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轻微手足口多久能上学 手足口病愈后建议

轻微手足口多久能上学 手足口病愈后建议

手足口病愈后,除了不能马上上学,家长们还要做好营养工作,把孩子生病期间因口痛不能吃的营养流失补上来,促进身体恢复,推荐以下食谱:

(1)番茄排骨汤

材料:小排500克、番茄250克、番茄酱40克。

做法:

1、首选将排骨汆烫,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开水,将姜片、排骨、料酒一起放入。

2、待排骨烂熟时,再加入番茄、番茄酱、盐,再炖上一会就可以了。

功效: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

(2)水果山药

原料:山药250克,香蕉1个,苹果半个,猕猴桃2个,圣女果8颗,纯牛奶适量。

做法:

1、首先把山药洗干净然后去皮,再切成块之后放到碗里面,隔水蒸半小时左右,直至山药软化很容易就捣烂为止。

2、将香蕉、猕猴桃、苹果去皮切块,圣女果去蒂洗净后切小块。

3、将蒸好的山药用汤勺背捣烂成糊,加入少量纯牛奶均匀搅拌,将水果铺在山药上,重新回锅蒸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使用于多种水果,能够均衡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山药健脾胃、益肺肾、补虚。

(3)南瓜山药粥

材料:山药40克,南瓜40克,大米20克,盐适量。

做法:

1、将大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南瓜洗净,切成小丁。

2、锅内加水,将大米下锅,用大火煮沸,然后放入山药、南瓜,改小火继续煮熟。

3、待粥稠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南瓜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钴和果胶,能促进肠胃蠕动;山药含有皂苷、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两者结合,润肠和胃。

宝宝手足口病好了的话,虽然还是在隔离期间,但家长们应督促孩子下床活动,做做亲子游戏,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不要每天躺着,吹空调、吃冷饮,以免出现其他肠胃疾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得过一次病之后,也还容易再次发病的疾病,因为能够引起这种病毒的病菌有20多种,而且得了一次病,只能产生引起那次发病的病毒抗体,对别的病毒不产生免疫,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好了之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多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吃熟食、喝开水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因为手足口病这种病毒在温度高于50度以上就很难存活,喜欢低温繁殖,因此吃熟食、喝开水也能有效预防感染。

(4)晒衣被

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的环境有利于防病,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5)清洗消毒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尤其是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用沸开水消毒后再使用。

(6)少去人多的地方

在病毒流行期间,应该多待在家中或者空气干净清新的地方,避免去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空气不流通,小孩子的抗病毒能力差,给病毒入侵成就了很好的环境。另外人多的地方很可能就有手足口病感染者,若是不小心接触了,则会感染病症。

(7)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是EV71型肠胃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疫苗,这种疫苗对因EV71型肠胃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可达到接近100%的效果,如果患儿之前得的手足口病不是因EV71型肠胃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接种疫苗预防。


新生儿会得手足口病吗 新生儿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及时就医诊治。

由于新生儿属于特殊人群,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口里起有疱疹,手、足、腿、臀部有疹子,那么要考虑是不是手足口病,建议及时就医,因为大多数幼小的宝宝感染了手足口病都很容易转为重症病例,引发死亡。


手足口病打喷嚏也传播

胃肠道、呼吸道都是传播途径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肠道病毒EV71引致的手足口病备受关注,是因为它较有可能会引致严重后果(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类小儿麻痹瘫痪),甚至死亡。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由初夏至秋季。大部分患者都会在1星期内自行痊愈。病发初期,通常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疲倦和喉咙痛等症状。一至两天后,口腔出现疼痛的溃疡。另外,手掌及脚掌亦会出现红疹,有时会带有小水泡。患者在病发首星期最具传染性,而病毒可在其粪便中存活数星期。患者痊愈后,会对相应的肠道病毒产生抗体。但日后仍可感染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潜伏期约3-7天。

水泡变干后方可参加集体活动

手足口病现在并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专家建议患者应多喝水多休息。为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的儿童应该避免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直至所有水泡变干。

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治疗方法 第2步:了解病情轻重

当医生告知我们孩子是患有手足口病时,作为家长还需了解孩子手足口病的轻重程度,一般对于病症轻微的手足口病来说,大部分孩子只需做好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即可自愈;而若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则最好是住院观察治疗,因为重症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严重的可导致孩子死亡,需警惕!


手足口多久能上幼儿园

轻微手足口病愈后观察2周左右,情况良好的宝宝可上幼儿园。

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临床上一般病情轻微的需要隔离2周才能彻底痊愈,而痊愈之后此时患儿的身体还比较虚弱,需要养护一段时间,同时也为了避免再次生病,建议病愈后在护理观察2周后去上幼儿园。


手足口病来袭,如何保护您的宝宝?

