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肥大鉴别诊断
前列腺肥大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前列腺癌、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囊肿、膀胱颈挛缩(Marion氏病)、输尿管间嵴肥大、神经病原性膀胱、膀胱肿瘤、结石、异物等相鉴别。上述诸病,通过查体、化验、肛指检查、膀胱镜检查,绝大多数情况均可作出鉴别。只有前列腺癌在非典型病例,依据前述检查方法,难以得出结论,可用以下方法,辅助鉴别诊断:
1、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前列腺组织含酸性磷酸酶特高,有癌变时,含量增加,利用此原理进行此项检查,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值按King-Armsstrong为1~5单位,按Bodansky为0.5~2单位,自1950年新的检查方法确定其值0.7K-A单位。前列腺癌患者,半数以上高于正常值。注意于应用睾丸激素或作前列腺按摩后可出现假阳性。
2、血清硷性磷酸酶测定:当有骨转移时,血清硷性磷酸酶为升高,正常值Bodahsky2~4.5单位,King-Armstrong8~14单位,但须注意假阳性。
3、前列腺活检:经会阴或直肠均可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4、精囊射精管造影:前列腺肥大仅可见有对称性的扩大,边缘整齐;前列腺癌则见有狭窄、不规则、边缘不齐、或缺损。
前列腺肥大对性功能是否有影响
前列腺肥大对性功能有影响吗?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患者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性腺的发育,前列腺组织受雄激素刺激,腺组织增生肥大,50岁的男性30%以上有前列腺肥大,增大的前列腺组织,压迫尿道,使前列腺尿道部变细变长,引起排尿不畅,排尿困难。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是影响夫妻的性生活。
前列腺肥大对性功能有影响吗?一些前列腺肥大患者可出现性欲变化,有的性欲亢进,有的性欲低下,少数患者可有血精。另外,目前存在的前列腺肥大治疗方法,某些不规范的诊疗也可能对性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前列腺肥大对性功能有影响吗?前列腺肥大可导致男性不育,由于前列腺肥大会影响前列腺液的正常分泌,进而影响精子存活率,久而久之可能导致不育。
因此,前列腺肥大会严重的影响性功能,患者要及时到正的医院诊断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前列腺癌诊断鉴别
诊断
1.早期无症状,体检时可发现前列腺硬结,质硬如石,表面不平。
2.晚期出现前列腺肥大的症状,如尿频,尿痛,尿流变细,排尿困难等,可能与同时伴有前列腺肥大有关,但此时行直肠指检可发现腺体质硬而与周围组织固定,活动性差,对临床诊断非常重要,也可出现转移症状如腰背部疼痛,血尿,伴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测定患者血清PSA水平可增高,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降低;有转移时血清酸性磷酸酶可能增高,二者合并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
4.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但须与炎症或结石相鉴别。
5.核素骨扫描较X线拍片常能早期显示转移病灶。
6.CT或MRI检查可显示前列腺形态改变,肿瘤及转移。
7.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方法,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诊断。
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必须与一些疾病相鉴别,以明确诊断。
(1)应与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二者一般容易鉴别,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中,有的区域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误认为癌,区别要点是:增生腺体中腺泡较大,周围的胶原纤维层完整,上皮为双层高柱状,细胞核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小,并居于细胞基底部,腺体排列规则,形成明显的结节。
(2)与前列腺萎缩相鉴别
前列腺癌常起始于腺体的萎缩部,应注意鉴别,萎缩腺泡有时紧密聚集,萎缩变小,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核大,很象癌变,但这类萎缩改变多累及整个小叶,胶原结缔组织层仍完整,基质不受侵犯,其本身却呈硬化性萎缩。
(3)与前列腺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化生相鉴别
常发生于腺体内梗死区的愈合部,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分化良好,无退行性变或分裂相,化生的最突出特征是缺血性坏死或缺乏平滑肌的纤维结缔组织基质。
(4)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细胞大,可聚集成片状,具有透明或淡红染色胞浆,小的泡状细胞核,很象前列腺癌,但实为巨噬细胞,另一类细胞则呈多形性,细胞核固缩,呈空泡状,体积小,成排或成簇排列,有时可见一些腺泡,鉴别时应注意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腺泡形成很少,病变与正常腺管的关系无改变,常可见退行性变的淀粉样体和多核巨细胞,而前列腺癌的细胞呈低柱状或立方形,有明确的细胞壁,致密嗜酸性的胞浆,细胞核较正常大,染色及形态可有变异,分裂不活跃,其腺泡较小,缺乏曲管状,正常排列形态完全丧失,不规则地向基质浸润,胶原结缔组织层已不存在,腺泡内含有少量分泌物,但很少有淀粉样体,前列腺癌如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则组织结构完全消失,毫无腺泡形成的倾向。
(5)另外,前列腺癌应与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相鉴别。
前列腺癌诊断标准
1、早期无症状,体检时可发现前列腺硬结,质硬如石,表面不平。
2、晚期出现前列腺肥大的症状,如尿频、尿痛、尿流变细、排尿困难等,可能与同时伴有前列腺肥大有关。但此时行直肠指检可发现腺体质硬而与周围组织固定,活动性差,对临床诊断非常重要。也可出现转移症状如腰背部疼痛、血尿、伴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测定患者血清PSA水平可增高,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降低;有转移时血清酸性磷酸酶可能增高。二者合并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
4、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但须与炎症或结石相鉴别。
5、核素骨扫描较X线拍片常能早期显示转移病灶。
6、CT或MRI检查可显示前列腺形态改变、肿瘤及转移。
7、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方法。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诊断。
可见,在前列腺癌早期时,是没有什么症状的,我们一般不要辨别,但是那个时候也是最好治疗前列腺癌的时机,所以我们最好可以在早期就发现前列腺癌,这个通过体检还是可以检查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定期体检。
前列腺肥大与增生的差别
明确诊断不能仅凭仪器检查
B超得到的,是前列腺的影像和轮廓,不能仅依此就做出明确的诊断。前列腺增大与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增生不是一回事。在临床上,青年男性的前列腺疾病,绝大多数是前列腺炎症性充血水肿所致,而不是列腺肥大或前列腺增生。
多数前列腺疾病都会导致前列腺增大
前列腺炎、前列腺囊肿、前列腺癌、前列腺结石都有可能导致前列腺增大。如果是前列腺炎导致的,经过有效治疗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而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则是男性的老化性病变,是前列腺的实质发生异常增殖所致,药物治疗只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不会令增大的前列腺回缩,严重的前列腺增生还要手术切除。
前列腺增生常常伴有前列腺炎
1/3以上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慢性炎症,这是由排尿不畅导致尿液反流,使细菌进入前列腺而引起的。因此,如果单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不明显,并持续伴有疼痛等症状,应考虑是否同时患有前列腺炎症。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现在对于前列腺肥大与增生的差别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两种前列腺疾病,都是以压迫尿道为主要症状,使患者出现尿无力、排尿障碍等情况,男人们可要警惕哦!
