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低烧不退有哪些原因

儿童低烧不退有哪些原因

如果高烧的话就先吃点美林退烧,如果低烧就不用。发烧有很多原因引起,但是可以肯定就是体内有炎症才会引起发烧,低烧是人在面对病原体入侵时抵抗力增强的一种本能反映。也不知你小孩食欲精神状态怎样。 一般小孩子拉肚子即肠炎、感冒引发的咽喉炎、中耳炎等都是常见的引发发烧的原因,如果这些都排除了,我还是建议你自己仔细观察小孩有无其它异常同时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体检,找出病因。

现在医院都一致同意小儿体温在38度以下都不能称为发烧了,医院难道没有对你说吗?还有天气这么热,你的宝宝穿多少衣服?盖多少被子?房间通风吗?房间气温有多少?宝宝是否一直处在微微出汗的情况下?这些都会引起体温偏高的。主要的是你的宝宝精神状态是否好?如果他能吃能睡,会叫会笑的话,我劝你不要太担心了,祝你的宝宝身体棒棒的!

一般以腋探温度37.5。C—38。C称为低热。引起低热的原因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所以必须注意鉴别。

一、生理性低热 小儿体温昼夜之间是有波动的,下午稍高,但波动一般不超过1。C;如小儿活动,哭闹、衣着过厚、室温过高等因素影响,使小儿分解代谢增加,产热过多出现的一过性低热,称生理性低热。

二、体质性低热 体质性低热属于功能性低热的一种。特点是晨间体温比晚上体温稍高,伴有多汗、乏力、纳差等表现,全身无任何体征,胸片、血沉等项检查正常,低热时服用退热药物无效,但低热可自退。这种体质性低热一般不影响健康。

宝宝发烧打针还是吃药

幼儿发烧到底是吃药还是打针好呢?

用退烧药

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

家庭用药有原则

1、短期低烧免用药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2、儿童发烧早诊治

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由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所以,发烧用药需十分小心,低热或中热时,最好不要给孩子用退热药,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不稳定,退热药的使用更应慎重。此外退烧药也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药效后孩子还会出现反复,这些属于正常的现象。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出现发烧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脱衣散热,松解包降温,采用温水擦身、冰袋敷等物理降温。只有在腋下温度超过38.5℃时才主张给孩子吃退烧药。

肌肉注射

由于一部分6个月~5岁的小儿可能引起热惊厥(多数是良性惊厥,愈后好;如有原发性癫痫,则可能增加其癫痫发作次数),因此家长对发热感到十分恐慌,只要孩子一发热,不管白天黑夜,甚至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抱他去医院打退烧针,请医生迅速把体温降下来。有一些打了退烧针后确实体温暂时下降了,但不久又上升了,有的还出现副作用。

确实,肌肉注射退烧针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由于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含氨基比林成分),这类药物副作用大,极易产生虚脱甚至休克;也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更为严重的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另外,此类药物肌肉注射局部刺激较大;会引起臀部肌肉损伤产生臀肌萎缩或麻痹及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儿童对打针也非常恐惧而吵闹不安。故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口服解热药。

持续低烧不退的原因有什么

一、夏天气温升高,日长夜短,人的睡眠相应减少,缺乏充分休息,使人的生物节律紊乱,进而引起调节热平衡的器官发生轻微功能改变,低烧不退的原因就出现低热。

二、脾胃不健者夏季易食欲不振,造成营养吸收不足。而大量出汗又会引起一系列营养物质代谢的变化。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只能调动体内蓄积的能量。机体能量的加速燃烧,会生出过多热,但由于散热渠道受阻及体温调节机制失常,也会出现低热。

三、人体体温同时还受体液--神经调节,在炎热环境下,大量出汗又会使体液减少,体液--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低烧不退的原因机体代谢所产生的热难以散发,体内蓄热过多,也会致人体呈低热状态。

幼儿发烧不退原因有什么

一、外在因素: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幼儿发烧不退的原因一般有什么了,在幼儿有了发烧的情况后,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果幼儿发烧一直比较严重,就要立即和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小孩持续低烧不退的原因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

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

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应及早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细菌感染早期的症状也是低烧。

临床诊断

长期低烧最常见的为结核感染。结核病在小儿还是比较多见的,除低烧外,小儿尚有性格的改变。原来好动的孩子变得发懒不爱动,原来好静的孩子性情急躁、爱发脾气、食欲减退、消瘦、动则汗出或夜间多汗、疲乏无力、面色苍白、颈部等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为此,应作结核菌素试验(简称OT)或三联皮拭(PPD—PHA)。

如为阳性结果,可作为参考,因孩子接种过卡介苗后也可见阳性反应。另外,过去得过结核病,也可以出现阳性反应。进一步还得检查血沉,一般在结核病活动时,血沉均可增快。最后还得用X线检查肺部,是否有结核病灶。假如以上各种检查均为阴性,则可以排除结核病。

