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水肿心跳慢 小心甲状腺疾病在作乱
老人水肿心跳慢 小心甲状腺疾病在作乱
61岁的王阿姨最近心脏不太舒服,查出心跳过缓,她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却被医生告知“可能是甲状腺的问题”。
医生指出,老年人出现腿脚水肿或心跳过缓,未必都是肾脏疾病或心脏疾病,也有可能是体内甲状腺激素缺乏的征兆,应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甲减”)。
老年“甲减”
花样多易误诊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徐明彤教授介绍,“甲减”是指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缺乏而引起的机体代谢和全身各个系统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老年“甲减”发病率为2.3%~4.4%,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1/2~3,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和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甲减’的患病率并不低,但患病表现经常不典型,因而漏诊或误诊的机会很高。”徐明彤说,老年“甲减”可与一些退行性病变、脑功能下降等现象相混淆,应引起老年人的重视。
老年“甲减”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无光泽、脱发、脸部及足踝出现水肿;饮食食欲不佳、便秘、心跳过缓、心脏扩大;有些病人也会出现胸水和腹水。此外,还可能有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贪睡等症状。由于病人能量代谢减低,产热量少,所以,体温偏低、怕冷。严重者可能导致黏液性水肿昏迷。
甲状腺激素治疗
需持续终身
徐明彤表示,老年“甲减”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病因各异。
原发性“甲减”约占90%以上,病因可为自身免疫性、炎症、手术、放射等所致。常见的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萎缩或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降低,这是老年“甲减”的主要病因。另外,在进行甲状腺手术、甲状腺放射性碘治疗后,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也可出现短暂的“甲减”。
继发性“甲减”是由于垂体或下丘脑疾病引发,例如肿瘤、手术、放疗或产后导致垂体缺血性坏死,从而造成甲状腺激素缺乏。
徐明彤提醒,老年“甲减”一旦确诊应用适当的甲状腺激素作替代治疗,并每隔2~3周,根据化验的甲状腺功能结果将剂量调整,直至症状缓解和化验结果回到正常范围。
“激素替代治疗不能用用停停。”徐明彤强调,一般需要终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由于老年人体弱,常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有些老人习惯一次服一把药,这是不对的。“甲状腺激素药物相对‘娇气’,不能和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徐明彤建议,要在早餐前单独服用甲状腺激素。
饮食:碘、脂肪、胆固醇别超量
查出患有“甲减”之后,老年人应改变膳食习惯,以免对治疗造成干扰,令病情波动。
首先,碘的补充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而决定,要咨询专科医师,可适量吃海带、紫菜,但忌讳大量进食易诱发甲状腺肿大的物质,例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等。其次,要吃足量蛋白质。再次,限制脂肪,如食油、花生米,以及富含胆固醇的饮食如奶油、动物脑及内脏等。
徐明彤表示,为预防甲低,老年人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习惯,预防各种感染因素,参加量力而行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如有异常,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及时治疗。
甲亢能怀孕吗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是偏爱于女性的。这也可能会造成孕育障碍,那么患有甲亢能够怀孕吗?甲亢的症状有哪些呢?甲亢又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甲状腺疾病作为内分泌领域第二大疾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它又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尤其是甲亢,容易造成女性反复流产、胎死腹中甚至不孕不育。
甲状腺疾病作为内分泌领域第二大疾病
甲亢特别青睐育龄女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甲状腺专科主任徐明彤教授提醒,月经紊乱、难怀孕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育龄女性,很可能是被甲亢“缠”上,要及时查查甲状腺。
甲亢偏爱育龄女性
徐明彤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甲亢是指甲状腺组织增生、功能亢进、产生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尤其“偏爱”育龄女性。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有3.7%的育龄女性患甲亢。