男人前列腺肥大要和哪些疾病区分
前列腺肥大也称前列腺增生,是目前比较高发的男科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治,会使尿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出现排尿困难,或者排尿次数频繁。因此男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并且尽早治疗。
前列腺肥大的诊断标准如下:
1、下尿路阻塞: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充溢性尿失禁。由于饮酒、感冒、劳累等使膀胱颈部充血水肿,可加重下尿路阻塞而发生尿路阻塞继而发生尿潴留。
2、偶有血尿,晚期可产生慢性尿毒症。
3、肛门指诊:前列腺大,中心沟变平,但表面光滑而有弹性。单纯中叶肥大,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出,可无明显增大。
4、诊断困难时,作膀胱镜检查、膀胱造影。
专家提醒:如果要预防前列腺肥大还需要从青壮年开始注意,关键是性生活要适度,不纵欲也不要禁欲。性生活的频繁会使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以至于引起或加重前列腺增大。因此尤其要在性欲比较旺盛的青年时期,注意节制性生活,避免前列腺反复充血,给予前列腺充分恢复和修整的时间。
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因病程发展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都会忽视过去。前列腺位于膀胱之前,是男性重要的生殖器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治疗前列腺癌有着积极的意义。临床明确诊断需要与一些疾病相出相应鉴别:
前列腺癌的诊断与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诊断:
这两个比较容易区分。但在增生时期的前列腺腺体中,有些地方的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误认为癌。这时候区分的重点是:有增生时期的腺体中腺泡较大,胶原纤维层是完整的,形成明显的结节。
前列腺癌的诊断与前列腺萎缩相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常常起病于腺体的萎缩部,这个要尤其注意鉴别。萎缩腺泡偶尔会有紧密集中,萎缩变小,胶原结缔组织层仍完整,基质不受侵犯,其本身却呈硬化性萎缩。
前列腺癌的诊断与前列腺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化生相鉴别诊断:
常见发病于腺体内的愈合部位,上皮部位分化良好,没有分裂现象和病变。化生的最突出特征是缺血性坏死或缺乏平滑肌的纤维结缔组织基质。
前列腺增生诊断的方法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膀胱颈挛缩(Marion氏病),前列腺癌,神经病原性膀胱,膀胱肿瘤,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囊肿,输尿管间嵴肥大,结石,异物等相鉴别。
1.膀胱颈挛缩。膀胱颈挛缩继发于炎症病变,膀胱颈口平滑肌为结缔组织所代替,亦可能是发育过程中膀胱颈部肌肉排列异常,以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时颈部不能开放,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颈后唇抬高,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收缩变短。
2.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PSA>4ng/ml,经直肠超声可见前列腺内低回声区,CT可见前列腺形状不规则,膀胱精囊角消失,精囊形状发生变化,活检可证实。
3.神经病源性膀胱。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往往同时存在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有时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和反射消失,直肠指检前列腺不大,尿动力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4.膀胱癌。膀胱颈附近的膀胱癌可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常有血尿,膀胱镜检查可以鉴别。
5.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感染等病史。
上述诸病,通过查体,化验,肛指检查,膀胱镜检查,绝大多数情况均可作出鉴别,只有前列腺癌在非典型病例,依据前述检查方法,难以得出结论,可用以下方法,辅助鉴别诊断:
1.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前列腺组织含酸性磷酸酶特高,有癌变时,含量增加,利用此原理进行此项检查,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值按King-Armsstrong为1~5单位,按Bodansky为0.5~2单位,自1950年新的检查方法确定其值0.7K-A单位,前列腺癌患者,半数以上高于正常值,注意于应用睾丸激素或作前列腺按摩后可出现假阳性。
2.。血清硷性磷酸酶测定:当有骨转移时,血清硷性磷酸酶为升高,正常值Bodahsky2~4.5单位,King-Armstrong8~14单位,但须注意假阳性。
3.前列腺活检:经会阴或直肠均可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4.精囊射精管造影:前列腺肥大仅可见有对称性的扩大,边缘整齐;前列腺癌则见有狭窄,不规则,边缘不齐,或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