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襁褓有哪些风险
裹襁褓有哪些风险
1. 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几率
使用襁褓的其中一个风险是发表在《儿科》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当襁褓包裹的婴儿侧卧或俯卧的时候,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风险会上升很多。特别是那些超过6个月大的婴儿俯卧的时候,SIDS风险增加了一倍。
2. 会增加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几率
错误的襁褓方法会造成严重的髋关节问题,增加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几率。DDH若未能及时发现治疗,会让婴儿在学会走路后出现走路腿疼、甚至跛行,留下终生残疾。
若想避免DDH,让髋关节自由活动,而不是将双腿拉直紧压在一起非常重要。当婴儿的两条腿处于外展屈曲体位时,股骨头会更稳固的嵌在髋臼窝中。在这种情况下,会促进髋臼窝的正常发育。
婴儿肠绞痛怎么缓解
喂奶
这是最容易让孩子恢复平静的办法,吸吮让他拥有安全感,吃母乳还能有效的防止牛奶过敏的发生,所以,这通常也是妈妈们最先想到的招数。有些吃母乳的宝宝也经常有肠绞痛的问题,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中是否有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例如牛奶、咖啡或辛辣食物等,可以试着停止摄取这些食物,观察宝宝的反应。
轻揉腹部
在手上涂一层婴儿润肤霜或者婴儿油,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揉宝宝的小肚子,有助于排除肠道内的气体。
襁褓的作用
用小被子将宝宝轻轻包裹起来,让宝宝在襁褓里寻找最熟悉的记忆。襁褓的作用相当于妈妈的子宫,被包裹的感觉可以使宝宝找回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身体上的不适会逐渐减轻,慢慢安静下来。
给娃裹襁褓 5步就到位
1.准备毛毯
将一块婴儿毛毯平铺在床上,然后摆放成一个菱形,将毛毯的四个拐角向中间折叠。
2.把宝宝放在毛毯上
把婴儿放在毛毯上,但是要确保毛毯不会覆盖到孩子的脖子以上。将宝宝的手臂放下,平行放置于孩子的身边。这里父母一定要注意哦,尤其是新爸新妈们,也许你们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所以,千万切记,不要将毛毯盖过孩子的脖子,尤其是口鼻,这样会造成孩子窒息的。
3.裹毛毯
毛毯要与宝宝的肩膀保持几英寸的距离,给宝宝盖毛毯的时候,确保毛毯可以裹住他的全身,然后一层一层的舒适地卷在孩子的身体上。在你一层层包裹着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了,尽量裹的稍微宽松点,这会让孩子感到更加舒适。
4.别让襁褓阻碍幼儿成长
在宝宝一个月大之后,当他醒着的时候,不要再用襁褓包裹着他,因为孩子正处于长身体时期,这样的包裹会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阻碍他们发展运动技能。所以,除了睡觉时间,需要保证孩子暖和,不会冻着的情况下,其他时间就不必用襁褓包裹着他们了,只需要用轻柔的被子盖着他们就好。当然,如果你担心孩子会寒冷、着凉,可以让他们穿着暖和的棉衣。
5.淡定应对反抗
当你将宝宝包裹起来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向你表示反抗,因为你可爱的小宝宝并不喜欢这样被你摁住他的手臂,但他冷静下来之后,他会感觉到舒适和温暖。
襁褓的好处
由于新生儿长期蜷曲于母体,出生后仍保持这一姿势,而成长中的肢体是要放开的,所以这种入襁褓的做法是帮助其适应新的肢体顺直的状态。另外,新生儿神气怯弱,突然听到巨声异响,会引起气血紊乱而受到惊吓,所以襁褓一定要得宜,使婴儿的肢体舒展固定,才能避免或减少外界刺激的不良影响。新生儿刚刚出生,肌肤过于稚嫩,“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
新生儿的身体应该“见风月”,也就是衣着和包裹不宜过暖和包得过严,而且要少许着一点微风,否则,会令“肌肤脆弱”,而且容易损伤。除此之外,新生儿的衣着,最好用拆洗干净柔软且吸水性好的旧棉布做成。
怎样安抚婴儿 把孩子包好
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是被紧紧包裹着的。专家认为,“襁褓法”可以让宝宝感觉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宫,获得被保护的安全感。具体方法是:使用长宽均为1.5米的包布将宝宝包裹好,在不妨碍宝宝正常呼吸的前提下,尽量裹得紧些。
新生儿到底要不要包被
误区一、国外从小不给宝宝包被?
给新生儿打包裹是科学养育,是美国的医护人员不停的向新妈妈强调的事情,是对新生婴儿非常重要的事情。从两三个月的时候,胎宝宝还可以在羊水里游来游去,到四五个月左右,胎儿开始迅速长大,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可以移动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了,等到最后三个月的时候,基本一直是保持这种蜷缩的姿态直到出生。
包裹会让新生儿更容易安静下来并且睡得更好。如果没有被紧紧包裹,很多新生宝宝就会感觉缺乏安全感,因为和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不同,他们多半会哭闹不睡,直到找到大人的体温和拥抱。
这也是无论哪个国家哪种文化,新生儿都有被包裹起来传统的原因。
误区二、打包被对宝宝不好!
老一辈都是给婴儿打包裹的,传统上是包裹成这个样子,所谓的“蜡烛包”。
注意,这样的蜡烛包真的不好!很不好!!因为这样把宝宝的腿强行掰直了并捆上,会对婴儿的髋关节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容易有脱臼的风险。因为老一辈的蜡烛包不好,所以导致了很多新手父母不给宝宝打包裹,这就又错了!正确的打包方法很重要!