长期低烧还见于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多见于咽喉部感染,无全身表现。

——般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也无呼吸道症状,多为某次病毒感染高烧后,低烧较长时间不退。年长儿咽部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也可表现为长期低烧,可作咽分泌培养,如能找到细菌,即可确诊。如为链球菌感染,还可取血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简称抗“O”),如滴定度高,说明有过链球菌感染。

如抗“O”增高明显,还应想到风湿热的可能,应注意有无关节痛或肿胀,皮肤有无环形红斑,心脏有无改变,这些都是诊断风湿热的依据。女孩长期低烧应注意泌尿系感染,可以检查尿得到确定。

长期低烧也可能与感染无关,而是由其他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在血液病方面,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可见长期低烧。

如果孩子还有贫血、出血、黄疸等表现,检查一下耳血,即可找出是否与其有关。

症状

低热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称低热。中医所指的低热尚包括患者主观自觉的手足心热、胸中烦热而体温并不高于正常的一种情况。常见表现为夜热早凉,或夜间发热为甚,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骨蒸发热,常伴有消瘦,神疲,乏力,纳呆厌食,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和体征。

低烧如何快速退烧 小儿推拿退烧

如果是3岁以下的小儿,推荐使用小儿推拿退烧的方式进行退烧,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安全有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开天门,一拇指指腹着力,沿着眉心交替向上推至前额发际处50-100次。

2、推坎宫,用双手的拇指沿着宝宝的眉心想两侧的眉梢处分推50次。

3、推三关、清天河水、退六腑各300次,手法宜轻快。

4、清肺经,从小儿的无名指指尖推向指根处,连续推100次。

5、拿捏风池,用拇指和食指以适度指力拿捏宝宝后发际两侧的凹陷处风池穴5-10次。

按摩完毕后给宝宝喂大量温水,低烧稍后即可得到缓解。


低烧的治疗原则

因感染因素而引起的低热,治疗时应针对感染的病原体采取相应措施。而对非感染原因的低热,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引起低热的原发病。不明原因的低烧不能滥用退烧药,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在低热儿童中,有不少病例一时难以查清确切病因,可尝试采用中医治疗。

小孩子感冒发烧吃药好还是打针好

用退烧药

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

家庭用药有原则

1、短期低烧免用药: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2、儿童发烧早诊治: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由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所以,发烧用药需十分小心,低热或中热时,最好不要给孩子用退热药,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不稳定,退热药的使用更应慎重。此外退烧药也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药效后孩子还会出现反复,这些属于正常的现象。

幼儿发烧吃药好还是打针好

用退烧药

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

家庭用药有原则

1、短期低烧免用药

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2、儿童发烧早诊治

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由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所以,发烧用药需十分小心,低热或中热时,最好不要给孩子用退热药,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不稳定,退热药的使用更应慎重。此外退烧药也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药效后孩子还会出现反复,这些属于正常的现象。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出现发烧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脱衣散热,松解包降温,采用温水擦身、冰袋敷等物理降温。只有在腋下温度超过38.5℃时才主张给孩子吃退烧药。

肌肉注射

由于一部分6个月~5岁的小儿可能引起热惊厥(多数是良性惊厥,愈后好;如有原发性癫痫,则可能增加其癫痫发作次数),因此家长对发热感到十分恐慌,只要孩子一发热,不管白天黑夜,甚至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抱他去医院打退烧针,请医生迅速把体温降下来。有一些打了退烧针后确实体温暂时下降了,但不久又上升了,有的还出现副作用。

确实,肌肉注射退烧针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由于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含氨基比林成分),这类药物副作用大,极易产生虚脱甚至休克;也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更为严重的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另外,此类药物肌肉注射局部刺激较大;会引起臀部肌肉损伤产生臀肌萎缩或麻痹及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儿童对打针也非常恐惧而吵闹不安。故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口服解热药。

儿童低烧怎么办

1、酒精擦浴是过去人们比较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2、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而且家庭制冰也不会那么及时,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3、温水擦浴是最好的降温方法。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

不要孩子一发烧就开始吃退烧药,是药三分毒,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

注意:1、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降温,在进行过程中都要让孩子多喝白天水,因为高烧身体失水较多,需要及时补充水份。

2、如果孩子低烧超过五天,就要赶紧到医院看医生了。

3、上述所说的体温都指腋下测温。

4、孩子体温如果超过38.5℃甚至更高你也要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

一直发低烧37度左右怎么办

1、一直发低烧37度左右可用冷敷处理

如果高烧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2、一直发低烧37度左右可用热敷处理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

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3、一直发低烧37度左右可泡澡处理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4、宝宝一直发低烧的饮食疗法