育龄女性为甲亢的高发人群,这可能与生理结构、神经类型和精神方面的因素有关。患甲亢是因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出现了障碍,环境和食物等属于诱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育龄女性往往要承受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加上本身感情比较丰富、细腻,容易诱发甲亢。
甲亢不孕不育的祸根
甲亢的危害多种多样,对育龄女性来说,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引起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和不孕。因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甲状腺专科主任徐明彤教授介绍,临床上,有很多不孕不育、反复流产的女性查甲状腺功能后发现,原来是甲亢惹的祸。
如何自我检查甲减疾病
在这里教您如何自己检查是否患有甲减,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如果您的的回答中,有5项或5项以上为“是”,有可能你患有甲减,请找内分泌专科医生确诊。
1、我感到疲乏,常常犯困,体力和精力不足
2、我的大脑思维迟钝,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下降
3、体重增加了
4、皮肤变得干燥,指甲变得很脆、灰白易折断
5、常常觉得冷(即使其他人觉得很舒服的时候也是如此
6、情绪低落、抑郁
7、代谢慢了,有时还会便秘
8、肌肉和骨骼僵硬疼痛,手感到麻木
9、血压增高或心跳变慢了
10、胆固醇水平增高了。
【提示】中老年人的“甲减”常见原因有:既往有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炎、放射性碘131治疗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近期内停用了甲状腺激素等。
中老年人的“甲减”,早期症状常表现为怕冷、乏力、嗜睡、纳差、便秘、月经紊乱等。这些症状又常会被认为是自然衰老的表现因而不能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常出现畏寒、少汗、说话缓慢、行动迟缓,皮肤干燥增厚、粗糙并多脱屑、脱发、眉毛外1/3脱落,面色蜡黄、眼睑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呆板、体重增加、指甲脆、薄且有裂纹、反甲,阴毛和腋毛稀疏、脱落,血压偏低、心动过缓。严重者可有心包积液,不思饮食、腹胀、便秘,肌肉疼痛。
甲减患者还表现强直疼痛,受凉后加重,甚至关节腔内积液,性欲减退,男性阳痿,女性月经过少,严重者也可出现闭经。甲减久病者常有脂肪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叫旨蛋白血症,常发生绞痛,甚至心力衰竭以及粘液水肿性昏迷。
如何预防甲状腺疾病
1、控制情绪
在甲状腺疾病的研究中发现,情绪起伏不定会严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诱发甲亢等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事事保持平和心态,以免受到精神刺激而诱发甲亢等病。
2、日常饮食要忌高碘以及摄入碘不足
由于碘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碘摄入量的多少就会直接影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碘摄入过多会发生甲亢;摄入过少则会诱发甲状腺肿大。
对于甲状腺疾病的预防一定要做到这两点,否则一旦患上该类疾病,则很不容易摆脱。
春季易犯困小心患甲减
有不少人一到春天就会感觉到特别容易犯困,整个人看着也无精打采,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春困现象。而甲减有时候会表现出易困的现象,这时候应该小心甲减疾病,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甲减和甲亢有什么区别呢,它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甲减的表现比较隐蔽,与甲亢不同的是,它没有大脖子、突眼等明显症状,患者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疾病,很多人都难以将懒洋洋同此病联系起来,因此近98%的甲减患者不知自己有病。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迟钝、声音嘶哑、讲话节奏慢、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经常犯困,如同“冷面人”一样,对万事万物都漠不关心。
甲减会给患者带来什么反应呢,怎么样才能把甲减疾病和春困区分开呢?此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面部和眼眶周围肿胀、身体肿胀、体重增加;有的则会明显怕冷,甚至大热天都穿着厚厚的衣服。甲减的症状还包括:眼睑下垂、毛发稀疏、皮肤干燥、粗糙、腹胀、便秘、心率慢、肌肉软弱无力、疼痛、强直,可伴有关节病变如慢性关节炎等。
由于甲减的病症比较隐蔽,容易忽视,像春困这种现象,因而患者应该注意身体的一些微小变化,如果有类似的疑问,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而且甲减这种疾病完全可以治愈,患者朋友不要太担心了。
只重视表面造成甲减误诊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源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致机体代谢降低。很多朋友关心甲减症状的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甲减,有几种症状特别容易被误诊,需要引起重视。
甲减症状知多少四大症状容易被误诊
1、水肿。常被误诊为肾脏或心脏疾病。甲减性水肿常以小腿前侧水肿为先,严重者全身水肿,伴有畏寒、腿重、腰酸无力、精神萎靡、无力、嗜睡等。需要注意的是,轻微的甲减或亚临床甲减往往没有明显的水肿,只表现为易疲倦、不耐劳。