襁褓材料的选择
应选轻质棉布或薄法兰绒的毯子。不能用针织毯、厚重的毯子或被子,这种材料包裹时比较困难,透气性也比较差。
棉质表层,舒适柔软,可调节绑带设计,方便宝宝更舒适。
包襁褓的时间段
在宝宝吃奶、睡觉和休息时,其他时候一定要给宝宝大量不受限制的自由。
婴儿肠绞痛怎么缓解 襁褓的作用
用小被子将宝宝轻轻包裹起来,让宝宝在襁褓里寻找最熟悉的记忆。襁褓的作用相当于妈妈的子宫,被包裹的感觉可以使宝宝找回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身体上的不适会逐渐减轻,慢慢安静下来。
婴儿烦躁不安怎么办
使用襁褓
在宝宝四个月大之前,将宝宝包在襁褓中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平复下来,这时因为襁褓能够给到他们一种可以被包裹在妈妈子宫里面的感觉。同时被襁褓包着也可以制止宝宝的动作以防他们胡乱拍打伤及自己。
调整时间表
如果你的宝宝在下午四点左右这个时间里持续烦躁的话,你可以调整一下他的作息表让他在下午晚点的时候再醒来,或者增加一次小睡的爱拍。同时宝宝也可能因为饿了才如此烦躁,所以你可以在他醒来后给他喂奶或者零食。
不要忽视其他的帮助
你可以通过把宝宝放在摇篮里面摇动或者播放一些古典音乐放松宝宝的神经,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他的不安情绪。
到外面走走
你可能会担心宝宝出门之后会继续吵闹,但不用担心,新的声音和景象除了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让他安静下来,同时到外面散散步还可以缓解你的情绪。
对使用襁褓的种种疑问的解答
对使用襁褓的种种疑问的解答:
1.我该在什么时候开始裹孩子呢?
宝宝一出生就可以使用襁褓。那会使他们感觉拥挤和温暖,就像回到了家一样。
2.是不是有些宝宝不需要被裹起来?
很多个性安静的宝宝根本不需要襁褓。但是宝宝越闹就表示他越需要。有时宝宝甚至会因为襁褓裹得很紧而睡不醒,必须打开襁褓才能唤醒宝宝,以让他进食。
3.襁褓能让宝宝睡着吗?
是的!即使是安静的宝宝在裹上襁褓后睡眠时间也会延长。他们被裹紧后就不会被自己的动作惊醒了。但是襁褓一定要裹紧,太松的话宝宝躺在床上就会很不安全。
温迪和布伦特的宝宝布兰登两个月大,使用襁褓法之后,原来晚上只睡4个小时的他如今能睡5~7个小时!
4.如果宝宝以前没用过襁褓,现在开始会不会太迟?
在宝宝出生后三个月内,你随时都可以使用襁褓。但一定要有耐心。在宝宝习惯襁褓之前,你可能得练习几次。最好是在他很困、头脑最顺从的时候进行尝试。
6.宝宝一天要被裹几个小时?
宝宝总得需要一些时间舒展身体,洗澡并且接受按摩。但是你会发现刚开始时裹12~20个小时会使宝宝更安静些(记住,胎儿时他每天24小时都蜷曲着)。一两个月后你可以逐渐减少裹着他的时间,当然那要看他是否能在没有襁褓的情况下保持安静。
7.我怎么才能知道襁褓是否裹得太紧了?
按照传统,父母会把宝宝裹得很紧,因为松的话他会挣脱开。尽管有些人会担心襁褓过紧,我却从没听说过这种事。相反的,我倒是见过很多父母襁褓裹得太松丝毫不起作用。这是因为不管你刚开始时裹得多紧,宝宝一动就会使毯子变得松一些。
可是为了让你放心,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确保襁褓不会裹太紧:把手插入毯子和宝宝的胸脯之间。那感觉应该像是把手放在你怀孕时的肚子和内裤松紧带之间时一样——我指的是你怀孕9个月时。
9.我怎么才知道宝宝是需要用襁褓裹起来呢还是需要吃东西?
宝宝饿了时会发出明显的信号:
你一碰他的嘴唇,他的小嘴就会张开,像等待母鸟喂食的小鸟一样。
给他橡皮奶嘴吮上一两分钟就很不耐烦了。
把乳房或是奶瓶塞给他,他会吞咽得很起劲儿。
请别担心裹在襁褓里会使宝宝忘记吃东西。它对于稍稍有些饿的宝宝还管用,却无法使饿坏了的宝宝心满意足。
10.我的宝宝总是神经质地一惊一乍,襁褓法能有什么帮助吗?
有些宝宝就算是刮龙卷风也会照睡不误,但另外一些听到电话铃声都会受惊。这些宝宝不是神经质,他们只是有些敏感罢了。襁褓可以束缚他们受惊后的激烈反应,这样他们就不会吓着自己了。
11.把宝宝裹在毯子里睡觉有没有什么危险?
正如先前所说的,医生们建议别让宝宝睡太松软的东西,例如枕头、软的玩具等,只用一张毯子将宝宝裹好就行了。
12.难道我们不应该教孩子自由自在不受束缚吗?
自由非常可贵,但我们都知道与自由相伴相随的是责任。如果宝宝能自我安慰,那他就赢得了不被裹起来的权利。可是很多新生儿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大干世界。他们还需要在温暖拥挤的襁褓中多待几个月,以战胜那种失控感。
13.宝宝的胳膊被裹起来时他感到痒痒怎么办?
幸运的是这一点从来不成问题。幼小的婴儿还不能清楚地接收身体的各种信息,所以他们不会觉得痒。并且宝宝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成年人如果不能抓痒的话就会难受得要疯掉了,婴儿不同,他们连一秒钟的思维都很难产生。(另外,即使他们觉得痒也没办法控制身体去挠一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