要更关注宝宝的日常饮食,多增加食物的花样,尽量注意食物软烂,保证孩子的营养。奶、肉类(可以吃鸡、鱼等)、蔬菜(绿色叶菜要增加)等都要吃,同时控制零食。

另外,如果宝宝是由于感染原因而发低烧,医生经过诊断给开了抗生素来治疗,你要给宝宝使用一个疗程(通常3—5天或体温正常2天以后)。如果中途停药再用,会影响疗效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可能使病情反复。

一般来说,对于阴虚内热型低热儿童的调理可选用沙参麦冬粥作为食疗方:选取沙参、麦冬各15克,加水煎汤,去楂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对于讷呆少食、面色萎黄的气血两虚型低热儿童可选用黄芪首乌粥作为食疗方。选取黄芪、首乌各15克,加水煎汁,取汁去渣,加入粳米50克,煮粥食用。

儿童低烧不退在家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小孩低烧时要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降低小孩低烧:

如果小孩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小孩低烧可以温水拭浴:

将小孩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小孩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小孩低烧能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小孩低烧要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小孩体内的失水。

提醒,小孩身体的抵抗力是微弱的,如果小孩低烧持续了很长时间,家长要注意带小孩到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确保小孩的健康。

儿童发烧的原因

1、感染风寒。气温的变化一时间适应不了,或者是被冻着了,会出现身体发热的现象。

2、患上流感。儿童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如果感染了流感,会表现出高烧,及时患上普通的感冒,儿童发烧的几率也是比成人高。

3、炎症。如果身体的某些部位有炎症,比如扁桃体炎、急性喉炎、腮腺炎等,也会引发儿童发烧。

相关推荐

儿童退烧药那种好

宝宝常用的退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百服宁)和布洛芬(如美林、托恩),这些都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强、安全性高,可首选该药。布洛芬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达6~8小时,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

低烧原因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

一般儿童退烧药物使用原则

1、发烧时,耳温若超过 38.5℃,则使用肛门栓剂退烧。如果小朋友已经在拉肚子,则尽量避免使用栓剂以免刺激肠道。2、若耳温未超过 38.5℃,可先考虑服用退烧药水;服用后,应先观察40分钟,若烧未退且体温仍高,才考虑使用肛门栓剂退烧。3、若以下症状时,请立即送医:①小儿抽搐。②持续性呕吐。③小孩原本的的活动力仍是正常,但突然活动力变得极差。④四小时内即烧到 39℃以上或是 3天以上持续高烧不退

儿童高烧39度怎么办

其实儿童发烧并不需要过分地担心和害怕,因为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反应。而儿童低度的发烧危害性不大,但是如果儿童发烧超过了39度,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快速地退热和降温了。那么到底儿童发烧39度怎么办呢?儿童发烧39度怎么办1.宜保持家居空气流通。众所周知,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故空气的流通,利于散热降温。2.宜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

儿童发烧用药四大原则

儿童发烧用药四大原则医生表示儿童发烧要慎用退烧药,体温38.5℃以下不需用药。到底儿童发烧是不是该用药,如何用药,什么准则呢?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表示,儿童退烧药要慎重,不能盲目用药,儿童发烧用药至少要遵循以下4点:儿童发烧用药遵循四原则一首先,孩子腋下温度如果在38.5℃以下,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是没必要用药的,可以试试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

宝宝发烧是吃药还是打针好

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近年来的研究 表明,当出现略高于正常人体的体温时(37.5℃-38.5℃),人体可表现出更好的抗感染防御机能,所以对小儿发热不加区别强行用物理方法或针剂药物降温是不利的。什么情况下给患儿解热治疗呢?世界卫生 组织建议若患者肛门温度39℃以上(腋下38.5℃)且烦躁不安时,应及时给患儿解热治疗。以下情况即使不到39℃也应治疗,如肺炎、心力衰竭、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及5

宝宝退烧的4大误区

误区一:捂汗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捂汗”来退烧,但是,儿童的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对儿童来说,往往越捂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即因捂盖过严使得孩子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在儿童发高烧的时候,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摸起来并不热,反而些凉。若出现手足发凉、怕风,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可能很快出现发热。所以,家长别

低烧退是什么原因 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持续低烧

长期低烧也可能与感染无关,而是由其他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在血液病方面,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可见长期低烧

7岁小孩体温35.5度正常吗

7岁儿童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儿童在口腔处为36.2℃—37.3℃;儿童在腋窝处为35.9℃—37.2℃。体温35.5℃是不正常的,体温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小孩穿的衣服不够,或者是服用退烧药的剂量过大等。所以建议如果不是长期的体温过低应该先给小孩喝点热水,多穿衣服,过一段时间在测量一次体温;如果是长期的体温过低,那么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明确原因

退烧药对人体的副作用

据专家介绍,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烧是许多疾病共的症状之一,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退烧药毒副作用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常见的。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