2、体质下降,怕冷易感冒。怕冷是甲减症状的常见表现,常被误诊为肾虚或风湿痛。甲减患者表现为吃得少但体重增加,面色苍白,易反复感冒,伴全身关节疼痛、畏寒等症状。
3、性情改变。常被误诊为焦虑症。很多人都知道甲亢患者性情急躁、易怒。其实甲减患者一样可以出现失眠烦躁、心情郁闷、爱发脾气、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精神症状。
4、月经失调。常被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甲减患者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不少中年妇女就诊时的主诉就是“皮肤干燥、月经失调”。
如何预防甲状腺疾病
1、甲状腺疾病的预防我们要怎么做呢?伴侣们还要注重,一样平常连结精力兴奋,防止情志内伤,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甲状腺疾病的预防我们要怎么做呢?伴侣们一样平常还要注重,对甲状腺增素性疾病,及良性肿瘤应到病院举行积极、正规甲状腺的治疗,以防并发其他甲状腺疾病。
3、伴侣们在一样平常糊口中,出格是女性伴侣,要注重制止应用雌激素,因它对甲状腺癌的发生,起着促进的作用,需要小心,这也是预防甲状腺疾病的一大好要领。
治疗甲状腺肿大存在哪些误区
甲状腺肿大我们都不陌生,它是一种很常见治疗甲状腺肿大存在哪些误区?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肿大是一种慢性的内分泌疾病,关于甲状腺肿大的治疗是很复杂的,稍不注意就会进入误区,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避免由于误诊造成病情的进一步加重,甲状腺肿大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1、碘131治疗甲状腺肿大,和手术一样,量小会复发,量大会永久甲减,还存在日久对身体辐射致病的风险.
2、重视不足,刚患病时甲状腺肿大病人和家属没有重视或在医院里购买一些药物,这样往往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
3、西药治疗甲状腺肿大,通常西药进行甲状腺肿大的治疗时虽然效果还可以,但易形成抗药性,依赖性,容易复发,长期服用副作用比较大.
4、忽视全身,治疗时只关心甲状腺本身,而忽视全身调理及其他疾病才是甲状腺肿大的根本致病因素.这也是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5、名而不专,知道中医治疗没有副作用,也不想手术,就找些非常有名的中医,但他们不是甲状腺方面的专业大夫,所以用药后效果并不理想.
6、手术切除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患者以为手术后就可一了百了,殊不知手术仅仅是切除了患处本身,并未影响到致病的根本原因即内分泌的异常,而且存在切除少了复发,多了永久甲减的风险.
甲亢到底是什么病
什么是甲亢
甲亢是由于人体内的甲状腺合成和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身体神经、心血管、消化等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内分泌疾病的总称。它是内分泌病中的常见病,得这种病的人约占人口的2%左右。女性发病为男性的5~10倍。甲状腺本身的多种疾病或甲状腺外的某些疾病都可引起甲亢。最常见的病因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格雷夫斯病(简写GD),85%以上甲亢是由GD引起的。其次为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毒性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可引起一过性甲亢。食用过多的碘、甲状腺素、长期用碳酸锂治疗,都可以诱发甲亢。此外,遗传、性别、精神刺激、过度紧张劳累和长期服用含碘多的食物(如海产品)、药物(如胺碘酮)等因素,都可以诱发甲亢。
甲亢的临床表现
甲亢患者全身各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①全身表现:怕热,多汗,乏力,体重减轻;②神经精神方面:神经质,易激动,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失眠;③心血管系统:心悸,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绞痛;④消化系统:吃得多但容易饿,大便次数增多,腹泻;⑤皮肤肌肉:皮肤潮湿、搔痒,肌肉软弱无力、疼痛,甚至肢体突然不能活动(周期性瘫痪);⑥生殖内分泌:月经不规则,阳痿,生育力下降。⑦血液系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
50%~95%甲亢病人有3项以上上述症状,根据这些症状比较容易想到病人可能患了甲亢。但许多甲亢病人的症状不典型。例如,随着年龄增长,易激动和怕热多汗等症状减轻,而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症状明显。有些老年甲亢病人以腹泻和消瘦为主要症状,有的病人以房颤或心绞痛或慢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人以低热为主要表现。甲亢的体征主要有脉搏跳动过快,收缩期高血压,皮肤温暖、潮湿多汗,手抖,肌肉软弱,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等。甲亢伴有心脏病时可有心律不齐、房颤、心室增大,部分病人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增大、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体征。
一些甲亢病人没有甲亢的症状,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只发现促甲状腺激素(缩写TSH)一项指标低于正常,这种状态称做亚临床甲亢。这些病人虽然没有甲亢的症状,但可并发骨质疏松,容易骨折,也可并发房颤,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