1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宝宝6个小时没有小便(小宝宝观察尿不湿是否变湿,大宝宝看有无排尿)。

●宝宝精神不好或和平时表现有很大不同。

●2-3天后症状还没有好转。

●持续高热,呕吐频繁

2.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因是病毒感染,轻症病例本身不需治疗,几天后会自然好转,能做的是对症治疗。

●如发热或疼痛严重可用泰诺林或美林退热和止痛。

●如口腔疼痛可吃冷的食品(如冰棍或冰激凌)缓解,另要多喝水,果汁。

●有极小一部分宝宝会是重症手足口病,就需要住院治疗。

3.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家长接触宝宝之前要用肥皂和水洗手,宝宝吃饭之前,大便之后要洗手。

●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如果周围有患病宝宝,妈妈不要让宝宝和他接触。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宝宝患手足口病后还能上学吗?

因感染手足口病的1周内传染性最强,为避免传染给其它宝宝,建议1周后再上学。

手足口病突袭宝宝这些事情必须知道

一、手足口病的病因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威胁宝宝生命。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EV71病毒已经有了对应的疫苗,6个月以上、5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到卫生保健所进行免费接种。

二、手足口病发病时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在手足口病发病的前期,宝宝会有发烧和咳嗽的症。发病时,宝宝手上、脚上、口唇部、臀部还会出现很多小红疹子。

三、患病宝宝需要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会传染,所以宝宝得了这种病后不能上学,也不能外出,只能待在家里。那么,父母在家如何进行消毒工作呢?一起来看看吧。

1.父母在擦桌子、拖地和清洗玩具时,要使用84消毒液。

2.在宝宝大便后,父母要对宝宝的大便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才能丢弃。

3.宝宝使用的餐具要进行高温消毒,比如放在开水中煮20分钟。

4.宝宝穿过的衣服和盖过的被子要经常放在太阳下进行暴晒。

四、患病宝宝通常无需住院

通常来说,宝宝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导致的,没有口服特效药来治疗。假如宝宝没有任何并发症,只需在家休息7天就能康复。

皮肤上出现的疹子,父母可以用炉甘石洗剂给宝宝涂抹,很快就会消失。至于口腔里的疹子,父母可以给他涂抹鱼肝油或者是蜂蜜。

五、手足口病的预防

1.在疾病高发时期,父母应尽量少带宝宝外出游玩,同时家里要做好消毒工作。

2.培养宝宝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洗手时要严格按照洗手的7步标准来做,并使用洗手液。

3.父母要带宝宝去接种疫苗,减少宝宝被传染的机会。即使被传染了,病情也会比较轻微,很快就能康复。

4.不要让宝宝吃抗生素类药物。父母在买肉时要去正规菜场,防止买到病死肉类。

轻微手足口需要隔离么 轻微手足口病需要隔离几天

临床上规定的轻微手足口病隔离期是14天。

手足口病在临床上,一般经过正确的护理治疗,轻微的病症患者,通常在患病后的7天左右即可痊愈,但此时还不能解除隔离,还需再观察一周,看是否有新的病症出现以及调养好病期流失的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等隔离14天左右再出门上学。


手足口病打针好的快吗

打针不能使手足口病快点好,理由有3点:

1、手足口病无特效药

因为临床上90%以上的手足口病病例都是普通轻症得手足口病患者,目前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并没有什么抗病毒特效药。

2、手足口病病程要一周左右

到目前为止所有医生开具的,说明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都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达到提前康复缩短病程,所以,即使让孩子打针吃药,手足口病病程也是在一周左右,建议家长们一般病情轻微的情况下不要自行主张用药或输液打针治疗。

3、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

另一个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若病情轻微的话,家长只需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患儿无需打针吃药住院,即能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在一周左右自愈。

备注:自限性疾病定义

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且接下来在自身免疫机制的作用下就完全恢复了,不需要什么特殊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如:水痘、普通感冒等。

手足口会传染给孕妇吗 孕妇感染手足口病怎么办

孕妇如果被传染了手足口病,通常不发病,或只是伴有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是否出现斑丘疹等轻微病症。

由于孕妇不能随便用药,而手足口病多半都能自愈,因此一般感染手足口病病症轻微的情况下,我们只需采取以下方式对症护理,等待自愈即可。

(1)手足口病发烧处理方法

1.冷湿敷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

2.全身温水擦浴或泡澡

将患者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患者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擦浴后半小时测量体温。

(2)手足口病疱疹处理方法

大人手足口病身上有疱疹的情况下,不要搔抓,一般7天以内会自行消退,若是疱疹出现破溃现象的,为了避免破溃处被细菌和真菌感染引发其他的皮肤病,建议此时适当局部涂抹一些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3)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处理方法

