芳香;花萼5深裂,红色,披针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基部具腺体;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栽培演变有白色或黄色,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长和直径约3厘米,其花冠筒圆筒形,上部扩大呈钟形,长1.6-2厘米,花冠筒内面被长柔毛,花冠喉部具5片宽鳞片状副花冠,每片其顶端撕裂,并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花冠裂片倒卵形,顶端圆形,长1.5厘米,宽1厘米;花冠为重瓣呈15-18枚时,裂片组成三轮,内轮为漏斗状,外面二轮为辐状,分裂至基部或每2-3片基部连合,裂片长2-3.5厘米,宽约1-2厘米,每花冠裂片基部具长圆形而顶端撕裂的鳞片;雄蕊着生在花冠筒中部以上,花丝短,被长柔毛,花药箭头状,内藏,与柱头连生,基部具耳,顶端渐尖,药隔延长呈丝状,被柔毛;无花盘;心皮2,离生,被柔毛,花柱丝状,长7-8毫米,柱头近球圆形,顶端凸尖;每心皮有胚珠多颗。蓇葖2,离生,平行或并连,长圆形,两端较窄,长10-23厘米,直径6-10毫米,绿色,无毛,具细纵条纹;种子长圆形,基部较窄,顶端钝、褐色,种皮被锈色短柔毛,顶端具黄褐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1厘米。花期几乎全年,夏秋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结果。

相关推荐

海棠花形态特征

海棠花是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冬芽卵形,先端渐尖,微被柔毛,紫褐色,有数枚外露鳞片。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短渐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幼嫩时上下两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后脱落,老叶无毛;叶柄长1.5-3厘米,具短柔毛;托叶膜质,窄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内面具长柔毛

桂花的形态特征

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植株分枝性强且分枝点低,特别在幼年尤为明显,故常呈灌木状;密植或修剪后,则可成明显主干。叶对生,椭圆形、卵形至披针形,叶面光滑,革质,近轴面暗亮绿色,远轴面色较淡。花簇生于叶腋成聚伞状;花小,极芳香。桂花有30多个栽培品种,我国习惯将桂花分成4个品种类型: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金桂品种群秋季开花,花柠檬黄至金黄色;银桂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或淡黄色;丹桂秋季开花,

昙花的形态特征

茎枝昙花是附生肉质灌木植物,高2-6米,老茎圆柱状,木质化。分枝多数,叶状侧扁,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10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长渐尖至急尖,或圆形,边缘波状或具深圆齿,基部急尖、短渐尖或渐狭成柄状,深绿色,无毛,中肋粗大,宽2-6毫米,于两面突起,老株分枝产生气根;小窠排列于齿间凹陷处,小形,无刺,初具少数绵毛,后裸露。花昙花的花单生于枝侧的小窠,漏斗状,于夜间开放,芳香,长25-

石榴花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Punica granatum)的花。石榴株高2~5m,最高可达7m。树干灰褐色,石榴花有片状剥落,嫩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单叶对生或簇生,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8cm不等,全缘,叶面光滑,短柄,新叶嫩绿或古铜色。花朵至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尊钟形,肉质,先端6裂,表面光滑具腊质,橙红色,宿存。花瓣5~7枚红色或白色,单瓣或重瓣。浆果球形,黄红色。石榴

樱花的形态特征

樱花是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长5-12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尾尖,基部圆形,稀楔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渐尖,有小腺体,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稀疏柔毛,有侧脉7-10对;叶柄长1.3-1.5厘米,密被柔毛,顶端有1-2个腺体或有时无腺体;托叶披针形,有羽裂腺齿,被柔毛,早落。[3]花

花菜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5厘米,灰绿色,顶端圆形,开展,不卷心,全缘或具细牙齿,有时叶片下延,具数个小裂片,并成翅状;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

红花的形态特征

红花是一年生草本。高(20)50-100(1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全部茎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无毛。中下部茎叶披针形、披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7-15厘米,宽2.5-6厘米,边缘大锯齿、重锯齿、小锯齿以至无锯齿而全缘,极少有羽状深裂的,齿顶有针刺,针刺长 1-1.5毫米,向上的叶渐小,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顶针刺较长,长达3毫米。全部叶质地坚硬,革质,两面无毛无腺点,有光泽,基部无柄,半抱

葵花籽的形态特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葵花籽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

辛夷花的形态特征

花花先叶开放,单生枝顶,稀腋生,呈钟状,直径6-8厘米,有红紫、白、黄多种颜色,外面基部带紫红色,芳香;外轮花被3,萼片状近线形,长约为花瓣的四分之一;中、内轮花被各3,匙形,长4-8厘米,宽约2.5厘米;蕊雄蕊多数,在伸长的花托下部螺旋状排列;雌蕊多数,排列在花托上部。果聚合果圆筒形,稍扭曲,长8-13厘米。种子叶倒卵形。花期2-3月,果期9月。

桂花的形态特征

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聚伞花序簇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