1.西瓜霜粉敷

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良药。手足口病因口中有口腔溃疡才导致流口水,因此建议患者可将几片西瓜霜片碾成粉末敷于溃疡处。每天可敷数次,一般敷2~3天溃疡面即可痊愈。

2.敷冰片

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引起的流口水患者可用消毒棉签蘸取冰片并将其涂在溃疡面上,每天可涂两次。此疗法的特点是见效快,一般涂1~2天就可使溃疡面愈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冰片性辛凉,不宜经常使用。

3.涂抹或食用维生素B2和维生素E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可以食用这两种维生素片或一同研末,敷在溃疡上同样能促进愈合。其次用维生素E的胶丸刺破之后,其中的油脂可以用于涂抹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孕妇患有手足口病极个别的会有以下重症表现,如: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惊厥、面色发白、心率增快或减慢等症状,此时需及时就医诊治。


打喷嚏会传播手足口病吗

孩子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记者日前从本市疾控部门获悉,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由初夏至秋季,为此,疾控部门提醒市民预防感染手足口病。由于现在仍未有疫苗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最为重要。

胃肠道、呼吸道都是传播途径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肠道病毒EV71引致的手足口病备受关注,是因为它较有可能会引致严重后果(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类小儿麻痹瘫痪),甚至死亡。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由初夏至秋季。大部分患者都会在1星期内自行痊愈。病发初期,通常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疲倦和喉咙痛等症状。一至两天后,口腔出现疼痛的溃疡。另外,手掌及脚掌亦会出现红疹,有时会带有小水泡。患者在病发首星期最具传染性,而病毒可在其粪便中存活数星期。患者痊愈后,会对相应的肠道病毒产生抗体。但日后仍可感染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潜伏期约3-7天。

水泡变干后方可参加集体活动

手足口病现在并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专家建议患者应多喝水多休息。为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的儿童应该避免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直至所有水泡变干。

儿童手足口病分文几种类型

夏季是细菌高发季节,各种细菌滋生的很快而导致宝宝感染患上一些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手足口病就是宝宝因细菌感染所患的疾病之一。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症状。下面先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病症。

分类:

1.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儿童多见,成人感染占21.7%。临床表现除上述外,主要特点为急性发烧、皮疹。脑膜脑炎伴有;综合征和急性病毒性心肌病。

肠道病毒Cox A16型手足口病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型。一般来说柯萨奇A16型后遗症比EV 71小。

2.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引起特征性传染性胸肋痛即所谓s病。可合并脑膜脑炎、心肌炎、发烧、;综合征、肝炎、溶血性贫血和肺炎。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发热是婴幼儿EV71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患者绝大多数是小于6个月婴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是EV71感染的又一常见临床症状,它包括一些常见呼吸道症状,如咽炎、哮喘、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病年龄一般为1~3岁,需要住院治疗。EV71累及神经系统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2岁幼儿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变化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一般表现为阵挛、呕吐、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及情感淡漠等。头颅MRI及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疾病的严重性。

手足口病疫苗每年都要打吗

不要。

目前已上市的EV71手足口病疫苗是我国自主研制用来预防EV71型肠胃病毒手足口病的灭活疫苗,虽然这种灭活疫苗得免疫持续时间不算长,但却不需要每年都打,具体理由分析如下。

1、因为手足口病疫苗能持久免疫2—3年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56天到8个月,EV71中和抗体滴度有所下降,8~14个月抗体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抗体阳性率未见下降。免疫后两年的观察结果显示,中和抗体水平和临床保护效力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见手足口病的免疫力能维持2—3年,因此不需要每年都打。

2、手足口病对于5岁以上儿童发病几率小

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是6月龄—3岁的儿童,这个期间的儿童得EV71型肠胃病毒手足口病的几率不仅大,而且还容易转为高危病症,引起死亡,而到了孩子3岁—5岁,由于抵抗力增强,基本病情轻微,多半能自愈,到了孩子5岁以上或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的,多半发病率低或不发病。加上大部分家长都会在孩子1岁以内时候给宝宝打手足口病疫苗,而手足口病又能免疫2—3年,因此手足口病疫苗终身打一次就能获得完全免疫,而不需要每年都打。

3、手足口病疫苗目前没有加强免疫的规定

另外我国在《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中建议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但并没有说到疫苗需要加强免疫的规定,因此手足口病疫苗并不需要每年都打。

轻微手足口多久能上学 重症手足口多久能上学

发病后一个半月不能上学。

目前引发重症手足口病的多是EV71型,这类型的手足口病除了会让患者有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以外,还会伴有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惊厥、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现象,通常病症比较严重,病毒留存在患儿体内的时间比较长久。

有相关资料显示:EV71可在患儿大便中病毒持续最长时间为10周。

因此建议自发病日起至少隔离6周,就是一个半月不能正常上幼儿园,在此期间要注意粪便处理,防止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可以出门吗 手足口病出门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玩吗

不可以,会传染手足口病给其他小朋友。

手足口病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接触对方、和别人交谈以及使用患者的物品等方式进行传播病毒的疾病,若是得了手足口病的小朋友同没有得手足口病的小朋友一起玩,会让本身健康的小朋友感染上手足口病。

另外若是轻微病症下手足口病小朋友和感染了EV71型肠道病毒的小朋友在一起玩,那么病症轻微的小朋友可能还会感染上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反而加重病期。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的小朋友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考虑,出门后都不宜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

手足口洗澡吗?手足口病如果发热最好不要洗澡,并避免在洗澡时抓破疱疹引起新的感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手足口病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可以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等。预防则是注意小儿卫生,如果有发热最好不要

手足口病疫苗每年都要打吗 为什么手足口病疫苗不需要每年都打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56天到8个月,EV71中和抗体滴度有所下降,8~14个月抗体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抗体阳性率未见下降。免疫后两年的观察结果显示,中和抗体水平和临床保护效力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见手足口病的免疫力维持2—3年,因此不需要每年都打。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是6月龄—3岁的儿童,这个期间的儿童得EV71型肠胃病毒手足口病的几率不仅大,而且还容易转为高危病症,引起死亡,而到了孩子3岁—5

孕妇会得手足口病吗

答案是肯定的,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孕妇接触这些肠道病毒后,可会出现轻微的手足口病症状,有的孕妇不会出现患病症状,但是会成为手足口病的携带者,可将病毒传染给腹中胎儿,酿成较严重的后果。有的孕妇怀孕后免疫力下降,感染手足口病后也会出现发热等症状,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疱疹,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流产或胎儿畸形。孕妇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呢?如果家中的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其生活用品

手足口病高发期可以带小孩去动物园吗 得过手足口病的小孩高发期去动物园吗

最好不要去。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患者,自身体内可会携带之前引起手足口病病毒的抗体,但手足口病会因多种病毒感染发病,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患者,在去了动物园后,可会因为接触了手足口病的患儿或手足口病病毒再次感染得病,因此建议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最好不要动物园。

手足口病什么季节流行 手足口病预防针注意事项

1、一般手足口病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不要同时接种,建议与其他疫苗接种应间隔2周及以上。2、对该疫苗中的任何物质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如对蛋白质过敏)禁用手足口病疫苗。3、手足口病疫苗的不良反应症状为偶有发热,更少见一些轻微的反应,如局部疼痛、肿胀等,一般均可自行缓解。

手足口病好了多久不会传染

通常建议患者好了7天后再出门上学,避免传染给他人。虽然手足口病患者完全治愈后就不会再传染给他人,但日常生活中还是建议患者在治愈后调养身体一周后再出门上学,毕竟病情刚好的人群此时抵抗力较低,身体还未完全康复,很容易再次感染疾病。加上很多患者以为自己退烧了,手足口病就好了,但其实疱疹和发烧不一定是同时好转的,有时候是烧先退,疱疹晚一些,尤其是口腔内的疱疹,可需要两周的时间才完全消退。家长要注意的是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吗 得过手足口病的人还有必要打疫苗吗

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打疫苗。如果患者之前得的手足口病就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那么患者康复后体内会产生抗体,就没必要再打这个疫苗了。如果患者之前得的手足口病不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或者不清楚是什么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那么患者康复后很可容易再次感染手足口病,若是感染了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可非常危险,因此,为了预防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建议给孩子接种疫苗。

手足口病多久可以接触小朋友

建议:病好后1周再接触小朋友为宜。手足口病是一种极易传染给别人的疾病,通常家长们只要一发现宝宝有手足口病的症状,就要在第一时间做好隔离工作,防止宝宝接触别的小朋友,一般手足口病症状轻微的会在一周左右自愈,病愈后需观察一周看是否有复发现象,整个隔离期持续2周左右。但若是有的宝宝病好的慢一些,那么也就意味着隔离的时间更久,因此我们应以病好为标准来判断宝宝不会再传染给对方。所以建议手足口病的宝宝病好后1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吗 正在手足口病高发期还有必要打疫苗吗

如果孩子还没有感染手足口病的话,建议打疫苗。手足口病的疫苗是只要一经注射就会逐渐在人体产生抵抗力,虽然此时正在手足口病高发期,但只要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就获得一定的抵抗力,对预防重症手足口病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因此建议打疫苗。

手足口病要住院吗

根据以下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住院。(1)不要住院的情况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的轻微病症无须住院。(2)要住院的情况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的1—5天内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嗜睡、易惊、头痛、呕